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8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短篇小说:大石磙诞生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28 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杜官恩 于 2021-3-31 08:20 编辑

短篇小说

            大石磙诞生记

    把一个大石磙从土洞模具里吊出来,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用挖掘机。老胡没有挖掘机。其次,可以用三根粗木头架一个铁链葫芦。老胡也没有铁链葫芦。但老胡有智慧,有土方法,一样能把石磙拉出来。
    用石磙辗稻谷,还是二十多年前使用过的老式脱粒方法。经历了脱扬机脱粒,收割机脱粒的升级过程,为什么又要费力巴神,重回老路呢?
    原因很简单。大片大片的稻田换成了经济效益更好的水产龙虾田,人们只留了仅仅够自己吃的两亩。收割机进不来,也不愿进来,小块小块地割,耽搁时间,挣不到钱。人们总不能用连枷捶打或用手将稻谷从茎梗上搂下来吧?于是就想起了石磙,相比于脱扬机更简单,更方便,更不欺主。两个人铺场倒叉,起草扬㭠,轻轻松松搞定。脱扬机至少要七八个人配班不说,数量太少,犯不着。加上现在年轻人大多不在家,人员组织不起来。吆吆喝喝大半天,干不了半个小时,还要还工,拖得疲惫。无一例外,老胡也面临着和大家一样的难处。
    即使用石磙也令人犯难。丢在角落里一二十年没用的石磙铁架,全部锈坏,连硬梆梆的石磙也风化起壳。要用的话,非得重新制造。谁还愿意顶这么大成本?又赚不到钱?
    人们怂恿老胡,“胡师傅,我们来集资出钱,你帮忙牵头,造一个石磙出来。你同样可以赚钱嘛!”
    在以前的众多师傅中,只有老胡经验最老道。制造的石磙,恰到好处,下粒儿快,又不坏场地。
    有的师傅,石磙太小,太轻飘,时间长,费用过高。有的将石磙制造出瓦楞状,下粒儿较快,但坏场地。拉到禾场地面上会辗出土坷垃,掺进谷子里很麻烦,很难筛出来。只有老胡的石磙粗细适当,在稻谷铺上转圈相对轻松,时间也短,就都想让老胡把这事承担起来。
    老胡也不用多投资,手扶拖拉机是现成的,去年以旧换新,还得了一笔农机补贴。碾谷专用尾轮,从农具堆里扒出来,加满气,注上黄油,也还可以用。
    尽管年纪大了两圈,也还能够上机操作。人们的信任和诚恳打动了老胡,唤起了老胡往日的荣誉感和被人需求的使命感。
    这些日子,老胡在村里走进走出,都能接收到人们热切期待的目光和亲切的问候。
    老胡终于决定开始干了。
    老胡在街上焊了一副石磙龙骨铁架拖回家。村里人看见,纷纷当好消息传递,“胡师傅开始造石磙了。”
    村里人一扫愁容,无不惊喜。
    老胡拖着铁锹,抱着遮雨用的木棒和塑料纸出门时,就有人说:“胡师傅,要人帮忙就喊我一声。”
    说这话的人不止一个,老胡都一样回话说:“好好好,一定一定,要人帮忙时喊你们。”
    造石磙要模具,人们可能会想到,模具一定是木头做的。不是,农村不乏智慧之人,倒个水泥猪槽子一般都是在地下挖的模具,造的猪槽子一样结实耐用。
    造石磙同样可以挖土模具,说简单的话,就是一个土洞。说复杂的话,土洞有方位,有大小,有两头不一致的粗细,还真是个技术活。别人插不上手,只能站在旁边看稀奇。
    老胡来到一条河边,在堤坡上来回走动搜寻。主要是看坡度合不合适,满不满意,看手扶拖拉机能不能进来。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成品好不好取出来,拖不拖得出去。
    老胡找到一处比较满意的地方,离水边不远。扔下木棒还能往下滑动,老胡不用脚挡住就滑到水里去了。
    挖这个土洞,能大锹挖土的机会很少,每一层土挖不了两锹就得用小铲子刮。手里拿的一根麻杆“比子”,是老胡在家里计算设计时就截好了长短的,从大到小有五六根。用心程度不亚于服装厂打板师傅,面对厚厚的一摞布料在精心比划。
    越往下面越为难,人钻在土洞里蹲不下身子,施展不开。只能用小铲子一下一下掘土,一下一下修刮圆弧墙壁,一下一下往外捧土。
    有人盯着看,“真是不简单啊?”
    土洞容易,模具为难。土方量不超过一个立方的模具,老胡挖了三天半,与考古发掘有得一比。
    模具挖好了,捣混凝土就好说了,旁人帮得上忙。老胡在洞底垫了块旧木头圆锅盖,将龙骨铁架塞进土洞,掌握准位置,没用半个小时就完工了。
    剩下来就是等待,等待水泥凝固期结束。人们就像等待一个重要时刻,心里老是惦记着。
    时间到了,老胡拿着绳索和铁锹出门,碰到谁喊谁,喊了八九个人。
    被喊到的人高兴坏了,积极响应。因为,帮上忙就等于排好了队,辗谷就能早一点。
    有人埋怨老胡,“怎么不叫上我呢?”
    老胡说:“够了够了。人多不起作用,倒还耽搁事情。”
    老胡说得有道理,一件事分大小,人多人少要恰到好处。比如杀年猪,四个人一班最好。还有玩龙灯,掌杆子的铁定十三人,多一个人都不行。
    一行人来到河坡,迅速开挖。这时候,可以多人一起挖,没什么讲究。此刻,河坡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比平地要少挖很多土方量,还很容易扳倒石磙。
    堤坡近水,石磙容易落水而去。
    石磙挖出来了,一群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放倒了石磙。
    人们用绳索拴住两端轴头,等于上了保险绳。两人跳进土坑,几棒子就将石磙撬了出来,落在两根粗粗的缆绳上。
    缆绳一头拴在堤面树干上,又节省了一半力量,一头抓在几个男人手里。
    老胡现场大声吆喝指挥,“绷紧了,开始了。一二三……一二三……”
    虽然石磙重量大,往上拉的绳索绷得可以弹出响音,但架不住众人齐心合力,抓紧绳头不懈劲。
    一阵体现力量体现雄心的“一二三……”之中,大石磙一口气一口气慢慢上行,一尺一尺慢慢挪位……大石磙均匀平衡,准确无误滚上堤面,众人皆是一身轻爽。凭自己的能力,一件事情顺利完成,一桩心事迅速了结。还要什么挖掘机?还要什么铁链葫芦?人就是挖掘机!人就是铁链葫芦!
    两天以后,石磙上场了。安上铁磙架,叮在手扶拖拉机屁股后面,在稻谷铺上,圈圈地跑得飞快。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3-28 12:43 | 只看该作者
讲述功夫了得,不容置疑!
没见过泥凝土石磙。凭文中介绍,怀疑没有经过振动,结构自然不紧密,能否经得住手扶拖拉机那样快速拖拽?
其实上胶轮的手扶在场上兜圈跑辗轧效果更好。反正在我的家乡,石磙已成古董了。
3#
发表于 2021-3-29 09:36 | 只看该作者
乡土气息十分浓郁!能写得这么真切、生动、细腻,应该得益于杜先生丰厚的生活底蕴。

但这篇离小说还是比较远,只能算一个生活片断。小说也是由生活截面或者片断构成,但生活截面与片断并不能直接构成小说。这大约与燃烧的充要条件有关——给你氧气和可燃物,不一定就能燃烧起来。这就需要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说白了其实还是“意”,意在笔先。散文杂文诗歌也要意在笔先,但是小说更需要。

个人以为,像这样的文字,把它打磨成一篇散文,其实是非常漂亮的。或者农村生活“报道”,报纸副刊经常会有这样的需求。

非常好的文字,但个人不以为是小说。尽管用了小说的叙事手法。
4#
发表于 2021-3-29 10:25 | 只看该作者
前天去广州图书馆看了一下午小说杂志,其中读到了王手在《作家》上发表的一个短篇叫什么《某厂某人某事》——这样的小说名字,小说家东君似乎也写过《某年某月某先生》——标题本来没什么的,同题的很多。

我想说的是,王手在这个短篇里,写了非常多的游离于小说主题的知识性的历史常识性的东西,比如七八十年代的工业状况、工厂经营模式、营销策略、牛奶厂的制奶流程……总之,那些东西似乎并不是小说应该有的东西。但王手这个小说家具备极其强大的叙事基本功,文字在他笔下变得无比精准、俭省、顺畅。就是说,尽管这样的情节非常专业,但他写得并不枯燥,相反还很吸引人。而最后,整体上,读完了你会觉得这些东扯西拉的东西于主题的形成非常厚实、可信。我觉得,王手在写作的时候,他脑子里想的,还是要给小说一条思想的出路,他在最后表达出来了。
5#
发表于 2021-3-29 23:10 | 只看该作者
标题改了就真是个故事了。改得好。
6#
发表于 2021-3-30 19:53 | 只看该作者
精华理由:
小说通过描写一次土法制作生产工具石磙的过程,表现了农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力。以老胡为代表的乡里乡亲之间和谐相处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跃然纸上。小说行文真切、生动、细腻,充满浓郁乡土气息。另外作者此前发文皆非首发,本篇则为首次原创首发支持太虚,特精华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6 11:35 , Processed in 0.05375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