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4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玉门关到低窝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6 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玉门关到低窝铺


■杨献平



        在风中,废弃已久的玉门关是安静的,全身心的安静,来来往往、司空见惯的风,不过是它的一种宿命。站在残缺的玉门关城堞下,当然会想起这座关隘于迢遥时光中曾经的历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或者“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等等诗句,仿佛天才的神灵们,在空旷的沙漠戈壁之上屡屡吹唱的骨笛。年轻或者老迈的李白、王昌龄、高适和岑参,每一个经过的诗人,都会像我一样伫立仰望,在内心或者羊皮上写下属于他们自己的诗歌。我也曾以《玉门关》为题作诗:“玉门关,上帝遗落在戈壁上的一块黄色骨头/那么高大的城堞,阻断多少春风的途程。”其实,这是矫情的,相比绝世诗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它是狭小的,缺乏气度的,略微的悲伤和无来由的重复,让我觉得了自己与天才之间的根本距离——以节令说,这时候,乌鞘岭以南的地域仍旧草长莺飞,大地蓬勃,而介于河西走廊与新疆之间的玉门关,却像早衰的女子一样,秋意隆重,大地萧索,稀疏骆驼刺的星点绿意已经开始退却,就连在这里飞翔了一个夏天的燕子,也开始梳理南征的羽毛了。

          风吹过来,带着细微的白色尘土,让我想起旧年突袭的敌人。就在眼前的龙勒冈朴素而简单,于戈壁中蜿蜒低纵。众多的车辙在玉门关的废墟下,昭示着不断有人来到。而现在,每一个越过玉门关向西的人,都再也不用像旧朝的那些商贾、军队和诗人一样,从这座古关之间一一穿过,分径而去,一条由玉门关经由鄯善,过葱岭,一条则是由阳关出发,经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行。远处的烽火台也像这座古关一样,在空荡荡的戈壁之上矗立,因为风沙,很少有时间看得清晰。近处没有人烟,巨大的戈壁盛满了远古的寂寞与忧愁;再远处的敦煌像是一个千年不化的轻盈美梦,众多的飞天和佛像始终沉浸于飞天的途程。鸣沙山和月牙泉的声响,像是传说中的神仙们的叹息——外地来的旅游者大规模到来,又大规模离去。敦煌市、玉门市和玉门镇,以及它们身边的村庄,在强劲的秋风还没有真正到来之前,就早早地打开了通往严冬的城门。只有在中午仍还热烈的风,带着从西伯利亚或者天山的些许凉意,吹拂着已成废墟的玉门关。我想到在这里的小说家王新军,这个以疏勒河、大草滩为文学地域的写作者,他的拙朴与高迈,狡黠和真诚,在小说当中,呈现出的是一种阳光暖草的亲切感,还有一种艺术上的冲突与探险。有一年,我和几个同事一起,驱车到现在已是人去楼空的玉门市,在寂静的夜晚,风灌满的街道上,与炼油厂的厂长书记总工喝酒。第二天一早,参观了玉门石油历史陈列馆。——那是一种充满时间沧桑气息的历史陈列,发黄的照片,安静而陈旧的器具,都是一种历史的证见,它们展现和勾勒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轨迹,并且成仙了一个东方时空内的人世沧桑和风云变幻。特别是铁人王进喜——这个人的精神是什么?除了已经铺天盖地过以外,似乎还有还包括和张扬了人的一种尊严,一种个体嵌入时代的纯粹的勇气和献身。我们在铁人的照片和塑像前,站立许久,瞻仰许久。内心河流或奔腾如啸,或低吟如诉。一时间,情感九曲回肠,有些难以言说,有些通晓明快。乘车向东,看到火烧沟文化遗址,在312国道一边,以裸露的坟墓的形式,在数千年后又一个初秋,蜷缩着久远的身体和灵魂,进入了又一个秋天的旅程。途径的火车由新疆来,或者向新疆去,钢铁的撞击声使得寂寥的戈壁有了一种人间气息。

        从玉门关下来,疏勒河水由高向低,途径的零落城镇被它围困,牛羊在草滩上吃着一生的草。早已湮灭的疏勒国也只剩下一片废墟,靠近它的村庄当中,不时传来人喊狗吠或者牲畜的嘶鸣。尔后,乘车向南,其间的路程都是戈壁,零星的村庄和小镇,以黄土夯筑的方式,矗立在河西走廊西端。到玉门市区,一个人在街道上行走,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公共汽车,去往吐鲁番、兰州、酒泉或者嘉峪关。穿过几条街道,在古旧的书店,买了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走出书店,阳光还很热烈,从对面窜过来的风尘中,有着浓郁汗水的味道。在一家饭馆吃了一碗炒面,上车,径自去到低窝铺。我不知道低窝铺这个名字由何而来,但却充满了草根气息。它的四周也都是戈壁,近前的铁轨被车轮打磨得明亮如刀。有几辆出租车停靠,我刚一下车,他们就走过来,说要带我进入甘肃矿区。我没有吭声,给甘肃矿区的诗人韩爱民打了电话,让我稍等,他马上就来。一个人站在荒凉路口,有风吹过来,仰头的天空一贯的高和蓝。打开《惶然录》,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是“属于我的正在消失。”这句话让我猛然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一时之间,思绪荒芜。它似乎暗合了我为数不多的单独旅行:从忧伤开始,往往无从结束——再次看到的祁连山,下身的黑和上身的白形成鲜明的对比,黑的像是幽深的地狱,白的则像一尘不染的天堂,我知道,它们是一座山脉的两种世界,就像人内心的光明与阴影,仇恨和仁慈,相连一体、相互混淆又截然分明。

         山脚下,隐约着一段明代长城,像是一具丢失了的残缺肢体,在绵长的河西走廊西端,横贯千年——爱民来了,刚刚上车,却看到了沙尘暴,从西向东,席卷而来,飞腾的土尘和沙子混合并遮蔽了天空,大地风吹石走,破喉嘶叫。像是一场大规模的讨伐,又像是古代的那些骑马狂奔的盗马贼。沙尘暴凶猛决绝,所有的阻挡都是徒劳。我想,在古代的西域,河西走廊西端,似乎也是常见的吧,大风掠过正在行进的驼队和军队,古老的丝绸和香料,瓷器和茶叶,也像人和牲畜一样被风沙击打……我闭上眼睛,坐在朋友的车上,任身体随着戈壁颠簸,感觉像是梦境当中行走,有一种置身汪洋之上的漂浮感觉。车窗前升起一片庞大的土雾,白色的,黄色的,掺杂在一起,看不清3米之外的事物。司机使劲按着喇叭,对面也是汽笛声声,尖利、谨慎之间,更多的是无名的恐惧,像是一群狼在某个时辰的相互警告和呼唤。灰蒙蒙的夕阳在车的前方直射,把道路是映成黑色,四周平坦广阔,一望无际,没有遮拦,一个人,一辆车的行驰,有一种独自行世的空旷感和悲壮感——爱民在一边端坐,也像我一样有所思想。

         车辆减速,转过一道弯路,爱民说,就要到他们所在的甘肃矿区了。穿过一道陈旧的大门,看到两边茂盛的新疆杨,一半绿色一半黄色,秋天的意味浓郁鲜明。进入厂区,看到的楼房大抵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的苏式建筑物,狭窄的街道上散布着一些门帘灰旧的商店。进入大唐电子招待所,却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服务人员的热情让我真的有了一种回家的温暖。夜幕从戈壁之上,渐渐包抄了甘肃矿区。这时候,沙尘暴突然停了,空气当中还充斥着灰尘的味道。和爱民走出招待所,在饭店又认识了贾少鹏、赵成松、李庆华、温建西等朋友——接着喝酒,白色的酒,我感觉那是一种温柔的毒药——只要是和真正的朋友在一起,酒越多,我越是高兴。不是喜欢喝酒,而是喜欢好朋友于酒中的感情氛围——尽管我患有较为严重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害怕酒醉后的痛苦。而酒水和话语,我相信,酒水可以让安静而单纯的心更加贴近。我们手足舞蹈、喝酒、唱歌、谈论生命与艺术——很多年我都没有那样快乐过了。新军、爱民、成松、雄广、少鹏……年长于我或者小于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见如故的亲切,是一种生命乃至性灵的相互融合和召唤。数个小时后,酒水在我们的身体之内点起火焰,涌起江河。出门,有些寒冷,风从楼房之间吹过来,长驱直入,连续不断。雄广我送回房间,还没进门,我就有些晕眩了,踉跄着,一头扑倒在床上。黑夜沉沉,我第一次来到的甘肃矿区夜晚,在醉酒中消耗,在我的无意识当中转眼不见。

           黎明苏醒过来,仍旧觉得自己酒气弥漫,我想那些躲在暗处的神灵,也会被我的酒意驱散。接着像是在沙漠行走的干渴,咽喉似乎长出来无数的尖刺,我急忙抓起昨晚的凉开水,一口气喝下去,才有了一种被滋润的快感。但却再也睡不着了,一个人躺在床上,昏红的灯光充满某种身体意味,外面的风不间歇地扑打着单薄的窗玻璃,咚咚作响。没过多久——传来汽笛声,接着是奔驰的呼啸声——再后来是人声,早晨的人们,一夜之后,喉咙里面充满了咳嗽——皮鞋敲着甘肃矿区的地面,渐渐来到或者渐渐走远。我打亮台灯,随手拿起床头的费尔南多•佩索阿,随手翻开,看到这样一段诗歌:“那一天,我自己待在屋里,/他们带上灯,向我道过晚安。”(《牧羊人》)我想到,这诗句就像我的昨晚,从饭店出来,朋友们互道了晚安——在秋意浓郁的甘肃矿区,我觉得温暖——早晨起来,有点冷,但头脑异常清晰——爱民来了,叫我吃饭。出了大门,看到的街道依旧破败,古老的工人俱乐部前,还矗立着一尊毛泽东主席手指东方的巨大塑像——我站在他的前面,端详了一会儿,觉得很是新鲜。然后转道向南,一色的街道两旁,默立着前苏联援中期间修建的几幢三层楼房——红砖外表,时间的刀刃不断刮掉已经腐朽的那些,余下的仍还结实的砖块,颜色犹如尘土一般的沉郁和沧桑。上午,天气晴好,有一些少见的白云,在甘肃矿区——低窝铺上空,神仙一样自在悠闲。爱民带我们到他们厂史展览馆——我看到了古老发黄的照片和文字,还有陈旧的机床和精致的模型……这些图文和实物,说出了上个世纪的非常年代里,在低窝铺——甘肃矿区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不敢说伟大,但绝对英勇,不能说不朽,但已经具备了永恒。在他们当中,有“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原公浦和周茂功,还有更多普通劳动者和创造者——虽然都成往事,但仍旧有着足以令人心颤的感动力量——而现在,退休了的第一代矿区人,月工资仍不足1000元;爱民还告诉我,仅2005年,在他们的父辈当中,就有近100多位老职工相继辞世,大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晚期和高血压,平均年龄不到65岁。我哑然,疼痛,觉得了某种残酷。费尔南多•佩索阿在他的诗歌《死神正向我逼近》中说:“死神在向我逼近,这不重要,/我现在知道这是虚幻,是虚构,是梦。”而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却不是虚构、虚幻和梦几个学理化的词语可以概括的。下午,大家仍在一起吃饭,或许是心情的缘故,我又喝了好多。但没醉,唱歌的时候,我特意学唱了腾格尔的《天堂》。

          回到宾馆,久久不能入眠。洗澡,温热的水在身体上像是一群疾奔的蚂蚁,又像是正午被太阳烤热的落叶,一枚一枚,从我的头顶节节滑下——躺在床上,又想起在参观厂史时的具体人事,不禁追问自己:要是我早生一些年代,溶入甘肃矿区这个集体,会是什么样子呢?第二天一早,在毛泽东主席雕像前,大家合影——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恍惚感,也还有一种说不清的悲怆心理——又结伴去了矿区公园,小小的美丽绿洲,在浩大的戈壁之中,对久居的矿区人来说,多少也是一种安慰。而也明显地感觉到了秋天——草木深了,黄了,落叶在阳光下显得妩媚和苍凉,也觉得了土地的温度。我们边说边走,在白头的羽毛草丛合影,站在秋风吹袭的凉亭上,看到巨大的戈壁,想起这个工厂不久而悲壮的历史——秋风如雷,在正午的温热阳光下,从远处的玉门关和阳关,甚至更遥远的新疆和西伯利亚逶迤而来。下午吃饭时,据说下了一场大雨——他们说,瓢泼一样,但只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我知道,戈壁的雨就像快乐一样不经常。一场大雨之后,秋天就要消失了,走在雨后的街上,好像没有下过雨的感觉。就像我,喝了那么多的酒,但却没有醉意——第二天一早,储立峰先生用车送我们回到酒泉,约了诗人林染,参观了酒泉奇石之后,吃饭,就要分手了,站在酒泉的大街上,我有些激动,但却说不出一句话,只有和他们紧紧的,一次一次,使劲拥抱。

          回程车上,日暮祁连,朋友和雪山一节节远了,闭上眼睛,想起几天来的情景——从玉门关到低窝铺,风物和人事,心情不能平静,费尔南多•佩索阿说:“这一刻我无法安静,像一种无法分享的真理。”对我这次的旅行而言,我所感到的“真理”就是:最朴素和最坚韧的人和事物,包括过往、现在和未来的,都必定是我们所要记住和热爱的。记得临行前,我将在玉门镇书店买的《惶然录》送给了那里的一位朋友——回到巴丹吉林沙漠之后,也多次与甘肃矿区的朋友联络,聊天,说到曾经的情景,忍不住欢喜和感动——说着说着,秋天过去了,冬天也从日历跃过,春天又一次敷上大地,在我的身体和内心,也在河西走廊西端、玉门关内外的大片地域,当然还有身处低窝铺的甘肃矿区,以及……那些更为遥远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杨献平 于 2010-6-16 12:3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6-16 13:57 | 只看该作者
  初赏杨老师安静而又壮阔的文字。问好。
3#
发表于 2010-6-16 13:5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祝节日快乐!
4#
发表于 2010-6-16 14:4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献平兄,又见好文。依然精致、细节有力的文本。
前时也在读,费尔南多•佩索阿《惶然录》,我喜欢的一个诗人。
欢迎兄首发作品来。
5#
发表于 2010-6-16 15:11 | 只看该作者
大气磅礴,欣赏献平兄好文!
6#
发表于 2010-6-16 15:2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散发出一种韵律,让人品味又回味无穷。学习并问好
7#
发表于 2010-6-16 17:1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您的资料,已经有三年多没上来发文了。先记号。晚上来拜读。握手!
8#
发表于 2010-6-17 00:32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见,问好兄弟,谢谢你一直关注!
9#
发表于 2010-6-17 05:45 | 只看该作者
厚重,深刻的体悟。问好献平兄!
10#
发表于 2010-6-17 07:15 | 只看该作者
从玉门关到低窝铺:
诗意与思想浓郁、
厚重的文章,
大气,深远,
意味不穷。
欣赏并收藏了,
问好。
11#
发表于 2010-6-17 11:4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字,让人能静下来,感受。
12#
发表于 2010-6-17 15:5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杨。不错的文字啊。壮美的西部!
13#
发表于 2010-6-17 20:05 | 只看该作者
杨老师的作品大气磅礴,颇具厚重气息。
   只是不知为何没有加版权声明?
14#
发表于 2010-6-17 20:20 | 只看该作者
安静地叙述,淡淡地描绘,却是一幅生动隽永的画卷。
喜欢这样的文字。问好!
15#
发表于 2010-6-17 23:3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又见你,很高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5:55 , Processed in 0.0557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