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随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牛和村庄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21-3-4 12:24 | 只看该作者
浓郁的乡土味到,感觉很亲切。尽管我们这儿是平原,但“绞股蓝”都是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有着同样纯正的味道。
老牛和村庄,呈现出一代人的对乡土难以割舍的情结和情怀,时代在变迁,但不变是乡情。村庄是属于每个人的,而老牛只属于老韦,因为那是他心中永远的不舍,并最终与老牛“合二为一”,走完属于自己的坎坷却又完满幸福的人生。
小说笔法细腻,叙述稳健而富有时代感。时代在变,但属于自己的那份乡情没有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变。在感受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心不仅需要向外,更需要向内,一种回归中对生活的一次次品咂。只有这样,才能更明确前进的路,也只有这样,才能记住自己的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7#
发表于 2021-3-4 12:32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很好!
桑版说了很多,很到位,我就说两点。
我觉得老牛更像一个意向,象征我们留守老家的父辈们。今年李焕英大火,孝顺这个话题又摆上台面上说了,对于故乡的“老牛”,身在城市的我们能多做些什么呢?
这篇小说,很正,只是最后的土葬,恐怕过不了审,有点可惜。

点评

眼是真的毒!我原先想写土葬与火葬的冲击,最后改成乡土情节,但这个结尾没舍得割掉,留下了。  发表于 2021-3-4 12:3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8#
发表于 2021-3-4 12:35 | 只看该作者
虽是对往事的追溯,但也是一种现实真情的写照。感觉自己就跟老韦一样,不时穿梭于城市和村庄之间,虽然我没有老牛,但还有几亩地,还有菜园,也经常赶集(赶圩),卖点自家吃不了的农产品……比如地蛋、辣椒、豆角、萝卜……自己吃不了,总不能扔吧?(这都是额外的话)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39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1-3-4 11:59
讲几句

我以为这是个叶落归根的主题。根在哪?在故土,乡土。城与乡,老韦离开熟悉与亲切的乡土,完全不 ...

这个,我写得太平了,语言是一贯的风格,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没有出彩的地方。激情是完全没有了,只能说还有一点曾经的情怀。
这么平铺直叙的作品,的确没有吸引力,不过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也只能写成这样。
至今我还一直认为,激情写作更有魅力,如果不是以写作为生的话。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41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21-3-4 12:24
浓郁的乡土味到,感觉很亲切。尽管我们这儿是平原,但“绞股蓝”都是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有着同样纯正的 ...

多谢一楠!

每每回乡下,看到越来越多的空房,越来越多的杂草,就会感叹曾经的生活一去不复返,那些不肯进入城市的老人,他们也回不去了,老了老了,还陷入迷茫的境地,活着竟多了一层悲哀。

王宝强演的《树先生》,将这种时代的变化带来的优与弊表现得最明显,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
21#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42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21-3-4 12:35
虽是对往事的追溯,但也是一种现实真情的写照。感觉自己就跟老韦一样,不时穿梭于城市和村庄之间,虽然我没 ...

这种生活是我最喜欢的,我也经常窜来窜去,在城市呆烦了就回乡下看花花草草,好在乡下还有田地,还有老人,生活也算圆满了。有时候看着这真实的大自然,才觉得生活有意义。
22#
发表于 2021-3-4 12:56 | 只看该作者
又忍不住说点额外的话,因为现在才知道“绞股蓝”这三个字是这么写的。每年的三秋季节总会看到一些人钻进玉米地里挖这挖那……我问老婆,他们干么?老婆说,挖绞股蓝。我问,绞股蓝是什么?老婆说是药材,可以泡茶喝啊!于是我就满地里瞎找,老婆认识绞股蓝,一指,你脚下不就是嘛。哈哈!其实这一类别的草药在农村田间里很多,只是因为不上心,也懒得理会,不去注意和甄别罢了!
另外说到土葬,尽管形势不允许,但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没有“一刀切”。我们这儿的丧葬就千差万别,不火化土葬也是常见!当然,我不希望这样下去,因为现在的田间里又逐步冒出了许多的坟茔,对农民种收庄稼很不方便!
23#
发表于 2021-3-4 1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21-3-4 13:21 编辑
随玉 发表于 2021-3-4 12:39
这个,我写得太平了,语言是一贯的风格,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没有出彩的地方。激情是完全没有了,只能说 ...

一篇小说能引起我这么多感慨的不多,原因就是很现实。这种写作不是平,从城市到村庄,亲情的展现、人物的描写、个性的表达、风情的融入,包括环境的渲染和一种情怀的释放……都比较丰富,因为这是故事的内核,内核有了,故事就充沛了。大起大落的故事冲突同样需要内核的支撑,不然,空有花架子。小说的主题立意是个点,围绕这个“点”展开的内容是否有意蕴和逻辑性,才是关键。
24#
发表于 2021-3-4 17:02 | 只看该作者
农村人的丧葬习俗是隆重的,不会那么随便两把铁揪就把人给埋了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5#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7:15 | 只看该作者
老粉 发表于 2021-3-4 17:02
农村人的丧葬习俗是隆重的,不会那么随便两把铁揪就把人给埋了吧?

这提的有水平哈哈!
这也是一个漏洞,原先这文的土葬是在农村强迫火葬为前提的背景下设定的,后来主题改了,这个结尾没改,我还自以为挺完美,没想到忽略了这个。
多谢老粉老师,这眼神儿真好!
26#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7:17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21-3-4 12:56
又忍不住说点额外的话,因为现在才知道“绞股蓝”这三个字是这么写的。每年的三秋季节总会看到一些人钻进玉 ...

我还挺喜欢绞股蓝的味道,有一种大自然的清新,草儿的清香味,不像那些茶叶那么浓。
广西大山里有许多绞胶蓝,价钱也不贵,十几块钱一大袋,每次都会买几袋回来泡茶喝,但我是不认得它们的,还是一楠厉害。
27#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7:17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21-3-4 13:19
一篇小说能引起我这么多感慨的不多,原因就是很现实。这种写作不是平,从城市到村庄,亲情的展现、人物的 ...

即使一楠给了好评,我还是不太满意,可能是写的过程不过瘾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7:23 | 只看该作者
老粉 发表于 2021-3-4 17:02
农村人的丧葬习俗是隆重的,不会那么随便两把铁揪就把人给埋了吧?

这篇文的主题我设定的是落叶归根,本意让老韦完全融入大自然,所以他死后滋养了这棵树,但这种设定难免太艺术,寻常人多半没有这样的觉悟,还是会按照普遍的风俗来办葬礼的。所以也算是一厢情愿的设定。
下次一定会注意这种细节,力求客观现实,再谢老粉老师!

点评

是的,结尾匆匆了。但也可以换一种方式!  发表于 2021-3-4 19:24
29#
发表于 2021-3-4 17:33 | 只看该作者
十分同意老桑的评价,给他也撒十个豆。
小说的好处不说了,不知道你是不是一直在写,反正宝刀不老,虽然你也不老。深情还是激情,有情便是好。如果不可兼得,还是深情耐读。
有两处想说说。一、绞股蓝茶,依我的拙见,不应该是从农村拿去城里卖吗?二、老覃和老韦的儿子将老韦埋在那棵树下,这个结尾潦草了,契合了平淡的气氛,却脱离了深情的风格。
30#
发表于 2021-3-4 19:02 | 只看该作者
玉版发文 ,砖家来赞。
好文一枚,别的不说,这叙述水平,已甩砖家十条街也。。。
乡士,故乡,这些都没说到点子上。
玉版想表达的砖家懂也,但佛说,不可说,不可说。
结尾还是要再三权衡下。
砖家觉得,换一个更加明亮的结尾,也许会更好。
但小说的结尾,有时候呢,是跟着感觉来的。砖家也懂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0 07:20 , Processed in 0.05420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