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露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依诺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24-5-30 09:15 | 只看该作者
“    弟弟很优秀,整个假期跟着姐姐干。姐弟俩提前挣够了学费,为了节省开支,依诺给弟弟一个人订了火车票。

         “姐姐,我不想离开你,我们一起去那边好不好?”弟弟还是那样依赖依诺,即便是现在的他早已高出依诺好多。

        “我还想多陪陪爸爸和奶奶,到那边好好学习,不要亏待自己,不要让爸爸失望。”此刻的依诺在弟弟心里已经超越了妈妈的位置。他懂事地点点头,留给姐姐一个坚定的笑容,转过身却早已泪流满面。


         非常感人的结局,
17#
发表于 2024-5-30 09:23 | 只看该作者
        ““你以为血缘关系能代替亲情吗?你知道什么叫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你知道什么叫作婚姻吗? ”

         此句就是全文要反映的“ 中心思想” 。


        血缘关系不能代表亲情的全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是婚姻的真谛和责任。
18#
发表于 2024-5-30 0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4-5-30 09:46 编辑

词句解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自《诗经》的《邶风·击鼓》,         一般用在对婚姻的承诺,表示希望与对方相知相守一辈子。
19#
发表于 2024-5-30 09:46 | 只看该作者
邶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九篇,为邶地民歌。邶:音贝,周代诸侯国之一周武王封殷纣王之子武庚于此,约相当于今河南省淇县以北,汤阴县东南一带地方。《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0#
发表于 2024-5-30 11:14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4-5-30 09:46
邶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九篇,为邶地民歌。邶:音贝,周代诸侯国之一周武王封殷纣王之子武庚于此 ...

《诗经》赋比兴 什么 意思?小平老师 能否 解释 一下?
21#
发表于 2024-5-30 1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4-5-30 12:21 编辑
最美的诗意 发表于 2024-5-30 11:14
《诗经》赋比兴 什么 意思?小平老师 能否 解释 一下?

看到诗意能提问这样的问题,首先祝贺诗意,你用功了!你努力了!

      下面我简单地解释一下:
22#
发表于 2024-5-30 1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4-5-30 12:36 编辑

第一.咱们说的《诗经》是什么?
答.《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第二.《诗经》的“赋比兴”的出处?
答.《诗经》的“赋比兴”出自 《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也称“六义”。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下面分别简単说下六诗中“赋比兴” 的含义和作用。待续。


23#
发表于 2024-5-30 13:31 | 只看该作者
小说好就好在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感觉平淡,于似乎一声惊雷,大赞!有一处对妈妈的描写,人称上有点模糊。
24#
发表于 2024-5-30 14:08 | 只看该作者
露渊 发表于 2024-5-30 06:50
感谢邱老师鼓励,叩恩,早上好!

俺实事求是说话,从不玩虚伪的那一套。
25#
发表于 2024-5-30 16:13 | 只看该作者
为便于理解,我把《诗经》的 “赋比兴” 分别结合小说写作方法简介如下。
1.赋,
2.比,
3.兴:
26#
发表于 2024-5-30 16:22 | 只看该作者
前面已经说过“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1.《诗经》的“赋” 相当小说写作中的“平铺直叙” ,也类似于现在小说写作中的“排比” 样的修辞方法。
27#
发表于 2024-5-30 16:26 | 只看该作者
2.《诗经》的“比” 相同于 现在小说写作中的“类比和比喻” 。
28#
发表于 2024-5-30 16:34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4-5-30 16:26
2.《诗经》的“比” 相同于 现在小说写作中的“类比和比喻” 。

小平 老师  真是 博学 多才,还好 我 今天 提问了,不然 永远 都 不知道 这些。
29#
发表于 2024-5-30 1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4-5-30 16:37 编辑

3.《诗经》中的“兴” 是 “先说其他事物,以便引起所要咏颂出来的词句”  用于激发读者的联想。它类似于现在小说写作中的“先引用后说明的表现手法”。
30#
发表于 2024-5-30 16:48 | 只看该作者
最美的诗意 发表于 2024-5-30 16:34
小平 老师  真是 博学 多才,还好 我 今天 提问了,不然 永远 都 不知道 这些。

       知识的积累贵在勤学好问,有关知识可以参考“求知”和“百度” 。加上自己的分析,总结,消化,吸收,让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5 15:12 , Processed in 0.05657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