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历元年(766)六月,颜真卿由出贬硖州别驾改贬吉州司马,官职由从四品下阶降到从五品下阶。按唐制规定,别驾和司马都是州长官刺史的重要佐官,根据人口多少,州又分上、中、下三等,上州刺史从三品,司马从五品。吉州司马的官阶是从五品,说明当时的吉州属于上州,算是人口比较茂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方。
颜真卿之所以贬到吉州作司马,是因为写了一道《论百官论事疏》,得罪了当朝宰相元载。元载是凤翔府岐山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原本出身寒微,通过勤奋苦读于天宝初年考中进士,唐代宗即位后,他讨好权宦李辅国,当上了宰相,后来因协助铲除李辅国和鱼朝恩两个权宦受宠、逐渐独揽朝政,专权跋扈。颜真卿上疏之时,正是元载志得意满之际,算是不小心摸了一把老虎屁股。
这时的颜真卿已经五十八岁,年近花甲,因平定安禄山叛乱有功,已经官至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并晋爵鲁郡开国公,上柱国二品。按照唐朝规定,七十岁就可以退休。此时的颜真卿本可以万事不管,和光同尘,守在京城安度晚年。但他本性忠义,性格刚正,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别人不敢管的他要管。这一说一管,就容易得罪人,不但被贬出京城,最后还忠至灭身,死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之手。
颜真卿到吉安的这一年,国家大乱初定,郭子仪还在到处忙着平乱为朝廷救火,那个豪迈风流的大诗人李白已经掉到长江里淹死了四年,那个慷慨雄壮的边塞诗人高适刚刚去世,而穷年忧黎元的杜甫辗转到了成都草堂。几年后,一个姓裴的郎中也被贬到吉州,同样被贬随州而擅长写五言诗的刘长卿写了一首七言诗——《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颜真卿到吉安时的所见所感,也许和刘长卿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他的感慨诗句没有留传下来,留传下来的是刚正不阿和赤心为国的忠义遗风。元代学者、吉安人周巽在《鲁公祠序》中称赞颜真卿:“以兴起斯文为己任,益广学舍,聘贤士以淑我吉人,自此庐陵声名文物卓为江表冠。”光绪《吉安府志》载:“吉州多忠节士,盖鲁公流风遗俗。”白鹭洲书院山长欧阳守道也赞颂颜真卿对庐陵的功德,“以鲁公为此,此州俗化,受鲁公赐多矣。”总而言之,在吉安人眼里,颜真卿是开创庐陵文化的先驱,正是因为颜真卿在吉州的作为,为吉安地区带来了文化曙光。
算起来,从766年六月来吉州,到768年五月改任抚州刺史,颜真卿在吉州的时间约为两年左右。在这两年里,颜真卿在吉州的具体行状,详细记载的不多。通过各种零星记录,大致可以看出一些痕迹。这些痕迹归纳起来就是:一部诗集,两处题刻,几个朋友,千载遗风。
一部诗集,即颜真卿在任吉州司马期间所写诗文,颜真卿家学渊源深厚,学养精湛,不惟书法一绝,诗文也很好。只不过书法的光芒掩盖了其诗文成就。大历三年(768年), 六十岁的颜真卿在吉州,与僧、道、儒、宦各界友人诗酒讲论,所写诗文辑成了《庐陵集》十卷。可惜散轶不存。
两处题刻,即颜真卿青原山净居寺所提的“祖关”二字,以及在永新禾山题写的“龙溪”二字,至今犹存。关于青原山题刻,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 十二月,颜真卿游青原山靖居寺,写下了《靖居寺题名》一则小文:“唐永泰二年,真卿以罪佐吉州。闻青原靖居寺有幽绝之致,御史韩公涉、刺史梁公乘尝见招,欲同游而不果。大历二年十月壬寅,......明日,及僧明则、智清而登礼焉,因睹行思天师经始双泉之灵迹,道契律师纂成(阙)路之秘藏。徘徊瞻仰,乃援翰而勒於碑阴。”靖居寺就是今天的净居寺。
按照这则记录,颜真卿还没有到达吉州,韩涉和梁乘就邀请颜真卿同游青原山,结果没有成行,后来明则、智清两个和尚亲自上门邀请,才一起登上了青原山,当场题写了两个八分字“祖关”二字。这两个字用得是异体字,一般人不认识,但名气很大,被后世誉为不可多见的颜真卿八分书体。时至今日,“祖关”二字依旧高悬净居寺山门。
另一处题刻,则是天宝五年所写的禾山石壁上的摩崖书法“龙溪”二字。嘉靖《江西通志》载:义山,在永新县东南二十里,峰峦相顾,若有长幼之序,故名......颜鲁公为吉州别驾时,尝游此,大书“龙溪”二字,刻石上。义山就是今天的永新禾山,当地又称秋山。文中提到的颜真卿任吉州别驾,应该是泛称,不是真实职务,关于这一点,各种资料记载不一,相互矛盾,姑且置之不论。
颜真卿被贬吉州时,当时的吉州刺史叫梁乘,梁乘为进士出身,在京城当过户部仓部郎中,曾经是颜真卿的下属,二人在京城时就交情不薄。梁乘因为先得罪了宰相元载,先一步被逐出京师,迁为吉州刺史。现在颜真卿反而成立梁的下属,但二人同病相连,惺惺相惜。梁乘也没有把颜真卿当下属看,除了重要公务,一般不劳颜真卿大驾,而且为颜真卿积极创造各方面的便利条件,还专门修建了三间雅舍,题联曰“舟隐沙滩作小憩,待到风来作大帆”。这样一来,颜真卿就有了充裕的时间做学问,搞教育。
颜真卿作为享有盛誉的当朝重臣,来到吉州,自然给庐陵大地带来了文化新风。加上颜真卿重视教育,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在吉州扩建学舍,聘请贤士,对庐陵文化风气影响深远,这也是庐陵人将其视为文化先驱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几百年后,颜真卿的后人才会出现在吉州。据《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记载,颜真卿的后裔只有吉州永新人颜诩一名,似为南宋初期之人。又据《元人传记资料索引》,吉州永新人颜奎为颜真卿的十九世孙。颜诩和颜奎都是吉州永新人,或可能为同族。不管怎么说,因为颜真卿来过吉州,吉州记住了颜真卿,有了颜氏血脉,庐陵文化中也种下了颜真卿博学多闻、坚毅忠贞的学问和风骨的因子。
如今,追思往事,俯仰千年,吉安人们依旧有着当年周巽在《鲁公祠》诗中一样的感慨: 鲁国祠堂在,螺川古驿东。 吉人思别驾,唐史具孤忠。 础润香芹雨,廊回古柏风。 我来拜公像,肃肃仰冥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