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2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此身何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6-30 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场雨,竟可以改变一个人顽固不化的初衷。
  
  滑坡,泥石流,洪水。山河破碎了。
  
  铁的事实就摆在眼前,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改变的。泥土与岩层的断面,呈现出洪荒之迹。如果那时候已经有人,人也应该与野兽无异——天地并未衰老,只是人如草木,一茬又一茬地变换着浅表地貌。什么才是最真切的?在有限的岁月里活着,并且尽可能快乐地活着,亲眼见到子孙繁盛,想象子孙的子孙也将一样的瓜瓞连绵,活着这件事,以及世界这个东西,也就不是相当的可憎了。
  
  一次小小的地质变化,深层的地下,丰厚的黄土也有见到天日的时候。假如黄土有知,见到天日这个变故是黄土自己不曾想到的;就像一个天生的盲人,有一天忽然睁开眼睛,看到了五彩的世界,他惊喜吗?难说,也许他很恐惧,毕竟一直处在黑暗之中,黑暗本身就是生命存在的常态。光明和色彩突如其来,实在陌生,陌生得让他惊心动魄,而从此,再也找不到纯粹、完整且坚不可摧的黑暗,所有黑暗,它们从此以后都是有裂缝的;光明和色彩的信息成为坚硬的记忆,哪怕最深重的黑暗也再难将它消磨。从此,光明和色彩也就无孔不入,云影和鸟迹,也会借着想象频频而来。盲者睁开眼睛,尚未完全适应光明与色彩,但他的生命所在的黑暗已经开始瓦解——这真是难度很大的想象与实验,很难说清,见到光明与色彩的先天盲者,究竟愿意留在光明与色彩的世界,还是愿意返回到黑暗的无底洞里去!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产生的强烈冲击,或去或留,也许让他拿不定主意。
  
  造物主有它自己的能量转换轨迹,有它自己的运行秩序,人所掌握的知识远不如沧海一粟,人也无法改变这个星球的运行基态。甚而,当这世界不再有人存在的时候,世界还是它本来的样子,充其量,只是少了一些浅表寄生物而已,谁又敢狂言,人是万物之灵长,并能战胜这个战胜那个呢!
  
  这些奇思妙想,都源于一场暴雨。
  
  平静的河流总有疯狂如一只怪兽的时候,沉默稳固的山脉总有倾颓断裂的时候,哪有什么万古不变的江山!地震,暴雨,海啸,雪崩,那是世界在重新塑造自己,其间又有人的什么事呢!人不过是在大自然大改造的间歇里风险极高地存在着,瞬间消失的可能性都是很大的,怎能不让人感到人生如梦,或者人生如寄!
  
  十年前去过咸阳,去看华清宫遗址,去看兵马俑坑。
  
  帝王与贵妃尚且不能保证自己的身后遗留永存于世,况碌碌众乎。那个暴君嬴政的陵寝巨大的封土堆,我也看过,也绕那个封土堆走了一圈,不是敬仰,不是羡慕。好奇之外,主要想感受一下,一个人的权力欲望和生命期许究竟能够膨胀到何等程度。
  
  封土堆四周边缘,明显经过挖掘修整,断面很高,有些地方甚至高达三米有余。人类陵寝之最,恐非胡夫金字塔和秦陵莫属。人类文明的怪异之处在于,他们总于自己所处时代试图创造永远流传永不腐朽的权力标志,但他们的过于自信常常忽略了后续历史的不可知性,而后世人类总以反向研究文明轨迹的名义探究那些标志之物,这样一来,人类所创造的重大陵寝工程总被后世文明以更加先进的名义对其进行全面探掘,而这些探掘行为从不针对宏大的自然结构,而只针对人类自己所认为的早期低层次文明的物质性遗存和精神轨迹。于是,呈现在人类面前的是人类自身一个无法回答的道德问题:人类文明是连续的,连续的东西应该是封闭的,但是人类为什么总想或者总在探视并破坏这种封闭?从前的人深度埋藏的是不想让后世见到的东西,但后世人类为什么偏偏就要探幽发微,并且总是借着更高文明的名义,让所有前人不让公开的东西毕露无遗?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不是很有问题?
  
  人类从历史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呢?是教训和经验?是文明遗产?是道德启示?是生存手段的强化提示?是生存质量的提升期许?
  
  都不是。人类从自己的祖先创造的历史中发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人在大地以上一直找不到可靠的生命归宿,只好让自己的身后,回归到大地深处去。也就是回归到永恒的黑暗中去。
  
  当然这也不能代表全部。
  
  西藏,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人居之地。那里的一些人们信奉天葬葬仪——活着的人把逝者的遗体肢解开来,让高原之鹰啄食尽净。他们生前的意图很清楚,他们拒绝让自己的灵魂重返黑暗的大地深处,而是借助鹰的翅膀,让灵魂到生前无法企及的天空去翱翔,这样,他们的灵魂就会离自由与光明更近一些,生命的未来,也会离自由与光明更近一些。
  
  他们才算真正不看重物质性肉体的人,他们对自己的灵魂选择的去向深信不疑。他们不在地面及其以下留下活过的痕迹。没有遗迹,当然也就无所谓探掘,他们的灵魂也就不会受到亵渎和打扰。他们的灵魂或许因此得到永远的安宁,或许因此进入无限的快乐与繁华——活着的人无法确切知道这些,但他们相信,他们的灵魂会知道的。
  
  河道路径改变了多少回,山脉轮廓改变了多少回,人是不大留意的,或者即便留意了,大半也不会将其纳入思考的范围,毕竟,人活着的状态动荡无序,总在为食物、安居、生养、哀荣预期而殚精极虑,而忧患,而焦虑,并且,从来没有人能够彻底改变这些,或者,就算有所“改变”,也只停留在铮铮誓言和美景设想里,从没有在大地之上变作普遍真切的事实——如此世代劳碌焦虑的人们,又有什么心思考虑灵魂的去向或归宿等等问题。
  
  天葬,这个最古老的死亡仪轨里隐藏着一个巨大秘密:最封闭,最与世隔绝的高寒地带,最古老的驯化谷物(青稞)和最古老的驯化动物(牦牛),以其超强适应性,为当地人类群落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和衣作材料,生存有了基本保障,那些人们才有足够多的时间和足够广阔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来关顾生命问题,并且,他们的关顾很有实绩:灵魂的去向在大地以上,而不在大地以下;灵魂至高至尊至圣,去向关涉价值品位,肉体的存续与湮灭,以及后续处置方式,都不是重要的!
  
  即使大造化通过洪荒之力把土层和岩层屡屡深翻出来,又能给予人什么价值启示呢?大地之下,于人类历史而言,不过是埋藏了无数意义无多的东西。
  
  人常说,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常常仰望星空的人。这话不完全出于天文学或者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科研提示和学业激励,它还在提醒人们,生命的出路与它的来处一样遥不可及,都在星际;而之所以遥不可及,是因为人们在迷失的路上越走越远;虽然遥不可及,但仍有必要仰望,因为,生命的更多秘密,并不埋藏于脚下的土地,而是隐藏于无限星空里。这个意义上的永恒,是神性的。
  
  一场雨,洗净了悬于天空的尘埃,洗净了城市的风光,也澄清了一些人心灵里的昏乱——虽然依旧热浪翻腾,但由于我想清楚了一些问题,内心还是生出一阵又一阵酣畅爽朗的感觉来。
  
  思考的迷宫豁然洞开一道天窗:当赖以生存的大地天灾连连人祸不断,既遍布丑恶,又充满脏脏,谁还愿意让自己的灵魂继续在这里苟且,当然就要寻求一个洁净、自由而又充满快乐的地方。那个地方当然在遥远的星际。神之所在,人的灵魂方得快乐无极。
  
  望望星空,此身何寄,再也不是永难解答的问题。活着的意义,也就从深度暗黑中,透出一丝光亮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6-30 15:53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这是想去“高原天路”上探讨一番的架势。
某些人的无休止欲望,注定了其存在地球的价值就是为了毁灭这个家园,以满足无限扩张的兽性(这话有点恐怖,不能这样说。可我读出来这意思。或许南辕北辙,或许压根就是理解错误)可总有明智人士组织在行动拯救着这让愚蠢之人搞坏了的地球。
星辰大海
3#
发表于 2022-6-30 17:06 | 只看该作者
由一场雨引发的奇思妙想,值得品读的文字。赏读学习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22-7-1 21:5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2-6-30 15:53
李老师这是想去“高原天路”上探讨一番的架势。
某些人的无休止欲望,注定了其存在地球的价值就是为了毁灭 ...

退休以后想去一趟。但只是满足好奇心,我的修为远远不够!
5#
发表于 2022-7-4 10:55 | 只看该作者
品读李老师的文章,文章发出灵魂拷问,引古喻今,思想深厚,问好!
6#
发表于 2022-7-6 21:56 | 只看该作者
深度思考,对于生命的本质,有一种超现实的忧虑。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08:21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2-7-6 21:56
深度思考,对于生命的本质,有一种超现实的忧虑。问好。

我反感泛泛而谈,这样已经习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3:12 , Processed in 0.05513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