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军法如山:打给新区百姓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25 0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州,北城楼。

  这里有座五层建筑,为明初所修建,当初建来可观全城景色。

  赵瀚放下刚收到的战报,见郑芝龙看着自己,便笑着说:“粤西已拿下,只剩琼州府,前线将军请求调拨船只攻岛。”

  “恭喜贤弟,”郑芝龙立即拱手,“可需要郑家派船相助?”

  赵瀚摆手道:“暂时不用,等官吏充足,再去攻占琼州府也不迟。兄长可知琼州情况?”

  “那里可比东蕃好多了,”郑芝龙笑道,“琼州岛的汉民,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明末海南岛的人口,肯定不止百万!

  因为在朱元璋时期,海南岛的在册人口,就已经达到291030人,差一点点突破三十万。这两百多年来,朝廷不断往岛上流放犯人,广东沿海一直有民间移民,海南岛两三百万汉人都有可能。

  至于官方数据嘛,明末海南只有25万人,比朱元璋那会儿还少,简直就是离谱兼扯淡。

  赵瀚起身按住栏杆,越过广州城眺望海面,突然回头问:“红蕃鬼真敢来吗?”

  “肯定会来。”郑芝龙笑道。

  赵瀚收回澳门之后,立即告之商贾,各国皆可来广州自由贸易——荷兰除外。

  以17世纪荷兰人的嚣张,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恐怕想冲进广州城把赵瀚给杀了。按照郑芝龙的说法,三个月之内,荷兰人必至广州。

  赵瀚现在急着赶跑荷兰人,是因为拿下了整个粤西。

  明代的广东,直接跟越南接壤,未来广西的沿海区域,此时全都属于广东管辖。

  北越海洋贸易,已经被荷兰人霸占。只有赶跑荷兰人,赵瀚才好在北越买粮食,以此解决广东粮食不足的问题。

  广东三年大灾,赵瀚又带来大量军队和官吏。本地采购粮食已经不够,正在从江西调运过来,翻山越岭的消耗非常大,必须尽早获得北越粮食输入。

  从北越买粮食,比南越成本更低,商贾运粮出售也更积极。

  赵瀚突然问道:“攻打台湾城(热遮拦城)容易吗?”

  “容易,”郑芝龙说道,“如果只是海战,打完之后就能跟红蕃鬼讲和。如果攻占台湾城,就等于跟红蕃鬼全面开战。”

  赵瀚又问道:“红蕃鬼的陆军战力如何?”

  郑芝龙笑道:“比大明的卫所兵更强一些。”

  这话把赵瀚给逗笑了,仔细一问,原来还真差不多。

  不能怪荷兰陆军太弱,跟大明卫所兵一样,都是因为待遇出了问题。

  荷兰陆军的薪水极低,甚至衣服、帽子都得自备。

  大部分陆军士兵,必须找兼职赚钱,甚至每天溜出军营全职工作。

  他们的来源五花八门,军事训练时间只有两个月,反正就是随便训练一下,便从巴达维亚分配到各个殖民据点。

  这么说吧,赵瀚麾下的农兵,训练时间都是荷兰陆军的好几倍。

  历史上,郑成功攻打热遮拦城,荷兰共有三处堡垒。其中的普罗岷西亚堡,火药储备严重不足,甚至火绳枪的火绳都发霉了,堡垒里的荷兰陆军整天忙着打工谋生。

  当时的荷兰援军更扯淡,舰队从巴达维亚出发,只运了六七百个陆军过来。

  就这几百个陆军士兵,居然只派200个支援台湾,剩下的分兵跑来攻打澳门,把澳门的葡萄牙人整得一脸懵逼。

  感觉只要登陆作战,荷兰军队就是一群神经病。

  郑芝龙瞟了一眼儿子,说道:“我要走了,犬子就跟着贤弟去吉安府吧,让他去江西见见世面也好。”

  “父亲,我还要考举人呢。”郑森说道。

  “考什么举人?”郑芝龙非常无语,“还没等你考上举人,福建都没了,你到哪里考试去?”

  赵瀚笑道:“没事,到时候我来主持。”

  福建很好拿下,到时候三路进军。

  一路从铅山南下,一路从潮州东进,一路从海上直取福州。

  自古以来,福建都是兵家不争之地。

  遍地是山,土地贫瘠,关卡密布。打下来没有屁用,真去打还处处碰壁,历朝历代攻打福建都是顺带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福建只能割据,地方政权别想打出去争天下。

  就像这次,湖广和广东打得热闹,福建官兵屁动静没有。因为只要赵瀚守住两座关卡,用一两千杂兵,就能卡死数万福建官兵。

  郑芝龙也是无奈,他的基业,一半在福建,一半在台湾。

  即便占据整个福建和台湾,郑芝龙也只能偏安,浙江、江西、广东全都能压着福建打。没办法,地形如此,就像山东一样,只能短暂割据,无法争夺天下。

  宋代之后,整个南方,最适合作为龙兴之地的只有江西!

  当年陈友谅就是占据江西,若非朱元璋运气逆天,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郑芝龙深知福建劣势,因此完全没有争天下的雄心。他把儿子送去江西,就是在为今后做打算,希望儿子能在赵瀚那里获得重用。

  并且,他不希望儿子做武将,更愿意儿子去做文官。

  两日之后。

  郑芝龙率领船队离开,还从广州带走许多货物。

  至于郑森,则留下做赵瀚的随从,每天帮忙处理一些简单公文。

  “总镇,怎这么多预备吏员?”郑森手持文件好奇提问。

  赵瀚笑道:“落户分田。”

  “也太多了吧。”郑森惊讶道。

  由于地盘扩张太快,急需大量基层官吏。赵瀚又从江西调来100正式吏员、200预备吏员,同时在广东征召预备吏员。

  具体操作为,一个正式吏员为主,带两个江西预备吏员,带四个广东预备吏员。只要完成落籍分田工作,正式吏员升职为官,预备吏员全部转正,部分做得好的直接当官。

  “总镇!”

  邹光第送来一份名单:“军队调查清楚了。”

  赵瀚仔细查看,顿时松了口气。

  广州府这边的大同军,高层将领都没问题。中层军官揪出两个,一个受贿八十两,一个抄家私藏财货。另外,还有六个底层官员,以及二十多个士兵,有私藏财货的行为。

  “拖去码头,当众行刑!”

  郑森跟着赵瀚前往城楼,看着码头那边行刑,内心受到极大冲击。

  只听邹光第和一个广东翻译,分别用江西话、广东话宣布:“大同军纪严明,不拿百姓财货……现南兵事院第一营、第三总、第四哨哨长刘谦正,收受贿赂白银八十两,私自释放打行混混林富、陈明义,按军法当斩!”

  刘谦正被捆着拖出来,当着围观百姓的面,朝着城楼大喊:“总镇,我犯了军法,我是该死。我儿子在庐陵中学读书,他学习好得很,求总镇不要牵连他!”

  连续喊了好几遍,刘谦正给赵瀚磕头,额头磕得鲜血长流。

  “告诉他,一人受罚,不会连累全家。”赵瀚面无表情道。

  亲卫立即奔下城楼,说道:“总镇说了,一人受罚,不会连累全家。”

  “多谢总镇!”

  刘谦正再磕三个响头,对行刑官说:“来吧。”

  刷!

  刀光闪过,人头落地。

  围观百姓吓得后退,然后议论纷纷。

  受贿八十两就要砍头,赵天王的军法可真严,难怪打得官兵满地乱窜。

  接下来,私藏财货的军官也被砍头。

  六个底层军官,二十多个普通士兵,由于私藏财货价值不足二十两,被当场杖责,收回个人土地,并从军中开除。

  一桩桩罪状念出来,不止那些百姓,郑森都听傻了。

  其中一个士兵,只是私藏了首饰。价值几百文的首饰而已,就被当场杖责,驱逐出军队,收回土地一亩(以水田为标准)。

  有人私藏二两银子,则是被收回所有土地。

  “总镇,”郑森忍不住说,“这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只要作战勇猛,几百文钱的首饰而已,何必开除一个精锐士卒?”

  赵瀚说道:“这才刚开始,今后每个月,都要在码头上杀一批!”

  杀谁?

  当然是杀敢伸手贪污的文官!

  邹光第又宣布道:“南兵事院掌院费如鹤,治军不严,革除一切军职,留在军中听用。杖责十下,收回名下土地一亩!”

  费如鹤被拉出去,好歹给他留颜面,没有当众脱裤子再打。

  “啪啪啪啪!”

  围观行刑的百姓,一脸不可思议。

  别人他们不熟悉,可费如鹤却是占领广州的最高军官,而且带兵打下半个广州。在赵瀚来之前,费如鹤就是广州的大爷,什么事情都是他一手做主。

  这样的大将,因为些许小事,直接被罢官了?

  接着,好几个军中高层,都被拉出来打屁股。有的降职听用,有的一撸到底,罪名是收受商贾贿赂,但主动交出脏银充公。

  “死定了,死定了。”一个商贾瑟瑟发抖,他就给这些高层军官行过贿。

  站在码头的一群士子,则感慨万分:

  “古今治军之严者,恐怕无出大同军其右。”

  “我可听说,这个被罢官的费将军,还是那赵天王的妻弟。”

  “此人必得天下,我欲出山辅佐之。”

  “哈哈,你还出山辅佐,人家只招预备吏员,想做吏员都得先干事。”

  “我早打听过了,只要做了吏员,升官快得很。如今的南海知县,江西举人出身,也是从文吏做起的。若是拿下福建,这位南海知县,立即就能够升为知州。”

  “对对对,出山只能做吏员,但人家升得快啊。我要去投效赵先生,晚了可来不及,先做事先升官。”
2#
 楼主| 发表于 2025-1-25 09:15 | 只看该作者
“砰砰砰砰砰!”

  城中大户宅门被拍开,一个家奴小心翼翼询问:“各位差爷有甚要事?”

  官差说道:“天下大同,人人平等。总镇有令,不得蓄奴。快让我们进去,家奴都来登记。卖身契一律作废,家奴去留自便。愿留下做工的家奴,写清楚雇佣年限,写清楚每月薪水!”

  “差爷,我们家登记过了。”家奴说道。

  “之前是主动到官府报备,今天是官府到户检查。快让开!”官差呵斥道。

  五六个官差进入院中,这家的主人连忙过来迎接。

  一个老头掏银子赔笑道:“差爷,家中奴婢,都去报备过了,已然换成雇佣契约。”

  “把契约都拿出来!”

  “差爷稍等。”

  不多时,几份契约连带佣人,已经被领到官差面前。

  领头的官差说:“记下来,该户行贿……多少?”

  另一个拿秤的官差说:“行贿八钱银子。”

  “该户行贿八钱,十倍罚款,罚银八两。快快拿出来!”官差催促道。

  “这这这……”老头开始慌了。

  那官差咒骂道:“你都不长脑子吗?这个月内,码头已经杀了一个文官、两个武官,还杀了七个两班衙役,打板子的四十多人。你还敢行贿,你想让我死是不是?”

  “不敢,不敢,老朽认罚。”老头连忙让人取银子过来。

  私底下,肯定还有官吏收受贿赂,就像军中肯定还有人贪腐没被查出来。

  但在明面上,已经没人敢贪了。

  这玩意儿互相举报可以立功,只要立功,很快就能升迁,反正现在到处缺人手。

  登记罚款之后,又验明契约和佣人。

  几个官差冲进内院,开始大喊:“还有没有家奴,不登记落户,今后就是黑户游民,被人打杀了官府都不管。只要登记落户,子孙就能做官。听着啊,只要登记落户,家奴的子孙也能做官!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儿孙考虑!”

  无人回应。

  一个官差来到偏僻院落,院子里堆满了柴火。

  “砰!砰!砰!”

  就在官差即将离开之时,一间堆放杂物的小屋,突然传来阵阵响动。

  官差前去开门,房门却被锁了。

  “吁!吁!吁!”

  官差立即吹响竹哨,其他官差迅速赶来。

  “怎么回事?”

  “房门锁了,里面有动静。”

  官差头子转身一看,只见这家的主人,一个个全都面露惊恐。

  “撬开!”

  房门很快被撬开,里面赫然关着十多个家奴。四肢都被捆起来,嘴巴也被堵住。

  官差们吓了一跳,扯开一个家奴嘴里的破布,问道:“你们为何被关?”

  那家奴回答说:“前几天,老爷杖杀了一个奴婢。我们都是老爷内院的家奴,听到官差来了,老爷就把我们捆起来藏着。”

  “好啊!抓起来带回县衙,一个都别想跑。”

  众官差又惊又喜,这是大案子啊,他们全都立功了,说不定能被派去粤西做官。

  大户的腌臜事真多,本欲清查家奴,结果查出一堆案件,把南海知县、番禺知县忙得昏天暗地。

  这些官差押送罪犯回县衙,半路上却见敲锣打鼓。

  一个豪奴坐在舆轿上,前方锣鼓开道,还有唢呐伴奏。

  “咚!”

  有人敲响铜锣,扯开嗓子大喊:“恭喜林掌柜,贺喜林掌柜,一朝得自由,永世不为奴。赵天王万岁!”

  “啪啪啪啪啪!”

  又有随从点燃鞭炮,一路噼里啪啦,那场面就像是在迎亲。

  “撒钱!”

  这个被呼为林掌柜的豪奴,坐在舆轿上浑身舒坦,命令随从往街面上撒钱。

  诸多路人蜂拥而至,趴在地上捡钱。

  有个闲汉挤不进去,于是大喊:“恭喜林掌柜,子子孙孙得富贵,子子孙孙做大官!”

  “赏!快赏那个汉子!”

  林掌柜连忙呼喊,随从抓起一把铜钱,跑过去塞进闲汉怀里。

  “林掌柜多子多福,林掌柜世代公侯!”

  顿时更多人喊起来。

  林掌柜哈哈大笑:“撒钱,快撒钱!”

  林掌柜的队伍过了这条街,又撞上另一个豪奴队伍。

  “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两个豪奴,坐在舆轿上,隔空拱手作揖。

  第二个豪奴更有意思,不但沿途撒钱,而且捧着《大同集》,朗声诵读文章:“圣人之尊,在其德行,谓之人格。天子之尊,在其权位,谓之人位……良尊贱卑,在其位;良贱平等,在其格。诸位乡亲父老,赵先生这文章写得好啊。而今,不但良贱平等,赵先生还要废除良贱之别。天下大同,赵先生万岁!天下大同,赵先生!”

  这些豪奴,简直疯了。

  相比普通家奴,豪奴不但获得自由身,而且名下财产也得到保障。

  对他们来说,赵瀚简直就是再生父母。

  另一条街,只见几个龟公,还有二十多个妓女,捆着老鸨和妓院打手出来。

  一个龟公大喊:“报官,报官。陈老爷的妓院,不许贱户从良,公然违抗赵先生之令。街坊邻居都听着,我袁大今后不是贱人了,我要去赵先生那里投军!兄弟姊妹们,都喊起来: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龟公和妓女齐声大呼。

  “良贱平等!”

  “良贱平等!”

  他们刚转过街角,就又碰上一批人。

  这些人全是家奴,他们捆绑着主人,前去县衙报官,因为主人不愿归还身契。

  听到龟公和妓女的喊声,这些家奴也跟着喊:“天下大同!良贱平等!”

  临街一家酒楼,几个士子看着窗外,全都露出震惊之色。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啊!”

  “这个姓赵的,他究竟想作甚?”

  “……”

  许多好事者,跟着这些队伍跑。

  比如工匠之类,他们同样获得解放,终于不用再给官府服役了。

  南海县衙。

  知县涂廷楹身心疲惫,县衙大牢已经人满为患,他现在审案子都连轴转。

  “下一个!”

  说是下一个,瞬间押来十多个,全是被家奴捆来报官的。

  郑森缓缓走过街巷,默然看着这一切,心中已经掀起惊涛骇浪。

  他的生母,是日本平户岛主之女田川松,郑森七岁之前都生活在日本。才学会走路,母亲就让他练习剑道,还被灌输刚刚兴起的武士道精神。

  到了福建之后,又是名师大儒教导,读了七年的四书五经,学的是忠君爱国、仁义礼信。

  直到最近半个月,郑森开始接触大同思想。

  《大同集》这本册子很薄,郑森一天就看完了。仔细品味思考,又用了好几天,虽然对他冲击很大,但还只停留在思想方面。

  而今目睹广州诸多怪相,再回想《大同集》的内容,郑森终于有了更多理解。

  谁是对的?

  仅从经义道理而言,赵瀚没有做错,所有政策都符合圣贤言论。

  如果《大同集》都是正确的,那自己家的奴仆该不该释放?该不该还他们的自由身?

  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容易被先进理论影响,郑森已经开始倾向于《大同集》那本小册子。

  ……

  佛山。

  富商谢士俊开始后悔了,他不该把家里的火器交出去。

  此时此刻,一群官差提着水火棍,就敢到谢家耀武扬威。全镇富商都是这样,老老实实给家奴落籍,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突然,又来一群官差,穿着黑色镶蓝边的衣服。

  正在办事的官差,看到来人浑身哆嗦。他们虽然不认识人,却认识那些衣服——廉政司!

  “你们暂缓办事。”廉政司官员吩咐道。

  “是。”普通官差连忙应声。

  廉政司官员拿出一份公文:“佛山谢士俊、谢允文父子,向大同军官行贿五百两。有此劣迹,死不悔改,又向南海县丞行贿三百两。南海县丞已经下狱,供认不讳,人证物证俱在。谢士俊、谢允文父子,立即抓捕下狱,择日审理宣判!”

  谢士俊被拖着往外走,惊恐大呼:“我没有行贿,我没有行贿!”

  廉政司官员继续念道:“家奴谢崇,受谢氏父子指使而行贿,一并抓捕下狱。”

  谢士俊连忙说:“是家奴背主所为,老夫毫不知情!”

  “知不知情,到了廉政司衙门再说。”廉政司官员冷笑道。

  眼见廉政司把三人抓走,普通官差吓得瑟瑟发抖。

  广州这边的官吏,现在把廉政司呼为“黑衣卫”,已经跟大明的“锦衣卫”等同。这些家伙似乎无孔不入,到处捉拿贪污官员,现在更是把谢氏家主给带走了。

  佛山诸多富商,全躲在家里不敢外出。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什么都配合赵瀚,等赵瀚离开广州,就用银子砸晕当官的。

  可现在突然冒出廉政司,而且还正式设立广州廉政司衙门。最近几天,还招了一批家奴做探子,搞得富商们人人自危,总感觉家里的奴仆全是廉政司眼线。

  一旦行贿,至少处以十倍罚金。

  若是行贿超过百两,贪污者和行贿者全部死刑,这些天已经公开杀了好几个。

  商贾们全都吓傻了,他们没见过这样的,甚至有点后悔夺城投献。

  直到此时,赵瀚都还没说清楚,今后做生意到底是什么章程。

  治理一群商贾,还用得着斗智斗勇?

  先收缴他们的火器,再让他们释放家奴,剩下的该咋办咋办。把赵瀚惹恼了,不介意多杀几个,今后让廉政司死盯着便是。

  对了,广州商贾腐蚀性太强,今后要定期从江西派人,暗中调查广州的廉政司,避免商贾把廉政司也腐蚀掉。
3#
 楼主| 发表于 2025-1-25 09:19 | 只看该作者
“总镇,琼州知府降了。”张秉文送来一封军报。

  “降了?”

  赵瀚颇为诧异。

  这还没坐船登陆呢,海南岛的最高官员,居然直接献城投降。

  打开军报一看,顿时哑然失笑。

  琼州知府蒋一鸣,只是个秀才出身,花钱拔贡入了国子监,然后再花钱弄到个实缺。琼州府即便再偏僻,秀才做到知府也已是极限,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升官了。

  而且,蒋一鸣是广西全州人,这地方紧挨着湖广。

  若是不降,蒋一鸣升官无望,而且老家很可能被打。这货非常聪明,主动给张铁牛写信,里应外合把琼州府城献出。

  如今张铁牛渡海作战,已占领琼州、澄迈和定安三城。

  临高县望风归附。

  放下军报,赵瀚对张秉文说:“传令南海知县、番禺知县、香山知县、宣教司和农会,三县若是不够分田,多余人口,全部迁往琼州岛。让他们立即安排移民事宜,抽调官吏迁往琼州府分田。”

  张秉文立即坐下,把胡梦泰也叫来,两人写完公文之后,赵瀚检查一番,签字盖章发出。

  广州沿海百姓太多,土地不够分配,必须迁走一批,否则走私难以禁止。

  正好可以调去开发海南岛,一举两得。

  唉,又要搞移民,从江西运来的粮食已经消耗大半。

  银子倒是不缺了,广东四大关榷,每个月都能提供大量税收。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广东连续三年大灾,连续三年打仗,地主家的存粮都已经不多。

  想了想,赵瀚又对张秉文说:“传令张铁牛,琼州府的世袭武将,田产超过百亩者,全部抄家!土地分给军户和百姓,粮食供应给移民,一定要撑到移民明年收粮。”

  海南岛上有不少卫所,除了对付山里的黎族,这两百多年就没怎么打仗。

  这些世袭武将,不知霸占了多少田产,不知隐匿了多少人口。

  等各种命令发出,赵瀚对张秉文说:“我过几天就回吉安,你留下来做琼州知府吧。”

  “这算发配流放?”跟着赵瀚混了大半年,张秉文已经有资格开玩笑了。

  赵瀚真心诚意地说道:“辛苦了。今后要务,以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教化黎族为主。”

  自起事到现在,除了新设机构官员之外,张秉文是第三个被超擢提拔的。

  新设机构是没办法,比如水师,古剑山一来就做水师统领,需要从无到有把水师训练出来。宋应星、田有年等人,皆属此种情况。

  第一个超擢提拔的是刘寰,大明赣州知府,由于南赣复杂形势,投降之后直接担任赣州知州。

  第二个超擢提拔的是邓云詹,广州秀才前来投靠,直接提拔为广东市舶司主事。

  第三个就是张秉文,江西右布政使投降,只给赵瀚做了几个月秘书,现在就要调去做琼州知府。

  此时的大明琼州知府,是一个秀才出身的家伙,可想而知并非什么好差事。

  形同发配。

  张秉文拱手说:“竭尽全力而为。”

  赵瀚笑道:“事情若是办得好,三年之后升你做广东右布政使。”

  张秉文顿时有了干劲,他今年已经五十三岁,真要从知县慢慢熬,怕是升到知府就老死了。

  ……

  赵瀚真的说走就走,他来广州目的有三:一是见郑芝龙,二是见葡萄牙人,三是震慑广州商贾。

  事情已经办完,还留下来做什么?

  赵瀚需要赶回吉安,进行一系列行政调整。

  改大明布政司为省,设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沿用大明旧制,每省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分立。

  都指挥司,暂时空缺。其相关职权,归属军务司和兵事院,至少要统一南方之后,才会把各省的都指挥司设立起来。

  江西省:左布政使欧阳蒸,右布政使霍韬。

  广东省:左布政使刘子仁,右布政使刘迈。

  湖南省:左布政使袁允龙,右布政使万鸿声。

  这是一个巨大改变,以前江西全省事务,实际由总兵府负责,现在终于设立省级机构。

  跟大明不同的是,赵瀚的省级官员,不设左右参政、左右参议。而是设立吏选厅、宣教厅、财务厅、工商厅等等,厅长专门负责相关领域事务。

  一大批官员即将获得提拔!

  对于沿海贸易的安排,会由广东工商厅来办。将专营贸易的商号制,彻底推广开来,说白了就是“公司制”。今后想要开设工厂、贸易买卖,必须获得工商厅颁发的商号牌照。

  得知赵瀚要走,广州商贾纷纷前来送行。

  望着渐行渐远的船队,富商关家伦叹息道:“这个赵阎王,总算是走了。”

  “赵阎王是走了,黑衣卫却还在。”黄玄参摇头。

  冯毓承说道:“今后老实做生意吧。”

  不老实做生意也不行啊,这些富商搞走私,是因为欧洲人不能直接来广州贸易。因此他们就有空子可钻,悄悄雇佣渔民,把货物从广州运到澳门,以这种方式避开市舶司搞走私。

  现在爽了,各国商贾,皆可至广州贸易。

  而且,放开西江的货物运输。大量江西、湖广、广西的商品,可以直接通过西江运达澳门。

  一句话,彻底开放海禁,正经海商不需要通过走私进货。

  至于以前那些搞走私的渔民,现在都分到了土地,可以一边种地一边打渔。没分到土地的,有些被海军招募,有些则将移民至琼州。

  众商贾喜忧参半。

  忧的是,失去对出口贸易的垄断地位。

  喜的是,今后不用行贿也能做生意,而且不怕官员吃拿卡要。哪个官员敢乱来,直接去廉政司那边举报。

  这次赵瀚弄死了两家,一家姓谢,一家姓徐。主宗男丁全被抓走,要么杀头,要么挖矿,女子强行分配给没有娶妻的士卒。

  起因是贿赂官员,随即查出一堆烂事。

  比如徐家,参与拐卖人口!

  就在赵瀚的船队消失之时,突然出现一群官差,押着六十多人来到码头。

  富商邓云虬吓得浑身发抖:“这回又要杀哪家?”

  “过去看看。”

  这次只是普通官差,并非廉政司的阎王爷们。

  一个官员宣布道:“此六十二人皆为拐棍,诱拐良民、绑架勒索、杀人沉江。南海、番禺二县拐棍皆在此,香山县亦抓了三十多个拐棍。从今后往,若有拐棍线索,皆可来报官,莫要怕那些歹人报复!”

  “行刑!”

  刷刷刷刷!

  十人一组,排队砍头,只见人头一颗接一颗落下。

  “好!”

  “杀得好!”

  码头上欢声雷动,谁都痛恨这些拐子。不管乡下城里,总有男女失踪,全要算在这些家伙头上。

  “行刑!”

  刷刷刷刷!

  一道道刀光落下,围观群众越来越多,这段码头已经变成刑场,每隔几天都要杀一批。

  为了防止瘟疫,杀完之后不但打扫,还得撒上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赵天王万岁!”

  “赵天王万岁!”

  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无数百姓跟着呐喊。

  先杀打行混混,再杀贪官污吏,再杀拐卖凶徒,还杀了一批奸商。同时,释放家奴,消除贱籍,给游民户口,给农民和军户分田。

  一系列措施下来,赵瀚已经尽得广州民心。

  特别是那些游民和小商贩,开海之后,广州船只变多,贸易更加繁荣。游民和小商贩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挑着担子在码头卖云吞面都能殷实起来。

  喊着喊着,突然有人朝远方跪下,那是赵瀚坐船离去的方向。

  眼见百姓越跪越多,商贾们心惊胆战,纷纷坐着轿子打道回府。

  也有商贾,趁机赚钱,让伙计来码头卖书。

  “《大同集》,《大同集》,只要五钱银子一本。”

  “彩图刻印版《大同女将录》,每套四两银子。付梓不多,欲购从速,先买先得啊!”

  “《大同戏曲集》,附带曲谱,一两银子一套!”

  “小说《大同行记》,二两银子一套!”

  “……”

  强权总是带来文化风尚,特别是吴炳那本《大同行记》。日记体小说,记录江西各行各业的真实生活,看得广东这边的百姓无比向往。

  这本小说,还穿插许多离奇案件、曲折爱情。

  什么老百姓告官获胜,什么世家子迎娶从良妓女,什么家奴做官之后迎娶小姐。这些内容流传甚广,在广州街头津津乐道,就算不识字的百姓也听人讲过。

  此时此刻,在广州某茶楼里,就有说书先生在讲故事,手里还捧着本大同行记:“却说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塘水村,有一家奴名唤刘聪。刘聪生得英俊高大,又兼识文断字,家中西席给少爷讲课,刘聪也常去偷听。这家有一小姐,排行第三,生得天姿国色……”

  一个家奴迎娶小姐的故事,听得茶客如痴如醉,也有些士子大叫荒唐。

  广州的社会结构,正在剧变当中。

  赵瀚离开广州一个半月,突然有商船逃到澳门:“红蕃鬼来了,红蕃鬼来了!”

  荷兰人终于出现,不仅有台湾的荷兰人,还有从巴达维亚(印尼雅加达)过来的荷兰人。
4#
发表于 2025-1-25 16:49 | 只看该作者
军法如山:打给新区百姓看!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05:00 , Processed in 0.11429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