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73|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回望倒魚溪,漫步倒影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9 1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21-6-13 17:06 编辑

回望倒魚溪,漫步倒影峡

文/匡建华

   倒鱼溪是隔河岩北边的一个大峡谷,昔日是穷山沟,全长5公里。隔河岩现在的旅游码头正好是倒鱼溪的溪口。站在溪口往里看,半山腰有一片大白岩,形状酷似一条倒挂着的大鲢鱼,影倒在水中栩栩如生,故而得名。倒鱼溪原本是一个自然村庄,乡亲们在那儿过着自促自给的生活。听母亲说,1975年初,公社在倒鱼溪大队成立了林场,城区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曾在那儿安家落了户。

    倒鱼溪虽然是穷山沟,但也是出人才的地方,像我们这一代有三位姓李的同学,读的是同一本书,可他们天生有一个经商的脑壳,并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一路拼搏,终于突出重围,几十年后再相见时已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说起倒鱼溪,也是如数家珍。因为那儿有他们童年的足迹,读书、放羊、喂牛、在小溪和清江河中游泳、捉鱼的场景不时脑海回放。有一位同学说的好笑,说的是儿时有一天下河捉了大半桶鱼,非常有成就感,认为父母肯定会表扬一番,可没想到母亲一脸愁容,“娃啊,这要好多油才能吃哟!”

   有一位姓李的同学曾告诉我,他们有皇家血脉,也就是李世民的后人,当时我没在意,偶尔在翻阅文献中,发现李氏家族并非长阳原住民。有文献或家谱记载,李氏有的是从山西移民;有的是从陕西逃难过来的,但时间都是元末明初。小时候听婆婆讲过,“江西填湖北”,文献记载时间也正是元末明初,说是战乱,使湖北人口大幅度减少,就从江西移民,以弥补湖北人口不足,并且说人还是用绳子捆绑来的,如手腕上的皮纹就当年被捆绑后留下的印记。人口普查统计表明,目前李氏是我国第二大姓氏,有人口一亿多,不过其中有一部分李姓是皇帝所赐。倒鱼溪的李氏究竟是从何而来,有无皇家血脉,因年代久远,已无处查询。

   1986年12月隔河岩大坝正式开工,街面上立即热闹起来,人多、车多,就连卫生院看病的人也增加了不少,给我记忆最深的是物价大涨,曾经五分钱一个的鸡蛋涨到了三角,活鸡从一块多钱直接涨到了五元。生活的成本很快超过了大宜昌。不过当地市场很快跟上了老百姓需求的节奏,商店、菜市场逐年增加,还专设了为工区员工提供服务的部门。

   据统计,清江隔河岩库区淹没耕地1138公顷,移民26086人。有的就近安置,有的不远千里,重建家园。倒鱼溪在海拔250米以下居住的乡亲全部移民,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现在有政府好的政策扶持,不管移民到什么地方,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平民百姓都有文字记载,寻根就容易得多。

   修建隔河岩大坝说是1986年才开工,其实我们先辈早已为开发清江做了铺垫,就像三峡工程从孙中山先生开始就有了设想,一代代人努力,直到我们这一代才完成。听婆婆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家住有地质勘探队员工,每天早出晚归,清江两岸首次有了机器的轰鸣声,一箱箱圆柱形的原石堆就放在对门小庙里,上面还有红油漆编号,它的价值超过了我们幼小的想象和思维。上高中时曾经和好友到山上玩耍,还发现钻探工人们在此钻探后留下的标记。二十一世纪初,女儿到县地质勘探大队实习,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又走了一圈,没想到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些标记仍有价值,有些还是国家机密。

   有一位住在我家的地质工程师曾对婆婆说,你家屋场好,下面有个金马儿呢。或许是一句玩笑话,可乡亲们却当了真,就连后来我考上了大学,不少人认为是我家屋场好的缘故。

   隔河岩大坝建成后,原来倒鱼溪大部分淹没,清江水直接上升至胡家溪口,山水相印,可谓是旧景远去,又添新景,乡亲们就给它取了一个好听又形象的名字:“倒影峡"。

   今年春天,我和几位好友来到倒影峡,发现在梧桐山的南边,已修建了一条长四点三公里的伴山栈道,依山傍水,让人们休闲又多了一个去处。

   栈道一时上山,一时下河,弯弯曲曲,说说笑笑走了一个上午才到终点。沿途有廊桥、观景台、阁楼、小广场、卫生间,还联接了网络、报警、监控装置。栈道上已溶入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就连那长在路中间的老树也把它保留了下来。

   倒影峡在梧桐山与巫岭山之间,两岸的岩石群,形成独秀的天然山石景观。山间林木葱翠,树影婆娑,清泉潺潺,波回水转,沿途山奇水秀,河静谷幽,山峰陡峭,是一处融山、水、峡、洞、林木为一体的极富自然质朴气息的佳境。如有一座山的形状像一只昂首开屏的美丽孔雀,就有了“鱼游枝头鸟宿水”的倒影奇景

   清江大佛或称“巫灵大佛”,俗称罗汉峰,三面环水,高278米,底宽144米,为四川乐山大佛的三倍。清江的绿色水面犹如大佛底座,大佛双臂半环于胸前,头部高耸入云,是大自然的杰作。

   沿途看清江,江水清澈,似绿非绿,有点儿翡翠的品质。舟行碧波上,温柔如缎,令人难舍难分。

   在隔河岩水电站约一公里的对面是仙人寨,主体部分是一个半开敞的巨大石洞。这里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古代巴人遗骸遗址,古人曾在这里碾制火药。古人的悬棺,至今放置在高高的洞壁上。然而,数千年前在没有吊装设施条件下,巴人究竟是如何将这些棺木放置于悬崖峭壁,一直都是未解之迷。嘉庆元年,清朝第一次大规模农民(白莲教)起义,就是在这个洞中爆发。

   在这里可称之动植物王国,有近200种珍稀植物,尤其以仙香草,四季杏、田三七、岩白菜、岩松、芦荟、鸽子树等最为迷人。还有一群清江野猴在这里繁衍生息,如运气好,有猴儿陪你耍一耍,红尘的烦恼就会一扫而光。

   走在倒影峡的林荫道上,真是感慨万千,小时那有心思来爬这山,观这景哟,那时只想吃一顿饱饭。那天,几位好友兴趣大发,还专门爬到那山上请一位老婆婆现场用清泉水烘了一锅坨坨腊肉,享受了一下原生态的美味。

   清江河平时是比较温和的,可也有发怒的时候,如1969年夏天那场洪水,让住在清江边的人们失去了家园,有的还被夺去了生命,吓得人们只好搬到半山腰,远离了清江。因此土家人虽住在清江边,却很少喝清江水,大部人喝的是山涧泉水,就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城区还是吃的对河叹气沟的泉水,加上那时电力不足,只好利用自然压力把水送到家家户户。在乡下人离泉眼一般较远,最近的也要走半里路,从水井到家里,沿着梯田一路上下坡,挑着一百多斤的水,每天几个来回,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家里有两三口水缸就成那年代土家山寨的特色。许多同学和我一样,放学回家后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挑水。开始用小桶,长大了用大桶。直到二十一世纪县城才在倒影峡口引入了清江水。如今乡下人也不必为吃水而发愁,早已让那泉水自动流到家里。最近清江水引入宜昌城区工程已开工,那取水口也是在倒影峡附近,引水线路总长约27公里,通过无压引水隧洞和倒虹吸穿越6个村寨,受益达四十余万人,一路隧道、管桥、水渠,给土家山寨再添一道风景。

   倒鱼溪蜕变为倒影峡,那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好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真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呢!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6-9 18:38 | 只看该作者
跟着匡老师朴实的文笔,一起感悟倒魚溪的蜕变史。问候!
3#
 楼主| 发表于 2021-6-9 20:27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1-6-9 18:38
跟着匡老师朴实的文笔,一起感悟倒魚溪的蜕变史。问候!

谢谢老师点评支持,晚上好!
4#
发表于 2021-6-10 10:51 | 只看该作者
又见匡老师佳作,朴实的文笔,丰富的知识,给赞!
5#
发表于 2021-6-10 10:54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系列的文字总是那么信手拈来,对家乡的情感总是那么意味深长。
       虽说时过境迁,但心底的那份柔情时不时会泛起,家乡的山水原始、纯朴、迷人。
       生斯养斯的地方,融在其中的感觉就是回归了。
       赏读,问好。
6#
发表于 2021-6-10 11:03 | 只看该作者
正能量美文,学习欣赏。                                                
7#
 楼主| 发表于 2021-6-10 18:58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21-6-10 10:51
又见匡老师佳作,朴实的文笔,丰富的知识,给赞!

谢谢老师加分鼓励,问好!
8#
发表于 2021-6-10 20:17 | 只看该作者
从昔日倒鱼溪蜕变为今日倒影峡,再现了几代人努力下的山乡巨变,物阜民安,也让我们了解了一方风物历史的沿革变迁。匡老师擅长这类描写,很赞。
9#
发表于 2021-6-11 09:42 | 只看该作者
大唐早就是一千多年的事了,皇室是不是早沦为草根?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5:42 | 只看该作者
然野 发表于 2021-6-10 10:54
家乡系列的文字总是那么信手拈来,对家乡的情感总是那么意味深长。
       虽说时过境迁,但心底的 ...

谢谢老师点评,给人温暖!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5:43 | 只看该作者
鴳雀 发表于 2021-6-10 11:03
正能量美文,学习欣赏。

谢谢老师点评,谢谢老师鼓励!
12#
发表于 2021-6-11 17:5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提读支持朋友。
13#
发表于 2021-6-12 01:47 | 只看该作者
慢步倒影峡
漫步倒影峡
14#
发表于 2021-6-12 01:53 | 只看该作者
还真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啊,不过现如今哪儿都很难认得出来了,比如有时我回土生土长的赣州都会常常的迷路
15#
发表于 2021-6-12 01:54 | 只看该作者
现如今还有人提起这啥皇亲国戚啊?也挺好玩的,不过我们女字旁的姓氏都是上古八大姓倒是真的,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2 06:41 , Processed in 0.05673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