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3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昌黎散文创作现状扫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3-10 1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日荷风 于 2022-3-10 14:51 编辑



  文学创作方式有好多种,为什么独独钟情于散文。突然问到自己这个问题时,我脑海里一片空白。看来,对于一种文学创作方式的选择,如同和茫茫人海中的一个人相遇相知,也逃脱不了几分偶然性。如果对这样形而上的答案不满意,非要总结出一个像样的理由来的话,那就是与其他文学创作方式相比,散文无论是从形式、结构、选材,还是字数要求等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自由,它既没有小说创作中合理、精密虚构完整故事的繁杂,又不像诗歌那样需要独特的灵感和天赋,冥冥之中,契合了我等有几分文学情结却只能用零散时间深入它的上班族,它们在我等精神生活中的存在,能将一地鸡毛的生活滋润得颇有些意趣与味道,也算是为自己贴上了一份独特的标签吧。

  因为自己写散文,便更多的关注散文。除了阅读古今中外的散文名作,更是凭借昌黎纯文学期刊《碣石》,拜读到一位位昌黎本地作家的散文作品。

  作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县,昌黎散文自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几年,随着新媒体传播领域的迅疾发展,大大小小的纸质刊物无论在种类还是在印刷发行量方面都锐减,这无疑极大缩减了各种文学作品的上刊率。而且,即便偶尔上刊,也因报纸杂志类行业的不景气,领不到几块钱稿费。就是在这种创作环境极不乐观的大背景下,碣石山下的这群写字人,依旧笔耕不辍,默默坚守着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方净土。他们用心体味,认真生活,以笔为桨,用爱助力,在生活的海洋里泛波,穿雾霭,过礁石,涉风雨,渐渐形成自己精神的硬度和力度,也为世界,营造出几分柔和的弧度。

  目前,活跃在碣石山下的散文创作者有:肖沛昀(笔名一笑)、王双忠、刘志红、邵丹、王新佳等。他们的散文作品,有的诗意隐晦,有的朴实自然,有的感情真挚,有的耐人寻味,有的裁来生活的细节,鲜活生动,极具现场感和画面感,有的收集发散的思维,想象丰富,具有典型的意识流倾向。昌黎散文世界的绮丽百花园,就是凭借一支支这样的笔,被描摹得多姿多彩起来。

  肖沛昀,笔名一笑,原昌黎文联主席,昌黎文化研究会会长。他的散文作品主要有随笔和哲思两种。哲思作品多为八十年代创作,由于受当时意识流思潮的影响,加之作者本人骨子里特有的诗人气质,这种散文形而上特点鲜明,主要以一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为点,抓住其触动心弦的某方面特质,将发散思维沿不同方向自由拓展,或呈现出对某一深刻哲学话题的思辨快感,或滚动着澎湃激昂的情思实现抒情的淋漓。如果说这类哲思作品是离一般老百姓尚且有些距离的“阳春白雪”,那么一笑后期创作的散文随笔,则是非常接地气的“下里巴人”了。这些散文作品的主题以热气腾腾的现实生活展开,“遛狗”、“养花”、“种地”、“昌黎炸千子”等遍及生活里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在表达方面,作者也隐匿了与普通大众有距离感的隐晦表达,语言朴实直白,少美辞丽句,少修饰修辞,少情绪体现,倒是将幽默嵌于其中,读起来轻松自在,颇适合茶余饭后的休闲与浅思。想必作者也非常清楚自己这些随笔散文的特点,给它们辑入同一个集子里,并取了一个与之特点非常符合的名字《调味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界也不断涌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潮流。尤其是2008年3月8日,由周闻道为首发起、由周伦佑建构散文理论的中国当代第一个自觉的散文写作流派“在场主义”创立以来,一时间,围绕“在场主义”散文创作的各类研讨会、写作大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大有席卷中国整个散文界的趋势。这种被业界统称为“新写法”的散文无疑是对传统散文的一大碰撞和对峙,其创作理念与过去重说教、重引领、重教育的传统散文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作为一位对传统散文创作得心应手的老作家,一笑却努力尝试写起了“新散文”,《家乡的老榆树》就是他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几篇新散文中的一篇,不难发现,这些新散文作品在力求多平稳叙事、多客观呈现,无论是在表达方式还是在构思立意方面与之前作品明显不同,仔细阅读,其诗人特质的主观性和意识流倾向的痕迹却依旧浓重,倒也是形成了自己另一番独特的风格。

  王双忠,昌黎文联主席。王双忠的散文以散文诗为主,语言诗化特征显著,表现主题围绕复杂人性,深刻隐晦,思痕涟涟,富有哲思。他的这些散文,多处隐含着细细森森的疼痛之美。生活的疼痛,成长的疼痛,在婉约隐忍的笔触中,呈现出一种梅花傲雪的生命震撼感。形容词的运用和摆布,营造出宋词般富丽奢华的氛围,达意方面却恣情曲密,摒弃约束,似一条涓涓细流,越过沟壑,拂过高岭,别过野花碧草,一路蜿蜒前行,形成一道自己的独特风景。

  如果仔细阅读,会发现,王双忠的散文是一幅幅用情涂抹出去的乡村风景画。“一生里,没牵过手,与父亲。他总是将疲惫放在田间,揉搓自己,从青年到老年,走南闯门的手艺人,从木工到石匠,行方圆百里路……”、“母亲上了年岁,街上有卖磨好的懒豆腐。母亲想买,可买回来的懒豆腐加了作料,还有花生……”……“父亲”、“母亲”等诸多词语关联着人类精神的脐带血,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根,想到渐渐失去轮廓的昔日时光,想到生命的本真和人生的意义。

  刘志红,昌黎一中退休语文老师。她的散文内容厚重,语言朴实,文风沉稳,感情深沉。深度的叙事能力加之不事修饰的真诚表达,使她的文字能轻易融入读者心里,于阅读中感受到精神交流的快感。多年来,笔者一直钟情于刘志红的散文随笔。她的双脚踏实有力地踩在碣石山下的这片大地上,字字句句散发着浓重的乡土气息:她写儿子当兵后的成长懂事,一位平凡母亲的幸福感溢于笔端;她回忆花果飘香的昌师校园,幸福无忧的青春生活片段跃然纸上,勾起一代又一代昌师学子的美好回忆;她以爱为线,串联起离世父母往昔岁月里的点滴,表达着对世间最美真情的无比眷恋和深切向往,令人心潮泛滥,双眼凝雾;她写陪爱人去北京看病一波三折的经历,反映出平凡异乡人在京办事的真实现状,读后令人嘘唏、慨叹……

  几年前,刘志红患了一场重病,在这场与病魔的战斗中,她无数次的问心,问天,问命,一次次将思索深入到无边无际。这样深度思索的结果是,当她从这场大病胜利走出来,重新融入热气腾腾的生活时,她发现了一个全新而美好的世界。阳台上的花儿,街道上的陌生人,碣石山下的蜿蜒小路,葡萄沟里的十里长廊,等等,都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她与它们对视时,心里总感觉有知心的话要说与它们听,它们也有知心的话要说给她听。那些话都散发着温度,也弥散着甜味,它们和阳光交融在一起,让她心里瞬间暖起来。

  文字是一个人精神的脸。刘志红精神的脸红润起来了,文字就跟着发生了蝶变。因为看透,她的表达自然便做了减法,越发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同时,叙事越发沉稳,主题越发深刻,却依旧不失一份浪漫主义情怀。在一篇文章里,她如此描写死亡“面对死亡,我将要走向的,不管是地狱还是天堂,肯定是一个我还没有去过的地方,我带着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去走向它,何必悲伤?所以,我的亲人们,你们也不必悲伤,送我上路,就像送我去旅游,帮我提一提东西,把我送上火车,微笑着挥挥手,祝我一路顺风,然后期待着我早日回来。然而我终究不再回来,那么一定是那里的风景非常美,我不愿意回来,只在那里等你们前往。何况那里还有先我而去的亲人呢?”将死亡比作一次唯美的旅游,不回来是因为那里太美丽。如此乐观、坚强、思想阔达的人,何愁写不出更加有品味、有意境的散文?

  邵丹,昌黎县人民银行退休职工。邵丹是大自然由衷的喜爱者,她的闲余时间,多数都嵌在家乡的山水之间。因为近居碣石山水,多次游历和深度喜爱的结果,使她的许多文字,都浸润着家乡山水的独特气韵。春天踏青,夏天戏水,秋天采摘,冬天借着一场雪,在碣石山的怀里摆造型,拍照,将自己穿成胖娃娃邂逅冰天雪地里的岩画谷。这样的经历,无疑让邵丹在写作游记散文时思绪飞扬,流畅欢快,因脚步的抵达产生了意境的抵达,因心灵的无羁拓展了精神的世界。

  现实是鸡零狗碎的一地鸡毛,现实的沉重和压抑,是每个心怀诗情的人面临的课题与挑战。邵丹也不能例外,可喜的是,她把对现实的解疑设置在深入大自然这一过程里,她把内心追崇的理想主义写实在家乡的山山水水里。大自然是不会让人轻易失望的,即便有时它们无法给谁一个明确答案,却总有一种本事把人的一颗心擦拭得干净清爽,这就足够了,心,唯干净,方坚强。唯清爽,才能纳风雨。在邵丹的散文世界里,这种心律的舞动节奏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使我相信,在直面生活的风雨中,文字早已成为她最得力的助手。出自于她手下的文字,仿佛蛤蚌在沙的环境里吐出的珍珠,闪亮闪亮的,温暖着她自己,也慰藉着他人。

  邵丹的散文随笔,多数聚焦自己生活,带有几分自嘲与调侃,先是引人咯咯发笑,笑着笑着发现自己早已笑里带泪。生活到最后,谁不会发现,原来唯遗憾和不甘才是生命的本色。很多时候,文字真不是它们表面看起来的样子。有时候它们看起来是在笑,其实只是以微笑的方式鼓励自己迎战生活;有时候它们排布成冰雪消融、色彩斑斓的春天,实际上,那一刻正有一双脚在冰天雪地里跋涉。一个夜晚,我读邵丹以自嘲口吻写的自己经历的一系列“囧事”,读着读着我的鼻子就酸了,我真想为她做点什么,尽管可能依我的能力什么也不可能为她做;我也想跟她说点什么,尽管可能依我的沟通能力说不出什么暖心的话。阅历和现实,会让更多的人缄默,会收走更多的眼泪,可那一刻,我为什么会打破惯性,心毛茸茸了,人蜕变为一个单纯的孩子了?我想,这不得不归功于邵丹散文的魅力吧。

  总体说来,昌黎散文界的确堪称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圃:王新佳的散文短小精悍,干净明快,富有正能量,读之如沐春风;陈群的散文厚重沉稳,深度叙事与诗意抒情融为一体,随着阅历的增加,越发以情动人;刘聪的散文继续延续着夹叙夹议的闲散之风,侧重独特生活经验的感悟和表达;孙雪梅的散文,文心剔透,文风清亮,能真正洗礼心灵,卸去日月累积的心尘……当然,这些扮靓春天的花,除了各有各的美资,也各有各的不足,它们需要不断的滋养,经常的修剪,才能吸引住游人的目光,为人们送去精神的醇香。总体的努力方向就是,继续做老实谦逊的人:姿态放低,目光向内,敞开心扉,深度叙述,将留白与况味留给读者,而我只做一个真诚的倾诉人。

  人世间,因为经历着各自的经历,所以痛苦着各自的痛苦,幸福着各自的幸福。相比之下,碣石山下这群敏感、细腻的散文写手无疑多了一种帮助自己摆脱痛苦、走向幸福的方式,就是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写暖我心。虽然文字不是一件披在他们身上的华丽外衣,却真的做到了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平和、从容。与此同时,他们的精神力量汇聚在一起,也真的为碣石山镶上了一道精神的金边。又是一年春回大地,一去不返的岁月又将为包括他们在内的每个人刻上一道永不磨灭的年轮,好好生活的,努力创作吧,因为我们对生活的爱、对碣石山下这片大地的爱、对碣石山脚下这群可爱的人们的爱,是那么深沉持久,让我们,和我们的爱、我们爱的万事万物,一起,相拥着,不说无比坚强却义无反顾幅走下去,相遇一个又一个生命深处的春天吧。


  仓促而就,不知妥否,共勉。


                                      2022年3月4日   完稿




2#
发表于 2022-3-10 17:0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荷风支持“书话评论”版块。敬茶。
3#
发表于 2022-3-14 11:57 | 只看该作者
夏日荷风的………《昌黎散文创作现状扫描》,聚焦昌黎本土散文创作的基本现状,对重点作家的写作特点进行评述,既有全面地把握,又有个体的关注,大视角,小切口,观点客观中肯,论述较为充分,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拜读。祝好。
4#
发表于 2022-3-15 07:4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面很广,思维散射很开阔,既有局域观,又有个人视野,真好!
5#
发表于 2022-3-17 18:34 | 只看该作者
欣賞才女朋友佳作,晚上好啊
6#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14:33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2-3-10 17:01
感谢荷风支持“书话评论”版块。敬茶。

哈哈,以后一定多多过来,交流,学习。
7#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14:33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2-3-14 11:57
夏日荷风的………《昌黎散文创作现状扫描》,聚焦昌黎本土散文创作的基本现状,对重点作家的写作特点进行评 ...

谢谢朋友鼓励,写得不好,见笑了。以后多多学习
8#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14:33 | 只看该作者
三水 发表于 2022-3-15 07:47
关注面很广,思维散射很开阔,既有局域观,又有个人视野,真好!

谢谢朋友鼓励,只是写得不好,见笑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14:34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2-3-17 18:34
欣賞才女朋友佳作,晚上好啊

问候朋友,谢谢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4 00:33 , Processed in 0.06764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