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窑上大不如宝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1 1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麦客子张三去陕西赶麦场。所谓,麦场就是因为气候,准确的说是海拔高低不同, 使得庄稼收割的时间出现差异。低海拔相对收割早,反之迟。譬如,西北地区陕西渭河平原,一般要小满开镰,而甘肃南部则夏至才能早麦子上场。

   那些收割迟的地区的农民,去较早地区帮助收割麦子的人,就叫麦客。

   张三去西安、宝鸡等地收割完麦子,本来光棍一条,回去家里也懒得做事,便那么狠心着蹲在宝鸡饥一顿、饱一顿的流浪着过了三四年。一来宝鸡广袤无垠的渭河平原气壮雄浑,二来城市也比他的山中小镇繁华几十,甚至百倍,三来也图谋在此做几年小工,挣点小钱,自己发展强大后,能否相中一个良家妇女娶妻生子。

   不想,张三自小游手好闲,练就了一身好吃懒做的歪脾性,喜欢垂涎别人的八大碗,可不研究别的人汗流浃背,苦死累活的实干精神。于是,有几个钱就学着富人的样子,去饭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三四年下来不但没有积攒到一分钱,还狐朋狗友的参杂其中,因亏欠他人的情分无力偿还,而被所谓“仇家”,不三不四的“敲打”了多次。为了躲避他同流合污的二流子,便偷偷摸摸的回家去继续过他的穷日子。

   说句实话,宝鸡属于陕西的第二城市,早在汉代就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说。她虽然不大不小,其繁华程度,随便一个十数个县级城镇相加都比不上她。可他过年回家,站大门上看着自家土里土气的村庄,无不感叹着唏嘘道:“啊呀,这窑上”窑上是他们的村子。“大不如宝鸡——!”

   从此后,人们便把他的这阙“名言”,权且当成了歇后语。如果去了一个条件很差的小村或地区,人们鄙夷不屑的时候,往往用:窑上大不如宝鸡,去诙谐而风趣的予以讽刺或调侃。

   按理说,其人说的是百分之百的大实话,可人们把发明这句话的人却戏说为神经病。原因是大凡不必要去深入思考,就能懂得的道理或逻辑,则不能在众人面前随便说明或叙述,如果,不按常规出牌,那你就是疯子,就是白痴。最终落得:被世俗瞧不上眼,就是这个道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5-1 13:01 | 只看该作者
先送上豆豆,下午再细加欣赏。
3#
发表于 2021-5-1 14:31 | 只看该作者
麦客子张三以好吃懒做之经历演绎“窑上大不如宝鸡”笑话,一时传为地方俗语,揭示不爱劳动的危害性很有警示意义的小段子。辛苦了。
4#
发表于 2021-5-1 17:58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发展强大后,能否相中一个良家妇女娶妻生子。

呵呵,也算有点“理想”
5#
发表于 2021-5-1 18:04 | 只看该作者
诙谐幽默地再现了一个懒汉的流浪人生,读后令人唏嘘,美好生活是靠勤劳创造的,游手好闲只能孤苦一生。问候老师,五一节快!
6#
 楼主| 发表于 2021-5-1 18:17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21-5-1 18:04
诙谐幽默地再现了一个懒汉的流浪人生,读后令人唏嘘,美好生活是靠勤劳创造的,游手好闲只能孤苦一生。问候 ...

谢谢老师,为创建积极向上的板块,贡献绵薄之力!
7#
 楼主| 发表于 2021-5-1 18:20 | 只看该作者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21-5-1 14:31
麦客子张三以好吃懒做之经历演绎“窑上大不如宝鸡”笑话,一时传为地方俗语,揭示不爱劳动的危害性很有警示 ...

谢谢版主老师,为创建更好的板块,付出绵薄之力!
8#
发表于 2021-5-1 19:13 | 只看该作者
出去走走确实开眼界
9#
 楼主| 发表于 2021-5-1 22:55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21-5-1 19:13
出去走走确实开眼界

谢谢老师,点评,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0#
发表于 2021-5-2 07:56 | 只看该作者
一题好吃懒做的光棍形象,描绘得幽默搞笑,学习欣赏!
祝,五一假期快乐!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5-2 08:1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点评,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 20:30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21-5-2 07:56
一题好吃懒做的光棍形象,描绘得幽默搞笑,学习欣赏!
祝,五一假期快乐!

谢谢老师赏读,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3#
发表于 2021-5-3 09:58 | 只看该作者
地域色彩较浓,非本地人可能一时读不出里面的意味来,但能隐约觉得里面的意思。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5-3 10:32 | 只看该作者
唐僧没有肉 发表于 2021-5-3 09:58
地域色彩较浓,非本地人可能一时读不出里面的意味来,但能隐约觉得里面的意思。

谢谢老师指导,这一点确实有点粗乎,今后一定努力改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15:32 , Processed in 0.06204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