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21-8-14 16:44 编辑
演员于月仙因车祸去世了,网络以及现实当中一片哀悼,五十岁的年纪确实走得太突然。
我是不大关注演艺圈的新闻以及八卦的,尤其是现在的手机一打开,如果你点一个相关信息的话,那么便会有着源源不断的边角料向你扑来,等你终于作罢,也许小半天就没有了。然后你自问得到了一些什么,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很多如我一般的现代吃瓜人的尴尬。忙得时候希望清闲,等真正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时,又不知道怎么对付,最后全部交给了无聊,换取更深的空虚。所谓休闲不过是把劳累换成了空虚。抑或是更大的劳累,比如打牌、喝酒、锻炼以及更加剧烈的登山涉水之类。
我们结结实实地站在了地上,却时常感觉到悬在空中。每个人都希望长命百岁,却找不到如何正确对付眼前一分钟的方式方法。
可能是我们离生活太远了,我们模糊了我们的出发点。
于月仙的离世,与我而言很有感触。我感触的载体准确地说不是于月仙,而是谢大脚以及谢大脚所在的象牙山村,让我折射出我曾经待过的山村以及那个山村里鲜活的人们,如象牙山一般水灵的山村,如同谢大脚一般摇曳的女子,如王小蒙一般的年轻时代。
我不清楚《乡村爱情》拍了不知多少部,也谈不上在这个戏里能挖掘多少艺术上的东西,但是第一部和第二部我是完整地看过的。后面据说有十多部可能看过一些零星的片断,但当油腻的谢永强、夸张的谢广坤、刘能、赵四在我眼前晃悠的时候,我再也没有办法去往下看了,那已经不是乡村爱情了,既不是乡村,也没有爱情,只是博取眼球一些表演而已。谢永强只能越来越油腻,王小蒙只能越来越淑女,刘能越来越结巴,赵四只能越来越笨拙,至于谢广坤?那只能说越来越讨厌了。
我也没怎么关注谢大脚,当整个剧情被束缚之后,我想也很难有个什么新亮点,即便是赵本山自己,无非还是那几句绕口的秃噜,作为配角,并不出彩,每到这时候,我就越发想重新看看第一部,那里距离乡村最近,和爱情最为相像。
那里面算起来有几段爱情故事:谢永强和王小蒙,当然这是主线,然后是匹配关联的其他几对:李大国和王香秀;刘一水和谢小梅;赵玉田和刘英。这几对是年轻人的,还有中年的纠葛,村主任王长贵和独身女人谢大脚也都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都串在一起,故事完整,人物饱满,以至于全部看完之后,竟有意犹未尽之感。
而且,这里面几乎所有女性的演绎都比男的出彩。最突出的算王亚彬演的王小蒙,一个国内顶尖的舞蹈演员百分百化身土得掉渣的乡村姑娘,没有任何违和的感觉实在太优秀了。在王亚彬的演绎下,王小蒙美丽朴实,自尊自立,貌似柔弱,内心强大,对事业一往无前,对爱情执着但却不妥协,她追求她想追求的,拿到她想拿到的。真是让人既怜惜又佩服。相比之下,倒是大学生谢永强实在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一副斯文的皮囊招牌之下,不过是一个犹豫的,势利的,平庸的弱男近乎渣男一个而已,一个招人恨的主子。他做了什么?除了念个书搞到一张文凭,这个几乎他唯一的高光时刻之外,实在找不到可以让人称道的因素。在教育局实习被刷下;沾着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光,到了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再次被刷下;然后继续沾着他那摆不上桌面的姐夫皮校长的光到学校代课,还是被刷。真要是考个公务员或者正儿八经地编制什么的其实也行,我并不是说公务员就好,而是至少要证明过自己。他貌似也没考,那就创业吧——现在都是这个借口,可是他脑洞大开所谓的创业不过只是在山里栽一些果树,不断往里面贴钱并没有见到什么实际的效益,他的所谓事业其实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画饼而已。谢永强的一路下行,除了时运不济之外,当真没有能力的因素?这点那个男演员演得倒还不错,他演出了他的不招人。
不是还有爱情吧?好的爱情往往就发生在这些蔫蔫的男人身上的,比如什么呆傻呆傻的梁山伯,挑着箩筐往天上跑的牛郎之类都是。因为爱情很大程度就是以及调色板以及迷幻药,理性深沉的男人往往是能跳出来。你真是真心实意对王小蒙好,那也行,可是他呢?揣着明白装糊涂,给自己留着后手,一个村长蚂蚁一般的权威就把他拿下,一个偶尔给人扎扎针发发药的赤脚医生就可以让他半推半就,无法想象即便他俩走到一块儿,所谓的感情究竟能有多牢固?当王香秀家大摆宴席庆祝订婚,挑着豆腐挑子的王小蒙因为心里的波澜,黄豆被打翻在地俯身捡黄豆的时候,豆大的泪珠一颗颗滚落在地,我满目酸楚,真心替她惋惜,觉得她找的可能是一个与她并不匹配的爱情。就像曾经的年代里在如我的家乡一般美丽却并不富饶的乡村里,总有几个遥望远方的姑娘,站在最老的古树下,目光散淡而失神,换来的不过是“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这样上口的歌曲而已,然后呢?然后就是“谢谢你给我的爱”,对等吗?
所以,尽管第一部的结尾他俩貌似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在我看来,算不上喜剧,只不过是短暂逃离悲剧的正剧而已,甚至悲剧的影子依然在不同程度的潜伏。
后面的王小蒙换人,我就不看了。乡村很少有那般白皙且高挑的姑娘,更不会动辄把眼睛哭成桃桃花带雨的妩媚,那是娇小姐,不是一个从挑担子买豆腐一步步做大做强的王小蒙,到是谢永强不失时机地变成油腻大叔符合实际,这也许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至于那几个年轻人的故事虽然是副线,也很流畅。谢小梅和刘一水算是举案齐眉;王香秀和李大国扑腾了几下之后真正长大,触碰到真正的爱情;赵玉田和刘英虽然不是很显眼,却也能像路边的野草,山间的野风一般,兀自生长,悄悄盛开,茁壮且长久,两个平凡且有着明显缺点的年轻人张扬着自己的爱情,刘英的黏糊,玉田的狡黠,两亲家的拉扯不清,那是乡村爱情以及村民最为常见的样子。
不能不提谢大脚。从某种意义上说,谢大脚比王小蒙更具代表性,不是每个村里都有那么优秀的青年,但是每个村都有着各自的谢大脚。想来也曾年轻,也曾活络,也曾是村花一朵,前呼后拥,也曾是长期的话题中心,众人瞩目。然人到中年,忽然发现所嫁非人,毕竟经过历练,断不至于像小丫头般寻死寻活,能在一起过就过,不能过就各得各的。一棵树上吊不死,那就踅摸有没有其他合适的枝丫。别给我来什么从一而终、三纲五常之类,名存实亡的丈夫李福回家就撵滚蛋,撵不走就找老少爷们一起撵。李福走了,大脚超市又成了全村老男人们的精神栖息地。他们只是喝个酒唠个嗑之类,无任何逾越之举,最多在精神上偶尔会开一下小差。他们尊重并维护着大脚和长贵的爱情,但绝不容忍长贵对她可能的背叛,哪怕是巨富王大拿站在面前都不行,金钱的力量并不大好使,无论是对于谢大脚、王长贵还有那一拨成天在大脚超市厮混里老男人们。
不过,他们对于权力的抵制力就差多了,村主任想到镇上,副主任想当主任。在越是闭塞落后的乡村,权力的魔力越大,官本位文化的毛细血管的触角越强势。剧情虽略显夸张,但倒也有真实的背景。
王大拿父子是配戏的。没有王木生的执迷就不会让人知道王小蒙究竟有多美好,没有王大拿的阔绰就不会显示谢大脚的风采。相对于年轻人的不稳定来讲,王长贵虽有那么多一点点小官僚,但是在对于谢大脚的感情上,没有任何动摇,哪怕镇长送来了大姨子王云——谢永强为香秀动摇就萎缩了一些;谢大脚虽然成天花枝招展,鲜艳的红手套作为标配,看起来有点招摇,禁忌也不是很多,但是底线很清晰,王大拿的貂皮大衣可以穿,处对象没门。这面并没有什么“视金钱为粪土”的豪迈和“爱情价更高”的口号,就是情感专一的下意识反应,就是她因为心里已经有了个王长贵。
我看到谢大脚时,总会有一些画面感。那是我太过熟悉的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中间是成片的稻田和池塘,春夏之际,满山葱郁,周遭丰盈。就在村子某一条泥路上,某一家门口的石阶上,某一个老树下的板凳上,走着抑或是坐着一些火红的女人。她们走路有风,声如铜铃,做事实在,为人仗义。她们迎接着永无休止的劳作和苦难,但是她们不会被击倒;她们也可能只有短暂的似是而非的爱情,但是她们不会沉迷,也谈不上或者没有什么精力和时间去后悔,她们旋即就投入到更为艰辛的付出,为家庭,为子女,为她们端坐在客厅里喝着劣质白酒的男人和光着屁股乱窜的成堆的孩子们,她们没想过是不是后悔,她们只是践行者生命本身的张力。真要疲乏了,顺势端起男人的酒碗,狠狠地咕上一口,抄起门边上的笤帚拍打几下调皮捣蛋的孩子们,然后又像陀螺一般,高速旋转,直到坍塌。
终于,当王小蒙从王亚彬换成了毕畅,我的如斯般的画面逐渐也从脑海里模糊起来,村里或者说是镇子上没有了那种红棉袄绿头巾般的妖娆,只有仕女画一般的浓妆艳抹,以及广场舞的喧嚣。那将是我们的未来,乡村的未来。那个未来里不包括低头捡黄豆的王小蒙,只有相互撕扯的吃瓜场景;也不一定包括戴着红手套挎着小皮包的谢大脚,因为谢大脚应该已经是董事长夫人——也有可能是前夫人,她更应该的是拎着一条乖巧的宠物狗,顺便鄙视一下冒犯她尊严的她之前的邻居和乡民。
如今,连于月仙都去世了。我们在怀念她的时候,一道悼念的还有谢大脚。不是于月仙的谢大脚就不是谢大脚,不是我们曾经动情过的乡村爱情也谈不上乡村爱情,倒不一定那些串接的情感真的无与伦比,而是因为那时我们正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