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高老庄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吴应熊:总统爹该吃药了?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09:10 | 只看该作者
  在南京内城北面,紧挨着长江岸边的地方,有一座名曰狮子山的低矮山头,在狮子山巅有一座天下闻名烂尾楼,名叫阅江楼。这座阅江楼名为楼,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巨大的石砌基座,并没有看上去比较像楼的东西。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洪武皇帝修建阅江楼的时候,只修完个基座就不知怎么改主意了,也许是觉得花钱太多,没啥意思。于是就烂尾了,一烂就是好几百年。

  不过高居在狮子山巅,立于其上,可以将长江东去的壮观景色尽收眼底的阅江楼基座,却成了南京城内那群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们登高望远的好去处。

  今天狮子山巅的望江楼基座这里看来是来了大人物了,骑着高头大马的胸甲侍卫骑兵守住了通往山顶的阶梯,还竖起了一面刺着“禁止通行”四个字的大旗。

  而在狮子山下的仪凤门内大街上,还停着一长串车马,还有衣甲鲜明的官兵护卫。现在正是饭点,这些官兵都在军官的指挥下以“领”(相当于连)为单位,整齐地席地而坐,拿出干粮就着从仪凤门内大街上的一间饭庄中买来的肉汤,吃得津津有味。

  看来今日是有某位大员远行外放,有别的要人在狮子山上的阅江楼为他饯行。

  再看阅江楼的基座上,不知什么搭建起了一个金顶大帐,帐篷边上还搭起了棚子,棚子里面是个移动厨房,几个厨子正在炉子边上忙着煎炒烹炸煮。一道道香气扑鼻的热菜被烹制出来,装好盘后,又由几个穿着交领短袄和马面裙的中年妇女用托盘捧着送进大帐篷里面。

  帐篷之内,坐着不多几日,居中的就是朱和墭和杨起龙。两人都是一身崭新的黑色的棉布面料的交领长袍——这是织女宫的最新产品,是用硫化黑染色而成的棉布长袍。

  这也是世界上“唯二”两件采用化学合成染料染色的衣裳......虽然黑色不是特别卖得上价的颜色,但这终究是个好的开始!

  打横陪着朱和墭和杨起龙的则是杨紫云,今儿她穿了一身胭脂红的衣裙,上身一件红色短袄,下身一袭红色马面裙。艳丽的红色和她洁白如玉的肌肤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再加上她的美貌和凹凸有致的身段,到哪儿都是个吸引眼球的存在啊!

  可惜今儿帐篷里面的两个男人对她这个尤物似乎没什么兴趣,从饯行的宴席开始,两人的话题就没离开过食盐、盐户、盐商、银号、银圆、银票、白丝、棉纱等等。

  朱和墭派杨起龙这样的角色去江北当然是有大目标的!

  而能称之为“大目标”的事物,当然不仅仅是一点盐税了。现在朱和墭的大目标只有两个,一是把江北、江南、浙江、江西四省的均田给搞成了。

  第二就是把大明的银圆帝国搭建起来。

  而要实现两个大目标都离不开杨起龙这个江北大总督的努力,特别是建立银圆帝国这档子事儿。

  银圆帝国要想成功,当然是离不开大宗商品加持的......实际上西班牙人的白银帝国之所以能成事儿,也是因为有丝绸、瓷器、茶叶、白糖这些大宗国际贸易品的支撑。

  毫不夸张的说,西班牙人之所以可以用白银买买买,就是因为可以用白银换到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白糖。一旦中国不再出口,或是欧洲不再从中国进口这些东西,那么白银之锚也就不复存在了。ŴŴŴ.BIQUGE.biz

  既然丝绸、瓷器、茶叶、白糖可以支撑起白银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那么朱和墭当然想用食盐、生丝、棉纱这几样大明国内的大宗商品把大明东银钱厂发行的银圆支楞起来。

  而和生丝、棉纱相比,本就是官卖的食盐当然是最银圆最有利的支柱了。

  “清妖康熙十年、十一年的盐税大概就有三百万两,其中淮盐占了一半以上......约有一百六七十万两之多!而淮盐的销售收入,估计在一千万两以上了。

  起龙兄,孤给你三年时间,你一定要把所有的淮盐大宗交易都变成用银圆结算。另外,你还要用三年时间把江北省的均田给搞成了。

  只要这两件大事都成了,咱们接下去就能用五年时间把清妖的老巢辽东给铲平了!这就叫‘三年不战,五年平辽’。”

  朱和墭正在和杨起龙说着自己的计划——三年不战,五年平辽!

  “三年不战?”杨起龙还是第一回听朱和墭说起这个,“大王,您的意思是从今年开始,往后三年咱们都不打仗?”

  “对!”朱和墭说,“从今年六月算起,往后三年,咱们都不主动找人开战了......如果有人想找打,那孤家也是乐意奉陪的。”

  “大王,”杨起龙道,“现在天下大势对咱们有利啊!”

  朱和墭笑道:“赤壁之战前天下大势对曹操还有利呢!”他顿了顿,“起龙兄,咱们这两年是崛起太快了......根基打得不稳,就是靠着吴三桂发难的东风和糖药之利,打得康熙手忙脚乱。”

  在没有朱和墭,没有糖药,没有“卡秋杀”火箭炮的历史上,吴三桂起兵之初也打出了摧枯拉朽的气势。

  如果不是尚之信、耿精忠、郑经这三个帮手太稀松,光顾着自己人互掐,这江南的清军是挡不住他们三方合力的。

  朱和墭的语气变得有些沉重:“但康熙乱不等于咱们自己扎实啊!之前赢得那么轻松,其实是咱们和吴三桂二打一造成的。但是现在吴三桂已死,而吴应熊看起来已经稳住了吴周内部的局势。

  这个吴应熊没有席卷天下之志,只想着维持天下三分,所以他必然会联清反明!

  所以今后几年,咱们就得以一敌二了!如果不能把咱们手里的六个省真正治理好了,这个三国之势说不定也会和后汉三国一样,长久维持下去。”

  杨起龙想了想,“不是还有吴应麒吗?他手里可还有一支大军呢!”

  朱和墭摇摇头,冷笑道:“这个吴应麒也许不是袁谭,但也绝不是什么能席卷天下的英雄豪杰......他甚至还不如他老子吴三桂呢!”

  ......

  开封府,满城皆素,死气沉沉。

  吴应麒在康麻子败走之后,就顺理成章地进驻了这座中原名都,同时他还分出吴国贵、马宝两支大军西进河南府和陕州。准备将这两块肥肉先吞下肚子再说!

  依着他的心思,和康麻子的和约不过是张废纸片,等他消化了刚刚夺下的河南州府,就挥军西进,拿下陕西和甘肃。

  当年李自成不就是这样干的?在河南打败孙传庭后,他并没有马上打北京,而是西进陕西,在西安登基称帝后,才出陕西走山西一路杀向北京的。

  这条路线看上去不错,他吴应麒也可以走走看,万一成功了呢?到时候他就是“吴自成”了。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了吴应麒的预料,他以为自己可以当“吴自成”,却没想到上苍塞给他一个“袁谭的剧本”——他老爹吴三桂叫人给害了!

  而这个杀爹仇人,多半就是他那个貌似忠厚的大哥吴应熊......这下吴应麒可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起兵攻打吴应熊吧,好像真的成了袁谭,回头让朱和墭这小子捡现成的。

  承认吴应熊的领导地位吧......这家伙爹都杀,何况是兄弟?

  所以吴应麒没了方向,就一直在开封府这里犹豫,而这一犹豫......他好像连袁谭都要没得当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09:15 | 只看该作者
“爹爹,您不能再犹豫下去了!爷爷刚刚叫吴应熊、孔四贞那对奸夫Y妇害死的时候,您就该听我的,马上举兵南下讨逆。当时吴应熊手里根本没有能用的兵马,而爹爹您又挟着大胜康熙的威风,还不是势如破竹?可是您却怕当什么袁谭,怕清虏和朱明渔翁得利。现在好了,清虏和朱明倒是对咱家的乱子一点兴趣没有。可是吴应熊的手段却一个接着一个......都快把咱们手下的人给挖光了!”

  说话的是吴世琮,他正怒气冲冲地站在父亲吴应麒跟前大放厥词呢!

  而吴应麒却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坐在那里垂头丧气的,听儿子说到“挖人”,他终于有点忍不住了,嘟囔了一句:“我也试着挖吴应熊底下的人来着,可是......”

  原来吴应麒也没那么老实,虽然明面上在犹豫,但是私底下的小动作不少。

  他寻思着自己手握十万重兵,又有战胜康熙夺取中原的威名,一定有许多吴周的文臣武将想投靠自己。

  而且吴应熊看上去也有点害怕他这个手握重兵的兄弟,不仅派了汪士荣来说软话,还把自己的儿子吴世霖也送到了吴应麒的军中。

  所以在整个二月份,吴应麒的感觉都很不错,以为可以不战而胜,所以一直在努力拉拢吴应熊手下的实力派,如夏国相、胡国柱、郭壮图、李本深、吴之茂、祖泽清......哦,还有孙延龄。

  孙延龄在吴应熊的推荐下担任了吴周的湖南总督,他底下本来就有一些残部余党,还有一些旧部在广西叫祖泽清给扣了,吴应熊也帮他讨了来。所以在湖南呆了一年多后,孙延龄又张罗起一些兵马了。

  在吴应熊手下也算个实力派了!

  而这次吴应熊抓了他的老婆,据说还让江陵府尹卢一峰对她实施严刑拷打,打得遍体鳞伤......这一日夫妻百日恩啊!

  所以吴应麒就派人去游说孙延龄起兵。

  可没想到他派去的使者直接被孙延龄绑了送给吴应熊,而且孙延龄还公开宣布休妻。

  这下吴应麒对孙延龄的拉拢完全失败!

  而夏国相、胡国柱、郭壮图三个吴三桂的女婿,在接到吴应麒的来信后,则纷纷给吴应麒去信,劝他和吴应熊和睦,让他千万别学袁尚。

  而且三人还在信中替吴应熊担保,说吴三桂绝对不可能被吴应熊毒死。他们还说最有可能下手的是孔四贞......因为孔四贞本就是布木布泰派到吴周阵营中的密使,她对大清忠心耿耿,所以在骗取吴三桂、吴应熊信任后下毒杀害了吴应熊。

  三人还在信中告诉吴应麒,江陵府尹卢一峰已经发现了铁证——在吴三桂服用的那瓶大蒜素的残液中并未发现有什么剧毒,但却在吴三桂喝的鱼汤中验出了剧毒。虽然这汤是陈圆圆煮的,但是陈圆圆却让孔四贞帮着看了一会儿。

  现在对孔四贞的审讯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虽然这个女人死硬得很,无论如何严刑拷打都不肯认罪,但是最终还是逃不了一剐的。

  所以夏国相、胡国柱、郭壮图三人都劝吴三桂千万不要轻信谣言,干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而祖泽清、吴之茂、李本深这几位,因为驻地距离较远,现在还不知道他们的立场。不过这些人应该也不会出头替吴应麒火中取栗的......

  所以吴应麒对吴应熊部下的拉拢至此算是完全失败了!

  与此同时,吴应熊对吴应麒手下的拉拢却非常成功!包括王屏藩、高起隆、刘之复、张足法等几分守南阳、汝宁、汝州、许州的总兵级重将,在二、三月间,就先后接受了吴应麒的官职。

  但是吴应熊也没有让这几位出兵进攻吴应麒,而是让他们率部南下返回了湖北。同时还从靠近襄阳的南阳府迁走了四万多户自愿撤离的百姓,还宣布这些百姓将会被迁移到人烟稀少的四川泸州、叙州府、嘉定府和资州,而王屏藩、高起隆、刘之复、张足法等四人则会受封泸州侯、叙州侯、嘉定侯、资州侯,并且临民食土,世袭罔替!

  也就是说,一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万户侯!

  这四个总兵一走,吴应麒立即就少了四万兵马,兵力只剩下六万人,其中的一万余人还是在朱仙镇之战后补充的,实力已经大大削弱。

  但是吴应麒仍然有一战之力!

  可“大总统留后”吴应熊的使臣洪士铭又在这时带着一道封吴应麒为河南王的令旨来了开封府。

  根据这道令旨,吴应麒可以得到河南府、开封府、南阳府、汝州、许州、陕州,一共三府三州之地,也是食土临民,永镇世守。而且吴应麒、吴世琮、马宝、吴国贵四人所率领的军队,都留在河南王领地内,由吴应麒安排。

  另外,孔四贞也可以押到开封府,任凭吴应麒处置!

  这下吴应麒又开始犹豫了。

  而吴世琮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整顿军队,准备打回江陵去。所以他连甲胄都没来得及卸,直接从开封府城校场飞马回了吴应麒的行辕。

  “世琮,”吴应麒看见儿子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只好安抚他道,“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替你爷爷报仇......为父是想等孔四贞到了开封,把她凌迟处死后,再向江陵进兵。”

  吴世琮差一点被他爹给气乐了,“爹爹!你以为吴应熊放那么多软话是真不想和咱打?他是在拖延时间,好挖咱们的墙角啊!

  现在的情形是咱们有兵没银子,他有银子没兵!

  可咱们的兵也得用银子哄着!咱已经两个月没放饷了,再这样下去,就算三叔、马总管也得投靠吴应熊,到时候咱俩还打个屁!”笔趣阁

  “这不是有河南三府三州之地吗?”

  吴世琮跺跺脚,“就这些破地方,还刚刚给清虏祸害过一遍,怎么养咱们的大军?而且咱们俩哪里是能经营好地盘的人?”

  他说的也没错,吴应麒、吴世琮父子都是猛将,但是却不会治理地盘。

  两父子正在争论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听见了刘玄初的声音:“大将军、金吾将军,有客人来开封府了。”

  “刘先生请进。”

  吴应麒赶紧请刘玄初进来。

  这个刘玄初现在可是吴家爷俩的智囊。但是这个智囊是个有原则的智囊,不肯劝吴应麒出兵去杀哥哥......这是骨肉相残啊!

  刘玄初向吴应麒行了一礼,“大将军、金吴将军,这回来得可是贵客,您得请自出迎了。”

  “贵客?谁啊?”吴应麒道,“需要我亲自去接?”

  刘玄初道:“大将军,这次来的贵客有两拨,一拨是祖泽溥、祖永烈、左春秋他们几个。”

  吴应麒问:“祖泽溥、祖永烈?他们是清虏的使臣?”

  刘玄初摇摇头,“非也,他们的朱明的使臣!”

  “朱明?”吴应麒愣了愣,“那还一拨人都有谁?”

  刘玄初道:“还一拨人是李国翰的儿子桑额和一等侍卫阿喇尼......他们的清虏派来的使臣。”

  “桑额......这也是咱的熟人啊!”吴应麒琢磨了一下,苦苦一笑道,“看来两边都用了心,我的确得亲自出门去接客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09:20 | 只看该作者
  吴应麒要接的两拨客人并不是一起来到的......要不然还接不过来。biquge.biz

  虽然这两拨人马几乎同时进入了开封府境内,但是他们离开封府城的距离还是不一样的。

  康熙皇帝派出的使臣桑额和阿喇尼先一步抵达开封府城,而左春秋、祖泽溥、祖永烈他们则晚他们一天抵达。

  所以吴应麒可以一天只接一拨客。是一拨,可不是一个!桑额和阿喇尼两人只是正副使,跟着他们的还有个团队呢!

  一大群人,带着康熙皇帝的圣旨和几大车礼物,千里迢迢的来了开封。

  当然了,开封府并不是他们名义上的目的地。名义上,他们是去江陵府吊唁吴三桂的,打开封府过只是途经。但是实际上打得什么主意,是个人心里面都明白。

  吴应麒虽然有点糊涂,可是还没昏庸到这个地步,所以看见猫哭耗子的桑额、阿喇尼也不点破,还很客气的请他们到设在自己是行辕灵堂之中拜祭吴三桂的牌位。

  拜完之后,副师阿喇尼还从随员那里碰过一大包被窝,一脸肃然地递到了吴应麒跟前。

  吴应麒看见这被窝有点懵,这什么意思?要被窝干嘛?给谁盖?

  康熙的一等侍卫阿喇尼是个挺能侃大山的主儿,看见吴应麒发懵,还一脸哀伤地解释道:“大将军,这床被窝叫陀罗经被,用的是黄缎织金,五色梵字,还请大喇嘛念过经、持过咒......盖在身上下葬,可以保送西方极乐世界,获菩提果。

  这可是大清皇帝、皇太后下葬时才能用的。当年五世大喇嘛上京的时候,顺治爷曾请他为三床陀罗经被念经持咒,一床顺治爷自己用,一床是太皇太后将来要用的,这一床本是留给当今圣上的。不过当今圣上觉得自己还年轻,暂时用不上,又听说令尊是被朱和墭毒死的,所以才把这床陀罗经被赐给大总统用。”

  吴应麒皱着眉头问:“那么好的被窝给先父用了,回头康熙驾崩了,盖什么被窝下葬?”

  这话问得真是难听啊!

  正使桑额的脸都青了,不过阿喇尼还不动声色,继续忽悠道:“皇上用不着这个,因为他已经拜了雪域大喇嘛为师,现在是大喇嘛的俗家弟子了......同西域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噶尔丹是师兄弟了。”

  其实康熙派去雪域高原的使臣索额图还在半道上呢.....五世大喇嘛是不是收他这个徒弟都不好说,但是这不影响阿喇尼到处乱说。

  而吴应麒对雪域大喇嘛的事情也有所了解,他们家在云南的时候就跟大喇嘛是“邻居”。而吴三桂和大喇嘛都是“爱交朋友”的,所以两边常有往来。

  吴应麒也就听说了五世大喇嘛有个很厉害的徒弟叫噶尔丹,不当喇嘛下山还俗去当了西域准噶尔部的台吉,还娶了自己的嫂子为妻......这弟弟当的可太让吴应麒羡慕了。

  想到这里,吴应麒叹了口气,道:“先父的棺椁并不在开封府......你们来错地方了。”

  阿喇尼看了一眼桑额,见桑额轻轻点头,于是继续忽悠:“大将军不打算去一趟江陵吗?”

  “你什么意思?”吴应麒眉头一拧,虎目放过,灼灼地看着阿喇尼。

  阿喇尼试探着道:“如果大将军不打算南下......是不是考虑继承平西王的爵位?”

  “你说什么?”吴三桂看着这年纪还不到三十岁的“黄马褂”,一字一顿地说,“你想要我投降清虏?”

  阿喇尼摇摇头:“大将军误会了......大清皇帝愿意维持河南的现状,大将军依旧是河南之主,也依旧可以当大周,甚至是大明的官儿。您治下的百姓也不必剃发易服,也不会有一个大清的流官到您的地盘上当官。”

  吴应麒明白,康熙的意思就是想让他当个北清南周之间的缓冲。

  这倒也不是不能考虑,毕竟他在河南三府三州地盘上的根基也很浅,根本不可能同时和吴应熊、大清开战......甚至和其中一方开战的条件都不成熟。

  想到这里,他也没马上表示同意,只是告诉阿喇尼和桑额,自己要几天时间考虑,让他们先回馆驿等着。

  而就在桑额、阿喇尼在等消息的时候,左春秋、祖泽溥、祖永烈他们几个就风尘仆仆的抵达了开封府。

  这三个人和吴世麒都不算外人,祖泽溥是他的舅舅,祖永烈算是他的表兄,而左春秋曾经在云南的平西王府里干过......总爱给人相面,而且说好的不大准,说坏的却挺准。

  因为清朝的使团已经到了开封府,而且开封府城内还有个洪士铭,所以吴应麒就没让他们入城,而是让他们在城南四十里的朱仙镇等候。

  在应付完桑额、阿喇尼之后,吴应麒就带着军师刘玄初一块儿去了已经恢复了一点人气的朱仙镇。

  ......

  “左春秋,二位祖家哥哥,你们要是想帮姓朱的拉我一起打吴应熊那个不孝子,那就算了......我们吴家的事情,吴家人自己解决!”

  两伙人在朱仙镇内的一栋被收拾了一番的大宅子里见了面,分宾主落座后,才寒暄了几句,吴应麒就把自己的立场挑明了。

  左春秋笑道:“二公子,您先别说这些......如今大明的监国明王可是最实在的。”

  说着,他就摸出了一个卷轴,双手递给了吴应麒。

  吴应麒拿过卷轴展开一看,上面好东西不少啊!什么绫罗绸缎、枪炮火药、大米白面,甚至还有花钱都买不来的军用白糖!

  “左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吴应麒的态度果然软化了不少......让他去灭吴应熊也不是不可以的,虽然吴应想是他的亲兄弟,但是只要价钱合适,亲兄弟也是可以出卖的。

  左春秋伸出根手指,“一百万银圆的额度......上面的东西,只要在一百万的额度内,随您挑。您挑完,我就回南京去向明王殿下报告。最多两个月后,东西就会送到朱仙镇!”

  “条件呢?”吴应麒一脸纠结,似乎很不愿意出卖哥哥,但是又不得不卖......

  “进兵陕西!”左春秋笑道,“明王殿下知道您不忍心和吴应熊兄弟相残,所以就给您指了条明路。现在清妖正忙着和蒙古人打仗,还得防着咱大明,暂时无力阻止您挥军入陕。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吴应麒回头和刘玄初对视了一眼,刘玄初问:“等二公子率军入陕后,明王殿下是不是就要西征湖广了?”

  “不会的,”祖泽溥接过这个问题道,“明王殿下已经正式以儒门圣人的名义发布教令,宣布三年不战、五年平辽!”

  他顿了顿,又道:“这次我回到江陵后,会当面和大总统留后说明此事......儒门圣人教令和大学士会议教令,在大明那边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殿下既然说了,三年之内就不会主动挑起和大周、大清之间的战争,所以二公子就更不能留在河南了,要不然等康熙收拾完布尔尼,就要南下收拾你了!”

  祖泽溥用了“回到江陵”的说法,这是因为他并不是朱明的臣子,而是大周的臣子——他当日在紫金山被俘后,就坚称自己已经反清投周。所以朱和墭就没把他斩杀......而是把他扣押着当成一个筹码。这回则是放他回吴应熊那边,好让他当个传声筒,把朱和墭“三年不战”的立场告知吴应熊。
19#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09:24 | 只看该作者
“军师,世琮......你们说我该投靠谁啊?”

  在朱仙镇中的一座军营里,吴应麒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份价值一百万两的清单,一边有口无心地发问。

  屋子里面听着他发问的两人,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玄初和吴世琮都知道吴应麒除了政治上总犯糊涂之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贪财!

  当袁谭是很不好的,但如果东南那位“曹操”肯保证吴应麒的安全,而且出价特别高,那吴应麒也很愿意当袁谭的。

  可问题是......第一,朱和墭没有给出安全保证;第二,朱和墭好像也没有要求吴应麒投靠。

  室内一片沉默,半晌之后才是吴世琮打破了寂静:“爹爹,您得替三叔想想,没有他的兵马,咱们可就又少了万余精兵了!”

  他说的“三叔”是吴国贵,吴国贵是吴三桂的养子,吴三桂的儿子不多,而且他家里又被李自成屠过一遍,没有什么人了。所以吴国贵这个养子也就值钱了,被当成了“真吴老三”对待。biquge.biz

  在吴三桂的三个“真假儿子”中,这个吴国贵其实是反清态度最坚定的,但他同时也坚决反明。

  如果吴应麒真的要投靠大明,吴国贵肯定会带着队伍回到吴应熊手下。

  “你三叔......”吴应麒愣了愣,“对了,永历是他勒死的!这事儿......不好办啊!”

  虽然朱和墭是隆武和绍武一系的,但是末代唐王朱聿锷后来承认了永历的正统地位,台湾的延平王府也用永历纪年。所以现在的新大明也把永历的牌位请进了太庙。

  这么一来,新大明和吴周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调和了,而吴国贵这个亲手勒死永历的凶手就更不可能去投大明了。

  刘玄初摇着纸扇子道:“这大概就是明王不叫咱们归顺的原因吧?”

  “那投大清肯定也不行!”吴应麒眉头拧成个了球,“康麻子被咱夺了半壁江山,一定比朱和墭还恨咱......朱和墭还未必是真恨,康麻子则一定是真恨!”

  刘玄初苦苦一笑:“二公子,在大义面前,哪有什么真假可言?”

  吴世琮道:“那咱们就拿了朱和墭的东西,然后挥军南下如何?”

  刘玄初摇摇头,“迟了......等这些东西都到手了,差不多都六月份了。吴应熊早就整顿好了内部,而且康熙差不多也该从草原上回军了。如果咱们再和吴应熊打,只怕要腹背受敌了。”

  “那该怎么办?”吴世琮问。

  “还能怎么办?”吴应麒道,“西进陕西呗......不管怎么说,总得有个靠得住的立足之地。陕西虽然穷,但好歹比中州强啊!陕西东边的门户陕州和南阳府的西坪镇、西峡口、荆子关都在咱们手里。咱们的几万大军开进去,总是可以安定下来的。

  中州这边四战之地,四面受敌,一旦吴应熊这逆子和康熙联手,咱们要怎么支撑下去?”

  吴世琮还不心死,扭头看着军师刘玄初。

  刘玄初道:“先机已失......如今西进已经是唯一的出路了。不过咱们西进后要干什么,又要以什么样的名义西进,一定得好好考虑明白了。”

  吴世琮道:“西进当然是抢康熙是地盘了!西进以后当然是整军备战,然后再出兵讨伐吴应熊这个逆贼了!”

  刘玄初摇摇头,“这样做可以,但这样说是不行的。”

  吴应麒问:“军师,您和我说话就别绕弯子了,我就是个实在人。”

  刘玄初道:“那臣就直说了......咱们以往做事,只问利益,只看实力,却忘记了拿住大义名分!这次西进,万万不能忘记‘大义’二字。”

  “大义?”吴应麒问,“什么大义?”

  刘玄初笑了笑,吐出两个字儿:“讨元!”

  “讨元?”吴应麒愣了愣,“军师,你说讨元朝吗?”

  “对!”刘玄初道:“大明因为讨元而得了天下大义,所以才得享三百年国祚,之前几乎灭亡,现在又得以复兴,都是因为大义在手。

  可是现在元朝又恢复了,还出了个天佑皇帝!身为朱元璋的子孙,朱和墭能不管吗?但是他够不着元朝,所以就出一百万请咱们出兵......大将军要帮了朱家这个忙,那就有大义在手,日后就可以相见了。

  所以咱们得请朱和墭下明王令旨,下儒门教令......授予大将军讨元灭胡之任。”

  吴应麒拍了拍巴掌,笑道:“好好,好办法!我们不白拿他的一百万,我们帮他打元朝!”

  “另外,”刘玄初又道,“咱们在正式出兵陕西后,还得向康熙上奏......宣称要西进讨元,为清复仇,请求用河南之地交换甘陕!”

  “这样也行?”吴世琮瞪大着眼珠子,“康麻子能答应?”

  刘玄初摇了摇扇子,笑道:“之前我问了那个阿喇尼,得知康熙在张家口外击败了布尔尼的蒙古骑兵后,并没有寻着布尔尼的部落,所以就向东去扑击元上都故地了。这是因为之前布尔尼曾经宣称要去金莲川草原上再建元上都......不过我总觉得康熙这次多半会扑个空!”

  吴应麒眯着眼睛道:“不是多半扑空,而是肯定扑空!布尔尼如果敢在金莲川草原上和康麻子打,那他干脆别离开北京城了......他既然离开了,就一定会跑得远远的,不是跑去喀尔喀,就是往西逃到河套草原上。”

  金莲川草原距离北京只要五百多里,翻过燕山就是了。而且大清朝对燕山的控制力度很强,燕山里面可以住人的山谷,几乎都各种旗庄、王庄、皇庄给占了,在燕山西面的草原上还有许多清廷控制的官牧。

  布尔尼仓促而起,根本来不及扫荡这些旗庄、王庄、皇庄和官牧牧场。所以去元上都故地建都摆明了是找死!

  吴世琮有些不明白了,“既然布尔尼不可能去元上都故地,那康熙为什么要去那里?”

  “当然是为了将锡林郭勒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和哲里木盟的蒙古人,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蒙古人都牢牢控制在手!”吴应麒道,“他应该还会大幅增加新八旗中蒙古人的比例......那帮蒙古人苦哈哈的,没见过钱,只要很少几个子儿就能忽悠他们当兵了,过去明朝的九边十三镇里面就雇了许多蒙古人。这些蒙古人替大明杀口外的蒙古人时,可一点都不手软!”

  刘玄初冷笑道:“康熙拜五世大喇嘛为师,目的应该也是为了方便收拢蒙古各部......有了这些便宜的蒙古兵,他才能和朱和墭斗下去,不过布尔尼却会因此逃过一劫!

  而咱们正好打着为清复仇的旗号西进,康熙一来腾不出手对付咱,二来也怕布尔尼会入侵陕甘,多半会捏着鼻子认了咱。这样咱们一边为清复仇,一边为明讨元,就能安抚住明清两家了。”

  “好!”吴应麒又一拍巴掌,“这样咱们就能集中力量和吴应熊这个逆贼斗到底了!”

  刘玄初低声道:“大将军,先机以失,您还是得等待机会......不如先和吴应熊讲个和,等咱们在陕西站稳脚跟后,再徐图进取。”

  吴应麒一拍桌子:“也罢!叫他把孔四贞那娘们送来开封,我就放了他的儿子!”
20#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09:29 | 只看该作者
  “万岁爷......”孔四贞的声音娇媚,还嗲嗲的。她正骑在吴应熊这个小胖子的背上,用力的替他按着肩膀。她可是弓马娴熟的女子,手劲儿足足的,又捏又锤的,让吴应熊简直不要太舒坦。

  建宁公主坐在床边,气得牙根直痒痒。孔四贞真是太不要脸了!孙延龄把她休了以后,她就不肯在江陵府衙安心坐牢了。每天下午都越狱出来找吴应熊这头“大色熊”玩耍,玩累了还一块儿睡觉,到第二天早上才自己回江陵府衙大牢去“自首”,弄得更按时上工似的。

  可是建宁公主气归气,也不能拦着孔四贞。人家这回不仅是吴应熊的大功臣,还是大清朝的大功臣,同时又是大周国的大功臣......她这是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吴应熊、大清朝,和一帮子眼睛里只有利益,没有一点理想的大周臣子。

  建宁公主还是识得大体的,当然得把自己的老公让一半出来和孔四贞分享了。

  可是现在让出的已经不止一半了!

  除了气孔四贞“贪得无厌”,建宁公主也有点生自己的气。她的年纪明明比孔四贞小得多,长相其实也不比孔四贞差太多,可就是这一胖......都毁了!

  再看看人家孔四贞的身材,也就是“胸怀不及建宁宽广”,但是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很有型,没有什么赘肉,而且也不松,根本看不出来生了俩儿子。

  而且她现在都有这身材,这长相,当年青春美貌的时候,还不知道美成什么样呢?吴应熊这个“大色熊”迷恋她这个“四妹”,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吴应熊现在也不管建宁公主的火有多大,只管趴在床上享受。他现在可是人生赢家了,大权在握,小三在背。而且他那个之前看着有点像“吴世民”、“吴棣”的兄弟,原来是个比袁谭都不如的主儿。他啊,完全不会搞内斗,以为自己手里有兵有将就稳赢了,就可以通过挖墙角耍诡计不战而胜,从而避免吴周实力的内耗了。

  可他却忘记了这挖墙角的事儿是双向的,你可以挖我的,我也可以挖你的。而且吴家兄弟的内斗对于吴周的那帮军头而言,其实谁赢谁输没那么要紧......关键是他们自己的利益怎么保证?

  而掌握着吴周财政和大部分地方政权的吴应熊手里可以用来拉拢军头的资源,远比吴应麒来得多!

  没有资源可以发放的吴应麒唯一的机会,其实就是利用吴三桂刚死那会儿发兵夺位。那时候他有朱仙镇战胜的余威,而且手底下的人也习惯服从他的命令。

  当时要干,吴应熊多半得玩完!

  可问题是吴应麒本就是个犹豫的性子——这一点随吴三桂,造反造得都犹豫!

  而且他多年以来都是在吴三桂的呵护下长大的,而吴应熊又一直在北京当人质,吴国贵也不是吴三桂的亲儿子,所以吴应麒就是事实上的独子。所有人都哄着他,也没人和他斗争,而吴三桂的集团内部也没什么权力斗争,就是吴三桂一人独大。

  所以吴应麒不仅本性犹豫,而且也没见过什么权力斗争。

  相比之下,吴应熊在北京那可是见多了权力场上的腥风血雨!吴应麒搞权谋的手艺和他一比,嫩得简直不像话。

  而且吴应熊还有孔四贞、洪士铭这两个帮手。孔四贞可是布木布泰调教出来的,太知道权在则昌,权失则亡的道理了。而洪士铭是洪承畴那个老阴险的儿子!

  两边的人水平差太多了,因此吴应熊现在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正得意洋洋的时候,吴应熊突然听见自己所在院子门口处传来了敲门声音,随后就是建宁公主从北京带来的老保姆容嬷嬷透着慈祥的声音。

  “洪先生,汪先生,这是总统的内宅,你们似乎不方便进来吧......”

  吴应熊的耳朵一下竖起,他这两天可在等洪士铭、汪士荣回来呢!

  虽然吴应熊已经占尽了优势,但是吴应麒手里还有实力!至少吴应麒、吴世琮、吴国贵和马宝四个人的军队都还站在吴应麒一边。

  如果吴应麒要拼死一博,胜负还是相当难料的。

  这个时候孔四贞已经从吴应熊背上下来,开始麻利的穿衣服了。吴应熊也直起身子,拿起建宁公主递给他的衣袍,也不用人伺候,自己就一件件穿好了。

  一边穿衣服,吴应熊还一边嚷嚷:“容嬷嬷,洪先生和汪先生都不是外人,请他们进来吧!”

  然后就听见吱呀呀的开门声,又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就是汪士荣扯开嗓门的声音:“总统!好消息!二爷答应讲和了,愿意受封平西大将军。只要您将孔四贞送去开封府,交给二爷的人凌迟处死,二爷就肯放了大公子......”

  话说到这里,汪士荣的声音忽然止住了,因为他看见孔四贞笑吟吟地从吴应熊的房里出来了,随后吴应熊也笑呵呵的出来了。

  “日升,士荣,”吴应熊看见洪士铭、汪士荣二人都在发愣,就赶忙追问道,“我二弟的意思是先当这个平西大将军,还是先剐了四贞呢?”

  “先当平西大将军,”洪士铭道,“臣离开开封府时,二爷已经开始自称大周国平西大将军了......另外,臣还打听到可靠消息,二爷准备西进甘陕了!”

  孔四贞也在边上竖着耳朵听着,听到这里,便笑着向吴应熊行了个福礼:“妾身给大总统道喜了!”

  建宁公主也跟着一起出来了,见孔四贞还不知死的给吴应熊道喜,忍不住插话问:“四贞妹子,二爷可是要总统把你交给他剐了!”

  孔四贞笑道:“这事儿可以答应啊!”

  “啊!”建宁公主看着孔四贞,简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吴应熊哈哈大笑了起来:“既然四贞自己都答应了,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日升,你赶紧拟个总统令旨,封我二弟为平西大将军!士荣,你辛苦一下,拿着这道令旨先去开封府交给我二弟。我回头再写一封亲笔信,再把四贞的事儿和他说了。

  这四贞因为抵死不肯认罪,在江陵府受刑过重,需要医治一番才能送往开封府,如果他等不及。可以派刽子手来江陵,就在江陵府衙里面用刑,把四贞给凌迟处死了!”

  说完这话,吴应熊还回头问孔四贞,“四贞,你看这样可行?”

  “行啊!”孔四贞笑道,“可以让江陵府尹卢一峰和汪先生一起走一趟江陵府。那小子能言善辩的,一定可以哄住二爷。只要二爷把西进的事儿都办妥了,奴家就能江陵府衙内伤重而死了!”

  边上的建宁公主还有点不明白,“四贞妹子,你想诈死?可是二爷又不傻,能蒙过去吗?”

  洪士铭笑道:“夫人,这事儿只要再拖上一两个月,二爷就输定了......输了,能留条性命西进甘陕已经是天大的幸运,还敢较真吗?”

  建宁公主蹙起眉头,“不至于吧?再过一两个月......二爷就没法在河南立足了?”M.biQuge.biZ

  洪士铭接着又道:“总统,夫人,大清国的使臣桑额和阿喇尼已经到了江陵府......他们是以吊唁先总统的名义和臣一起来到的!”
21#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09:33 | 只看该作者
 江陵城,总统府,金銮殿。

  “姓朱的果真没有一个好东西,先父为了替朱三太子恢复江山,不惜引清兵入关消灭闯逆,还背上了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恶名。后来为了替他铲除永历这个伪帝,不惜背上了汉奸国贼的骂名......再后来又不顾年纪老迈,起兵帮着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夺了个三分天下。说实在的,先父哪一点对不起姓朱的父子?可是他们又是怎么回报的?他们居然在送给先父治病的蒜药里面下了河豚鱼的毒!”

  正在声泪俱下地控诉朱和墭的正是吴应熊。关于他爹吴三桂遇害的过程,他向吴应麒说的和他对大周境内的士绅百姓官兵,还有中低级的官员们说的,那可是完全的两码事儿。

  他对吴应麒说那些蒜药是孔四贞派人偷偷买入的......这事儿吴应麒是知道的!

  可是知道真相的人不多啊!

  所以吴应熊就可以骗了,他和其他人说这蒜药是朱和墭送给吴三桂的。

  因为之前周明两国表面上挺热乎的,互相之前的确馈赠过几次礼物。

  朱和墭手里的蒜药不仅对拉肚子之类的病有奇效,而且还是极好的伤药,送一点给吴三桂非常正常啊!

  汉口那边的许多常去大明贸易的大商人,都通过关系花了大价钱买回过这种“神药”,何况吴三桂这种身份的人物?

  因为有人买到过正品蒜药,所以许多人也知道蒜药是怎么包装的?

  对了,那些用来装蒜药的牛乳瓷还是个稀罕宝物呢!

  一个小小的瓷瓶,没有十两八两银子都拿不下来!

  由于蒜药是一小瓶一小瓶分装的,一瓶就是一顿的量。所以不可能每一瓶都试毒啊!

  试毒的都喝完了,病人喝什么?

  所以从十瓶装的蒜药里面取出一瓶试毒,那是完全合理的。而朱和墭如果想毒死吴三桂,只要在十瓶蒜药之中的一瓶下毒,就极有可能得手......试毒的时候十取一,只有十分之一的可能中招。而吴三桂是一瓶瓶喝的,总会喝道下了毒的那瓶蒜药。

  以上这套说法,那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因此在吴应熊的地盘上和他控制的军队中,相信朱和墭是“杀桂真凶”的人是占了绝大多数的。

  而吴应熊也是一再坚持这个说法......只是在他的兄弟吴应麒严重质疑的情况下,才不得已抛出了“孔四贞真凶论”。

  不过那也只是对吴应麒说,对吴周的国内的那些人,他可不会这么说。

  因为孔四贞和吴三桂并没有什么仇恨,她会这么干的就一定是有人指使的。而能够指使孔四贞的人,除了吴应麒就只有布木布泰!

  吴应麒自己当然不能承认弑父,那幕后真凶就只剩下布木布泰了......可如果布木布泰是真凶,那大周和大清还这么结盟?

  而此时正在听吴应熊控诉朱和墭恶行的人,正是大清朝派来吊唁吴三桂的使臣桑额和阿喇尼。

  不得不说,这康熙皇帝的麻脸还真是说不要就不要了......大周的黑旗可是在紫禁城上插了整一天的!

  他的正大光明匾和大清门匾,也都是让尚之信、耿精忠这俩“自干周”给拿走了的。

  现在他居然派使臣来吊唁吴三桂,而且还送了原本准备自己盖的陀罗尼经被......

  现在康熙的这俩使臣听见吴应熊说朱和墭毒死了吴三桂,还都露出了义愤填膺的表情,看来是真的相信吴应熊的说法了。

  “真是无耻之极啊!”那个特别能侃的一等侍卫阿喇尼已经接着吴应熊的话往下说了,“总统,其实朱三太孙所干得卑鄙无耻的勾当还不止这一件事儿......我们大清还发现了朱三太孙勾结元朝余孽布尔尼的铁证!

  布尔尼就是在他的帮助下,才得以偷袭北京得手的!帮着布尔尼打开北京城门的,就是一群收朱和墭指挥的前明余孽!”

  “什么?”吴应熊猛地从总统龙椅上站起来了,“他怎么敢勾结布尔尼?布尔尼可是黄金家族的嫡系,他是要恢复大元朝的!”

  “大元朝已经恢复了!”桑额咬牙切齿道,“布尔尼以先入北京者君天下为借口,在紫禁城登基了......朱三太孙这是要把他们大明的祖宗基业卖给元朝啊!”

  “什么?还有这样的事儿!”

  “朱和墭怎么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真是大逆不道、忤逆不孝!”

  “纵然洪武再世,也饶不了朱和墭此贼!”

  “他家祖宗驱除鞑虏,他却引狼入室......这新大明果然是个伪朝啊!”

  总统府金銮殿上,顿时一片哗然。

  吴应熊手底下的一帮汉奸都震惊了!

  他们本来以为只有他们才干得出勾结鞑虏那么不要脸的事儿,没想到那个号称圣人的朱和墭原来也那么不要脸!

  这可真是太不像话了!

  “大总统!”阿喇尼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就赶紧再加把火,“现在元明已经结盟,要一起对付大清和大周了......如果咱们两国再互相敌对下去,要不了多久,元明两国就会平分天下!而蒙古人的铁蹄也一定会再入中原,到时候可就是一场天倾之难!”

  桑额道:“大总统,您是大清皇帝的姑父,和大清皇帝一样都是中国之人,现在理应团结一致,抗元御明......保天下,救中国啊!”

  这话说的总统府金銮殿上的人都愣住了。有些人都怀疑了,这个桑额真是康熙派来的?

  吴应熊的心腹洪士铭看见有点冷场,马上接过话头,声泪俱下地说:“总统,这天要是倾了,您可就是亡天下的罪人了!

  蒙古人已经崛起了,咱们汉人眼看就要遭殃了,现在的形势可比当年成吉思汗崛起后的蒙、金、夏、宋四国之世还要危急啊!那个时候你南宋还全有整个南方之地,而现在南方是周明均分,一旦蒙古人一统北方,我华夏必亡!”

  吴应熊的亲家郭壮图也道:“大总统,咱们可不能重蹈当年南宋联蒙灭金的覆辙......为今之计,必是联合大清、抗元御明、力保华夏!”

  他俩一带头,底下的吴周大官们全都反应过来了,马上跟着表态,都一边倒的支持“联合大清、抗元御明”的路线。

  其实他们这些人在朱仙镇之战后,就已经倾向于联清抗明了。对他们而言,保住既得利益才是最要紧的,其他的事儿都可以打马虎,唯独这个事不能马虎。现在对他们的既得利益构成最大的威胁的,不是大清,而是大明!笔趣阁

  只是他们苦于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大义”,没法大声嚷嚷。之前吴三桂中毒而亡倒是给了他们一个借口,但还是有点“虚”。

  而当桑额、布尔尼将北京之乱和元明联手的内幕揭露出来以后,这帮汉奸总算是找到理由了。

  吴应熊看到底下大部分人都赞成这事儿,他也就赶紧借着这个坡往下吧,于是就点点头道:“朱和墭毒杀先父,又勾结蒙元,意图效仿石敬瑭。本总统承先总统之遗志,虽无先总统之勇略,但也有保天下之元气不至于尽丧的决心......”他说到这里,已经站直了身体,一脸肃然,目光炯炯地看着底下的众人,“本总统之意已决,我大周当绝明联清,抗元御明,以保天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21:23 , Processed in 0.14940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