人脉,抑或小圈子 其实这两个词不难区分,尽管它们的含义有些接近。 不过这两个词有时候也不一定真能分得那么清楚:你说那是小圈子,我说这叫叫人脉。其中况味实在一言难尽。 所以还是从现实说起吧—— 笔者生于一小村,长于一小乡,所知不过一小县……自然目光短浅,眼界狭小。所以只能从身边人、身边事说起。 先说说那些乡村里的官贵们。每隔两三年,村里都要重选村长,可是选来选去,不过总是那么两个人。而村委会中的两个委员——会计及治保主任,甚至十几年来都不曾换过。是他们本领高超?还是他们大公无私?或是因为他们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体村民的福祉着想,因而深受爱戴……当然都不是。其根本原因大概只是因为他们有人脉——或者说有自己的小圈子。一般来说,能当上村长的大都是“社会人”,也即不干公然违法勾当也不怎么安分守己的“非半主流”农民。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会是本本分分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而是一个东走西串“混社会”的“流动分子”。所以他们才能够积累足够的“人脉”,所以他们才有能够驾驭村民的“威望”,所以他们才能在选举时调动起足够的力量为自己拉票——有时候,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家族里的中坚力量,如果某个村里近一半都是他的族人,当然怎么选都不会花落旁家了。 再说说那些乡村里的富豪们。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当然不可能家家户户都是百万富翁。对于我们这样的穷乡僻壤,那“一部分”肯定是很小很小,甚至小到百分号前小数点后几位。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财富可以占整个乡村全部财富的一大部分。可是,何以他们就能率先“发家致富”,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又为什么偏偏是“他们”而不是别人呢? 举几个例子吧:本乡有几个最富的家族(又是家族?),其一是垄断了本乡的所有电信业务,从最初的装固话、卖充值卡,到后来的卖手机、办网络业务,都是由而且是仅仅由他们兄弟三人垄断。原因无他,只因为其中两个都是乡邮局领导,最早掌握了这一资源,并逐渐将其产业扩大,直至再无人可与竞争。 其二是垄断了本乡地段最好的门市。这仍是一个家族,他们祖孙三代,十几家都拥有本乡最繁华地带的门市,或开超市,或卖服装,或卖家电,无不把买卖做得风生水起,无不富甲一方。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们家族长期位居乡政府所在村的村干部,并在经济转型时成功把本不值多少钱的街边房纳到自己名下,再后来开商店,盖楼房……于是买卖越干越大了。 其三是垄断了本乡的种子、化肥、农药市场的几户人家,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们几家全都有亲戚在县农业总站上班,所以在农资还是专销的时代就可以偷偷弄一些种子农药之类的在家里私卖。一旦农资市场开放后便迅速开店,抢占了本乡的农资市场。同时,他们也垄断了上级公司的进货渠道,成为本乡的“专销”商。如此,哪怕再有一家想分一块蛋糕都不可能。 比如本乡的中心小学,长期掌握于父子叔侄两代人手中,其子女开好车,买好楼,无不得益于这一职位。之所以从不大权旁落,就是因为第一代校长在县局以及乡政府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所以才可以及早把自己学习不济、考学无望的子侄安排在学校上班,并逐渐转正、步步升职,直至把全校有利可图的职位全部收入囊中。 比如本乡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养猪大户,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家有亲戚在信用社,在那个许多农民每年都要贷款买种子化肥的年代,就可以弄出大量低息乃至无息贷款,建猪舍,购仔猪,买饲料,从而淘得了第一桶金。以后再将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全乡为数不多的可以获得政府补贴的养猪状元。 比如本乡的几家饭店,哪怕只是小小的烧烤店,也只掌握在少数几人手中。曾有外地人来开店,没过半年就关门大吉。这还不是因为“社会人”或“掌权人”白吃白喝,而是因为有些顾客动不动就在店里打仗,店主惹不起,又摆不平,只有关门大吉。而那些能够长久开店,且霸占本乡饮食市场的,自然或是有“掌权的”,或是有“社会人”在上头罩着,也即“黑白两道”都吃得开,所以没人敢在他们家里闹事,所以他们才可以把这个买堂而皇之地做下去。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关系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放在鄙乡似乎误差不会太大。所谓的关系,或者叫“人脉”,如同一张硕大的网,可以遍布四方,在一定范围内笼罩一切,而那网线便如一根根叶脉,可以把营养互相输送。而远在网外者,便只能看着人家喝酒吃肉,想分一杯羹势比登天。 县城里曾有一个商场,外地一商家买下一层,建了一个裤行。很快地,因其裤子物美价廉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一时风头无两。可惜没过半年,就被逼得活活关了门。其背后力量无外乎还是“掌权人”及“社会人”,也即俗话说的“黑白两道”。 有一朋友,早期在街道办,后来凭关系进入县政府某局,步步高升,直升到局长。这位局长朋友不过才四十出头,正是大好年华,可以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可惜他自己早已没了斗志,只想混吃等死,安于在局长的宝座上幸福终老了。原因无他,只因为他的“人脉”只到这一地步。换句话说,能在背后支持着他一路高升的那位“上头的人”已经把自己的“人脉”力量发挥到了极限。再往上,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笔者浅陋,在所见的范围内,无论在公在私,似乎他们的成功都不在个人能力,甚至和勤奋努力也没多大关系。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其必然的人脉因素,有时可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时则是一个庞大的人脉网络可以惠及整个家族甚至家族外的亲朋好友。 而这个“人脉”的范围之小、涉及面之窄往往叫人咋舌。不难想象,学校里的张校长李主任王会计可能都是姻亲的关系,邮局里的局长业务员邮递员可能得论叔叔大爷;三家饭店的老板都是亲兄弟,五家超市的主人则是表姐妹……这种所谓的“人脉”,远没有山脉、筋脉那样庞大,大多情况只是一个小圈子而已。其“圈子”的作用无外乎两种:一是把利益限定在圈子之内,二是把他人隔离在圈子之外。 这些圈子是如此坚固,以致于个人力量根本无法打破。那么,圈外之人就只有两种选择:或是接受了既成的事实,在圈子外苟且偷安;或是不满于圈子的顽固,而远遁他乡,寻求发展。所以,这样的圈子就越来越坚固,越来越顽固,更加难以看到打破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