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央 于 2022-9-13 10:56 编辑
那么一条金线 ——诗词学习笔记 3
浅浅终于与中国作协擦肩而过。
因为贾浅浅的事和诗词也有关系,俺学习的脚步也就从莫高窟敦煌曲子词,一下子跨越到了当下。 事件当事人浅浅到目前为止,倒没有怎么吱声,吃瓜的却炸了毛,有为诗人落选点赞的,当然也有为美女打抱不平的,总之,文坛不平静。
事件本身,我说不上话,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够不着说三道四的份,差距太大了,水平、资格、地位、关系(包括俺爸,呵呵)的悬殊都是天壤之别。
虽然如此,却不妨碍我说点别的,比如就事情而言,我觉得“落选”二字就很简单,简单得就像高考,上线录取,低分淘汰,当然也还可以东山再起。
浅浅落选怎比高考? 我也就这么一说。记得文艺界有那么一条线,名字很漂亮,叫“冯唐金线”,很多人不认同,甚至反感,如果抛开大作家冯唐与大作家韩寒私人之间过节不谈,我们广泛而论,我还是相信有那么一条线的,这条线是不是金的,或者镀金的,我不知道,但是功用于“高考录取线”一般无异。比如,浅浅就是没有上中国作家协会的线(技术的、三观的、艺术的或者其他什么的),如此而已。
就那么一条索子,既如高考录取线那么无情,却又没有高考录取线那么绝对,为什么?道理并不复杂,因为这条线它用在文化艺术领域里不像数理化考试成绩,它是无法得到量化的,怎么考评?即便可以量化,某些比赛(如文体)的评委记分规则,也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集中大家的评价,最后得分才可能尽量靠近那么一条貌似合理的线,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线。
如此,我们用“冯唐金线”来解释很多我们无法理喻的行为,比如在日常,年轻舞蹈老师轻松地扭动水蛇腰,同时在广场里不留情面地批评大妈扭不动肥胖的屁股,其实,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冯唐金线”,用他自己个人内心的标准线来要求,讥讽“线下”人群什么来自大车店水平啊,什么丢人现眼啊,殊不知自己正混迹她们中间而不自知。他的“金线”在某时某地的“价值观”与他的“朋友圈”的平均“金线”不在同一水平面,他超越了这个朋友圈的“普世”价值观,不被老头、老太们追着讨伐才怪呢。 当然,这条金线我们也经常用来衡量自己,抱怨自己的佳作美篇无人赏识,常恨伯乐不常有,恨无人慧眼识珠,然后自我陶醉,王婆卖瓜,频频自己刷屏,提帖霸屏。
那么,我们怎样才会让自己的“线”被人认可或接受,让人觉得自己不是孤芳自赏,而且还识得别人作品的好处呐,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心里的这一条“冯唐金线”,与大多数人的“线”的高度基本重合,这样用它来衡量某人(物、作品)的水平,才是所谓“普世”(合群)的价值观,反之就可能有失偏颇。
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线和大多数人的线相重合,就要看我们外在的环境和个人的修为了。就环境而言,要是你的参照线是大妈这个群体,那么好,你可以和大妈们其乐融融伴舞了,如果你的参照线是高出周围环境,你最好还是另选它处,去舞蹈训练班找舞伴吧。而个人修为方面,一是你的思想是不是认同这种所谓“普世价值观”(这里所谓普世,指你所在群体,与WTO类标准线什么的无关,呵呵),二是你的水平是不是高于或者等于所在环境的平均水平呢?
上面聊到了“个人”金线和所谓“普世”金线,接下来我们要聊聊对错,还是回到上面的例子,我们不能说年轻舞蹈老师的“冯唐金线”错,这些老头老太也确实不够阿罗多姿,而老头老太的“冯唐金线”当然也没有错,也就是晚(网)上来广场自娱自乐,何必苛求?
当然,本题因浅浅而起,回头俺再来说说她,就作品而言不过就是写了写人的三急嘛,你看还有“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呢,也还有诗坛争论不休的梨花体呢……,这些不过是见仁见智而已,你的、或者你们的“冯唐金线”可以容不下她们(其实,俺真的也不喜欢她们),她们也照样圈着她们的粉丝,而他们也在这个时代烙下了一个个印记,是不是流传百世,不好说。
文艺到底有没有“金线”?前面我坦承不认为“冯唐金线”不存在。要是你问我,那摆出来看看呗,呵呵,我还真摆不出来,但是,我相信它(金线)就在那儿,个体的、团体的都在那儿。 如果一定要我说,我只能绕着说:
有一位导演曾对我(注:冯小刚 )说这样一番话,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他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得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得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束时还是一口酒。更可怕的是,这酒既不是葡萄酿造的,也不是粮食酿成的,是化学兑出来的。 他还说: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对我的电影,我听到过很多批评,大多都是围绕着“商业”两个字进行的。但上面这位导演的批评却略过了这些表面的现象,说出了问题的实质。 上面这段摘自冯小刚《淤出来的聪明》的第一节,它道出了一部好的影片的“金线”:像葡萄酿成的酒,我想你写的东西,如果读者品味也像葡萄发酵后的甘醇,那作品一定就是上了“金线”的。
金线在哪儿?俺不知道,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