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山歌”看农村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1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21-9-1 10:26 编辑
    
  近日,从孔夫子旧书网购得杨克栋搜集整理的《仇池风——陇南山歌》一书。该书2004年9月被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录了陇南山歌4000余首,包括传统情歌、婚姻家庭、生活劳动、时事政治等内容,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陇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资料性。山歌是民间文学的瑰宝,很大一部分是情歌和关于婚姻、家庭的,透过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山歌,可以清晰地看出陇南地区农村女性生活地位状况。
  
  解放前,我国陇南地区农村的大部分女性没有恋爱自由,她们必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嫁传统,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买卖婚姻的现象依然存在。
  
  山歌《把女子卖牛卖马哩》:
  
  我的娘老子心太瞎,养下女子当牛马。
  
  二十的女子该出嫁,托亲的来了讲身价。
  
  出嫁的身价要的高,二十四大洋嫌太少。
  
  四十八大洋嫌不够,外添八匹白土布。
  
  千根线上一根针,礼银不得少一分。
  
  为凑礼银破了家,女子过门咋活家?
  
  为凑礼银破了家,过门后吃穿谁来管?
  
  土黄骡子驮瓦哩,把女子卖牛卖马哩!
  
  瞎:坏。养:生育。托亲:提亲。这首山歌是一位待嫁女性发自肺腑的控诉,其中有对父母一味贪图过多“礼银”和高价彩礼的埋怨,还有对父母“把女子卖牛卖马”行为的怨愤和无奈。从“礼银”为“二十四大洋、四十八大洋”和“八匹白土布”等判断,反映的现象是封建社会时期生活于贫穷落后农村的年轻女性,在家庭中根本没有“话语权”和“人身自由”,一切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甚至逆来顺受顺,顺从父母似乎才是懂事的表现,由此产生的爱情悲剧和生活苦难,是农村女性命运之苦的直接根源。
  
  由于父母一心追求高额“礼银”,把女子当成聚集家庭财产的“聚宝盆”,由此造成的恶果往往以牺牲女子的美好爱情、幸福生活为代价,这个代价很惨痛,往往导致诸多农村女性美好的青春年华流失,产生像“等白了头”这种令人同情又深感毫无良策可以拯救的人生不幸。
  
  大洋要了一百元,麻钱要了二十串。
  
  金银首饰缎被面,还有衣服十二件。
  
  一元“大洋”的价值是多少,并不必要进行等量换算。据我所知,在新中国成立前,一个农民辛苦劳作一年的收入换不来“一块大洋”,一百元“大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还要在此基础上附加十二串“麻钱”、金银首饰、绸缎背面和数件衣服,这种过高的“礼银”要求往往会导致“夫家”倾家荡产,有的被迫去借“高利贷”,更有甚者“卖儿卖女”,即使“夫家”凑够这份“礼银”,而家庭已经债台高筑,这给出嫁的女性到“夫家”的生活造成了极度困难。更何况,那个年月农村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依靠有限的田地、辛勤劳作获得的收入毕竟微乎其微。对于男女青年来说,婚姻大事就此终结,再无法续写好姻缘,正如:“凑不齐礼银成不了亲,相当两口子落了空!”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遭受这种人生不幸的女性的悲哀。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陇南地区农村女性已经有了极大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享有了择偶的权利,敢于追求自己的恋人,属于农村女性群体中的“幸运儿”,然而,她们没有完全逃脱农村风俗的窠臼,只是在“道德”观念允许的边缘剑走偏锋,力所能及地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一些权利。
  
  山歌《不要媒人亲錾哩》:
  
  心想和你成双哩,这个媒人谁当哩?
  
  白雨过了彩虹来,不要媒人当身来。
  
  有心连你成了亲,就怕中间没媒人。
  
  麻雀儿跳到麦篅里,不要媒人亲錾哩。
  
  说合的媒人总要哩,不要媒人人笑哩。
  
  不要媒人不要保,亲錾下的百年好!
  
  这首山歌中有好多方言词汇。亲錾:指亲自行动。白雨:暴雨。篅:盛粮的竹器。保:保人。哩:句末语气词。山歌中的主人公性格和前一类截然不同,可以说是大胆追求爱情、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女性代表。当然,她是农村女性中比较幸运的,她的做法显得“另类”,属于勇于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和家庭族长式压制式樊篱的勇敢者。
  
  这类女性对爱情有着清醒的认识,有着自己的主观认知和客观判断,有着不顾一切的执着,从中表现出性格的泼辣,意志的坚定。山歌《黄金白银我不爱》:
  
  油笼盖儿缸盖哩,居心和你配双哩。
  
  黄金白银我不爱,只爱小哥哥好人才。
  
  不图钱来不图房,只图小哥好心肠。
  
  牛娃吃了波拢菜,小哥的真情难买。
  
  有情有义过家常,喝口凉水赛蜜糖。
  
  这首山歌以比兴的手法表达心声。从中明晰的看到,这位女性的择偶标准为“好人才”和“好心肠”,“好人才”指青年男子有一表人才、聪明能干,“好心肠”指对方要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同时要具备“真情、有情有义”,而且重要到胜过“钱”和“黄金白银”。从这一首山歌判断,时代背景应该是新中国建立后,农民的思想观念已经明显改变,传统陋习已经逐渐隐退,给予女性自己选择“心上人”的权利,也体现出女性逐渐摆脱传统的桎梏,把追求幸福生活作为人生重要的方面。这也表明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文明程度的提高,给农村女性带来了人生的福音和美好的憧憬,她们的社会地位顺应人心所向而有了较为明显提高,和前一类农村女性相比是天壤之别的改变。
  
  对爱情的追求,女性的情感真挚、痴心而炽热。如《没你我就没活了》:
  
  没你我就没干了,活像桶把圈散了,荒年遇上大难了。
  
  林里的锦鸡上架了,有你我就胆大了,天塌下来不怕了。
  
  没你我就没活了,活像锤打烂锣了,风里点灯不着了。
  
  大雪一过冬至了,有你我就有势了,再没人给我措气了。
  
  没干:指干不成事情。桶:木桶。措气:惹人生气。这首山歌,从结构上一改“两句一节”形式,变为“三句一节”,属于山歌中比较少见的类型。当然,依然采用比兴的手法抒发情感,表达内心真实的诉求。在抒情喻体的选择上,一概是农村常见事物,像“桶散圈、遇大难、打烂锣、灯不着”等,在这里被赋予特殊意义,为表达女性的“胆大、不怕”等作了媒介,更为女性呈现心理做了很好铺垫。
  
  总之,山歌在农耕年代作为一种抒情载体,有着深厚的发展环境和广泛的传播范围。山歌的创作者和演唱者,把这种源自民间的歌谣,在繁重的劳动间隙进行演唱,形式不拘,地点随意,或为田间地头,或为劳动场地,多为缓解身心疲惫、释放心理压力和调节生活气氛等。当然,也有青年那女借助山歌倾诉思念,进行情感交流,为山歌的传唱注入了新内涵,也增添了新的色彩。反之,通过山歌也可以了解社会变迁、人们生活环境改善和思想观念转变等。从山歌中看农村女性社会地位变化,仅为借“一斑窥全豹”。虽然山歌的流传“断线”,濒临失传难以避免,但是山歌的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内蕴丰厚和指向多元等仍然受到好多人喜爱。希望抢救“山歌”能有实在的收效,并通过透析“山歌”破解更多未知社会生活的密码。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1-9-2 10:12 | 只看该作者
山歌是民间文学的瑰宝之一,而《仇池风》对陇南山歌作了很好的搜集和整理,通过阅读能探索出更多有意义的东西;此文仅为一次尝试,敬请各位老师、朋友指正!
3#
发表于 2021-9-3 13:34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抢到刘老师家的沙发了!@@@@@
4#
发表于 2021-9-3 13:3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点赞支持~~~~~~~~~~~~~~@

点评

敬茶,祝福!  发表于 2021-9-8 09:12
5#
发表于 2021-9-7 13:4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从山歌看女性的地位,这是个新的角度,新的视野,评论有新解,有底蕴,归纳总结概括既精准,又全面。漂亮的书评作品,是一篇很好的艺术评论文章!欣赏学习,点赞!问好彦林文友!
6#
 楼主| 发表于 2021-9-8 09:12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1-9-3 13:34
终于抢到刘老师家的沙发了!@@@@@

感谢老兄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
7#
 楼主| 发表于 2021-9-8 09:12 | 只看该作者
MLMC 发表于 2021-9-7 13:46
欣赏佳作!从山歌看女性的地位,这是个新的角度,新的视野,评论有新解,有底蕴,归纳总结概括既精准,又全 ...

问好满仓兄,诚谢您的鼓励,祝秋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4:26 , Processed in 0.06487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