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子四 于 2022-10-10 12:34 编辑
近日读老舍的散文集,首先得向这位老先生表达一下敬意,其次也要表达对他的佩服之情,因他的文笔幽默而辛辣。
其中有三篇小品文,说的是戒酒戒烟戒茶。令人忍俊不禁的句子就不搬字过纸了,只说他戒的原因是物价飞涨。以香烟为例,昨天十元一包的香烟,今天就二十元了,说不准明天是三十元还是四十元。以稿费谋生的他,即使没有烟就写不出文章来,也不得不戒。
老舍这三篇“戒”文,写于1944年,那时抗战还未胜利。动荡时期物价飞涨,情有可原。而我们活在相对和平时代,起码未发生世界大战,又何尝没有物价长翅膀的经历呢。
还是以香烟为例。当初我开始抽烟的时候,是几分钱一包的。抽上角以上,就算是潇洒走一回了。如今,十元以下的烟已很难买到,动辄二三十或三五十的。因而常起戒的念头。
幸好老头子我还有固定的退休金。年轻细仔,你月收入没个五六千者,千万别学抽烟。这是以我五线城市而言,一二线城市的,自己看着办。
我重点要说的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子?还不是因为物价的翅膀太硬么,所以婚也戒了生子也戒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祖训,未必敌得过亚历山大。
早些年可能还有些老人家,为自己的儿女未结婚而絮絮叨叨,现在可能都停止了聒噪。我也自认为是明智的,女儿女婿征求我意见是否生二胎的时候,我就很明确地反对。一是因为她们没有发财的能力,二是因为知道女儿身体本就羸弱,不忍她再过一次生儿的大关。有一个孩儿,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就够了。
我一些同学朋友,同样地子女都四十出头了,没有半点谈恋爱迹象。他们也心安理得了,习而惯之了。与其说是无可奈何,不如说是听之任之罢。
不管“人口危机”论如何喧嚣,也不管二胎三胎如何鼓励,若年轻人所感受的压力不能解决,都是枉然。
昨天晚上与一个年轻人通电话。我认识他,是十一年前,去湛江旅游。这年轻人当时二十五岁,是湛江的地陪。他陪伴我们这些老柴,也玩得不亦乐乎。因为玩得来,就一直联系着。有时候我的朋友去湛江玩,我也介绍给他。
我问他结婚了吗?如果没记错,你应该有三十五岁了吧。他叹气说:“三十六岁了,现在这环境,那有心思谈恋爱论结婚?”
其实他也不做导游了,自疫情以后,游客减少,哪能挣什么钱。我说不做导游,总要做些什么挣钱啊。他说,做过快递,做过美团骑手,做过......总之,有时是不知做什么才好。
那现在呢?总得有份工作吧。他说,在一个期货公司打工,偶尔也炒炒期货。我说期货这东西风险大,千万别寄太大希望。他说知道的,除此之外,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所以你问到结婚,我只能这样回答你,暂时戒了念想。
这是城市的情况,但在农村,却也未必。半年前我去附近的乡村玩,在一家公路边的大排档食饭。饭店老板五十五岁,他很骄傲地对我们说,他有两个儿子,七个孙子。他的两个儿媳就在店里帮忙,而且是主力。才过三十五的年纪,大儿媳生了四个,二儿媳生了三个。儿子呢?都外出打工去了。
我在村委会了解到,村里人早些时还普遍较早婚,也普遍生两个孩子。像这生三个四个的,倒是少见。不过,随着外出打工者越来越不肯回来,晚婚和生育也有下降的趋势了。
一次,我问女儿,还有没有未婚的女同学,介绍给我的一个朋友的儿子,四十多岁了。我女儿回答说,还有几个,但她们都说把恋爱戒了,把结婚戒了,这事免谈。
从戒酒戒烟戒茶,到戒结婚戒生子。说不清以后还有多少戒,也说不清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2022.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