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一别三小仗剑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9-14 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雒阳城,东门外的第一处驿站。
一行人正在送别。
有路人看过去,发现是三個十几岁的少年郎来送一个面容瞧着不过三十许的文士。
少年郎们身形不一,还有一个特别矮小的,总体瞧着像又不像父子,有些奇怪。
当然,若这知道这些人说的话,便不会产生疑问了。
“公逸兄一路走好!”
“只可惜我等在冀州不认识什么人,不能给公逸兄提供什么臂助。”
“公逸兄放心,若是在巨鹿郡受地方大族或是小吏的欺负,尽管写信回来,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只要有理有据,就算我们帮不上忙,还有那位呢!”
说话的三人,自然是王粲、马超、孙策三小只了。
王粲最后说道:“无论去往何处,相隔多远,我等君子之交,绝不会忘!”
“此去任上,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只望来日能在此城中再度相会!”陆俊话语间既有分别的不舍,也有意气风发。
他在三署蹉跎多年,而今终于有了外任一方县长的机会,他当然要努力证明一下自己。
而且,他本来年纪就大,孩子都有了,与他交往的三个少年一看就前途似锦,他可不希望过个几年对这三人口称上官。
虽然这种事极有可能发生。
而他所要去赴任的冀州巨鹿郡的空缺,乃是前段时间冀州刺史应劭巡查州郡后上书弹劾的五个县长之一,后五人皆被朝廷治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我,刘辩,三兴汉室
“诸位不必再送了。”陆俊再度拱手后上了马车。
这时,忽然后面传来一声呼喊:“陆君先等一等!”
陆俊往西边雒阳城的方向看去,正有一人策马而来,是他认识之人。
没想到那位竟还记得他今日要外任……念及此处,陆俊不过眨了两下眼睛,那骑士便策马来到了他的面前。
稍作犹豫,陆俊拱手道:“赵君……”
“还好赶上了。”赵云下马朝几人先后打了招呼,然后从马上取出一把剑来,塞入了正在发愣的陆俊手中。
“我家公子知道陆君性情宽厚,而今将为一县之长,善要赏,过亦要罚。希望君在任上务必以百姓为先,护佑百姓不受欺凌。此佩剑,君便当是友人所赠!”
陆俊抹着眼泪上车离开了。
送别了陆俊之后,赵云先行离开,留下孙策、马超、王粲三小只正在说话。
马超憧憬地问道:“你们说,他日我去郡国为官,也能得赠佩剑吗?”
经历过那日的冲突,马超较往日成熟了许多,向学之心愈发坚定。
但本性终究难移,所以孙策和王粲都只在心中憧憬此日,唯他一人说了出来。
王粲说道:“那就要看孟起日后能不能做到以百姓为先了。”
孙策附和说:“正是如此。”
马超挠了挠头:不是应该看感情的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16:19 | 只看该作者
而另一边,杨彪回到家中之后,第一时间命仆从叫来了杨修,质问道:“近日你可曾外出访友?”
“正要跟阿父说呢,那个曾得蔡公称赞的王粲果然名不虚传,孩儿与他相谈甚欢。”杨修满心的欢喜,终于能有同龄人在才学上与他相提并论了,却没注意他父亲急变的脸色和藏在身后的竹尺。
“你们把这竖子给老夫按住!”杨彪在宫中有多慌张,在家中就有多愤怒。
“相谈甚欢是吧!我让你什么都谈!……”
屁股上的疼痛让杨修猛烈挣扎起来,看他父亲这般模样,明显是讲不清道理的,大杖则走的道理杨修清楚得很。
押着杨修的仆从也担心主母怪罪,力度随着时间松懈起来。
终于,杨修寻了个机会挣脱开来,在逃跑前喊道:“父亲不分缘由就斥责于我,这個家,不待也罢!”
望着杨修逃离的身影,杨彪又望了望身边的家仆。
只能在心中叹息:“吾儿莫怪阿父,不论家中有无天子耳目,都只能是你的过错啊!”
……
陈国,长平县县寺。
一个小吏模样的人正在讨好地作揖:“赵公,粮食能多给点吗,这也太少了,我家内子病了,无力纺织,家中老幼全靠我的俸禄了……”
但无论他说得如何悲惨,被称为赵公的小吏始终不为所动。
等到不耐烦了之后,更是毫不犹豫地呵斥道:“来这里的哪个不说家里困难?都想多要粮食,哪来那么多粮食?李成你莫要多言,赶紧画押,你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闻言,李成只好苦着脸,在竹简上写下自己的官职名字。
只是看到自己名字上方的应收和实收皆是四石粮食四百钱,他忍不住苦笑一声。他是最低一级的佐史,俸禄在斗食之下,正是上面的数额。
然而怀揣着怀中不到三百钱的俸禄,再一点点将差不多只有三石的粮食送上借来的驴车,李成只觉得讽刺。
回家的路上,李成忍不住地叹息,现在正是粮价最高的时候,怀中的三百钱买不到两石粮食,只能少吃点,等到下个月粮价稍稍降一降。
驴车还未来到家门口,他的两个孩子听到驴叫声已经迎了过来。
口中高呼着“阿父,阿父”。
这时的李成不复在县寺中的卑躬屈膝,已然变得高大起来。
李成当然明白自己的一双儿女要的是什么,他摊开手,笑着看两个孩子围着他打转,搜寻着他身上能藏东西的地方,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但两个孩子搜了一圈也没搜到。
“阿父骗人!”
眼见着小人儿眼泪汪汪的都快哭出来了,李成这才笑着指了指车上自己坐着的地方,在那后面藏着东西。
两个孩子立马欢呼起来,很快找到了两块米糕,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眯着眼睛啃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李成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已经做好了饭等他回来,全然没有他口中生病的模样,他的母亲则坐在屋前晒太阳。
眼见妻子望过来,李成摇了摇头。
他妻子有些失望,却还是强颜欢笑道:“君去了一趟县城,应是累了,先吃饭吧!”
又呼唤起了一双儿女。
望着两人手中的米糕,她对着李成小声责备道:“家中本就缺钱,何必花在稻饼之上。”
李成摇头:“本就要不了几个钱,难得孩子喜欢吃。”
对于李成来说,单靠他被克扣过的俸禄养家必然是不够的。
旁的不说,一家三代共五口,一个月的口粮就得六石。
好在他妻子心灵手巧,织得一手好布,每年也能有三四千钱的进项。外加自家种的十几亩田和因来不及耕种不得不租给邻里的田,足以衣食无忧。
但这并非李成所求。他没什么出身,能靠着识字当上小吏,明白学识的重要性,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踩着自己的肩膀更进一步。
所以他要为儿子进学而存钱。
但俸禄的克扣让收入本就不多的家庭愈发雪上加霜。
他不禁怀念起了以前国相还是骆俊的时候,那时就算是战乱,俸禄也能够足额发放,而他作为佐史,单靠俸禄就能养活一家五口外加口算更赋,余下的进项皆能存下来。
而且,那时候,他作为乡中的小吏,虽然胆子小,不敢做的太过火,但依旧有额外的收入。
饭间,他的母亲再度提起了此事:“我听说,隔壁村的李大,给他母亲买了一件新冬衣,村里人都很羡慕。”
李大也是乡中的小吏。
听出母亲言外之意的李成立刻说道:“母亲,不管别人怎么样,咱们过好咱们自己的。”
他不认为自己是胆小,他父亲已逝,没有兄弟,他若是倒了,家也就散了。
他母亲却是望着眼前的麦饭和腌制的豆子叹息一声:“早先骆府君在的时候多好啊,怎么就变了呢!”
这不是李成第一次听到母亲的抱怨了,钱粮的减少首先便反应在钱粮上。
可听说过前年发生的事,他不敢再贪了。他可没个好出身替自己挡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我,刘辩,三兴汉室
说实话,似李成这样的小吏,属于是最能活下去的人。
有小心思,却不敢惹大麻烦,不会得罪人还有用处。
只要不遇到“我不吃牛肉”的话。
李成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谢自己的胆小怕事。
望着正在他们这些小吏面前逡巡之人,初春时节,他手脚冰凉,浑身发抖。
克扣他俸禄的县长死了,因为被朝堂派下来的人抓到了贪赃的证据。
虽然像他这种小吏都在文书上画了押,但架不住县长克扣的俸禄越来越多,没人愿意护着他了。
陈国负责监察此县的督邮也死了,因为这么大范围的贪赃枉法,这个督邮竟然没有发现。
“在场可还有李大的同党?现在自己站出来,减罪一等,可要是让我查出来……李大就是下场!”
听到此言,李成忍不住哆嗦了一下,眼睛的余光再度扫过李大。
明明今日早些时候自己还与他谈笑呢,现在李大却瞪着一双死不瞑目的眼,脑袋和身体已经分了家。
而他的罪责,是这近一年贪了五千多钱。
陈国人口颇多,市场不止县中一个,本乡也有。李大联合了一些奸民,借着职权扰乱市场,从中获利。
这五千多钱的收益,相较于几年前,要少上不少,也就价值三十多石粮食,还不够他家半年的嚼用。
李大有罪不假,但罪不至此啊!
而且,为什么李大的头被砍了,那些配合李大的奸民的头怎么还好好的呢?
当然,李成只敢在心中这样想,明面上,他半句话都不敢说。
但凡被抓到罪证,落到前方这人手中便是动辄砍头啊!
他还听说此人是个非常有名的名士,叫孔什么,属于能教他儿子经学便算是他祖坟冒烟的人物。
只是今日属实让他涨了见识,这就是传说中的名士吗?
从来只有耳闻却未曾亲眼见过的李成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极度恐惧之余,李成坚定了送儿子再进一步的决心。
没错,如此杀伐果断者,正是起先向刘辩请命外出巡察的侍御史孔融。
他的这番行径不仅李成心惊,在一旁的赵俨同样心惊。
赵俨很早就听说过孔融的名声,知道他曾经冒死收留张俭的壮举,也知道在事后孔融一家争相顶罪的大义。
包括后来孔融成为侍御史后屡次劝谏,但他从来没想到孔融还有这么杀伐果断的一面。
但是问题在于,县长他孔融是没资格杀的啊!
明明应该交由持节的黄琬黄公处置,可孔融就这么不顾他的劝说将人杀了。
不过赵俨年纪虽轻,却是聪慧之人,这一路向来,赵俨隐隐把握住了孔融的行事逻辑——
不识经典的官吏,最该杀,只要落实罪责,孔融绝不会留情;稽古才异之士,值得礼遇恭敬,然而孔融只会同高谈难以施行的教令,却不会同他们实论国事;黔首们需要施以教化,其中纵然有个别奸猾之辈,亦可靠教化解决……
所以长平县长被孔融下令直接斩杀,不留丝毫情面,是因为长平县长是靠军功上位的缘故。
而赵俨曾在此事上劝说孔融,哪怕明确告诉孔融他要将此事通告给持节坐镇的黄琬黄公,但孔融依然不为所动。并且在他真的将此事写公文给黄琬后,孔融对他的态度没有发生变化——议论建议都可以,但听是不可能听的。
放到眼下,赵俨知道这些伏跪在地上的奸民都和李大一样,在乡中的市场上仗势欺人,必然是藏奸的。但他同时也明白,就算他劝说了,孔融依旧不会因此改变态度。
所以赵俨索性不再劝了,只等着收到他通报消息的黄琬将孔融召回。
赵俨此行是想立功的,出风头可以,但绝不可成为众矢之的。
就算天子派九卿坐镇,加上车骑将军出兵已经彰显了决心,然孔融此举,未免有滥杀之嫌。
对于孔融来说,只杀一個李大不足以震慑这帮狡诈的乡吏,他也不信李大没有同党。
他看向本乡三老和有秩,喝道:“你二人出列,可有什么言语?”
两个百石官吏慌得不行,过去能让他们衣食无忧的官印和官服现在俨然成了催命符,两人除了求饶,哪还有什么言语。
孔融却因此认定两人必然心里有鬼,否则心中无惧何必求饶?
他当即说道:“你二人治下出了此等奸猾小吏,管教不严,难辞其咎……”
“孔公!”这时候的赵俨不能闭嘴了,要杀这两人可没确凿证据,他生怕孔融上头拖累自己。
孔融望了一眼赵俨,又说道:“拉下去,各杖二十,以儆效尤!”
身后的兵卒立马应命。
听着旁边传来的惨叫,李成立刻没有多少心思胡思乱想了,生怕下一刻自己也被牵连了,因为他也算是对李大的罪行知情不报的人。
这时,他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不多时,有骑士前来传令,那位姓孔的名士愤怒地与传令的骑士一同离开了。
但现场的事务都归属了另一位一直跟着孔名士的年轻士人处置。
李成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位应与孔名士不同吧!
“吾姓赵名俨字伯然,颍川人士,原为太尉府属掾,诸位放心,我不会如孔公一般动辄杀人……”
听到这段话的李成刚刚放松一些,但接下来的话让他再度惶恐起来。
“不过有一点,我是赞同孔公的,这偌大一个乡,只有李大勾结奸民欺压百姓,尔等全然无辜皆不知情?只李大一人,不够!”
“你,跟我来!”
李成没听到什么动静,微微抬头,发现被指的正是他自己。
他颤颤巍巍地跟着赵俨走向了乡人听不见他说话声音的地方,面对赵俨的问题,一丝一毫都不敢隐瞒。
……
陈国距离雒阳并不算远,黄琬将孔融召回身边,便派人将事情始末通报朝廷。
而雒阳,从未想过孔融来到地方会仗着职权走一路杀一路,并且成为杀得最狠的官员的刘辩直呼上当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16:20 | 只看该作者
而另一边,杨彪回到家中之后,第一时间命仆从叫来了杨修,质问道:“近日你可曾外出访友?”
“正要跟阿父说呢,那个曾得蔡公称赞的王粲果然名不虚传,孩儿与他相谈甚欢。”杨修满心的欢喜,终于能有同龄人在才学上与他相提并论了,却没注意他父亲急变的脸色和藏在身后的竹尺。
“你们把这竖子给老夫按住!”杨彪在宫中有多慌张,在家中就有多愤怒。
“相谈甚欢是吧!我让你什么都谈!……”
屁股上的疼痛让杨修猛烈挣扎起来,看他父亲这般模样,明显是讲不清道理的,大杖则走的道理杨修清楚得很。
押着杨修的仆从也担心主母怪罪,力度随着时间松懈起来。
终于,杨修寻了个机会挣脱开来,在逃跑前喊道:“父亲不分缘由就斥责于我,这個家,不待也罢!”
望着杨修逃离的身影,杨彪又望了望身边的家仆。
只能在心中叹息:“吾儿莫怪阿父,不论家中有无天子耳目,都只能是你的过错啊!”
……
陈国,长平县县寺。
一个小吏模样的人正在讨好地作揖:“赵公,粮食能多给点吗,这也太少了,我家内子病了,无力纺织,家中老幼全靠我的俸禄了……”
但无论他说得如何悲惨,被称为赵公的小吏始终不为所动。
等到不耐烦了之后,更是毫不犹豫地呵斥道:“来这里的哪个不说家里困难?都想多要粮食,哪来那么多粮食?李成你莫要多言,赶紧画押,你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闻言,李成只好苦着脸,在竹简上写下自己的官职名字。
只是看到自己名字上方的应收和实收皆是四石粮食四百钱,他忍不住苦笑一声。他是最低一级的佐史,俸禄在斗食之下,正是上面的数额。
然而怀揣着怀中不到三百钱的俸禄,再一点点将差不多只有三石的粮食送上借来的驴车,李成只觉得讽刺。
回家的路上,李成忍不住地叹息,现在正是粮价最高的时候,怀中的三百钱买不到两石粮食,只能少吃点,等到下个月粮价稍稍降一降。
驴车还未来到家门口,他的两个孩子听到驴叫声已经迎了过来。
口中高呼着“阿父,阿父”。
这时的李成不复在县寺中的卑躬屈膝,已然变得高大起来。
李成当然明白自己的一双儿女要的是什么,他摊开手,笑着看两个孩子围着他打转,搜寻着他身上能藏东西的地方,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但两个孩子搜了一圈也没搜到。
“阿父骗人!”
眼见着小人儿眼泪汪汪的都快哭出来了,李成这才笑着指了指车上自己坐着的地方,在那后面藏着东西。
两个孩子立马欢呼起来,很快找到了两块米糕,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眯着眼睛啃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李成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已经做好了饭等他回来,全然没有他口中生病的模样,他的母亲则坐在屋前晒太阳。
眼见妻子望过来,李成摇了摇头。
他妻子有些失望,却还是强颜欢笑道:“君去了一趟县城,应是累了,先吃饭吧!”
又呼唤起了一双儿女。
望着两人手中的米糕,她对着李成小声责备道:“家中本就缺钱,何必花在稻饼之上。”
李成摇头:“本就要不了几个钱,难得孩子喜欢吃。”
对于李成来说,单靠他被克扣过的俸禄养家必然是不够的。
旁的不说,一家三代共五口,一个月的口粮就得六石。
好在他妻子心灵手巧,织得一手好布,每年也能有三四千钱的进项。外加自家种的十几亩田和因来不及耕种不得不租给邻里的田,足以衣食无忧。
但这并非李成所求。他没什么出身,能靠着识字当上小吏,明白学识的重要性,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踩着自己的肩膀更进一步。
所以他要为儿子进学而存钱。
但俸禄的克扣让收入本就不多的家庭愈发雪上加霜。
他不禁怀念起了以前国相还是骆俊的时候,那时就算是战乱,俸禄也能够足额发放,而他作为佐史,单靠俸禄就能养活一家五口外加口算更赋,余下的进项皆能存下来。
而且,那时候,他作为乡中的小吏,虽然胆子小,不敢做的太过火,但依旧有额外的收入。
饭间,他的母亲再度提起了此事:“我听说,隔壁村的李大,给他母亲买了一件新冬衣,村里人都很羡慕。”
李大也是乡中的小吏。
听出母亲言外之意的李成立刻说道:“母亲,不管别人怎么样,咱们过好咱们自己的。”
他不认为自己是胆小,他父亲已逝,没有兄弟,他若是倒了,家也就散了。
他母亲却是望着眼前的麦饭和腌制的豆子叹息一声:“早先骆府君在的时候多好啊,怎么就变了呢!”
这不是李成第一次听到母亲的抱怨了,钱粮的减少首先便反应在钱粮上。
可听说过前年发生的事,他不敢再贪了。他可没个好出身替自己挡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我,刘辩,三兴汉室
说实话,似李成这样的小吏,属于是最能活下去的人。
有小心思,却不敢惹大麻烦,不会得罪人还有用处。
只要不遇到“我不吃牛肉”的话。
李成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谢自己的胆小怕事。
望着正在他们这些小吏面前逡巡之人,初春时节,他手脚冰凉,浑身发抖。
克扣他俸禄的县长死了,因为被朝堂派下来的人抓到了贪赃的证据。
虽然像他这种小吏都在文书上画了押,但架不住县长克扣的俸禄越来越多,没人愿意护着他了。
陈国负责监察此县的督邮也死了,因为这么大范围的贪赃枉法,这个督邮竟然没有发现。
“在场可还有李大的同党?现在自己站出来,减罪一等,可要是让我查出来……李大就是下场!”
听到此言,李成忍不住哆嗦了一下,眼睛的余光再度扫过李大。
明明今日早些时候自己还与他谈笑呢,现在李大却瞪着一双死不瞑目的眼,脑袋和身体已经分了家。
而他的罪责,是这近一年贪了五千多钱。
陈国人口颇多,市场不止县中一个,本乡也有。李大联合了一些奸民,借着职权扰乱市场,从中获利。
这五千多钱的收益,相较于几年前,要少上不少,也就价值三十多石粮食,还不够他家半年的嚼用。
李大有罪不假,但罪不至此啊!
而且,为什么李大的头被砍了,那些配合李大的奸民的头怎么还好好的呢?
当然,李成只敢在心中这样想,明面上,他半句话都不敢说。
但凡被抓到罪证,落到前方这人手中便是动辄砍头啊!
他还听说此人是个非常有名的名士,叫孔什么,属于能教他儿子经学便算是他祖坟冒烟的人物。
只是今日属实让他涨了见识,这就是传说中的名士吗?
从来只有耳闻却未曾亲眼见过的李成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极度恐惧之余,李成坚定了送儿子再进一步的决心。
没错,如此杀伐果断者,正是起先向刘辩请命外出巡察的侍御史孔融。
他的这番行径不仅李成心惊,在一旁的赵俨同样心惊。
赵俨很早就听说过孔融的名声,知道他曾经冒死收留张俭的壮举,也知道在事后孔融一家争相顶罪的大义。
包括后来孔融成为侍御史后屡次劝谏,但他从来没想到孔融还有这么杀伐果断的一面。
但是问题在于,县长他孔融是没资格杀的啊!
明明应该交由持节的黄琬黄公处置,可孔融就这么不顾他的劝说将人杀了。
不过赵俨年纪虽轻,却是聪慧之人,这一路向来,赵俨隐隐把握住了孔融的行事逻辑——
不识经典的官吏,最该杀,只要落实罪责,孔融绝不会留情;稽古才异之士,值得礼遇恭敬,然而孔融只会同高谈难以施行的教令,却不会同他们实论国事;黔首们需要施以教化,其中纵然有个别奸猾之辈,亦可靠教化解决……
所以长平县长被孔融下令直接斩杀,不留丝毫情面,是因为长平县长是靠军功上位的缘故。
而赵俨曾在此事上劝说孔融,哪怕明确告诉孔融他要将此事通告给持节坐镇的黄琬黄公,但孔融依然不为所动。并且在他真的将此事写公文给黄琬后,孔融对他的态度没有发生变化——议论建议都可以,但听是不可能听的。
放到眼下,赵俨知道这些伏跪在地上的奸民都和李大一样,在乡中的市场上仗势欺人,必然是藏奸的。但他同时也明白,就算他劝说了,孔融依旧不会因此改变态度。
所以赵俨索性不再劝了,只等着收到他通报消息的黄琬将孔融召回。
赵俨此行是想立功的,出风头可以,但绝不可成为众矢之的。
就算天子派九卿坐镇,加上车骑将军出兵已经彰显了决心,然孔融此举,未免有滥杀之嫌。
对于孔融来说,只杀一個李大不足以震慑这帮狡诈的乡吏,他也不信李大没有同党。
他看向本乡三老和有秩,喝道:“你二人出列,可有什么言语?”
两个百石官吏慌得不行,过去能让他们衣食无忧的官印和官服现在俨然成了催命符,两人除了求饶,哪还有什么言语。
孔融却因此认定两人必然心里有鬼,否则心中无惧何必求饶?
他当即说道:“你二人治下出了此等奸猾小吏,管教不严,难辞其咎……”
“孔公!”这时候的赵俨不能闭嘴了,要杀这两人可没确凿证据,他生怕孔融上头拖累自己。
孔融望了一眼赵俨,又说道:“拉下去,各杖二十,以儆效尤!”
身后的兵卒立马应命。
听着旁边传来的惨叫,李成立刻没有多少心思胡思乱想了,生怕下一刻自己也被牵连了,因为他也算是对李大的罪行知情不报的人。
这时,他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不多时,有骑士前来传令,那位姓孔的名士愤怒地与传令的骑士一同离开了。
但现场的事务都归属了另一位一直跟着孔名士的年轻士人处置。
李成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位应与孔名士不同吧!
“吾姓赵名俨字伯然,颍川人士,原为太尉府属掾,诸位放心,我不会如孔公一般动辄杀人……”
听到这段话的李成刚刚放松一些,但接下来的话让他再度惶恐起来。
“不过有一点,我是赞同孔公的,这偌大一个乡,只有李大勾结奸民欺压百姓,尔等全然无辜皆不知情?只李大一人,不够!”
“你,跟我来!”
李成没听到什么动静,微微抬头,发现被指的正是他自己。
他颤颤巍巍地跟着赵俨走向了乡人听不见他说话声音的地方,面对赵俨的问题,一丝一毫都不敢隐瞒。
……
陈国距离雒阳并不算远,黄琬将孔融召回身边,便派人将事情始末通报朝廷。
而雒阳,从未想过孔融来到地方会仗着职权走一路杀一路,并且成为杀得最狠的官员的刘辩直呼上当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16:21 | 只看该作者
刘辩知道孔融缺乏实干的才能,但在孔融的履历之中,有诸多检举官僚之贪浊者的举动,几无错处。
所以他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让孔融前往地方。反正干的还是侍御史监察非法的老本行,也不是他独自一人,能出什么幺蛾子呢?
然后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
刘辩甚至有点怀疑孔融是故意想用这些人头来表达对自己政策的反对。
可他转念一想,按照孔融的风格,他要么上书引经据典,要么直接出言讽刺,真有这种心机和执行力?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
这就是孔融的含金量吗?与他相比,刘辩觉得自己还是太温和了。
但不论孔融初心如何,他的事迹在这儿了。
诚然,孔融杀的都是有罪之人,朝中一直以来也有当今该用重典的讨论,但孔融的刑罚确实过重,还有杀了县长做下越权之事,虽然后者被孔融解释为事急从权。
而另一方面,此次整顿吏治的行动才开始没多久,若对孔融施加重罚,未免有损士气。
若放任孔融施为,恐怕效仿者众,真就成了袁隗口中“长吏皆严政苛政以求上进”了,搞高压政治是会出问题的。
“卢师以为,该不该将孔融召回?”
卢植说道:“不仅需要召回孔融回归侍御史任上,还需派使者斥责孔融刑罚过重,不过孔融向来恃才傲物,使者人选还需慎重,免得弄巧成拙。”
刘辩了然,用斥责的方式作为对孔融的处罚,并让他回来继续当侍御史,这算是处罚吗?如罚。
但孔融这个人爱面子,若是使者在他心中属于没资格斥责他的,只怕会挂印而去,从而损害士气。
刘辩不曾想,他还有担心孔融辞官的一日。
他打定主意,再也没有下次了,他绝对不可能再给孔融外任的机会了。
“就依卢师所言!”刘辩首先想到的够资格当使者的有两人,一是蔡邕,二是郑玄,可问题是专门为了孔融派出这两人,值得吗?
而且一个九卿之首的太常、一个名传四海的经神,哪是随随便便就能派出去的。
刘辩看向卢植,问道:“卢师认为该遣何人为使?”
“臣听闻太常卿时有感慨郡国所举之太学生才能不足,不如遣太常卿往关东五州去,遴选青年才俊,录入太学。”
刘辩眼前一亮,由此,还能拉拢一些人,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
他当即应了下来。
当日傍晚,刘辩选择前往蔡琰宫中歇息。
5#
发表于 2024-9-14 17:29 | 只看该作者
一别三小仗剑行   写的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2 18:49 , Processed in 0.14807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