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陇南山歌中汲取判断天气变化的经验与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2 0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21-12-2 09:48 编辑


时间的指针抵达冬天的驿站,我的阅读反而多了一份执着。由甘肃省民俗专家杨克栋整理的《陇南·老山歌》一经出版,便欣然购得认真研读。这本书可以当作反映陇南及周边地区上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前本土乡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收录了以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山歌一辑中,我读到几首与天气变化有关的山歌,不但可与农谚相媲美,而且句式别致、句末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颇有韵律感。不但能从中汲取到判断天气变化的方法与经验,还能感受到山歌独特之美


一、根据“云状”识天气


“云”是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根据“云”的不同识别天气变化,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经验,掌握了“看云识天气”的方法,给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等带来极大便利。中学语文课本曾收录《看云识天气》的说明文,作者是参与课本编写的朱泳燚老师,几十年过去了,课文引入的谚语至今记忆犹新。下面这首山歌,也具备引导人们判断天气的功能。

穿大街才能进小巷,

下不下雨要看云模样。


虚空里飘的瓦子云,

热头晒得胯子疼。


虚空里飘的扫帚云,

第二天点水盛一盆。


虚空里飘的骆驼云,

天下冷子打死人。


虚空里黑云碰黑云,

白雨下的泡塌城。


虚空里黑云摊得匀,

白雨下过天才晴。


黑云黄云上下翻,

恶风暴雨在眼前。

这首山歌中有几个方言词汇。“虚空”就是“天空”。“热头”指“太阳”。“点水”就是房檐水。“冷子”就是“冰雹”。“白雨”指“阵雨”。山歌采取比兴的手法,直接进入叙事主题——“下不下雨要看云模样”。接下来,分别列举了几种形状各异的云,并予以形象的命名,说明“云”与“天气”的对等关系,比如:瓦子云——晒得胯子疼。胯子是陇南方言,指腰的两侧和大腿之间的部分;说明艳阳高照,不会下雨。扫帚云——点水盛一盆,说明天空出现像扫帚的云,第二天必定下雨,下雨量为房檐水盛一盆,应该是小到中雨,但持续时间不会太久。骆驼云——冷子打死人,说明会下冰雹,且势头凶猛。黑云碰黑云——白雨下的泡塌城,说明黑云翻滚、云层很厚时,会下阵雨,而且雨势大,持续时间长。黑云黄云——恶风暴雨,说明这种云出现,不久会刮大风和下暴雨。山歌不仅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方法,而且叙述得很生动,也运用了形象比喻,音韵情趣有机融合。还有一首《凭云徘方向看下雨》的山歌,又从另外角度介绍了判断天气是否下雨。


二、根据现象识天气


在谚语中,我们很熟悉“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等,。这些谚语,都是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生活在甘肃东南部陇南这方美丽的土地上的陇南人民,也总结了根据自然现象判断天气变化的方法,这些方法又被有演唱才华的民间艺人加工创作融入山歌中,以山歌的形式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不仅语言质朴,还相得益彰、浑然天成。下面,请跟我读陇南山歌《曲蟮拱土大雨泡》:

天还没黑鸡上架,

老天爷转眼大雨下。


猪不吃食光咬仗,

老天爷下得河起浪。


猪不吃食光拉窝,

老天爷一定下得多。


老天爷要下水缸潮,

采花的蜜蜂不出巢。


蚍蜉蚂儿旋窝门,

天下大雨泡死人。


蚍蜉蚂搬家蛇过道,

大雨不到小雨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

大雨跑不过十多步。


牛打喷嚏鱼跳水,

不拿雨伞的会后悔。


瞎瞎拱土雨就到,

曲蟮拱土大雨泡。

这首山歌同样有方言词汇。“老天爷”指天空。“咬仗”指互相顶撞、撕咬。“拉窝”指猪把麦草、树叶等叼着垫卧的地方。“水缸潮”指泥坯烧制的水缸渗水现象。“蚍蜉蚂儿”就是蚂蚁。“蛇过道”指蛇从道路中穿过去河边喝水。“瞎瞎”就是田鼠。“曲蟮”的学名是蟋蟀。根据不同的自然现场,定会产生相应的天气变化,各种现象之间也有对等关系,分别是:“天还没黑鸡上架”——转眼大雨下,意思是圈养的家禽鸡进卧太早,不一会儿就要下雨。“猪不吃食光咬仗”和“猪不吃食光拉窝”这两种现象,都会下大雨,且雨量不小,持续时间也不会太短。“蚍蜉蚂儿旋窝门”——大雨泡死人,和“蚂蚁搬家下大雨”表达的是大致相近的意思。“燕子低飞蛇过道”是两种自然现象,说明雨来得迅速。“牛打喷嚏鱼跳水”和“瞎瞎拱”、“曲蟮拱土”等都会下雨,而事实依据是由于天气闷热,牛打喷嚏可以散发体内的热量;池水、泥土中因为闷热,致使鱼儿跳出水面,田鼠、蟋蟀“拱土”,目的是呼吸新鲜空气。反之,出现这几种自然现象,必定会下雨,且雨量、持续时间长短等亦有差异。当然,所提及的自然现象,都跟山歌创作者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相关,但细细品味,却趣味盎然。


另外,还有山歌《雨要加雷冲垮坝》(7首),是根据雷的声音、炊烟、星星、下雨早晚、山雾大小、天色明暗等现象,亦能判断出近期天气的变化情况。


三、根据太阳识天气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因而,太阳对天气的变化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生活在陇南土地上的人们,根据太阳对天气影响的规律,以山歌的形式呈现结合太阳现象辨识天气的基本方法。如:

耕地靠的大犏牛,

要知道下雨看热头。


热头升到云眼里,

不到半夜滴点哩。


热头出来飘红云,

劝人今儿个没远行。


黑家热头跌入云,

明儿个一定天不晴。


早韶下雨不出门,

晚韶没雨一片晴。


东虹热头西虹雨,

南虹一出发白雨。

这首山歌的题目是《要知道下雨看热头》。热头:方言,即太阳。黑家:方言;傍晚、黄昏。韶:方言;天空中的霞光。虹:方言,读音:jiang。首句“耕地靠的大犏牛,要知道下雨看热头”采取比兴手法,开门见山引入正题,即根据“热头”现象推断天气有可能出现的变化,由于是长期在实践中总结得来的方法,其准确率比较可靠。当然,也有几组与“热头”有关的对等关系,分别是:热头升到云眼——不到半夜滴点(滴雨点)、飘红云(早霞)——今儿个没远行(会下雨)、(傍晚)热头跌入云——明儿个一定天不晴(次日下雨)、早韶(早霞)——下雨、晚韶(晚霞)——没雨(晴)、东虹(彩虹在东面)——热头(太阳)、西虹——雨、南虹——白雨(阵雨)。


四、根据节气识天气


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由于我国农业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中国农历是根据太阳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在陇南块土地上从事生产劳动的先民,根据长期的观察,总结了一套依据节气判断天气变化的方法,为日常生产、生活和从事农事活动提供了便利。

清明的天气要明哩,

谷雨下雨要灵哩。


头伏下雨中伏旱,

有雨除非七月半。


头伏有雨伏雨好,

头伏没雨伏雨少。


头伏若是不见雨,

一到末伏旱到底。


老天爷一旦下小暑,

连阴大雨泡老鼠。


下了白露路不干,

连阴带下四十天。


要是下了秋甲子,

房檐的椽头生芽子。


重阳没雨看十三,

十三没雨一冬干。


逢到小小雪雪下大,

来春要旱不害怕。


冬旱来年春雨多,

冬暖来年春雨缺。

这首山歌是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判断是否会下雨。所关涉的节气包括:清明、谷雨、小暑、白露、小雪等,此外还关联到了几个重要的时段,分别是:头伏、秋甲子、重阳等,本土的农民在聆听山歌过程中能掌握判断天气是否下雨和是否会遇到干旱等极端气候,从而对农业生产做到提前筹谋,做到力所能及的预防,这对农村农事有极大的裨益。由于语言通俗易懂,晓畅明白如话,在此不做繁琐累赘的分析。此外,还有一首《日子不同雨不同》的陇南山歌,为根据“日子”的不同来判断天晴和下雨和下雨持续时间长短等提供了经验,比如:“初一初二雨不停,\一个月只有几天晴。\\初四初六不开天,\即便开天一半天。\\七明八下久不晴,\初十下到大天明。\\前个月下了二十五,后个月怕淹把水堵。”根据山歌中的这部分内容,一个月的天气变化就了然于心。这首山歌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判断后半年的干旱状况,也对农业生产有积极地作用。


从以上几首山歌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陇南本土的“山歌手”,他们既是具备演唱天赋的民间艺术人才,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他们以“山歌”方式推广判断天气变化规律的经验,使人由衷敬佩!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12-2 11:53 | 只看该作者
语言质朴流畅。长见识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1:21 | 只看该作者
王传刚 发表于 2021-12-2 11:53
语言质朴流畅。长见识了。

感谢来读拙作,祝您冬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3 23:40 , Processed in 0.11751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