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舒挽溺 于 2021-5-29 13:11 编辑
作者:舒挽溺 《正确认识黑格尔哲学奥秘的前提条件》之四
关于黑格尔对哲学思想理论层次划分问题的思考
为什么哲学界的人常常有人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王?而另一部分通过学习哲学的人反而认为哲学无用呢?原因在于前者看到了哲学是一门抽象的具有最高普遍性的科学;而后者却看不到哲学对其他自然科学的指导意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之一就在于自然科学家们不一定需要掌握系统的哲学知识,甚至没有认真思考过哲学问题却能够在自己的学科中获得巨大的成就。原因之二在于哲学本身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来源于对自然科学成就等的反思才产生的哲学。因此,哲学的任务首先就需要解决自然科学成就对人类贡献作用的肯定问题及自然科学成就的真假问题。对此,以亚里士多德为主建立起了形式逻辑的外在规定性。然而,形式逻辑只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外在的规定,或者说作出了一些外在的知性规定,即对外在关系的真与假的判断。这种判断丝毫不涉及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问题,因而黑格尔对形式逻辑对事物之间的外在关系的判断作用给予了肯定,而对形式逻辑这种判断丝毫不涉及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思维范畴及对认识问题的作用不在打开黑格尔哲学奥秘钥匙的内容内,这里不须讨论)。
真实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永无终止的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的世界,形式逻辑不能对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即不能让人类精神进入事物及自身内在原因的理解,或者说不能理解人类精神的来源问题;人类精神与自然存在的关系问题;人类精神能否真正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即精神与客观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人类精神能否达到绝对真理的高度——即证明精神能否真正获得自由的问题。因此,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任务落在了一个伟大哲学家的身上,他就是黑格尔。
马克思把黑格尔喻为“哲学奥林普斯山上的宙斯” (转引自《精神现象学》[句读本]著者[德]黑格尔、译者邓晓芒、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第2页) 。马克思之所以把黑格尔喻为“哲学奥林普斯山上的宙斯”,就在于马克思清楚的知道,黑格尔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哲学的抽象理论体系的认识,所以他又认为:黑格尔对人类的贡献,犹如天文学家开普勒一样,永远不应该受到轻视。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功绩,及黑格尔最核心的理论思想体现在他的哪一部著作之中呢?马克思认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的真正的诞生地和秘密”,原因就在于《精神现象学》完整的论述了精神从感性确定性的知觉到理性绝对知识的真理性在现实现象中的完整体现过程。因此黑格尔认为:“在我的《精神现象学》一书里,我是采取这样的进程,我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首,进而从直接意识的矛盾进展逐步发展以达到哲学的观点,完全从意识矛盾进展的历程以指示哲学观点的必然性。……所以哲学知识须以意识的许多具体的形态” (《精神现象学》上卷[德]黑格尔著、贺麟 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6月第2版。译者导言第15页)中体现出来。学者邓晓芒认为《精神现象学》是一部天书,他希望揭开这部天书之谜,但他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他不知道打开这部天书的钥匙在大小《逻辑学》书中,因为黑格尔哲学存在着层次问题,这同样也是黑格尔告诉我们的。
黑格尔认为《逻辑学》是他的最高的第一层次的概念哲学理论,即真正最具抽象概念之间必然联系组成的科学的理论哲学体系,而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因此成为应用哲学的原因。他不但将《精神现象学》的内容归入精神哲学,并且将它只是归入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里面的第二个环节。”(《精神现象学》[句读本]著者[德]黑格尔、译者邓晓芒、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第10-11页)邓晓芒虽然没有了解逻辑学的钥匙作用,但他还是认识到《精神现象学》本来是要以精神作为线索的,但是当精神显现出它背后的逻辑范畴这样的一种力量的时候,它就让位于逻辑理念” 。(《精神现象学》[句读本]著者[德]黑格尔、译者邓晓芒、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第24-25页) 笔者认为,黑格尔哲学为什么没有从他最核心的哲学思想《逻辑学》开始,我认为他最担心的可能是《逻辑学》纯粹抽象概念的哲学体系比从感性确定性的知觉到理性绝对知识的真理性在现实现象中的完整体现精神发展过程的《精神现象学》,让人们更加难以看懂。因此首先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对现象的展开让人们对他的思想有所基本了解后,再展开他的抽象的逻辑学理论,是他不能把《逻辑学》放在最前面这可能是他优先考虑的。何况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实践证明,人们根本没有看懂逻辑学的科学理论价值,反而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东西,并给他戴上一顶客观唯心主义的帽子。然而笔者认为,黑格尔正是通过他的抽象概念体系逻辑学,让人类才拥有了解决人类精神的来源问题;人类精神与自然存在的关系问题;人类精神能否真正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即精神与客观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人类精神能否达到绝对理念的高度——即人类精神能否真正获得自由等问题的钥匙,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任务,需要这把钥匙去开启人类哲学思维的智慧之门。
由于黑格尔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将《精神现象学》的发表前于《逻辑学》,并自称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头足倒置的。马克思认可了他的头足倒置的观点,人们因此普遍认可了这一观点,并普遍认为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评,其实我看未必。因为黑格尔自己已经指出了自己的哲学头足倒置这一点,所以马克思更多的可能是提醒大家阅读黑格尔哲学、尤其是阅读《精神现象学》时需要注意的地方。黑格尔是如何在逻辑学一书中达到这一伟大目的的呢?我将在后面的文章中逐步展开,在具体展开黑格尔逻辑学抽象概念体系的必要性与科学性之前,先来谈谈黑格尔自己对哲学理论层次的划分问题,因为如果不首先弄清楚黑格尔哲学理论的层次问题,就无法从理论上认可哲学在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让人们明白,抽象的理论哲学就是让人们少走弯路,尽早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黑格尔自己把他的哲学理论划分为两个层次:
一、狭义的抽象理论哲学(黑格尔大小《逻辑学》。另:***的《矛盾论》、《实践论》,是对抽象理论的完善补充)。 二、理论应用哲学(如黑格尔《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实践论》)。 黑格尔对理论哲学的如此划分让后来的学者们困惑?黑格尔的其它著作该如何归类呢?中外学者们较统一的意见是将黑格尔的其它著作统统划入第二层次,如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等等。学者们的如此划分确定了学者们要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几乎是为自己设置了障碍。原因在于学者们没有理解黑格尔自己及马克思关于头足倒置理解黑格尔哲学的提醒;及学者们不习惯于如何理解理论哲学的高度抽象性;习惯于用对哲学的传统的理解方式来理解黑格尔哲学。或者说,学者们没有理解到黑格尔哲学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意义,黑格尔开始了就哲学与其它科学的重新划分。理论哲学从此成为单纯的高度抽象化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辩证法。(我准备写作的第一部书《读懂黑格尔的伟大》,实际上就是论述关于黑格尔辩证法的科学性问题,理清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误解)这也是黑格尔为什么一定要将宗教思想与哲学切割的原因,他将宗教划入信仰,即世界观范畴。
从另一角度来说,黑格尔认为:逻辑学应先于自然哲学(参见《精神哲学》[德]黑格尔 著 杨祖陶 译,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2版,译者导言第2页),并非是指自然是由逻辑建立起来的。同样,就像为什么理论数学的学习要先于应用数学是同样的道理,哪怕幼儿还没有抽象数的概念而老师却不断用具体的数去引导他们尽快理解抽象的数。如从三个苹果,十根手指开始逐步理解三可以代表三个苹果,也可以代表三棵树而对数进行抽象的理解,只有对数的理解进入到抽象,才能开始向加减乘除一步一步深入下去。说抽象的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灵魂和说抽象的理论哲学是理论应用哲学的灵魂是一个意思。
黑格尔对他的《逻辑学》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人们普遍习惯于形象思维而不习惯于抽象思维一样,而数学仅仅是一个例外。而数学能成为例外是因为数学只包含事物之间的单纯的量的关系,而这种量的关系的认识可以说是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的。而哲学的发展过程是及其复杂的。最初哲学与自然科学是不分家的,直到如今哲学与世界观依然认为是一体的。真正让哲学完全独立出来自成体系是从黑格尔开始、并由他完成的。或者说,黑格尔通过对历史哲学知识的反思与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反思所产生的主客观统一思想的内在联系的思考,完成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辩证法。
我们能够斥责抽象的概念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是我们能斥责抽象的数学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吗?毫无疑问,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存在着需要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辩证逻辑关系,这种必然联系的辩证逻辑关系只能通过对人类历史各个阶段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上所形成的概念的不断通过相互否定的发展的反思和对自然科学知识不断进步的反思才能把握。黑格尔完成了这一伟大的任务。这一伟大任务的实质就是让人们能够从此把握科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辩证法。遗憾的是,黑格尔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只能用晦涩难懂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而在他那个时代,真正理解了他的哲学思想的人笔者认为只有一人,那就是马克思。笔者作这样的理解理由有二:一是正如邓晓芒先生他在《精神现象学》译者序中所说:《精神现象学》是“一部世界公认为难懂难读的经典哲学著作,……当年黑格尔曾对友人说,只有一个人(他的得意门生)能够理解我,但随即又补充道:就连他也不理解我。”时间证明黑格尔的学生中没有人真正理解了黑格尔的哲学,以至于如今对黑格尔的核心思想——辩证法,至今还处于某些学者以为理解的过程当中,否则就不会有吉林大学哲学教授的感慨,辩证法就像一个什么都能装得下的大筐。二是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是哲学之王——宙斯。我们从马克思所指出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了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看法中,认可了黑格尔从哲学的角度完成了从哲学角度认识世界的工作。马克思之所以没有时间来系统的讨论哲学体系问题,我在以前说过马克思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要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共产主义世界观。因为他知道,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性方向,他要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找到并建立科学的理论依据。《资本论》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向人类追求平等、自由生活的基层劳苦大众吹响了革命的号角,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也唤起了中国的觉醒,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原则、以***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生活和国际地位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马克思没有完成《资本论》的全部工作,第二卷、第三卷的整理工作是由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完成的,因此,马克思没有时间留下系统的哲学著作。因而从哲学的角度证明共产主义的必然性的工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工作者来说还存在加强的必要。笔者认为正确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就一定能达到解释共产主义必然性的目的。
如果我们一定要把黑格尔的其它著作与黑格尔的理论哲学的关系纳入传统习惯理解的哲学范畴的话,不妨认可哲学存在一个第三层次,即:理论哲学应用层次(表现为抽象理论哲学和理论应用哲学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如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现实中的各种系统论哲学(当我们理解了黑格尔辩证法之后,所谓的系统论思想其实已经包含在其中了),对具体方面问题进行原则性论述的著作,以及称之为哲学家们的主观上对各种世界观的表达:如孔孟之道的系统的道德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叔本华、尼采生命哲学等等。表现为哲学家自己对原则性问题进行自身理解的应用性论述,容易获得思想不够成熟的年轻人的喜爱的各种片面思想表达的观点,应用哲学思维解释具体的针对各种实践过程的论文及世界各地反映具体问题思想看法的格言等等。需要说明的是,理论哲学应用包含的范畴是及其广泛的,人们是可以作更多区分的。这一范畴之内的哲学思想都包含着具体的时代性和相对性,处于永久的变化发展之中,也就是黑格尔所强调的,人的思想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原因的意思。很多学者因此以为黑格尔自身一方面强调绝对真理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强调人的思想受时代的制约说明他的哲学包含矛盾。其实这是因为没有很好的理解黑格尔为什么没有把哲学应用范畴的著作划分到应用哲学的范畴之内的正确思考。或者说,黑格尔明确表示宗教属于信仰的范畴,他的科学的方法论需要将宗教从哲学中分离出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作这样的区分,是根据对黑格尔自己原则的理解为根据的。就是说,黑格尔认为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只有哲学,而具有绝对普遍性的思想只有抽象概念体系的逻辑学(或者说,逻辑学中的每一个概念都包含着绝对性,这一点我相信以后大家一定会和我一样有所体会),其次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并因此黑格尔没有把偏重于哲学应用范畴的“哲学”,如:偏重于政治制度的《法哲学原理》;偏重于思想史的《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偏重于艺术的《美学讲演录》;偏重于世界观的《宗教哲学讲演录》等等划分在抽象理论哲学和理论应用哲学范畴之内的原因。
我在这里对哲学思想作出层次的区分,和思想境界的高低没有关系,只是就它们适用的范围作出说明罢了,就像辩证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并不等于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一样;理论数学不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理论力学不直接解决具体的房屋建造、桥梁建造、军舰制造等等问题一样。
关于世界观问题,它包含着人们对具体问题的看法。比如各种道德观点为主构成的思想体系,中国的孔孟之道,法家思想;国外康德的道德观点,叔本华、尼采的生命哲学、意志哲学、美国的实用主义、世界各地的宗教思想等。世界观的另一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理论问题,人类发展方向或人类最终的归宿问题。即福山认为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所肯定的共产主义。
黑格尔的世界观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有学者认为他是普鲁士政权的卫道士,随着各种历史资料的出现越来越证明了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也有人认为黑格尔所认为的人的思想不可能脱离历史的现实的认识证明了他的哲学观也是受到历史局限性的。笔者认为:黑格尔哲学所肯定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辩证法——是科学的方法论,只是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反而因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误解而让辩证法成了什么都能装得下的大筐,就是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需要重新认识的。你可能可以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概念作出完善性的补充(如***的《矛盾论》)、《实践论》)但要否定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科学性是绝无可能的,迟早会有人认识到黑格尔辩证法的真实含义。
只有通过对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科学的方法论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事物的本质、什么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什么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什么是必然性。我们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肯定的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才能理解什么是理论上的自由和世界观的自由在实践上的统一,即如何完成哲学需要证明自由的存在和世界观需要证明的自由的存在的统一!
邓晓芒先生认为:“在黑格尔以后,没有人再搞庞大的逻辑体系,也不再有最高原则的巅峰对决。哲学的古典时代已经过去,哲学家变成了农民,各自在自己一块农田里生产自己的精神食粮,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精神现象学》[句读本][德]黑格尔著 邓晓芒译 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第3页)笔者认为,如果黑格尔的科学思想还没有被真正认识,就何来过时的问题。“不再有最高原则的巅峰对决”是因为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本身就是抽象哲学理论的科学顶峰。我们可能可以添加新的内容去加以补充完善,虽然这是及其困难的,但却无法否定理论哲学顶峰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我相信,当我们完全理解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之后,“各自在自己一块农田里生产自己的精神食粮”都将被收归球有。但世界观的讨论将永远进行下去。
理论和理论的应用在现实中的区别是特别巨大的,前者更多的需要奉献和坚持,而成功的几率很小;后者虽然也需要奉献和坚持,而成功的几率较大。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走自己的路,没有坚持,就一定没有成功。
作者:重庆市思维科学与智力开发学会研究员 舒挽溺
2021年5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