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短篇小说:掰笋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6 1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杜官恩 于 2023-4-27 02:16 编辑

@掰笋子,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掰得过多。要想口味丰富,就得一个一个垇口跑,一片一片竹林跑。制作干笋子时,也要分开一个一个包裹收藏。
关键词:笋子,儿歌,瑶台山。

小小说
       掰笋子

  这些日子,杨絮英天天在掰笋子。房前屋后掰过了,又跑到村子后面的瑶台山上去掰。
杨絮英每天早晨背起篓子出门时,看着门口开阔的一块场地,眼前便会浮现出小时候一群小女孩跳皮筋的情景,耳畔就会响起《掰笋子》的儿歌声音。

  笋子乡,竹子长
鸦雀子飞来叽叽汪

  笋子尖,四月甜
娶个花媳妇种麻田……

  这里是竹山竹乡,人们依竹而生,靠竹而活。早前,竹楼林立,竹床竹椅簸箕筲箕……竹器遍地。身后的瑶台山,被原始森林般的竹林迷蒙笼罩;小溪流水倒映,全部是竹枝剑叶摇曳的疏离。
  杨絮英是瑶台山的女人,是郑友强弄过来的“花媳妇”,长得好看,像花一样的媳妇。
当初,因为郑友强原先的媳妇早逝,郑友强临近退休,对于再找媳妇一事还有点犹犹豫豫。
  而恰在这时,单身已久的杨絮英,通过热心的介绍人,找上了郑友强的家门。
  郑友强说:“我们可以在一起生活,但我们上先得把话说明白。退休以后,还是会到广州女儿那里去的。”
  杨絮英说:“可以,现在只要能把眼下的日子过好就行。你想去,我又不拦你?到那时,我就回我儿子家。”
杨絮英相信日久见人心,人的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才自信满满,把话说得这么干净利落,让郑友强无话可说。
就这样,杨絮英和郑友强生活在了一起。      
  也许是四月,万物勃发,连人的情感也长出了探春的幼芽,格外绵柔。说人们喜欢做春梦,就是这个季节五彩斑斓的花朵。太阳温和,到处暖意融融,柳絮飞花,芬芳扑鼻,气息暧昧,让人们忍俊不住会产生种种欲望。
也许是儿歌提到了笋子,以笋子为题抒发的情怀,与杨絮英产生了共鸣。风过竹林,悉悉嗦嗦,鸟入竹园,叽叽喳喳,她竟然处处都能听到儿时的歌谣。

  笋子浆,四月香
嫁个小儿子搭老乡

  笋子娘,四月靓
堂屋里穿件绛衣裳……

  笋子是瑶台山的慷慨,是竹林的大方,也是山村男人女人们的不吝。行走在村旁溪沟,掬一捧山泉入口,清冽甘甜。沉浸在碧烟淡雾,缥渺无垠,飘飘欲仙。
  眼前的景物,告诉杨絮英,这里能滋生愿望--像笋子尖尖,奋力伸向天空,媲美人间;也能收获希望--像笋子尖尖,聚以稚嫩清香,凝成佳肴美味,长留人间。
  笋子配以川巴熏肉暴炒,是瑶台山人爱吃的一道名菜;如果用山凤椒泡制嫩笋尖,更可以达到无笋不食无笋不香的程度。早年,在邮局工作的郑友强送信送报下乡,一年四季,中午一餐饭都是在乡村朋友家吃的。他的朋友众多,因此他吃遍了瑶台山的所有笋子,吃出了各地笋子的绝味。
  当初,杨絮英进门时,郑友强就问过她,“你会不会做笋子菜?”
  杨絮英说:“瑶台山的女人,哪有不会做笋子菜的?”
  杨絮英出自瑶台山里的杨田垇,一个小地方。郑友强吃出来了味道,说她做的笋子菜挺有味,挺好吃,带有杨田垇的味。
  杨絮英听出来了,郑友强在外面吃成了老师傅,吃成了美食家。
  郑友强确实也没有别的爱好,忙碌的日子多,多吃是他的口味奢求,也是他的体能保证。久而久之,需求变成嗜好,自然而然,入骨渗髓。
  杨絮英问郑友强,“你喜欢吃哪里的笋子呢?”
  郑友强说:“我也说不上来,只要是瑶台山的笋子都喜欢。”
  杨絮英笑了笑,“你的味觉范围还挺宽啊?”
  郑友强说:“味觉好的人身体健康。”
  杨絮英知道怎么掰笋子了,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掰得过多。要想口味丰富,就得一个一个垇口跑,一片一片竹林跑。制作干笋子时,也要分开一个一个包裹收藏。
  这就是杨絮英天天做笋子菜,天天味道新鲜的秘密。
  杨絮英每天去一个地方,每天掰一篓子回来。
  瑶台山胸怀博大,庇护着它的儿女们,呈现生活多姿多彩。
没人的时候,杨絮英也喜欢边走边唱。

笋子哥,四月梭
生个小伢子肩头坐

笋子干,楼上晒
一篓子背回大瑶台

歌声随风满谷飘荡,撩人心魄。杨絮英顿觉浑身轻松,步态轻盈飘逸,穿行云雾山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4-26 20:0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杜老师,感恩您的支持。马上学习欣赏。
3#
发表于 2023-4-26 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排 于 2023-5-3 09:01 编辑

用一首歌谣串起整个故事,又用散文诗的语言叙述一对老人的黄昏 恋情,虽然故事简单,有许多无奈,但充满生活情趣,不失为一个好故事。
4#
发表于 2023-4-28 09:55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这个短篇小说更像是一段小台词,亦或是一个小剧本,台词和剧本对语言的要求更高,所以欣赏老师的小说时,总是能强烈地感受到语言的韵律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0:40 , Processed in 0.05297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