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80|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朵绝世的白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7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轻柔间,您已化身四月,绝世的白莲,千年才有一见。。。。。。”隔着五十多年的烟雨岁月,她那俏丽的身影似乎还隐约可见,正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我们不禁想走近她,以最近的距离去观赏她,甚至想俯下身,轻轻贴近她,去聆听她最后的微弱叹息。

    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女作家、被誉为一代才女的林徽因女士。

    出身于官宦世家的林徽因,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在风景如画的杭州初生。她从小聪慧灵巧,五岁时就由姑母授课启蒙,接受教育,八岁移居上海,见识了大都市的繁华,十二岁举家迁往北京,十六岁即随父游历欧洲。小小年纪却有这般丰富经历的她,在伦敦受到了房东女建筑师的影响后,立志以后定要攻读建筑学。这期间,她结识了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父亲回国后,经常参加文艺活动,她饰演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诗剧《齐德拉》中的齐德拉公主,扮相清丽柔婉端庄,台词皆用流利的英语,在当时的文艺界引起轰动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九二四年六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实现了当年的愿望。一九二八年春天与梁思成结婚,八月份回国。从此,她一直致力于建筑学的考察、讲学和研究工作,直到临去世之前还在病榻上查阅和撰写了大量有关建筑方面的书稿,在建筑学和文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需要在野外做调查研究工作,期间,她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极为艰苦甚至恶劣。但这位柔弱却又坚强的女性始终没有中断这项重要的工作。建于唐代的、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大殿,于一九三七年夏由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并因此得到了保护几年中,她独立并协助梁思成完成了多部建筑方面的稿件,为后人研究古代建筑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和依据。

    面对这样一位多才多艺超凡脱俗的女子,世人对她情感方面的关注,似乎更多于对她的才华的认知和在建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不由得让我们产生不解和遗憾。

    十六岁的她已出落的清纯可爱,楚楚动人。多情浪漫的诗人徐志摩与她相识后,倾慕她出众的才华和美貌,对其一见钟情,开始苦苦追求。情窦初开的林徽因想必也对这位才貌俱佳的诗人有好感,以她小小的年龄,在这时的情形下,也许会深陷情海不能自拔。面对已婚的徐志摩的痴情,经过了理智的思考,林徽因最终选择了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之后,她就同意了父亲为她定下的婚事,嫁给了梁思成。

    在她的生命里存在的另一位异性,即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後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後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林徽因倾慕金岳霖渊博的知识和深沉成熟的思想,对他极其尊重,慕金岳对林徽因人品及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甚至为她终身不娶,做她一生的良师益友。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感,就如同两条山涧的溪水,在寂静的山谷里,快乐着彼此的存在,愉悦着相互的欣赏,却是各自清澈地流着。

    她如同一颗星子,发出耀目的光,世人谁不想遥望观赏?看她如美丽可爱的仙子,一颦一笑,眼波流转,顾盼生辉,谁不心动?又如一朵白莲,在湖水中亭亭玉立,蒙蒙细雨中或霞光映照下,那妩媚的姿态,优雅的身影,沁人心脾的清香,谁不想靠近欣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就曾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著她转,由此可见林徽因的出众和在众人眼里的魅力。她在建筑学以及文学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里,得到了许多人的仰慕,这都很自然的。,因为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二人所具有的人格与学识魅力,身边常围聚着一批文化精英,加上她又有着一副热心肠,经常在自己家中举办沙龙,召集朋友相聚,在这个圈子里,林徽因恰如一轮皎洁的月,被众星捧着,而她又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对自己的观点毫不避讳,这势必让许多的女人对她有些嫉妒和非议,以至于有人说冰心的那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是来影射林徽因的。

    倘若说这篇文字真的是影射林徽因的话,也未免有些刻薄和妒忌,字里行间皆渗透出作者对“我们的太太”的醋意和尖酸讽刺。不过,从其中的文字中,我们倒是可以从中了解一下“我们的太太”的部分情形:“我们的太太从门外翩然的进来了,脚尖点地时是那般轻,右手还忙着扣领下的衣纽。她身上穿的是浅绿色素绉绸的长夹衣,沿着三道一分半宽的墨绿色缎边,翡翠扣子,下面是肉色袜子,黄麂皮高跟鞋。头发从额中软软的分开,半掩着耳轮,轻轻的拢到颈后,挽着一个椎结。衣袖很短,臂光莹然。右臂上抹着一只翡翠镯子,左手无名指上重叠的戴着一只钻戒,一只绿玉戒指。脸上是午睡乍醒的完满欣悦的神情,眼波欲滴,只是年光已在她眼圈边画上一道淡淡的黑圈,双颊褪红,庞儿不如照片上那么丰满,腰肢也不如十年前二九年华时的那般软款了!如果这些果真写的是林徽因的话,那么,读这篇文字,从这些细致的描述里,我们一边为了解到那时的林徽因究竟有着怎样的装扮和神韵而高兴,一边却为作者以嘲弄讽刺的语气来描绘“我们的太太”而心中隐隐作痛。

    真希望今后在提到林徽因时,人们记得更多的是她在建筑学取得的那些辉煌成就,记得她写下的那些美丽诗篇,记得她也是个可以拥有爱情和友谊的女人。

     名门出身、经历繁华、有着过人才智的林徽因在投入工作时,她是忘我的、踏实的,亦可以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不可计数地与梁思成一起去穷乡僻壤的民宅、荒郊野外的古寺庙等考察研究,战争期间两次险些在日军的轰炸中丧命。困居李庄时,住在低矮的农房,环境非常恶劣,生活贫穷艰苦,尽管这个时期她的文学诗稿呈现出一种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却丝毫没有放弃对建筑学的执着和一腔热爱。

    早年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和长期的野外工作,令她经常肺病复发。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她还与梁思成为保护北京的牌楼等古建筑、保存北京古城面貌四处奔波呼救,内心忧虑重重,这时她的身体已被病魔折磨得极度衰弱,但她依然完成所讲授的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她在病榻上进行的,由此可见她对事业是多么的真诚和坚韧!而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在她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之际,当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条件较好的美国讲学时,她断然拒绝了。她说“应该留在祖国吃苦”,她是要与祖国一起同甘共苦啊!这是令人怎样感动的一种爱的坚守!

    这就是她了,纯洁,高雅,阳光下,艳艳地盛开,风雨中,风姿绰约,无所畏惧,世俗中,保留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让友情化为流传的诗句,随白云飘动,在风中吟歌,她是降临人间的仙子,是尘世里一朵绝世的白莲。


[ 本帖最后由 周施梅 于 2010-6-18 18:3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6-17 21:02 | 只看该作者
林徽因,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魅力的女人,如同作者清爽干练的文字,欣赏美文!
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2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堂珂 于 2010-6-17 21:02 发表
林徽因,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魅力的女人,如同作者清爽干练的文字,欣赏美文!

谢谢唐珂。
林徽因,一个很难用文字来描述的女子,她是绝世的的白莲。
4#
发表于 2010-6-17 21:56 | 只看该作者
越是绝世名人,越难写出新意。
你很勇敢了。佩服并学习哦!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2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花落叶 于 2010-6-17 21:56 发表
越是绝世名人,越难写出新意。
你很勇敢了。佩服并学习哦!

知道难写,毕竟还是想写,只是为了写出一孔之见。
6#
发表于 2010-6-18 00:23 | 只看该作者
作者讲林徽因比作“一朵绝世的白莲”,以详实细致的文字,叙述了她的人生经历,文字内里洋溢着赞颂生命的美丽情怀。将林徽因的学识、品格、个人魅力,表达的淋漓尽致,生动感人。
7#
发表于 2010-6-18 0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6-18 00:23 发表
作者讲林徽因比作“一朵绝世的白莲”,以详实细致的文字,叙述了她的人生经历,文字内里洋溢着赞颂生命的美丽情怀。将林徽因的学识、品格、个人魅力,表达的淋漓尽致,生动感人。


恭喜周老师才来这里第二篇就被房子斑加了精华。林美女我也曾写过,发在这里过。尽管我不喜欢她的有些方面,但是她的美丽外表与善交际的才能还有人生的某些幸运确实是事实。

希望看到您更多更精华的文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05: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6-18 02:05 发表


恭喜周老师才来这里第二篇就被房子斑加了精华。林美女我也曾写过,发在这里过。尽管我不喜欢她的有些方面,但是她的美丽外表与善交际的才能还有人生的某些幸运确实是事实。

希望看到您更多更精华的文章。:han ...

谢谢小菊。我没看到你写的的林徽因是怎样的,我更看重、欣赏她对建筑学方面的贡献。也许我们的观点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之间的交流。
很欣喜地看到你在这里写出许多佳作。期待继续看到你的佳作。
9#
发表于 2010-6-18 06:5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你!先记号。文章中至少有两处没编辑好。
10#
发表于 2010-6-18 07:13 | 只看该作者
一朵绝世的白莲:用白莲形容一个人,一位女性,一位文学家,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而文中所叙述的主角,正是这样一位出尘奇人。没有读过作品,但已经读到了几篇评析,很受益,也很感动。我想,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就是一种奇迹,一种光芒,神性的光芒。
11#
发表于 2010-6-18 07:33 | 只看该作者
美的传记。
12#
发表于 2010-6-18 08:1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以《一朵绝世的白莲》来抒写林徽因,我认为很惬当。实际上,写她的文章很多,也大多落入俗套,就是她的情感方面。而事实,当书写者将目光定在她的建筑成就上,那么,我认为作为建筑学家的林徽因,建筑就是她心灵的诗歌。问好!
13#
发表于 2010-6-18 09:04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这样。你写出一代才女的盖世才华。
14#
发表于 2010-6-18 09:58 | 只看该作者
  ①从不同角度,从不同作者,我们增厚了对这位才女佳人的了解。
  ②读到作者提到的主人公,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本杂志封面写一个小孩的话,“你能行走多远,关键看你与谁同行。”林微因走得高远,因为领路的人高远。
  ③还是欣赏作者静而见动,沉默中爆发的文字力量。一些旧事的叙说,因表现方式和表现力不同,效果是相当明显的。我这样读你这段字,就觉得很清澈,很透明,很清晰。
  ④叙述带议论和分析探测。这些综合手段的运用,一方面脱俗地引人读,同时又吊起人们的兴趣,实说,读完这篇,我都想下决心去探究一下我眼里的这个佳丽到底是个啥样子了--不过你写得太详尽,足够了。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作者的功夫。算是把一位绝代的才女兼佳丽写透和写活了。
15#
发表于 2010-6-18 10:15 | 只看该作者
好比喻,好文字!一代才女跃然纸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5:18 , Processed in 0.0604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