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每一朵山花,都是佛的禅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7 1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一朵山花,都是佛的禅语


  1、


  在山门外遇见了一个打扫落叶的小沙弥,问他师父可在。小沙弥执手施礼,说师父进山采药去了。小沙弥继续他的清扫,我却呆了半晌,不知道原路返回,还是进山寻找大和尚。


  这座修建于辽代的寺庙,坐落于深山里。从外面进来,要翻过几座大山,蜿蜿蜒蜒坎坎坷坷几十里才能到达。这里的山不是很陡峭,却是巍峨雄伟,连绵不断。那山腰,山脊看似近在眼前,攀登起来,却是颇费力气。


  香山寺就修建在半山坡上,两侧是大山,背后依然是越来越加高耸的山。山门下是一条开凿出来的石阶,一层层降到一座山头的拐弯处,然后,顺着山谷,迂回辗转曲曲折折通向山下的公路。我站在山门外,看着莽莽苍苍的大山,大山那些郁郁葱葱的树木,大山树木间起起伏伏的云雾,忽然想起一首诗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禁有些莞尔,虽然只在此山中,却也是云深不知处啊。


  香山寺虽然坐落深山里,但距离市区却不是很远,驱车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就能到达山脚下。山下有一些农家,房屋就建在山湾里,山坡上,或是山脚下。随着山村旅游的兴起,这里的农家也办起了农家民宿,开展果蔬采摘,或是深山旅游。加之香山寺的吸引,游人还是不少的。我每年都会来这里一两次,结识了寺庙里的大和尚。大和尚五六十岁的样子,着一身灰色的袈裟,身板硬朗,面如满月,很健谈。问他法号,他摇头,说出家人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叫他“大和尚”即可。我们每次见面,都叫他“大和尚”。


  大和尚遍识百草,精通岐黄之术,山里的农人或是山外的城里人,经常有人进山寻他医治。这藏在深山里的香山寺,香火旺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寺庙里的和尚们都有一手治病救人的本事。大和尚说,医病也是度人。


  站在山门外,遐想了一会儿,踌躇了一会儿,决定进山,或许就会遇见采药的大和尚呢。


  2、


  山林里的云雾渐渐消散,阳光斜射过来,穿透上面层层叠叠的树叶,照着林间的草木和山石。林间就斑斑驳驳明明暗暗,恍如一个梦幻世界。我沿着一条进山的小路,一边撩拨着斜伸出来的树枝,一边向山里走去。


  隔着树木山头,传来一阵阵喧闹声,却看不见人在哪里。近几年山下陆陆续续建起来许多的民宿,吸引了不少城里人过来,住在民宿里,到果园采摘苹果,或者进山,采摘蘑菇。不一会儿,有人从树林那边过来,一边走一边摘花折草,树林里不那么寂静了。


  往高处攀登了一段时间,不见了游玩的人,山林就渐渐静下来。树上有鸟儿婉转啼鸣,飞来飞去,打破了树林的宁静。几只蝴蝶,扇着美丽的薄翅,在我的眼前翩翩飞舞,一会儿落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又落在那朵花上面,自由自在。有山鸡野兔突然从草丛窜出来,转眼就不见了。不远处,树林间有一个灰色人影闪动,又被树木遮挡了。那应该就是采药的大和尚了。紧走几步,钻过密林,看见大和尚一身灰色长衫,背着背篓,在那里寻找草药。背篓里已经装了不少的植物,还有各色的山花。想来,那应该是一些草药。见我过来,大和尚直起身,将手里刚刚挖出来的一棵草扔进背篓,说,累了吧,来坐下歇歇。


  我们分别坐在树林里的石头上,看着身边的树木和脚下的野草,山花。我问大和尚,这山里的草药多吗?大和尚说,本质上说来,所有的植物都是可以入药的。就如同人一样,所有的人,都可能会生病。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修行,植物的一生也是一场修行。修行与修行的目标不太一样,过程也会不尽相同。人的修行是为了完善自我,植物的修行是为了救人。所以,在出家人的眼里,每一种植物,都可入药,都可以救人。


  一缕阳光透过树叶照射过来,恰好打在大和尚的头顶。大和尚就坐在光柱底下,被光晕环绕着,似乎发出一种让人炫目的光来。大和尚经年累月在山寺里,除了采摘草药给人医病,就是潜心参悟佛教,已然是满腹经纶,得道高僧了。但大和尚不喜欢人家称他为“大师”。他说,他就是一个出家人,一个有些年纪的和尚,叫“大和尚”比较合适。他不认为出家人与普通人有什么很大的不同。出家人只是住进寺庙,也是一日三餐,也会生老病死。要说有所不同,就是比普通人少了一些俗事的牵绊,少了一些家庭的牵挂。所以,更应该拿出闲暇时间学一些本领,造福众生。所以,香山寺的和尚,多多少少都懂一些医术,为附近的人,或是前来求医的人医治。


  大和尚说,出家人吃斋念佛,慈悲为怀。如果只是吃斋念佛,反倒不如一个俗人,一个庸人了。


  我深以为然。在现今的社会中,无论是世俗中人,还是出家人,都应该有安身立命的本钱,都应该慈悲为怀。


  的确,出家人讲究慈悲为怀。慈悲,就是度人;度人,就应该有度人的本事。


  3、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佛的世界里,植物身上总会寻到佛的影子。何为一花一世界?从一朵花开花落,窥见人世间的老、死、忧、悲、苦恼,还有寂灭与往生,窥见了佛教的全部意义。何为一叶一如来?这个世界上,如来何在?一叶一如来。佛的宗旨是普度众生,但是,佛是无法将芸芸众生度出苦海。能够度人的,不是佛,而是你自己。明白了这一层,就明白了“一叶一如来”的含义。


  从佛降临,从来没有离开过众生,就像植物从来没有离开过泥土。


  佛的教义我等俗人难以顿悟,但还是愿意听大和尚教诲,听他娓娓道来。


  大和尚说,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佛学和医学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度人是为了救人,医病也是为了救人,殊途同归,目标一致


  花本是普通的花,树本是普通的树,一但和佛教诞生发生了联系,植物就具有了佛性。或者说,佛教的思想要有所依托,寄托在这些植物身上,宗教文化便能够通过这些植物,有了内涵与外延。这就如中医,花原本就是花开花落,自然生长的植物,可是被医学发现,开发出植物本身的医疗作用,用来医病救人,植物,也就成了药材,有了药物性。佛的思想依托在花朵上,就像从花朵淬炼激发出来药性,一个用来度人,一个用来疗伤。


  大和尚所说,在我看来虽然有些深奥。但,我想我还是有些懂了。


  譬如菩提。菩提原本就是一种椴树科普通树种,高大、伟岸,开花、也结果。它的花以及树皮,树根和根皮均可入药。菩提树花性味辛、微温,归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止痛镇痉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身疼痛、惊痫的治疗。菩提树皮、根及根皮,性味辛、温,归肺经,具有补虚止咳、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劳伤乏力、久咳、跌打损伤的治疗。但,佛却将菩提拿来用于佛学,赋予其佛性。在世俗世界,在佛的世界,菩提就具有了觉悟或大智慧的含义,或者豁然觉悟,大彻大悟之境界。在众生的眼里菩提是智慧之树,每一片叶子都带着灵性之光,都有佛性和神性。菩提已经被神话,为信仰佛教的信徒撑起平安的绿荫,庇护着芸芸众生。所以,无论是佛的世界,还是世俗世界,说到菩提,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佛教,想到那句经典禅语:“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譬如莲花,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成为佛教的象征。相传释迦牟尼佛是在金刚莲花座上修成正果的,佛教信徒将它视为成熟、神圣的花朵,寄托一种信念。周敦颐独爱莲,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佛教的熏陶。他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说,与佛对莲的定义,不谋而合。


  譬如无忧花,被称为佛诞花,别名火焰花。虽然无忧花早开晚谢,花期短暂,但枝蔓上布满的花蕾在老花凋谢后接着又会次第开放和长出新蕾,有死有生,生生不息。所以,佛教就因为其有死有生,生生不息特点,赋予视生死如常,无忧无虑的佛学色彩,给人以教益与启迪。


  大和尚娓娓道来,坐在一缕斜射下来的阳光里,就像是面对芸芸众生。我,还有陆续过来的游人,静静听着,内心有所触动。


  4、


  佛教虽然不像道教那样强调天人合一,也是具有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传统。否则,为什么那些寺庙大都建在深山大川之中。为的就是远离喧嚣世俗,以山林为伴,以草木为邻,修身养性。远离了繁分复杂的世俗世界,草木得以丰茂,清洁。出家人也是一样,沾染世俗,心灵就会蒙尘,何来修行呢?说到底,人与草木一样,纯净,才能高洁。只不过,出家人与普通人相比,离草木更近一些。


  就像香山寺那些出家人,就像我面前的大和尚,久居山寺,亲近草木,他们,就比我们活得更加纯粹。


  不由想起了佛教“拈花一笑”的典故。据说这个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形容师徒之间的默契、心灵相通。我不太关心佛教对于这个典故的解读,我在意的是佛祖为何去拈花微笑,而不是其他。我的理解,其实,所谓“拈花一笑”依然是“一花一世界”的进一步阐释。佛教与花,有着一种天然的关系。花朵的绽放与凋谢,犹如佛的坐禅。能够达到一朵花的境界,或许是佛一生的追求罢。


  花朵的绽放与凋谢,就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就是无欲无求,无拘无束,一生一死,一次涅盘,一个轮回。佛祖在花朵的一开一谢里,看到了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看到了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超脱一切的境界;是一种“传法”,一种“涅盘”的过程。这种心境,只能感悟和领会,不需要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他对佛学最高境界的领悟与透彻。


  植物身怀药性,那是植物的慈悲,它们生来就是为了救人的。佛家也是慈悲为怀,将植物的药性挥发出来,用以治病救人。植物就与佛合二为一了。


  当佛祖拈花微笑的时候,花朵就成了佛的禅语。


  说这番话的时候,大和尚是极为认真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8-9 16:11 | 只看该作者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修行,植物的一生也是一场修行。修行与修行的目标不太一样,过程也会不尽相同。人的修行是为了完善自我,植物的修行是为了救人。所以,在出家人的眼里,每一种植物,都可入药,都可以救人。
3#
发表于 2023-8-9 22:29 | 只看该作者
解读生命的真谛,利用佛学之教义,体悟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照的神秘力量。问好老师!
4#
发表于 2023-8-10 08:40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老新作,读文涨知识,即对佛性有了一些了解,还能领会一些哲学思想,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13:55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3-8-9 16:11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修行,植物的一生也是一场修行。修行与修行的目标不太一样,过程也会不尽相同。人的修行是 ...

谢谢文珺点评,谢谢。
6#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13:55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3-8-10 08:40
品读学习老新作,读文涨知识,即对佛性有了一些了解,还能领会一些哲学思想,问好!

谢谢版主阅读,问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1:55 , Processed in 0.04915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