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世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29 0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不如风 于 2023-7-5 11:17 编辑

    


  舅哥的闺女高考成绩出来了。一本线408分,她超了70多分。


  舅哥的微信圈里排满了报考的信息,但一向精明的他不想花这笔钱,于是和我联系。直系亲属,又是孩子的关键一步,我二话不说,拿资料来吧。


  看了看2023年招考大数据,对照了孩子的分数和省排名,我给列了黑龙江的“农大”,不算名校,但也是211,搭边能冲进去;第二个列了秦皇岛的“燕山大学”,海边城市,离家也不远,当然,这个大概率用不上;第三个垫底,牡丹江医学院,比她的省排名低了七千多,这就是摆设,但还必须有。剩下的还有七个选项,学校要求都填,那我就不管了,建议她“清华”“北大”随便填,因为真的用不上。


  前后十分钟吧,我把填报志愿给列完了,去忙自己的活儿了。舅哥脸色不太自然。他走后,老伴埋怨我,说我不会办事,这么大的事也草草应付,惹得人家不高兴。


  我也没辩解。她的分数就那些,大数据摆在那,黑龙江省内可供选择的几个大学有限,十分钟把问题解决了难道不好?报考有一周时间,多少家长像疯子一样病急乱投医,似乎报错了就是走错了路,走错了路就影响了终生前途。舅哥的意见是省内211,舅嫂的意见是挑专业为主,孩子的意见是省外,一家三口争犟个不停。学校老师经常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要好的家长也纷纷推荐自己的认知,某些特别关心的亲戚还在热心地出着主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到底听谁的?舅哥一家就是普遍高考生家庭的折射,而我用了十分钟解决问题,且不让自己陷入这些的公理婆理涡流中,如果还是做错了,那就错吧!毕竟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却无法让其他人特别满意。


  舅哥后来煎熬了两天,眼睛满是血丝,还是没搞明白。只得找到了专业的报考老师——业内人士称为“曹大忽悠”。曹老师一年干一个星期活,收入30万,家里从早到晚不断人,她经常累到一手吊瓶一手操纵电脑给人报考。进门一说情况,曹老师点开专业软件,闪电般的速度滑过了几个页面,“你家孩子还真的好好报,报好了能上211,报不好可就亏了!”舅哥睁大眼睛盯着,也没看出她从哪得的结论,未等细问,曹老师先开口了:“报名吧,我再细给你说。”话音刚落,门外新客已经迫不及待了。


  舅哥最终没交这2000块钱,他觉得曹老师的江湖套路太明显。后来,学校的某科老师请他们三口吃饭,说要给孩子庆祝一样。老师这么热情,一家人还是去了。到那一看还有好几家家长,老师做东,一是庆祝几个孩子成绩不错,二是明确告诉大家,她也兼职报考的活儿,比外面那些报考机构价格便宜,1500块钱。


  当场,吃人嘴短的几个家长决定捡这个便宜,纷纷表示报名,有的还随即转了款,这顿饭宾主尽欢。舅哥一家,最终落实在老师这儿交费报考。


  又折腾了几天,舅哥又上门了,请我们吃狗肉,他这回态度好多了。老师给他列了十个志愿,后几个志愿是“逗你玩”,前几个包含了我列的那三样,经家长慎重选择后,冲“农大”,保“燕大”,垫“牡医学院”,哈哈,时光倒流回那个十分钟了!


  十分钟的活儿,舅哥折腾了快一个星期,花了1500,全家人着急上火,最后回到了原点。但他这么折腾却毫无怨言,从我这简洁明了地拿到答案却愤愤不平。这世间的人和事,把复杂的事搞简单了往往让人惴惴,而把简单的事搞成复杂了,却常常赢得了心安。


    


  几年前写过“黛玉姐”的故事。这位县里的才女以诗歌见长,虽然写了三十年没发表过作品,但热情不减。后来又爱上了朗诵,因为天生的“大舌头”、平卷舌不分,读出来的“泪流满面”像极了“内有冷面”。于是杜撰了一篇小说,说某才女生来残疾,舌头短半截,又酷爱朗读,便信了一民间游医的偏方,用半拉鞋垫接在了舌头尖上,从此每逢夏天,就要往口腔里喷点脚气水……


  但“鞋垫”这个称呼最终没安在黛玉姐身上。论坛上一个不知年纪、不知男女的ID,在创作群里、在发贴回贴里,经常说些中国人看不懂,歪果仁不明白的臆语。照我的主观思维:这是故意的!凡是不说人话的,一是没什么水平,故作深沉,玩高难度玩出了笑话,却仍然乐此不疲;二是没什么水平,故意恶心别人,来搏人眼球,刷刷存在感。


  不管哪方面原因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会好好说话,那就不看她的帖;不会好好回帖,那就当她没回。也许还有第三种可能,人家就是习惯运用这种语言方式,祖祖辈辈、乡里乡亲都这样,这就是属于地域特色了。总之,虽然称之为“鞋垫”,多数情况下并不与鞋垫正面交流,经常抱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某一天,鞋垫在群里遇到了一个小丫头。当然,小丫头也二十七八岁了,比“徐娘半老”还要老两岁,但是在众多七老八十的人群中,她只能算个涉世未深、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小丫头嘴尖舌快,和鞋垫做了短暂的交锋,很快就败下阵来。好家伙,鞋垫那些诘曲聱牙的方言古诗白话文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流氓气十足的乡土味,且反应机敏,“人家缠脚,你缠舌头”“你算老几?跟你爸妈汇报去,我不需要……”


  我的天啊!人说“士隔三日,刮目相看”,而今看鞋垫怕是得把眼皮刮吐噜皮呢!短短几句话,我就断定小丫头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一瞬间,时光倒流回童年,市场上卖猪血的老娘们儿和卖大酱的老娘们儿打了起来,就是些日常口角,彼此把箱底的污言秽语都抖露出来,爹妈祖宗的满天飞,一时瑜亮难分高下,最后卖猪血的把裤子脱了,要当众大便抹对方嘴上,卖大酱的这才狼狈逃离。


  乡土乡音的回忆总是有味道的……


  倒让我几乎可以断定,鞋垫似乎好像是个女同志吧。男人即便骂人,通常也不是这个腔调的。


  其实论坛斗口实属正常,生活中处处受屈,网络里适当发泄一下,无可厚非。这点不让人惊诧!让人惊诧的是:就这么忽匆匆地把本相露出来了?不玩高深了?不云山雾罩了?不神鬼莫测了?早这样多好,装来装去多累啊!


  那位张就骂人,急眼就脱裤子的卖猪血的老娘们儿平时人缘不错,穿上裤子一样有朋友,一样有生意,因为大家对此并不惊诧;而如果一个衣冠楚楚、张嘴闭嘴道德经的高端人士,突然爆粗口脱裤子,大家会很惊诧,当然,也一定是很好看的节奏。




2#
发表于 2023-6-29 0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洛雨漁舟妙玉桌 于 2023-6-29 10:00 编辑

淡淡不如风,“你算”这两字是你自己加上去的,或脑补的。
你用你的经历和情绪补充第2章节的非对话空白内容,是我没见过的,也是我从没见识过的。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谁也没有错,争论也无效。
让人不能做这个,做了是自卑、是创新,不符你心意,是令人唾弃的老妇、市井之人,不是高端华服的中意行为,你不是拿你的“布”缠别人的“脚趾”吗?是有性别的歧视?还是有其他令人大主义不爽的内容?
让人不能说这个、不能这样说,无异于缠人舌头,说的不好,你说呀,人交流不是可以从话开始?实在踩到尾巴了,松开嘛。
人说一叶知秋,是大气候到了。
人要说以一点当百,这是什么节奏,掐指一算么?


3#
发表于 2023-6-29 10:0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帮舅哥的闺女报考志愿这一节,我不说你也知道你少了什么环节。
就像瞧病,人家排队一上午,你问话两分钟,开药三五片就打发了,熟人也不能这么敷衍啊!
你觉得是最佳治疗,人家不信你就不吃你的药,你的医者仁心也就当驴肝肺了。
填志愿也一样,你要是打开电脑,反复搜寻,然后科学、迷信一通占算,兴致来了再跳一通大神……
这可不是忽悠,人家舅哥要的就是这种仪式感……唉,舅哥这种认知也培养了大学生,难为他了。
4#
发表于 2023-6-29 11:3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空气中一粒尘也被你当做了素材,必须夸。
5#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7:30 | 只看该作者
洛雨漁舟妙玉桌 发表于 2023-6-29 09:55
淡淡不如风,“你算”这两字是你自己加上去的,或脑补的。
你用你的经历和情绪补充第2章节的非对话空白内 ...

看懂一小半。加上“就算”比较通顺。咦,你咋知道加了两个字?
6#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7:31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23-6-29 11:39
哈哈哈,空气中一粒尘也被你当做了素材,必须夸。

足不出户,素材难得,再放过灰尘,就什么都没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7:32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6-29 10:04
哈哈,帮舅哥的闺女报考志愿这一节,我不说你也知道你少了什么环节。
就像瞧病,人家排队一上午,你问话两 ...

这么说也不太公允。
舅哥花了1500,而那无数抢着花2000的又怎么说,那里面可不乏985考生。
七天挣30万,说明这样的家长太多太多了。
当然,这样的报考机构也越来越多,听说有的老师收到3000一个了。
8#
发表于 2023-6-29 20:15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3-6-29 17:32
这么说也不太公允。
舅哥花了1500,而那无数抢着花2000的又怎么说,那里面可不乏985考生。
七天挣30万 ...

虽然填报结果一样,人家报考机构和老师付出的劳动比你多,最关键的是获得了家长的信任,甚至人家有“品牌效应”和“商誉”,当然能挣到那么多钱。

点评

淡淡确实很敏锐。草兄对人情世故看得很透彻。  发表于 2023-6-30 10:07
9#
发表于 2023-6-30 17:22 | 只看该作者
十分钟的活儿,舅哥折腾了快一个星期,花了1500,全家人着急上火,最后回到了原点。但他这么折腾却毫无怨言,从我这简洁明了地拿到答案却愤愤不平。这世间的人和事,把复杂的事搞简单了往往让人惴惴,而把简单的事搞成复杂了,却常常赢得了心安。

如草版所言,你缺失了仪式感,人家还有品牌效应,你的不甘心被打败了
10#
发表于 2023-6-30 21:03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3-6-30 17:22
十分钟的活儿,舅哥折腾了快一个星期,花了1500,全家人着急上火,最后回到了原点。但他这么折腾却毫无怨言 ...

唐僧没有肉说我是对人情世故透彻,没看出我是反讽。
冤。
11#
发表于 2023-7-2 09:55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3-6-29 17:30
看懂一小半。加上“就算”比较通顺。咦,你咋知道加了两个字?

以你自编自导能力,不至于看懂“一小半”。
12#
发表于 2023-7-2 10:52 | 只看该作者
撒怨气,并不能成其为文章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4 06:16 , Processed in 0.05612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