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短篇小说:山上的末李子红嘟嘟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4 1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短篇小说


                                           山上的末李子红嘟嘟的


    都晓得末李子熟透了才是甜的,但很多人都经不起诱惑,没有耐心,没有等它熟透就摘下来吃了。所以,说到吃末李子,人们基本上都说它是酸的。奶奶说,她年轻的时候,就像山上熟透了的末李子。


    奶奶经常说,我年轻时候长得蛮漂亮呢!奶奶的个子长得蛮高,从人形模子可以看出来,奶奶没有说假话。就是一双小脚“三寸金莲”,破坏了奶奶的形象,走路一歪一歪的。奶奶说,恰好你说错了,那个时候,就是一歪一歪的好看。


    我笑起来。


    奶奶是十里八乡的美人儿,提亲说媒的人踏破门槛,最后父母替她选择了我们宋家。宋家在当地,还算富裕人家。倒是奶奶的婆婆,我们喊作太奶的“恶婆婆“名声有点大。三房媳妇日夜纺棉花,却每餐不给吃饱肚子。媳妇每次吃饭,都要事先藏一碗,到半夜饿了好充饥。


    奶奶说她刚开始来到宋家,运气欠佳。宋家几个儿子,个个虎背熊腰,个个打得死老虎,偏偏配给奶奶的老大出了事。在一个大热天的中午,老大割完稻子回来,热不过,跳到鱼池里洗澡凉快。谁知,热血膨心,上来不到一个时辰就没救了。


    奶奶那个伤心啦,感觉天都要塌了。奶奶已经生了五个子女,最大的十二岁,小的才两岁。一群儿女围在身边像房樑上蹲在窝里的雏燕,全都张着嘴,嗷嗷待哺。


    那个时候兴抢亲,谁家有寡妇,不管你愿不愿意,有人想成亲,请人抢过去就行。但是,会甩下一帮儿女。


    儿女无娘,就像小狗散窝。多半会四处流浪,最终结局可想而知。


    抢亲的人已经闯到了家里。宋家虽然有几大”将军“,可以守护奶奶。但这是婚俗,宋家没办法阻止。


    奶奶借抱柴烧水的机会,从后门溜了出去,躲到了山上。


    由于奶奶长得漂亮,来抢亲的人很多。今天你来,明天他来,宋家天天像抢火。连百里开外的土匪也骑马前来发”条子“,不要钱,不要物,只要奶奶,限几时几刻送到。


    奶奶在家里待不成了,只好领着儿女们出门逃荒讨米去。


    一群儿女跟着奶奶,走村串户,像一群鸡崽跟着抱鸡母。哇哇哇地叫唤,叫得人们心里发紧。只要讨上谁家的门,谁家再穷困,也多少会施舍一点。苦难的日子里,奶奶用她那点温度,为幼小的儿女们遮风挡雨。


    奶奶来到一个叫”百里洲“的地方,是个小山村,隐藏在大山里面。


    因为人烟稀少,奶奶已经有两天没有讨到吃的了。儿女们饿得像小猫咪叫唤,有气无力,走路腿子打绞。


    奶奶说,孩子们,马上就有吃的了,前面山上有满山红嘟嘟的末李子。


    现在正是吃末李子的季节。孩子们听说有末李子吃,稍稍来了点劲头,强打起精神往前拖步。


    其实,奶奶心里明白,此时,山上就是有末李子,也已经被人们收摘完了。


    抬眼往前望去,都是大树和山峰,根本看不到住户人家和升起的炊烟。


    奶奶一直顺着路走。以她的经验,有路就有人家。


    路上荒草凄凄,又让奶奶有些心慌。这种迹象表明,即使是有人家,也可能住户不多。


    可是,让奶奶感觉意外的是,他们在山上找到了一个小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屋前屋后的末李子树。果真,树上满是红嘟嘟的末李子。


    儿女们眼睛发亮,妈,你好神奇啊!这么多末李子,怎么没人摘呢?


    屋前屋后没有人影。


    男儿爬上末李子树,一串一串摘了往下扔。女儿在树下,端起破斗笠,一下一下接,配合得很好。他们经常这么干,很熟练,不用奶奶吩咐。


    奶奶在树下喊,够了够了,快下来。摘多了,一餐吃不完,会浪费的。


    一家人饱餐了一顿末李子,开始在村子里探情况。


    村子里不仅看不到人,还看不到小猫小狗,鸡子猪子。家家户户大敞白开,可以随便进出。叫唤也没有人回应,冷气森森。


    奶奶的心里敲开了鼓: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绝户台“?


    ”绝户台“是”走人症“造成的,会一家一户死绝,一台一村走光,凄凄惨惨凄凄。


    奶奶想带着儿女们迅速离开,但儿女们不懂得厉害,纷纷吵嚷着不想走路了。还想吃末李子,要走也要等吃完末李子再走。何况,他们还在后山坡发现有几亩田,田里还有稻子没有收割。


    奶奶想了想,生有时,死有地,哪儿都是一撮黄土埋人。咬咬牙,就在这里住下吧。


    奶奶选择了一间最漂亮的房子,招呼儿女们进行大扫除。奶奶还找来石灰粉,满屋子撒,满屋子消毒。石灰粉可以在山上开采,自己烧制,山里人不缺。


    末李子一树一树吃完了,奶奶吩咐儿女们到稻子田里,一穗一穗去搓谷。背回家,用石磨推,用铁碾子碾。手法原始,却不致于饿肚子。


    提心吊胆坚持了半年,老天爷眷顾穷苦人,没出问题。


    奶奶曾骄傲地对我说,我三十岁就开始下田做事了呢?


    三十岁下田?我有点惊讶。


    是啊。那个时候的女人只能在家里浆洗衣衫,纺线织布,从不兴下田做事。想做事也特别困难,因为一双小脚,下田站稳都不容易。


    百里洲虽然有田,奶奶不会种。长此下去,坐吃山空,也不是一条路子。


    家里还有一个小叔幺宝未婚,奶奶想到了幺宝身上。幺宝刚刚成年,宋家正在准备彩礼为其纳婚。


    奶奶回家,一膝盖跪在了太奶面前,恳求太奶准许她将幺宝带回百里洲。


    太奶一方面顾及宋家脸面,一方面想多子多福,没有答应。奶奶长跪不起。奶奶说,幺宝成家之后是一门儿女,现在保住的也是一门儿女。


    太奶想,也正确,就不再坚持了。你问问幺宝,看他怎么说?


    可以。奶奶好像有蛮大的把握。


    太奶喊来幺宝,让奶奶当面问。


    奶奶问幺宝,你愿不愿意跟嫂子去帮一把?


    幺宝四脸鲜红地说,我愿意。


    太奶说,你要想好,答应就是一辈子的事呢?


    幺宝说,我知道。


    奶奶之所以有把握,是有一件事家里人不知道。


    当年,幺宝是太奶的小儿子,十岁了还有叼奶的习惯。有时候,奶奶喂孩子吃奶的时候,幺宝会挤上来嘬两口。


    奶奶大笑,没有拒绝幺宝用双手捧奶吮吸。


    奶奶提到要幺宝帮忙种田,幺宝就想到了那个场景,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渴望。


    奶奶就这样把幺宝带回了百里洲。


    一家儿女欢欣鼓舞,像鸦雀子围绕幺宝,一阵叽叽喳喳。


    奶奶很喜欢幺宝。按她说的,三十多岁还算早早下田之人。也是为了和幺宝做伴,朝夕相守。


    尽管受儿女拖累很重,奶奶还是为幺宝生了一个女儿,就是我们的老姨。


    奶奶说,她的儿孙们越来越多,精神头越来越饱满,就像山上的末李子红嘟嘟的。


    我们宋家老大这一脉得以完整保留,人丁兴旺,奶奶的功劳不小。年长月久,“百里洲”这个地名渐渐没人叫了,改称为了“宋家台”。


    逢年过节,热热闹闹聚一大家人,有谁会想到,曾经有一段时间会濒临灭绝呢?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7-4 11:47 | 只看该作者
胆大心密,破局,新开。      
3#
发表于 2021-7-4 13:07 | 只看该作者
       年轻人大概都不会知道:“ 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用布将女性双脚紧紧缠裹,使之畸形变小。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 [1]缠足开始的时间有夏禹、商代、春秋战国、隋、五代、宋等多种说法。学者高洪兴专业著作《缠足史》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 [2] 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清时期缠足进入鼎盛期。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3] 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但不缠足者也不在少数。
清朝被推翻后,孙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缠足。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缠足更成为各派革命运动和激进分子讨伐的对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曾撰文痛斥缠足对妇女的摧残和压迫。新中国成立后,缠足恶习被彻底废止,中国的妇女才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感谢杜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篇富有历史色彩的风土乡情。

4#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6:53 | 只看该作者
洛雨漁舟妙玉桌 发表于 2021-7-4 11:47
胆大心密,破局,新开。

言简意赅。
5#
发表于 2021-7-5 14: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排 于 2021-7-5 14:50 编辑

闭塞的乡村,却有一个眼界开阔的奶奶,才延续了宋家老大这一脉。真是不能以脚的大小论女人的胸怀,更不能以头发的长短评女人的智商。故事中对奶奶这一人物拿捏得还是很到位的。欣赏学习了。问候作者,创作辛苦,祝创作丰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3:30 , Processed in 0.10543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