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非首发] 论《鄘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2-17 1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鄘风》

   邶、鄘、卫都是古国名。据说周武王灭殷以后,便将纣的京都沬(今河南淇县西北)附近地区封给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并将其地分而为三:北为邶(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鄘(今河南汲县东北),东为卫(今河南淇县附近)。武王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守卫三个地方,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武王死后,儿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执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嗾使武庚叛乱。于是周公率兵镇压,杀死武庚与管、蔡、霍等。接着又合并三地为卫,连同原殷民一起封给康叔,建都殷墟(今河南淇县)。

   这是历史,但不是全部的细节,不是后来的故事。后来有故事的,故事里有河流,河流中有孤岛。因无法佐证,这只能是一个个故事。

  有一群人,他们是周朝王族的子弟。他们姓姬,与王同族,他们与王,有共同中的母亲。他们是忠勇的战士,他们勇敢、忠心,是这个国家的钢铁长城。

  有一群人,他们是罪犯,他们世代为奴。他们没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生下子女,一出生就是罪奴。生而为奴,永世不休。女孩十一岁就要入宫为女奴,男子就跟着父亲学习手艺,从事国家建筑、铸造、等最繁重的活。他们世代累传,手手相教,数十代的悲惨命运,却传承了最高的艺技。青铜,建筑等,传世的青铜器,都有他们无名的身影。他们只能与罪犯通婚,女儿都会被指嫁,被赏赐。

  这一群生而有罪,累世为奴的人群。被历史所淹没,他们悲伤的命运无从知晓。后世有不良井,不良人。也只是存在于史料里的记载,他们的挣扎与呐喊,他们悲伤的眼泪,他们彷徨的内心,他们无助而倔强的灵魂,都灰飞烟灭。
  
  这些悲惨的人群,他们自身用诗歌记录,用生命谱写了这个群体的悲喜。孔圣人在删定《诗经》时,从三千多首诗歌中,把他们的血泪之诗,排序,归纳。放入《鄘风》。

   时间久远,秦焚书坑儒。这些诗篇的真象慢慢消亡。汉代儒家的经书都找不到了,在汉儒叔孙通得到政权的支持下,儒学按书分为六家(六经)互不通贯,各修一门,到汉武帝时期采纳汉儒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立太学官学,儒学转变成经学。执行汉儒公孙弘的儒法和流,形成了利䘵之学,从六家发展到五经十四家。儒学门派化。在政治上形成利益集团。而孔子也被尊为圣人与素王,开始被神化。儒学也被庸俗化。到宋代,更被理学化,形成三纲五常的理学。儒学由经学成了儒教。吃人的一面被展露出来。而诗经的真义被历史一层层的剥落,修饰。到今天,我们已经无从找寻。加上年代久远,字词之义变迁,那些血泪之诗,被解释得面目全非,前言不搭后语,肢离破碎。

   2000多年过去,真象早已泯灭。而我,只是推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鄘风》就是西周初期,那场三监之乱,被管叔等诸侯哄骗,忠心跟随王室,却被欺骗反周的周朝王族子弟兵。如同清朝八旗子弟的身份。这数万跟随起兵反周的子弟兵,得知真象后,放下兵器。却已经叛国。国法难容,这些忠心耿耿的子弟兵,这数万周室子弟,从此为罪奴,生生世世不得平反,子子孙孙,累世有罪,后辈子孙永为罪奴。他们写下了这些诗篇。因为如此,后世所有解释《鄘风》的诗篇,没有这个立足点,就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牵强附会2000多年了。而我,又如何证明这些呢?无法证明,就让我们来看,诗经《鄘风》的另一种解释吧。一种能自圆其说,通达每一首的解释。

  《鄘风》是我国第一部,罪犯文学。那些灵魂,无家可归,四处游离的灵魂呀,如果,再一次被理解,被感知,是否?可以安息。

《周礼》记载:以五刑纠万民:此五刑,与寻常正五刑墨、劓之等别,刑亦法也。以圜土聚教罢民,正谓夜入圜土,昼则役之司空,困苦则归善。

《周礼》记载:一曰刑新国用轻典。十三经注注疏:《康诰》之时,周法未定天下,又新诛三监,务在尚宽,以安天下。先後量时,各有云为,乃谓是错也?”

《周礼·掌戮》经注云:墨者使守门,[注]黥者无妨于禁御。劓者使守关,[注]截鼻亦无妨,以貌丑远之。宫者使守内,[注]以其人道绝也,今世或然。刖者使守囿,[注]断足驱卫禽兽,无急行。髡者使守积。[注]玄谓此出五刑之中而髡者,必王之同族不宫者。宫之为翦其类,髡头而已。守积,积在隐者宜也。

《周礼·秋官上·掌戮》曰:髡者使守积。(郑司农曰:髡当为完,谓但居作三年,不亏其体者也。五刑之中,而髡丈必王之同族不割者。宫之为剪伤其类,髡仍似守续也。)

   这数万王之同族的子弟兵,叛国有罪,因周礼有条文,新国用轻典,就不诛杀他们。周礼有条文,王之同族不宫者。宫之为翦其类,髡头而已。守积,积在隐者宜也。所以没对他们处宫刑,就是可以让他们有后代的意思,但不分男女,连带家人剃去头发,只留下耳朵两边的头发。并把他们圈禁。就是圜土的意思,也是后世的监狱。因为人数太多,也要为服务宫廷,就在离宫廷很近的鄘地,建了圜土,安治他们。男为奴,女为婢。累世如是。这就是“以圜土聚教罢民,正谓夜入圜土,昼则役之司空,困苦则归善。”白天奴役他们,晚上住监狱,让他们世世代代都困苦,而让他们回归到善良。政权要用他们昭示天下,以儆效尤。

   有了这个立足点,《鄘风》中那些字词之义,就解开了。不用再牵强附会了。

   现代社会,不会再诛连九族,不会再累世有罪。但我们可以去感知那些悲怆的生命,听见、看见,安抚他们的灵魂。

《鄘风》第一首《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就是剃了光头,留下两边的头发。实则是维护我的仪容。因为要处宫刑的,从轻处理,才只剃了光头。虽然该死罪,但我们也是王的同族,我们有共同的母亲,为什么不原谅我们,要我们世代有罪,生而为奴。

   第二首《墙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为什么墙上的刺不能扫除,因为这是圜土,也就是现在的监狱呀。

   第三首《君子偕老》“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这是罪奴的婚礼。我是有污点,我夫君也是罪奴。婚礼上,我两边有头发如云,我不屑带假发。这个光头新娘子,发出了不甘命运的呐喊与轻蔑。这是个多么倔强而不屈的灵魂呀。

   第四首《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首我永无法读完而不落泪,这是婚后生的女儿,十一岁要送到淇水之上的宫中为婢。小丫头,哭喊着,这是我的家乡,还有邻居小妹姜姜,等我去采桑,为什么要送我去宫中,去淇水之上呀。泪如泉涌。

暂到这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20:31 , Processed in 0.0513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