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子四 于 2022-7-30 10:36 编辑
天气太热,大部分时间是呆在空调房的。读读书,写写字,泡泡茶,一天就这样虚度了。晚上走出阳台,东南风一阵阵吹过。晾着的毛巾飘忽着“蔌蔌”地响,耳边也“呜呜”地鸣着风声。自然的空气流动,的确比空调的凉意更让人舒服。我想起王勃《滕王阁序》里有一句话,“爽籁发而清风生”,此刻恰如其时了,可惜少了远方传来吹笙的乐声。接着又想起一个词——天籁。 天籁这个词也许是庄子发明的,因为庄子有一篇短文就叫《天籁》。 文中把人们吹笛吹箫吹笙奏出的乐曲称为“人籁”。而天地吐气叫风,风吹起来会让万千洞孔发出声音,这叫“地籁”。庄子把“地籁”描写得十分精彩:世上有百人方可围抱的大树,树上有万千孔洞。像嘴、像鼻、像耳、像瓶、像杯、像臼、像池、像坑。风吹这些洞穴便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泣、如诉、如喜、如悲、如怒、如嚎、如哀、如吟……地籁仅是风吹不同形状的洞孔发出不同的声音而已,就如此丰富了,那么“天籁”呢? 庄子对“天籁”的描述并不具体,但大致意思就是他所说的“道”,令万物发出的自然的声音。后人则把“天籁”认作最美妙的声音,说某某人唱歌,某某人演奏乐器,有如天籁一般,其实就是一种崇尚自然的心理。 既然庄子认为,“道”令万物发出的声音,即自然的声音为天籁,那就不仅仅只有美妙了。固然自然界有燕语莺啼,蝉喧蛙响,风动竹篁,雨打芭蕉,这是人人皆认可的妙不可言的声音。但亦有山崩地裂,海啸浪怒,雷打电击,岩浆喷焰的呀。这些让人心惊胆颤的声音,能说是美妙的天籁吗? 其实这怪不得庄子,庄子只是说了“道”创造了世间万物的万千声音,并没有说所有的声音都是美妙的。是后人把天籁比作无限的美好而已,代代相传,就固化下来了。我并非想否定已经约定俗成的公理,天籁之音就是最美妙的声音。只是想提醒不要忘记,我们赞颂着天籁之音的美,其实是忽略甚至无视了其丑恶之一面的。 最近的高考,各地均有奇招妙想,把本属平常的事搞得世界唯此为大。什么警车保驾护航,什么封路禁行。有男教师穿起旗袍让考生剪,叫旗开得胜。还有些家长拿条甘蔗挂两梳香蕉,站在考场门口,叫“有蕉(朝)一日,掂过碌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有人言何必把高考弄得鸡飞狗跳?如果纵观近一二十年的高考,应该说是越来越鸡飞狗跳了。 不可否认考上大学是一件乐事,也不可否认大学毕业生中有少数精英。但别忘了,乐事背后的家庭辛酸,也别忘了,大多数非精英的无奈。学校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变成了揽财掠富的斯文强盗窝。上大学,只是镀一层叫“证书”的“箔”而已。人生绝非仅有上大学一条路,但大多数人,依然前赴后继地扑上这条路,因为抱着一个改变命运的希望。而我看到的,多半是大学毕业后失望落寞的例子。 似乎扯得远了,打住。轻轻的晚风让人感觉驱逐炎暑的欢愉,若刮起十二级台风呢?天籁,并非总是妙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