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地名:日久弥新的怀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9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大地上行走,我们的步履或从容或蹒跚,生命的遭遇和生存的方式不尽相同,而相对于强大的时光,我们都不过是行程短暂、行色匆匆的过客。

  常常,沿着思念的通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走去,我都能轻而易举抵达罐子坪——这座压在我内心、背在我背上行走的村庄。它多么明晰、轻巧,自从上苍将生命赋予我这凡俗身躯那一刻开始,它就从未脱离与我的关系,犹如体内的血液,通常不闻响声,却一直真实地流淌。同时,它又是多么沉重、模糊,在这个时代,带给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也盛满绵软、忧伤或因矛盾而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对于那些渐行渐远的事物,时光是可以染上锈迹的,甚至可以让其完全风化。基于此,我不得不保持一颗因惶恐而警惕的心,时时掏出深藏罐子坪内部的小地名,小心翼翼擦去附着于表面的尘埃,让它们散发出朴素、本真的微光,从而让我获得一生的安慰。

尹家院子

  从我家向西走,到尹家院子,需要经过一丛竹林、一口老井、几根田埂、几畦菜地。也就是说,一溜烟的功夫,就可以窜到尹家院子。这么近的距离,别说院里鸡打鸣、狗撵猫之类的动静皆可获悉,就连谁家炸了油团、炖了腊肉什么的,顺着一股向东飘来的山风就能闻到。

  说是大院子,其实也并不大,百十口人而已。以前是清一色的低矮的土墙瓦房,每幢高度也差不多,虽然外表拙朴,却也显得有条有理、错落有致。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牛羊归圈,鸡群上架,炊烟缭绕,比别处显得更热闹一些,因而更充满生活的温馨。不知何时,三两间平地突兀的砖瓦房骤然冒出来,与周围的土墙房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多数还是以前的土墙房,只是由于受到风吹雨打,显得更加佝偻和斑驳。

  尹家院子的构成,最初源于老一辈的尹家三兄弟,我分别称他们为大舅爷、三舅爷、幺舅爷,我的奶奶在其中排行老二。由于奶奶的原因,符、尹两家便成了关系很近的亲戚,到了我们这辈,我的大哥又与尹家续上姻缘,娶回来的嫂子其实就是我的表姐。记得小时候,我的那些表哥、表姐时而“游击”时而“组团”偷偷到我家林子里砍柴,其中通常就有我后来的嫂子。据说,有一次,他们被大哥给逮住了,正是因为嫂子在其中,这事儿才不了了之。那时还没有谁主动来给两家说媒,他俩之间却早已产生了“青梅竹马”的懵懂情感。正因如此,大哥大嫂自然而然的结合以及后来一家四口的小日子,看似平淡,实则充满温馨。

  在尹家院子里,只要能利用起来的空地,都会被栽上果树。从大舅爷家正房对出去,有一株全村独有的核桃树,虽不高大,却也生长得十分茂盛。每逢核桃成熟时节,总能见到肥嘟嘟的果实在枝叶间半遮半掩,很是诱人。它的外面裹一层肥实的软肉,内里却是坚硬的果实,那时想来真是一件难以猜透的怪事。收获之后,舅爷、舅婆并非一味只想着背到街上去卖钱,而是尽量让大家都能品尝一下,村里人都曾接受过老人的馈赠。幺舅爷家猪圈外面有几棵柚子树,同样也是村里独有的,因距离粪池较近,土壤特别肥沃,所以比其它地方的果树生长得更加精神,结的柚子也特别饱满。当然,我们的乐趣并不在于吃,而是当柚子半大的时候,偷偷去摘一颗当球来拍打。除此之外,院里更多的是李子树,无论上院、下院,还是房前、屋后,到处都能见到它们健硕的身影。想吃李子,拽住枝条一摇,那青绿色的李子便纷纷落下地来,只需举手之劳就可悉数收入囊中。

  我固执地认为,尹家院子的兴衰与这些果树的兴衰一定是紧密相连的,它们内部肯定连着一条相同命运的根脉。那一年春天,那棵核桃树没有在鸟鸣中绽出绿叶,而是率先枯萎下去,没多久,大舅爷即撒手人寰,他那八十五岁的枯瘦身体,与那棵枯立的核桃树多么相似。那一年夏天,三舅爷、三舅婆相继黯然西去,与之相对应的,是屋后李子树犹如被烈火焚烧而呈现出的苍黄与凄凉。那一年秋天,那几棵柚子树已结不出果实来,曾经整夜咳嗽并艰难捱过数十个秋冬的幺舅爷,也终于不用像以往那样劳心费力地彻夜难眠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就那么一年半载,几位老人约好了似的去同一个地方赶场,就再也没有返回因为他们才繁盛起来的尹家院子。

  现在,我已记不起二表叔尹宴武(也就是我大哥的岳父)是哪年病逝的,也记不起大表叔尹宴池生前最后一次与我交谈是在哪一天,谈论的什么话题。但我知道对于他俩来说,死亡同样来得太过突然。前者是在邻村吃喜酒时,没有任何预兆地死在别人家的床上;后者是在三年前一个盛夏的午后,躺在自家的椅子上休憩,却就此睡了过去。兄弟俩的死,虽然时间相隔大约十年,却如此惊人地相似。或许,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躲过一场难以承受的病痛与煎熬。

  去年国庆期间,远在深圳打工的尹宴兵表叔因车祸失去生命,我专程回了老家一趟,为他送行。踯躅于秋天的尹家院子,但见家家门扉紧锁,窗户洞开,荒草窜满原本干净利索的院坝,翻过难以攀越的墙头。透过蛛网交织、积尘密布的木格窗缝望进去,不止那些铁罐子、铁锅、铁架子等物质沾满锈迹,就连一个个鲜活的人名和生动的记忆皆因锈蚀而褪尽影踪。眼瞅着又一个正当壮年者死于非命,使得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对尹家院子的风水产生了强烈的怀疑。

  也是从这以后,打工的继续打工,搬离的彻底搬离,一座原有百十口人的院子,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如今,只剩下一堵堵日渐倾斜的土墙,在风雨吹打下愈加瘦削,在阳光照耀下愈加苍老,在鸟儿呜咽下愈加孤单。

杨家山


  严格说来,这个名叫杨家山的小地名与罐子坪的关系稍显模糊。它位居罐子坪对面大山的顶段,显得那么遥远,似乎稍不留心就会被另外的村庄揽入怀中。隔着一条河谷相望,山势朝大地的远处绵延,山中是茂密的林子,其间偶尔露出的一条羊肠小道,就像大山怎么使劲也藏掖不住的尾巴。

  杨家山的来历,究竟是不是因为那里曾有杨姓人家居住而得名,我已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它是隶属于罐子坪而距离最远的一处山林。与村子里其他人家一样,村里也给我家在那里分有一小片山林,长、宽不过数米,在周边石头上刻有界标。这片茂密的林子,除了挤挤挨挨的数百棵松柏木缓慢生长以外,就是一丛丛刺枣树在悬崖边悠然自得地繁盛着。每逢春夏时节,粉白、娇嫩的刺枣花就会迎风绽放,金黄的蜜蜂在花朵里进进出出,在绚烂阳光的映照下,这幕图景别具乡野情趣。
 
  因为崎岖难行,在放牛时,除非牛儿自己跑到上面,我们一般不会去杨家山,哪怕那里的青草总是比其他地方生长得更加青翠。有一次,牛儿不见了,我就顺着林中小路一路寻找,一直寻到杨家山。在悬崖边,我看见迎风怒放的一丛丛刺枣花,优雅、自在地绽放,顿时,我被这僻静山野间尽情呈现的美惊呆了,一走神,猛然一脚踩虚,朝高达十余丈的悬崖跌了下去。当绝望的念头还未来得及在我的脑中闪现,无法控制的身躯却又在半空停顿下来,惊魂稍定才发现,原来是一丛刺枣花伸出细小绵韧的手臂揽住了我。事后,我与伙伴们反复观察这丛刺枣花,怎么也不敢相信只有手指粗细的枝条,居然可以牢牢实实地攥紧我重约70余斤的身躯,以及自上而下骤然迸发的那一股巨大的冲击力。我们甚至还轻而易举地折断路边的刺枣树枝条,进一步验证了它真的没有那么强大。

  那么,一丛原本弱小的刺枣树,究竟如何做到这件令我一生感恩的大事的呢?它那细小的枝条,究竟蕴藏着多么巨大的力量和难以破译的自然密码?但不管怎样,正是因为峭壁间旁逸斜出的一丛刺枣树,我才毫发无损地躲过了一场后果难以想象的劫难,换句话说,一丛普普通通的刺枣树挽救了我,与我延续至今的生命产生了一种必然的因果联系。

  后来,听村里的老人说,以前这一带闹土匪、拉壮丁,杨家山就成了人们避祸的地方。想来,那里地势险要,一处草坪也极其窄小,高度紧张的人们无异于胆颤心惊地过着针尖上的日子。对面就是自己的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而不能回去,那种无法言说的疼痛,在人们心中是如何捱过来的?出于好奇,我曾邀约伙伴专门去了一趟杨家山,搜寻当年人们在这里短暂生活的遗迹。别说,真的在石缝发现一些烟熏火燎的印痕,还在石壁间找到一处可能有泉水渗出的地方,只是当我们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完全干涸了。
 
  站在荆棘丛生的草坪,举目四望。只见一条瘦小的羊肠小路,因为人迹罕至眼见着就要失去影踪,树枝上不断飘下的落叶,和着自由生长的草木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叠加于曾经鲜活、清亮的出水口,覆盖了一段逐渐消亡的时光。

下塝湾


  下塝湾,位于我家正前方约500米远的一片山湾。那里上坡下坎,道路不怎么顺当,却因紧傍一条溪沟,常年不缺水源,人们便将坡地开辟为一级级不大规整的梯田。我家在那里也分有大大小小十来块、约一亩多水田。去做农活的时候,母亲总是背着背兜、扛着锄头不快不慢地走在前面,我则牵着牛磨磨蹭蹭地跟在后面。

  说是去下塝湾做农活,其实幼小的我也做不了什么,主要是在秋收后帮助母亲割掉田里的稻茬,等到晒干之后再背回家当柴禾。除此之外,就是在开春时节尽量帮助母亲捎带少量的洋芋种子,有时候也用小背兜捎带一些谷草灰去做洋芋的肥料。至于更繁重或者说更烦琐一点的农活,比如栽秧割谷、收洋芋红苕之类,有母亲带着哥哥、姐姐去做,我通常只须管好家里那头大黄牛,让它吃饱喝足并且不偷吃粮食就行了。

  我为牛儿取了一个土气的名字——“大黄”,貌似简单、随意了点,可毕竟有了正式的称呼。在我看来,在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畜生,如牛、狗、猫等,其实并不卑贱,一旦有了名字,它们更是获得了最起码的尊重。因为主要任务就是放牛,所以,每次去下塝湾我都会牵上“大黄”。在清晨,阳光从东边的山头缓缓升起来,山湾里的雾气却怎么也不见散去,而是这里聚成一团,那里挂上一缕。沿着弯曲的山路和宽窄不一的田埂,我在前面漫不经心地吹口哨,牛儿在后面摇头甩尾地吃着路边沾满露水的青草,好不逍遥自在。我最喜欢将牛绳拴在腰上,跟着牛儿吃草的节奏,一边在前头有一搭没一搭地行走,一边津津有味地看小人书。受哥哥姐姐影响,我对书的钟爱很早就开始了,哪怕是沉甸甸的“大书”也不放过,尽管许多字根本不认识,文绉绉的句子也似懂非懂,但我凭着半猜半蒙,硬是在放牛的过程中啃完了《水浒》、《三国》、《西游记》、《红楼梦》等文学名著,除此之外,还看了许多杀得满天飞的武侠小说。

  听母亲说,以前下塝湾只是一片荒坡野沟,除了一蓬蓬乱草和一些歪歪扭扭的矮树,什么也不长。后来人们来此开荒,费下好大一番工夫,才有了这一湾有模有样的梯田。它们能够成为罐子坪丰收的最大保证,任劳任怨的牛儿可是立下汗马功劳。每年开春,为抓住稍纵即逝的节气,人们往牛的肩头套上沉重的枷担,山湾里便不分白天黑夜地响彻耕田的吆喝声。于是,鞭子在空中的甩响、人的呵斥与牛的喘息混合在一起,粗重得连热辣的阳光化不开、密集的雨水淋不息。我是很心疼“大黄”的,每当它在劳作之后浑身泥浆地出现在眼前,我便搂住它的头,抚摩着它的脸颊,久久不肯放开。为了让牛儿更有力气,我会拿上镰刀去林子里割草。那时候,父亲的吆喝在我的耳边总是特别响亮,我的行动也丝毫不敢懈怠下来。劳作的间隙,当牛儿惬意地吃着青草,我的心情也就变得愉悦起来。

  每到农忙,村里人常有缺乏耕牛的时候,借牛耕作的情况较为普遍。于是,我家“大黄”的出借率非常高。常常是今天这家还了,明天那家又借了去,超负荷的劳动,使得强健有力的“大黄”周身像散了架,晚上回家稍事休整,第二天一早就迈不出圈门。令我至今耿耿于怀的,居然还有将牛借去却不供草料的人家。每当牛儿被这些人牵走,我便三番五次跑去下塝湾,不时嚷上一句:“牛要吃草了”、“牛要困瞌睡了”……天色已晚,我还固执地等候在下塝湾,催促他们早些把牛儿还给我。对于我这不甚礼貌的行为,大人们总会笑着谈起,为人淳厚的母亲虽然向来注重情面,却并未对我加以责备。

  由于就在我家正前方,地势也低很多,所以,只须站在院坝外沿的石坎上,下塝湾便尽收眼底。我已想不起,在我的意识里何时对它有了一种美的概念。尤其是清晨与黄昏,这种感受更为强烈。清晨,那里会升腾起一湾浅白的雾气,阳光到来之前,凝滞而犹疑,阳光到来之后,便明显地有了一些萌动。鸟儿的身影也频繁而轻快起来,仿佛翅膀下面全都牵着一层层雾的轻纱,实在美妙极了。黄昏,火烧云将天空燃烧得红彤彤的一大片,下塝湾的梯田仿佛也被天空引燃,变得一派酡红。夕阳从大山的指缝间斜斜地溜进来,扶着人的影子,在田埂上漫不经心走动。在四处散落的劳作的人中,我一眼就能认出母亲的身影。她有时候握着镰刀,有时候抡起锄头,一下,一下,又一下,动作单调而简洁,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恒久如一,直到被温煦的夕阳劝退咸涩的汗珠,被雪亮的锋刃割去丰润的年华。

  在下塝湾,许许多多的美妙时光,就这样如流水一样不动声色地淌过。作为罐子坪最稳定的“粮仓”,伴随着日升月落、春种秋收,那些依坡而立的田土翻耕了一遍又一遍,捧出的粮食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于我而言,下塝湾不仅盛放着懵懂的童年,同时也丰盈着深情的怀念。

  

[ 本帖最后由 符纯云 于 2010-6-29 22:4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6-30 01:3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细实的文笔,感性和理性交融的叙述和描写方式,将三个地理位置:尹家院子,杨家山和下塝湾各自的地域特点、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经历和生活细节融入其中,构成了一种以细节呈现和思想认识共同钩建的散文文体。蕴涵了生活的热爱以及深切的怀念之情。
3#
发表于 2010-6-30 06:37 | 只看该作者
小地名:日久弥新的怀念 :
文章第一篇非首发。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 ... 564e&user=baidu
《达州日报》2010.4.21:尹家院子
(2010-04-21 09:58:54)
欣赏了,几个地名,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细腻温婉的语境,透通着哲思的光影,使情、景、绪并融在同一的境界,叙述的艺术性有着比较全面的渲染,语境丰满。
4#
发表于 2010-6-30 09:43 | 只看该作者
请作者按照要求发文。
因非首发解除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因第一篇非首发,第二、三篇应符合规定。
不过,谢谢房版、笨版的关注。放在这里供交流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21:07 , Processed in 0.15219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