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扯扯和文学有关的闲篇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0-12 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不如风 于 2023-10-12 20:42 编辑

  朋友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好不容易啊!两年多了才卖出去一篇,稿费低廉且遥遥无期。恰巧我在省刊上卖出去两篇小小说,钱已到手。那就做个小东,一起聊聊吧。


  三个人——又约了一位省级著名美女作家,也是一位比较成功的商人,她提议吃鱼锅,胖头鱼在锅里冒着泡,酱香型老酒入了喉,谈兴也就浓了起来。


  很长时间了,我已经不习惯那种热闹、轰动的场面了。曾经热衷于参加的文学聚会早就绝了脚步,以往那些场合里也没谈过文学——其他的谈什么的都有:麻将、股票、房价,最热烈的一次是谈艳照门,而寻常谈得最多的是“再来一杯”。要说真正扯些和文学有关的闲篇儿,也只有这样的两三个人场合了。


  朋友谈了他这篇中篇的发表过程,投稿变得异常艰难,尤其是涉及到某部门和非“和谐”类的小说,出路越发少了。这点我很看得开,时过境迁,我们已经到了创作投稿的末期,不管认可不认可,但事实总归是事实。尤其是小说,当满屏赞歌的时候——小说已经不必看了,不如去看新闻。很多好作者不会写赞美诗,所以也就等于没了出路。


  我被刷掉的一篇中篇就是这种情况,因为涉及了作协和文联(绝无讽刺情节),结果过了终审但政审不过关;而新近发表的这篇小小说,是塑造了一场矛盾,承包商的儿子唯利是图,老爹则觉得挣黑心钱对不起江东父老,一方面鼓动大家去反映问题,一方面又极害怕大家真的去找——再波及到儿子。结果呢,主编大人来了封电子邮件,说这篇稿子已经给改了结尾,由讽刺改为温情,需要征得本人同意。我一看,天啊,改成什么了?面目全非不说,也不像个小说啊!我呸!“征得本人同意”——的弦外之音就是:同意这么改给发表,不同意请另处。把我当什么人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何况这篇小说最多几十块钱,就想让我同意任意“糟改”自己的作品?


  于是,我同意了。几十块钱还能买好几盒高血压药,不要白不要。我也写不成莫言、鲁迅了,胡弄一个算一个,不挑嘴,见钱就乐呵。


  又谈了近期读的一些作品。我们有共同的认可——叶广芩。最近老太太写了一部儿童文学,也是获了奖的——《耗子大爷起晚了》。风格依旧,却不止适合儿童读,成人读读也不错。说起第一次接触老叶太太的作品,还是在《北方文学》的“知青专号”上,看了严歌苓的一部长篇的片断,觉得张力十足;再看叶广芩的《盗御马》,眼泪横流,小说还能这么写啊!然后看的是张抗抗的一篇——什么破烂玩意儿,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伤害也太深了,根本没眼看了。不管是从情节设计还是语言功力,都不在一个档次上。那以后就追了叶广芩的所有中篇——长篇《青木川》逊色不少——那种独特的“京味”韵味十足。


  我们谈了被“诺奖”炒了很多年的残雪。没买她的作品,但看过网上对她的一些小散文的推介,水平真的是不咋地,或者能比贫困地区的普通高中的学生强一些。当然,千字小散文通常左删右改的,通常不能代表本人的真正实力,但语言的叙述能力委实差强人意。看了她的简介,老残太太长得非常朴实,让我想起了上学时因丑陋吓哭过路人的女同桌。


  一般来说,这种相貌更适合写作,因为心无旁鹜,也没有杂志张总编、作协李主席来照顾女弟子。基于这个原因,我倒希望残雪能真正的厚积薄发,不用靠“诺奖”来炒作。尤其是她的几句话让我深有同感,一是王蒙的作品没法看了,二是王安忆的退步是惊人的。我这个业余爱好者也有类似看法——前者九十岁的高龄仍然和重孙子辈抢各项大奖,后者那部茅奖佳作《长恨歌》均是让世人惊诧莫名的。


  残雪又说诺奖没有文学含量,她不在意,也不想关注。这口气真淡,让我想起了牡丹江的一位知名作家,一脑袋白羊毛卷,跟《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的老村长的老伴似的,一提进国家作协就义愤填膺——“某些走人际关系的、靠炒作的、不会写作的都进了,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侮辱!”听者还没来得及敬佩她,老白毛女第二年就进国家作协了,听说找了不少朋友帮忙投票——这是必须经历的一关。我希望同样白发苍苍的残雪老师能心口如一,既然没有文学含量,某一天真得了诺奖,咱拒绝去领奖,这样可好?


  我们胡天胡地,胡说一通。谈兴最浓的是那位美女作家,虽然没什么作品,但见识颇丰。一个劲儿地鼓动我们开个老年人文学爱好班——在民间,有大量的老太太都喜欢文学,可是没人指导。这个建议立刻引起了共鸣,朋友临近退休,我建议他先办一个。甭管老太太写成什么样,都要说这是奇才、奇文,千万不可真心诚意地指导文章中的错误,更不能打击批评——都这岁数了,培养不出来作家了,人家花钱是为了让自己的梦想延续的,不是花钱来讨你骂的。


  据她说,市里的一位老师,打油诗都合不上辄,就是因为开了个文学班,勾引了——不,吸引了大量的中老年妇女,每天他在台上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台下众美妪用那种痴迷的眼神瞄着,有客来访时,女弟子们连称呼老师的时候都带前缀——“我们敬爱的才华横溢的X老师正在讲课,请您稍等一会儿。”更有甚者,有一天老师的手机找不到了,女弟子们纷纷告诉他不要找了,马上买新的。听听,再看看我手中的“华为”——疫情刚开始那年花1200块钱买的,后壳已经三种颜色了,四角都吐噜皮了,我就指望着把文学班开起来,等着我的老女粉们给我换手机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盛完米饭泡点鱼汤,吃好喝好。回家的时候秋意正浓,一阵阵凉风拂面,身心俱爽。突然想到,聊了这么多话题,大家喜闻乐见的还是最后一个,怎么开班怎么招老太太的事儿,这让我想到了,为啥以前的年会上大家最喜欢聊的是喝酒、打牌和陈冠希——正经事谁有兴趣啊,还是扯闲篇好玩啊!




2#
发表于 2023-10-12 09:59 | 只看该作者
之前也看过老兄很是推崇叶广芩,我只读过她两个中篇,印象深的有一篇叫《黄莲厚朴》,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叶是叶赫那拉氏,小说中有浓浓的满清遗民味道。《长恨歌》是完全不喜欢,吹得很火的海派《繁花》也不喜欢——自己这水平,只能认为是东北农村人读不惯写上海这个级别城市的作品了。
张洁读得很轻松,技巧就不提了。就如《平凡的世界》,读得轻松,不用动脑就行。读王蒙当年的《组织部》《青春万岁》,也是轻松。后来的《蝴蝶》,学意识流,觉得逼格很高。再后来的作品没读过了。残雪读过两个短篇,也是同样的感觉:逼格很高。就是我这级别读不怎么懂的……还读过几个女作家获鲁迅文学奖的短篇,感觉也是一样:逼格很高,读不大懂。
所以就不怎么读她们的作品了。找外国的,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雷蒙德的《大教堂》,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至少还算能读懂一些。
3#
发表于 2023-10-12 16:25 | 只看该作者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4#
发表于 2023-10-17 19:40 | 只看该作者
你那个老太太文学班开了,通知我一声。或者你那边有啥老太太文学班,给我报个名。
5#
发表于 2023-10-17 20:12 | 只看该作者
看似扯闲篇儿,其实道出了当今文坛的一些怪现象。文学的初心是什么,用艺术形式表达所思所想所看到的,社会上很多打着文学班的旗号,做着与文学相悖的事情,只能使人们离真正的文学越来越远。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16:55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3-10-17 19:40
你那个老太太文学班开了,通知我一声。或者你那边有啥老太太文学班,给我报个名。

我就指望着你给换手机啦。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16:56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3-10-17 20:12
看似扯闲篇儿,其实道出了当今文坛的一些怪现象。文学的初心是什么,用艺术形式表达所思所想所看到的,社会 ...

目前,我们这儿还没有一个女作者及得上古琴版主。你要来了,可就享福了。这儿的房价二千吧,空气清新,适合静养。
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16:5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10-12 16:25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毕竟玄宗还是玄宗,所以宫女谈论的不是小太监。
有人在背后说,侧面反映人家也是有能力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17:01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23-10-12 09:59
之前也看过老兄很是推崇叶广芩,我只读过她两个中篇,印象深的有一篇叫《黄莲厚朴》,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叶 ...

《繁花》买了,没看完,看了十来页,睡了好几觉。小说娱乐功能是第一位的,所以轻松二字也就算宗旨了。王蒙老矣,除了靠评论团和徒子徒孙,他要再能轻松起来,那就反自然规律了。

王安忆的前期中短篇,有的还行。《长恨歌》是真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7 01:42 , Processed in 0.1037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