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70|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下乡打疫苗,共筑“防火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18 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21-7-20 17:58 编辑

下乡打疫苗,共筑“防火墙”

文/匡建华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大多数医护人员从治疫转移到了防疫。土家山寨山大人稀,为方便乡亲们,就在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新冠疫苗接种点。或许是天意,我分配的接种点正好是我工作的起点---高家堰镇卫生院。有的同事说的好笑,是在我退休之前还账来了,因为当年我从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后没有为单位做贡献就调走了。只是可惜,四十年前的同事不是退休了,就是调走了,领导也换了若干届,但能回到自己工作的起点做一些事情还是感到十分舒心,因为那儿留有我青春的足迹,还有不少我熟悉的乡亲。

   预防接种在乡亲们称之为打预防针。或许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如今的娃娃一来到这世上,打的第一针里就是疫苗。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村卫生室的医生都要到学校发放预防药,打预防针。只是那时的疫苗种没有几种,主要防治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如天花、结核、小儿麻痹症、乙型脑炎等。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疫苗种类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免费接种的疫苗已达十一种。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每月都要到土家山寨免费为娃娃们接种疫苗,只是还没有为成人免费接种疫苗的先例。

   娃娃是家里的未来,有个头疼发热的都是要着急的找医生看一看,一听说打预防针,母亲早早地就带着娃娃来到了现场,生怕少打了一针。在那困难的年代,成年人一般小病不会吃药打针,更没有预防为主的理念;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年纪大了,自认为隔天远,离土近,一般是小抗,大病拖,谁还会想到打预防针。

   预防接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记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几个乡镇相继暴发钩端螺旋体病,它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不会人传人,但重者会致人死亡。为了控制疫情,县里组织了疫苗接种。有人形容当时给成年人打疫苗就像劝人吃酸酒的。只是隔几年又病死人了乡亲们才会积极些。结果经过好几年才把这病控制。如今的年轻医生大多是听老师讲故事,想看到这病已没机会。

   近几个月来,为了躲避夏天的炎热,医护人员和土家山寨的乡亲们一样,每天都是要打早工,就是比平常早一个多小时上班。我早上六点半到卫生院时,几百名乡亲已排好整齐的队伍,其中最积极的是中青年人,因为他们要外出工作,有的为打疫苗排队四、五个小时,有的还想提前打第二针。登记、询问、检查、签订知情同意书、打针、观察,流水线一样的作业,在观察室里循环播放着《新冠疫苗安全接种注意事项或安全提示》,让每一个人铭记在心。医护人员、自愿者中午吃盒饭后继续工作,一晃一天就过去了,星期几都忘记了。有的同事说的风趣,生活充实啊,几个月下来不少人掉了几斤肥肉。

   在疫苗接种点,每天都有乡、村两级干部、自愿者忙碌的身影,按照花名册点名,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对边远地方,或行动不便的村民,还派了专车接送。像镇上的养老院就是高家堰镇卫生院用救护车接来打的针。有的打了第一针就到外地工作,工作人员就通过电话一个个落实打第二针,只有打上了心里的那块石头才落了地。有一位村支书对我说,最近做梦都是打疫苗事儿。

   说起打预防针娃娃们是害怕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局部的疼痛。我三岁多的孙子一听说打预防针就感到恐惧,以致后来从县城里疫苗接种点路过他都要弯路,看到穿白大衣的阿姨就紧张。让想起我儿时打预防针情景,先打的小伙伴总是故意夸大疼痛的程度,后来自己体会了才感到就疼痛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不少人形容就像蚂蚁咬了一下。

   其实成年人也是一样,偶遇打针、吃药也会感到不爽,不少成年人一到接种点一测血压就升高,心率加快,只是不像小娃娃会把紧张挂在脸上。老年人主要是心理负担重,生怕接种疫苗加重原来的慢性病,提前见了上帝。总是问我,我病多呢,能打吗?日前就有一位老爷爷请我给他开一个证明,说自己心脏上了支架,就不打算打疫苗了。我笑着说,这证明是忽悠人的,那病毒可不认账哟!如果你借口躲避,病毒就会找上门来。为了消除乡亲们对接种疫苗的疑虑,乡镇医护人员也是想尽了办法,消除乡亲们的忧虑。人是辛苦点,但结果还是令人惊喜,99%的人如期接种。

   目前,我国新冠疫情虽然大部扑灭,但国外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几乎每天都有从国外输入的病例,时有引起局部点状暴发,看来新冠病毒是要与人类长期共存,如果靠生病来实现群体免疫就会付出更多生命代价,主动接种疫苗最好的办法。接种疫苗虽然有潜在的风险,但比起患新冠肺炎来代价要小得多。

   在我看来,本次工作并不是单纯的新冠疫苗接种,重要的是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到了普及,因为病毒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想消灭它们并不容易,像天花直到发明牛痘两百多年后的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告消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乙型肝炎流行,直到二十一世纪,人一生下来就接种疫苗,乙型肝炎才得以控制。其实大自然中病毒并没有消失,如果我们不打疫苗,或忘记了打疫苗,它又会卷土重来。

   全员接种新冠疫苗是实现群体免疫的重要举措,免费接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只要上下一心,人人参与,每个人都贡献一点力量,筑起群体免疫的“防火墙”,控制疫情才不会遥远!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7-18 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到自己工作的起点做一些事情还是感到十分舒心,因为那儿留有我青春的足迹,还有不少我熟悉的乡亲。
3#
发表于 2021-7-18 16:34 | 只看该作者
首席欣赏,沙发上 品味佳作~~~~~
4#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17:09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1-7-18 16:34
回到自己工作的起点做一些事情还是感到十分舒心,因为那儿留有我青春的足迹,还有不少我熟悉的乡亲。

谢谢老师一路支持,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17:10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1-7-18 16:34
首席欣赏,沙发上 品味佳作~~~~~

谢谢老师加分鼓励,
6#
发表于 2021-7-18 18:57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白衣天使们!不过把过多的希望寄托在打疫苗上,恐怕还不是万全之策,关键的关键还是要阻断传播源才好,毕竟疫苗也不是灵丹妙药,而且疫苗的有效期也是有期限的
7#
发表于 2021-7-18 20:16 | 只看该作者
走乡下镇,做好防卫工作。白衣天使们辛苦了!赏读学习老师佳作,问候!
8#
 楼主| 发表于 2021-7-18 21:28 | 只看该作者
姚玉凤 发表于 2021-7-18 18:57
辛苦了,白衣天使们!不过把过多的希望寄托在打疫苗上,恐怕还不是万全之策,关键的关键还是要阻断传播源才 ...

哈哈,老师也是这观点,难怪我们工作这么困难
9#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12:44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1-7-18 20:16
走乡下镇,做好防卫工作。白衣天使们辛苦了!赏读学习老师佳作,问候!

谢谢老师加分鼓励,中午好!
10#
发表于 2021-7-19 12:52 | 只看该作者
     向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老朋友致敬!
    读到您的文字很亲切,沁着乡情回归故里针对时下打疫苗的文字更令人起敬。
    拜读,问好。
11#
发表于 2021-7-19 1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岩之春 于 2021-7-19 16:17 编辑

很喜欢匡老师实在的文风。去到自己最初工作过的地方,进行疫苗注射的防疫工作,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吧。对于疫苗注射的工作过程及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疑虑和情况,娓娓道来,让人清楚地认识到疫苗的作用,具有一种科普的意义。很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16:42 | 只看该作者
然野 发表于 2021-7-19 12:52
向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老朋友致敬!
    读到您的文字很亲切,沁着乡情回归故里针对时下打疫苗的文字 ...

谢谢老师支持,下午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17:24 | 只看该作者
岩之春 发表于 2021-7-19 13:50
很喜欢匡老师实在的文风。去到自己最初工作过的地方,进行疫苗注射的防疫工作,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吧。对于 ...

谢谢老师支持,下午好!
14#
发表于 2021-7-19 20:13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我也打过疫苗了。                                             
15#
发表于 2021-7-19 20:33 | 只看该作者
“接种疫苗虽然有潜在的风险,但比起患新冠肺炎来代价要小得多。”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0 20:05 , Processed in 0.06606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