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愁话题】儿时的过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3 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时的过年


              文/无双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一了,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了。猪肉、羊肉片、牛肉、水果都有了。早上起来去早市买些馒头、豆腐、郫县豆瓣酱、带芝麻的灶糖、思念黑芝麻大汤圆.过两天再去买福字、春联。
    很快就过大年了,牛年即将过去,虎年就要到来,希望虎年虎虎生威虎气冲天,把新冠疫情快快消灭完。

    年是什么?古人说,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

  有一首“年节歌”: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
  还有地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过了二月二,这年才是过完了。

  马上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先来祭灶。二十三吃灶糖祭灶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准备过年的食物了,蒸豆包、年糕、包冻饺子、买糖果瓜子等。

  三十贴对联、挂乾。晚上大人们忙着做晚饭。
我们小时候,小孩们把罐头瓶做成灯笼,点亮提着各哪走!比谁的灯好看!我们几家小伙伴,提着自家做的罐头瓶子做的灯,里面点上小蜡,我们叫磕头了,用麻绳栓了,用一个根木棍挑着,然后叽叽喳喳各家串。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一定要有鱼,还不能都吃净啦,取年年有余之意。


    阖家团坐守岁。包更岁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东北因为天寒,冬天大多都是包酸菜猪肉的饺子,或者芹菜猪肉馅的饺子,小时候很少能见韭菜馅的。这边大人煮饺子,孩子们出去放鞭炮。那时候我们放的鞭炮都很小,最大的是二踢脚,小鞭都拆开来放,一个个的放,可以延长放的时间,看人家放花,我也只敢放烟花,不敢放炮仗!然后回家吃饺子。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平时都没有糖果、瓜子可吃。到过年了,才一人分一小堆,内中有几块糖和一些瓜子。都省着吃,可以吃几天呢。结果弟弟很快就吃完了,还得分给他一些!

  初一早上早早起来,用新苕扫扫地,从门口往里扫,别把财扫走喽。收拾好屋子,煮上饺子,放鞭炮,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忙着穿上新衣服(妈妈给做的便服花棉袄),新鞋(是妈妈亲手给缝的棉花包鞋)给老人们跪下拜年,得压岁钱。也就一角二角钱,还乐得够呛!我记得我小时候二分钱就能买一个带芝麻的烧饼呢。这一两角钱就是很大的钱了!
初一早上吃过饭,左邻右舍,老朋旧友也都互相拜年。

  上中学之后,从初一开始,就去学校秧歌队,到大街上去扭秧歌,参加县里的大秧歌比赛。我是秧歌队的主力队员,或是扮演“采茶扑蝶”中的蝴蝶,穿着一身天蓝色的绣花衣裤,肩上背一个大大的花蝴蝶,走在秧歌队的最前方中间,两边是身穿红色、粉色衣裤,手举花篮的采茶女。或是摆旱船、或是扮一个牵毛驴送新媳妇回门的新郎官。先去县委拜年,然后再到大街上扭秧歌。一直到初五。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家家早晨放鞭炮,吃破五饺子。到十五,又糊灯笼,晚上手举着灯笼扭秧歌。

  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平静,到二月二,吃猪头肉,这年才真正算过完啦!

  那时候天冷,真的很冷。“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在这个季节去外面走一圈,头发是白的、眉毛是白的、哈出的热气也是白的。冰冷的世界包裹着一片白色,“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那便是进入了一个图画的天地。,可是扭起来还会微微出汗呢!县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1-23 15:51 | 只看该作者
从腊月二十一就可以数着过年了,每天都是传统的民间习俗。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作者一日日细细数来,让人觉得年真得很近了。作品洋溢浓浓的年味,叙述清晰且生动,乡愁油然而生了。
3#
发表于 2022-1-23 17:32 | 只看该作者
北方的年俗大同小异,进入新时代,也在发展变革中。
4#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0:36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2-1-23 15:51
从腊月二十一就可以数着过年了,每天都是传统的民间习俗。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作者一日日细细数来,让人觉得 ...

谢谢版主欣赏点评,新周好!预祝虎年吉祥如意!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0:3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2-1-23 17:32
北方的年俗大同小异,进入新时代,也在发展变革中。

谢谢版主欣赏,是的,现在年味都淡了。但是还都愿意回家过年,看望亲友!
6#
发表于 2022-1-24 18:12 | 只看该作者
最喜庆的日子,最温情的日子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08:58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22-1-24 18:12
最喜庆的日子,最温情的日子

是的,谢谢老友欣赏,加豆,小年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4:44 , Processed in 0.05482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