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那一河脉脉流动着的缱绻柔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22 1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过,评判一篇好作品的标准有三句话:眼前一亮,心头一颤,喉头一热。眼前一亮是语言新颖,心头一颤是情感冲击,喉头一热是想朗诵。当我第一次读到同事王海波的散文《魏桥的桥》时,这三种感觉一起涌上来,令我击节赞叹,赞赏不已。我读到的赞美家乡,赞美魏桥的美文佳作中,《魏桥的桥》选材新颖,构思巧妙,它好似那一河脉脉流动着的缱绻柔情:“魏桥的桥没有南京长江大桥的宏伟,更没有北京桥富有的高端大气、文化底蕴,但她用独有的内秀和温文尔雅伫立在小清河上,伫立在每一个魏桥人的心灵深处。这些桥将魏桥和外界连在一起,连向了未来,连起了魏桥干群奔向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也就是自这时起,我对同事王海波的关注渐渐多了起来:19968月,他刚刚从魏桥高中毕业,便来到魏桥棉纺织厂(魏桥创业集团前身)工作,那时还陶醉在金庸和琼瑶作品里不能自拔的小年轻,一下子就跌进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现实当中,当时油棉加工厂的轧花、剥绒、榨油车间,都历练过他的心高气傲,磨砺过他的一身疲惫。“没有磨砺的人生不算圆满的人生”,当我们一起再度回望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更多的感慨就是,“无悔青春,无悔岁月,无悔魏桥创业。”参加工作后的这二十多年间,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也不忘积累生活,用知识不断地充实和武装自己。他一直相信书香伴随成长路,只有文学能够滋润心灵,照亮自己的人生路途和内心世界。俗话说,天道自古酬勤,付出才有回报。2015年时,王海波凭借着过硬的自身条件,先是加入滨州市作家协会,当年又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当仁不让地成为企业文学创作队伍中的骨干分子。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过四十天过午,作为相知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好朋友,恰巧他又处在了弃“四”奔“五”的年龄段,因此,王海波多次和我聊起过曾经的过往:1997年春天,他被分配到原魏桥二纺细纱车间,之后相继参与魏桥二区、三区、滨魏工业园、邹魏工业园等单位的建设安装。他告诉我,对于高速度、快节奏、满负荷工作状态的“魏桥速度”,他是有着深刻体验的,在设备安装期间,职工晚上加班到11点签退下班是工作常态。2001年结婚前的婚纱照,他都是事先和摄影师电话约好,晚上加班结束以后才去的影楼,等到拍完婚纱照时,已经是下半夜两三点了,第二天他照样耽误不了正常上班。歌中所唱的,“铁打的身骨钢铸的筋,我们是魏桥创业人”,这是魏桥创业人真抓实干,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和真实写照,同样,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中,他始终感恩企业强健了自己的体魄,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创作水平,让自己在后来的岁月中,勇于直面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战胜各种突然而至的困难。


  参加工作以来的26年间,王海波在车间后勤岗位干了25年。所谓的纺纱分厂“后勤”工作,就是事无巨细地为生产一线打“下手”、服好务,大的方面是根据生产需要,结合分厂的修理费使用情况,合理地申报计划、领用配件,小到刻字、换玻璃、维修运输车辆,“天天不见活,天天闲不着”,平时或许人们看不到他们到底在忙什么,而他们还是东跑西颠,经常忙得心急火燎,满头大汗。他笑着告诉我,2001年冬天他结婚那天,赶回家时,所有亲戚、帮忙的街坊都已悉数到场,家里万事俱备,只差“新郎”了。甚至他还记得,当年魏桥三区尚无配件仓库,他所在的三区分厂安装,需要跨越小清河大桥从二区领用配件,用油压车拉东西犹如老牛拉破车,速度太慢,效率太低,他便一直用妻子陪嫁来的重庆80摩托车当动力,最重的时候拉上2箱锭子、20箱钢领,一同领料的同事还站在油压车上押车;最窘迫的一次,是傍晚时分油压车轮陷在小清河大桥桥面的伸缩缝里,等他从车间拿来撬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后,已是月上柳梢头了……


  20023月,他所在的分厂全面投产了,生产节奏稳定了,可魏桥创业大家庭中发生的一幕幕暖心的故事,一个个闪光的人物,经常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出现,加之他善于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善于总结生活,归纳生活,这些都促使他忙里偷闲,尝试着用手中的笔,用心去书写身边的好故事、好人物、好办法,赞美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每当新的一期《魏桥创业报》下来,除了浏览重要的企业新闻以外,我就是搜寻文章标题下的“王海波”三字,他的人物通讯、技改文章简练明了,遣词造句可谓字斟句酌,毫无赘语;他发表的散文作品唯美精致,玲珑剔透,每一篇都像精美的工艺品一样,令人品读再三,读来意犹未尽,总是让我感觉不过瘾。《避雨的麻雀》《那个下雨的星期天》《又到中秋月圆时》《夯情悠悠》《风吹麦浪》《大寒小寒又一年》等等,寓情于理,相得益彰,力透纸背,让人受益匪浅。“一事精致,便能动人”,王海波无论干本职工作还是搞文艺创作,都有一种真情,一种挚爱在心中激荡不已,并且贯穿始终。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王海波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企业在大发展、快发展的过程中,或许不是那么十分完美,但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身边丝毫都不缺少美的存在,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除了做好分厂的后勤服务保障,他还额外负责分厂的主题党日、发展党员、党员答题、党建宣传等琐碎工作,每逢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他还要协助魏桥工业园领导做好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2015年底,国家二胎政策即将放开,但那时尚不明朗,就在无任何资料可以借鉴的艰苦条件下,他执笔为集团公司元旦晚会精心创作了喜剧小品《二胎变奏曲》,他自编、自导、自演,一连串程序走下来,节目在集团公司元旦晚会演出后“一炮走红”,他将部分方言土语恰到火候地插入作品其中,大大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很多乡镇机关、企业元旦晚会信手拿来,照搬照演,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笑声。他为魏桥镇2018年首届春晚创作的小品《就恋这片地》,同样也是他准确把握时政信息,将土地流转这一敏感题材搬上演出舞台,让人们笑中含泪,泪中带笑,深受思想启迪,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行为心表。他的思亲念故、如缕乡愁基本上都浓缩在两千字左右的文章内,达到了文短情长,言简意丰的效果。在我的印象中,故乡则是村头黄河大堰上的那艘木船。它就像镌刻在我心灵上一朵永不凋谢的美丽花朵。又如一杯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每次品起都沁人心脾、回味悠长。”仅用寥寥数笔,《故乡与船》便把人引入了岁月的深处:上行的时候,水流却成了最大的阻力。运气好的时候碰到顺风还好点。若是遇上逆风,那些拉船的纤夫则需要用上加倍的力气。通过老人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一个个光着膀子,黝黑的皮肤上透出力量的光芒。汗水顺着脊背流淌着。拉着那沉重的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一曲低沉的号子与河水的怒吼交织在一起,身后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那场景仿佛就是那幅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他将“撑船、打铁、磨豆腐”这“三苦”之一的“撑船”,写得沦肌浃髓,走脑入心,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沿黄两岸人民那种不屈不挠,拼搏生活,同舟共济,抗击风雨的可贵精神和强大力量!


  王海波喜欢读书,他也在发动身边的同事、朋友读书,他借用梁晓声的话来鼓舞大家:“读书不一定能功成名就,但至少能让你出言有尺,做事有余,说话有德,嬉笑有度。”他根植齐东大地(魏、码、台一带的旧称),礼赞家乡,赞美企业。在《魏桥的桥》中,他抓住了其中具象的“桥”,由狭义引申为广义:“交通的桥或许有一天会损坏,人心的桥却永不会断。沟通是桥,理解是桥,宽容是桥,肚量是桥,同情是桥,友善也是桥,友情是桥,淳朴是桥,真心更是桥。这些不正是魏桥人的精神内涵吗?”这篇美文,在2017年年11月获得中共魏桥镇委、人民政府“团结实干,振兴魏桥”征文大赛一等奖;《故乡与船》2015年滨州市文广新局、滨州市文联“不能忘却的记忆”征文比赛二等奖、尔后收录于2017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黄河农桑》一书中。他自己创作并参与朗诵的诗作,获得了邹平市人大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一等奖,由于成绩突出,他还先后多次获得过魏桥镇“文艺工作先进个人”,魏桥创业“模范通讯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文体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


  有人曾说,“脚下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深情。”二十多年里,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深情,都倾注在王海波的辛勤工作中,流淌在他的文字里,因为有了这份不老的激情,他才工作、创作两不误,遵从内心,问心无愧地付出了比别人多出数倍的心血和劳动:他勤于思考,不懈学习,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最基层职工开始起步,一步步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历练为一名难得的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他自建的个人公众号《杂烩菜》,至今有好几个月没有更新了,我电话催促他尽快更新,先睹为快,他回答我的总是一个言简意赅的“忙”字。是啊,妻子是个两班倒的普通女工,身为两个男孩子的父亲,他既要忙着当爹,又要忙着当娘;既要忙着做饭,又要忙着辅导:既要忙分厂工作,又要忙工业园工作,忙东忙西,忙这忙那、忙来忙去,可不真的就是一个“忙”吗?用他脱口而出的一首“打油诗”最能概括他当下的工作现状了:起早贪黑紧忙活,上班回来就下厨。每天三顿家常饭,一年三百六十五。可他这样说,即使再忙,也要倾心尽力讲好魏桥故事,传播企业文化,以独特的生命体验讲好魏桥大地、魏桥创业的过去和现在,当然更憧憬着魏桥大地、魏桥创业越来越美的未来。


  和王海波一样,我在魏桥镇驻地读书、工作了近四十年,他也在魏桥镇驻地读书、工作了近三十年,我们的根早已深深扎进了魏桥创业乃至魏桥这片膏腴沃壤,我们相继在这里成家立业,成人成才。每逢读着王海波笔下的“桥”,就让我们激情澎湃,心神激荡,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里,幸福感就像大桥下的小清河水一样涌进心底,这粼粼的碧波,流淌在每一名生活在魏桥的人的心中,永不枯竭;魏桥的“桥”拉近我们迈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距离,天堑变通途,也让我们的魏桥大地、魏桥创业乃至不断壮大的“魏桥”品牌,获得了“再发育”和再成长的机会,同时让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2#
发表于 2022-12-23 12:08 | 只看该作者
魏桥集团,从初创到腾飞,注定有一大批中青年才俊,在为宏图大业流汗流血。王海波有才气,有担当,当属魏桥集团顶梁柱式的人物了。值得歌颂,值得赞扬!
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6 19:41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2-12-23 12:08
魏桥集团,从初创到腾飞,注定有一大批中青年才俊,在为宏图大业流汗流血。王海波有才气,有担当,当属魏桥 ...

都是熟悉的同事、文友,写起来比较顺手。感谢高老师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2:31 , Processed in 0.05259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