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啥海市? 不知道怎么的?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就突然火了。播放量三十亿,五十亿,八十亿,一百亿……一百七十亿……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涨。先是男生版,然后女生版,儿童版,民歌版,山歌版,吴语版,泰语版,英语版……京剧版,平剧版,越剧版,豫剧版,黄梅戏版,晋剧版,吕剧版,二人转版……有人说,这之前从来不知道中国有这么多种地方戏曲,这下可是涨了见识。网上随便浏览,铺天盖地都是剪辑、翻唱、评价、解析、扒谱,教唱……之类的内容,一时间,一首歌已经远远不是一首歌,而是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蒲松龄故居“被迫营业”,提前开门,一时间游人疯拥而至,给淄博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许久以来,游离于“四大名著”之外小众化的《聊斋志异》突然走到大众面前,读《聊斋》似乎也将成为一种时尚…… 然而可悲的是,许多网友翻开刚刚买来或在书架上尘封已久的《聊斋志异》时,却愕然发现,自己手里的《聊斋》居然没有《罗刹海市》,更没有专辑《山歌寥哉》里面的《花妖》《镜听》《画壁》《珠儿》……有的甚至连《翩翩》也没有……有的大概只有《画皮》一篇。无语啊!无语啊!那么厚厚的一大本《聊斋》原来是选本,只有六七十篇经典篇目。百度一下,才发现完整的《聊斋》居然有五百余篇,绝大多数哪怕真正读过其中几篇的甚至连数量都不知道…… 然而这还不是最叫人无语的,那么多翻唱或解读《罗刹海市》的视频,竟有绝大部分连“刹”字都念不对。或是读“杀”,或是读“霎”,能念对的不到三成。普及《罗刹海市》知识的文案更是互相抄袭,乱解一气。至于令一首渐火的《花妖》,由于《聊斋》里本来本来就没有一篇以“花妖”为题的篇目,人们更是牵强附会,硬往《香玉》上靠,甚至凭空编出南北朝时期才子佳人的悲情故事…… 说到底,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现象,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罗刹海市》打开了某些社会问题的潘多拉魔盒,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形成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离“文化现象”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或者说,连歌名中的“刹”字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其背后涉及的大量文化知识,如此,何谈“文化现象”呢? 比如,《罗刹海市》里面,“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究竟说的是什么?三更是几点?草鸡是土鸡还是母鸡?司晨又是什么意思?又有几个读到过《尚书》里面的“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比如,《花妖》里面,人们都知道了杭州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可是字幕上却把歌词写成了“凡尘儿缠我谤我笑我白了头”。“凡尘儿”怎么就“缠”上我了呢?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谗谤”是一个词,而其典故则出自寒山《寒山拾得忍耐歌》:“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比如,《翩翩》里面,明明唱的翩翩的故事,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个“蓝采和,醉酒当歌”来?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有谁解释得清楚。“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又有几个读过蓝采和唯一传世的这首《踏歌》呢? 当然,无论如何,有人能够通过《罗刹海市》去翻翻古典名著,去看看聊斋故居,去了解了解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好事。要说的只是,“文化”不是头脑一热就能烧出来的。有人说刀郎的《山歌寥哉》专辑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其言太过了。别说一首歌,或是一本书,一部电影,甚至一纸政令……都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复兴”,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形成“大势”方可。势至而生,势至而成,需要的是人们的共同努力,不是一两个人,也不是一两天工夫就能够完成的。 当然,首先得去学,去做,去挖掘,去传播……而不是整天绕着一首歌蹭热度,更不是互抄文案,为博人眼球胡说八道,恣意曲解。退一万步讲,至少总该有个认真治学的态度吧?连“刹”字的发音都弄不准,还“文化”个屁!还“复兴”个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