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高老庄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五年平辽:让袁督师的大话兑现!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5:27 | 只看该作者
 十一月十五日,深夜。

  夜虽然深了,但是今天是“十五”,明月当空的好日子。虽然白天的时候汉城这边下了一场大雪,气温也急剧下降。但是降温之后,天就放晴了,到晚上的时候还“出了月亮”。

  瓜尔佳.安珠湖天生的锐目,在这样的夜晚,根本用不着火把灯笼,也能看清道路。不过他还是很小心的控着马,以快步走的速度,在夜色的遮护下,迅速接近正大摇大摆行军的明军步兵。在他的左右前后,还有无数涌动起伏的马头,巴尔虎骑兵脑后的金钱鼠辫子,就在空中左右摇摆。

  周围的巴尔虎骑兵都显得非常亢奋,虽然他们在西伯利亚或是外东北只是哥萨克的猎物,但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弱者......在他们的心目当中,生活在南方中原温暖湿润之地的农夫才是不堪一击的弱者。。

  特别是他们跑到宁古塔将军的地盘上后就被急于从东北这旮旯搜罗“野人女真”的大清朝廷当成了宝之后,他们就更加觉得自己那是相当牛逼的......也就是比哥萨克,比索伦兵稍微差一点。

  而这次他们跟着康熙出兵朝鲜的经历,又强化了他们的心理优势......那些种地的农夫果然不堪一击!从跨过鸭绿江直到兵临汉城,这些巴尔虎骑兵还没打过败仗呢!

  而今天晚上他们遇到对手不仅“弱”,而还很蠢。区区几千步兵,就赶硬闯一万多八旗天兵把守的地段。而且他们也没有结成一个步兵大阵,而是分了四个小阵,看着也不算特别紧密。虽然小阵的周围好像有一圈**护着,但是就这薄薄的一圈**真的有用?

  另外,他们如果想要借着夜色的掩护抹黑赶路,那也别打火把啊!

  打着火把走夜路,谁还看不见他们?这些明军真是蠢到了极点,和罗刹国的哥萨克相比真的是差得太远了。

  这些巴尔虎人娴熟的控制着马匹,也不用火把照着亮,就在夜色的掩护快步逼近他们的猎物了。这时他们纷纷拿出了满洲弓,抽出了箭身粗大,箭镞很宽的披箭。看他们现在使用弓箭,就知道康熙皇帝是把这些西伯利亚和外东北的来人当成了自己人了。配给他们的都是好弓好箭,还给他们配了棉甲枪盔,甚至还给他们配了填装了颗粒状黑火药的木柄手榴弹。

  所以他们现在的标准战术是先射箭,然后再点手榴弹投掷......这都能号称是“巴尔虎掷弹骑兵”了。如果再去找抢了西伯利亚的哥萨克练练,没准就能打赢了。

  只可惜,他们今天遇上的不是哥萨克,而是全世界唯一一支“高糖化”的陆军!

  大约四千名明军步兵似乎无视了正迅速向他们靠近的巴尔虎骑兵,依旧不紧不慢的顶着夜色行军,也没有组成空心方阵的意思,甚至连四个营级纵队周围一圈的**兵也笃定得很,依旧扛着**缓缓行军。

  他们难道没有发现我们?

  安珠湖忽然有了一种被人轻视的感觉,而且他还感到了那么一丝丝的不妙。

  这时骑兵已经进入了距离那四个缓步前进的明军营纵阵不到百步的距离了。

  那四个营纵阵总算是反应过来了,不过依旧没有组成空心方阵,只是停下了脚步,面对安珠湖率领的巴尔虎骑兵这一边的**兵都转了个身,面对巴尔虎骑兵,然后放下**,人也半跪下去。而他们身后的两排**兵也转了身,但依旧没有放平**。

  与此同时,还有二百余个好像背着个大锤子的明军步兵,飞也似的从那四个逞菱形布局的营级阵中间的空心位置中跑了出来,在明军阵前面对巴尔虎骑兵摆出了两排疏阵,其中前排半跪,将一只大锤扛在了肩膀上,后排人手一个火把,当前排把大锤扛好后,后排举着火把的明军就上前去用火把点着了什么......

  这是火箭锤!

  安珠湖突然就想起了明军有一种可以由单兵肩扛着发射的“小火箭”。这玩意虽然是用火药当**的,但是那个“锤头”里面装着的都是糖药!

  他刚想到这里,那些架在人肩膀上的火箭锤的尾部就突然冒出火光和烟雾,然后就看见那些锤头全都飞了出来,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接着就飞向巴尔虎骑兵的集群。

  安珠湖马上就知道不对了,赶紧用力扯动缰绳,勒住自己胯下的战马!

  不过他救得了自己,却救不了手下的巴尔虎骑兵。

  明军一次就打出一百余个火箭锤,这玩意威力不小,飞得又远,只要有三分之一炸着了,他麾下的巴尔湖骑兵就得损失惨重!

  可是安珠湖知道自己手下的这些巴尔虎骑兵想要躲避已经晚了,现在只是祈祷上苍保佑,别让巴尔虎骑的损失太重。

  他刚想到这里,那一百余个锤头已经飞过了几十步的距离,落在了巴尔虎骑兵们前进的必经之路上。

  那些巴尔虎骑兵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算知道了也没那么快反应过来......就在锤头落地后不久,已经准备好弓箭的巴尔虎骑兵们就踏入了锤头集中落地的区域了。

  ”撤退,快撤......”

  已经勒住战马的安珠湖大声呼喊,想让这些骑兵后回来,可两三千匹战马奔腾的战场多喧闹啊,压根就没人听见!

  而安珠湖呼喊的声音还没散去,那些落在地上的“锤头”就纷纷炸开,化作了一团烟火,锤头的碎片和填装在锤头内部的弹丸也随着这一声声的爆炸,化为了索命的利刃,四下飞舞,无情的划过人体和战马的身体。马匹和骑手的惨叫响成一片,到处都是被击毙、击伤而倒地的马和人,而后方的骑兵纷纷减速避让,还有些骑兵避让不及,撞上了那些负伤受惊的马匹。

  巴尔虎骑兵们顿时乱成了一团。

  “撤!撤!撤......”

  安珠湖张开喉咙大呼,跟着他的一个号手也反应过来,开始吹起退兵的号角。

  但是并没有等那些混乱了的巴尔虎骑兵反应过来,那二百余个扛着“铁拳”上来的掷弹兵又发射了第二波“锤头”......紧接着,原本站立不动的明军营纵队,突然在一阵急促的鼙鼓声中,开始快步逼近被两轮“铁拳爆炸”而被炸得东倒西歪,乱成一团的巴尔虎骑兵!

  步兵居然可以用随身携带的“铁拳”配合**、燧发枪组成的阵列,击败呼啸而来的骑兵!

  正在一堵矮墙后面观战的朱和墭远远的也看见了这一幕,也被惊得有点呆了。“糖时代”的战争,还真是和原本历史上的战争不大一样了。

  游牧民族能歌善舞的日子,不会提前到来吧?

  ......

  “皇上,奏凯吧......”

  “皇上,奴才也觉得这一仗打得很好了,现在是时候见好就收了!”

  “就是,赢都赢了,留在汉城这边也没多大意思......”

  幸州山城,从望楼上下来,然后和衣小憩了片刻的康熙,突然就被人给摇醒,然后就听见有人在劝自己见好就收,奏凯班师。好好的,怎么就要奏凯班师了?班师搬回哪里去?

  康熙心里一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感觉......好熟悉啊!
47#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5:3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到了失败的气息,康熙的睡意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赶紧揉了揉眼睛,然后定睛再看,发现劝自己见好就收的人当中居然有个佟国纲。

  这下可把康熙皇帝吓出一身的冷汗,抬手指着佟国纲就道:“佟,佟国纲,你怎么回来了?难道......又要败了?”

  佟国纲赶紧撩袍下跪,回答道:“皇上圣明!”

  康熙皇帝心就一沉:这也圣明?我就不能昏聩一回吗?

  “皇上,”佟国纲又康熙磕了头,道:“现在见好就收还来得及,若是现在不收,再打下去就真的要败了!而且即使战场上不败,实际上却还是败了!”

  “你,你说什么?”康熙听得一头雾水。

  佟国纲是国舅,是康熙最信任的自己人,自然是敢说话的,要不然图海和费扬古也不会让他回幸州山城劝康熙收兵。

  “皇上,被咱们围困住的那七八千明军虽然以朝鲜兵为主,但,但是却很不好打!”

  康熙一听这话脸色都青了,“什么?朝鲜兵也不好打?当年......”

  佟国纲叹了口气道:“皇上,您就别提当年了......当年打仗靠得是咱八旗勇士的弓马无敌、武艺超群。可现在打仗就靠一根烧火棍你一发我一发的对轰,躲都躲不了,真正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别说八百,就再打个折,自损五百也不行啊!咱们八旗子弟多少人?他们朝鲜人又有多少?不能这样换啊!”

  康熙马上就明白了!他能不明白吗?他要不明白,历史上就给底下的绿营兵发燧发枪了——别以为这玩意儿又多高科技,其实康熙皇帝的养心殿造办处早就能造了。而造办处打造的燧发枪当然都是给康熙打兔子玩的,康熙皇帝还能不知道燧发枪的妙用?这玩意儿专克天兵啊!

  “那就用炮轰!”康熙还是不甘心“见好就收”,“再多调一些威远将军炮,用糖药弹轰他们!”

  佟国纲还是摇了摇头:“皇上,来不及了......逆贼的援兵就快冲破巴大人的阻拦和被困的逆贼汇合了!”

  “什么?”康熙又是一惊,“这,这怎么可能?他们的骑兵也那么厉害了?”

  佟国纲摇摇头:“不是骑兵,是步兵!逆贼的步兵携带火箭锤结纵阵而行,并且以**兵环卫四周,待我骑兵靠近,便以百数火箭锤猛轰,打头阵的巴尔虎骑兵着了他们的道,损失惨重!

  巴海巴大将军没有办法,只得以小队轻骑袭扰的办法勉强迟滞之。但是逆贼步军中多有神射之士,小队轻骑的袭扰根本占不了便宜。”

  康熙听完佟国纲的话,眼前就是一阵金星直冒啊!

  他本以为汉城之战是胜券在握的,即便不能实现大量歼敌,也能迫使明军放弃汉城,撤往牙山。。根据之前掌握的情报,明军自登陆后就一直在经营牙山、礼山、唐津等处,摆明了就是要将那里当成控制朝鲜的本据之地的。如果明军在汉城战之不利,应该会很快撤往牙山。

  可没想到,他苦心经营了三年才拉扯起来的“低糖清兵”还是打不动“高糖明军”......哪怕这支“高糖明军”当中有半数的士兵都是入伍不久的朝鲜兵!

  而且康熙还发现了另外一道比“含糖量”更难超越的鸿沟,就是人口数量!

  他的大清国本就人少,又采取了八旗为本的体制,真正的核心力量就是**十万新八旗人口。而伪明的人口总量接近三千万,合并了朝鲜南五道之后,人口数量恐怕都有三千五六百万了。如果更进一步合并了整个朝鲜,人口离四千万都不远了!

  更糟糕的是,大明那边不搞旗人老爷兵,而是用均田征兵的办法把全体壮丁都当成了兵源。

  四千万人口的丁数差不多就是一千万,而**十万旗人的丁数也就二十多万。

  二十多万打一千万,还没有“天兵”了,这大清岂不是要完?

  想到要完......康熙的麻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再开口说话的语气也恢复了平静。

  “现在天色已晚,不是交战的时候了,传朕旨意,各军退兵回营......步军先退,骑兵殿后。再给北汉山中的王辅臣传旨,让他在北汉山中多数旗号、广置疑兵,所部主力也退回昌陵川大营。”

  “皇上圣明!”

  康熙真是明主啊!

  几个一块儿来劝康熙“见好就收”的大清重臣这个时候都由衷地说了句马屁话。

  康熙用兵的手艺的确越来越高了!虽然还是打不过明军......但那不是手艺的问题,而是时代变了。

  现在打仗要拼人口、拼含糖量。大明在这两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

  所以康熙在汉城之战中的表现虽然可圈可点,但还是难以取胜。

  不过现在退兵也不能算输,明军大概率也不会追击......他们的骑兵到底太弱,想追也追不上。

  而且现在凛冬已至,明军的骨干到底都是怕冷的南方人,不可能在朝鲜的寒冬之中发起持续猛攻的。

  因此康熙还有的是时间转移朝鲜北三道的人口和物资,为持久抗明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康熙帝这几个重臣就想叩头告退,去安排“见好收”。可这位明主却忽然笑了起来,把重臣们都吓了一跳,大家伙都抬起头,愣愣地看着他。

  康熙笑着道:“朕差一点忘了,朕在登州那边还一个决胜之局呢!登州乃是深入辽东的逆贼的后路,一旦登州为我所有,登陆辽东的数万明军都将变成孤军,早晚必为天兵所灭!只要灭了登、辽之贼,一个南北朝之世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

  几个重臣听到这番话,也都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登州......总应该是个空门了吧?

  ......

  康熙说这话的时候,大雪正在山东半岛上的黄水河上纷纷落下。

  黄水河位于登州府的黄县境内,发源于莱芜群山之中,河面没有多宽,水流也没多急,却还未曾因为这寒冷的天气而冻上。

  一道浮桥,已经到了收工的时候。忙乱的清军士兵正猬集在桥头又捆又扎又敲又打的,好不热闹。

  这里正是岳乐和常宁两人所率领的突袭登州的精锐清军的渡口。

  自从朱天王占据了半个登州府之后,黄水河就成了明清两方面在登州西部的一条界河,河东岸就是大明登州府的辖区了!

  不过朱天王对登州府城西面这一带的开发和布防都不感兴趣,干脆就把这一带搞成了个“基本无人区”,之所以是基本无人,是因为通往黄县的官道还是一条重要的商道。平日当中客商不绝于道,而且也有现成的桥梁可以通行。ŴŴŴ.BiQuGe.Biz

  但是随着明军从登州出兵跨海征辽,登州府城通往黄县的官道上就没人了,连那座桥都让明军悄悄放火给烧了。

  不过登州方面的戒备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并没有进一步布防,黄水河对岸还是静悄悄的,登州府外城内的生活似乎一切照旧。战争似乎距离这座“自由之城”还非常遥远。

  可就在这时,一支两万人的清军精锐,却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潜行到登州府境内,而且还搭建起了这座横跨黄水河两岸的浮桥!
48#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5:33 | 只看该作者
安王爷,恭王爷,您二位放宽了心就是了!虽然登州的外墙、内城、水城、丹崖山等处都坚固的跟铜墙铁壁似的,但是登州再坚固,那也挡不住咱大清的天兵。原因就在于人!能守登州的人,现在都给调去辽东那边了,留在登州的不是混日子的就是混身份的,银子都存在蓬莱银号里面,随时都准备滑脚跑路。这号人怎么可能和登州共存亡?一旦天兵大至,他们跑路都来不及,怎么肯和登州共存亡?只要咱们的大军一到城下,登州城内的那些人逃都来不及!”

  正在跟岳乐、常宁说登州坏话的,就是康熙皇帝奶妈的儿子曹寅。他当日目睹了大队明军登船离开登州后,就直奔济南而去——安亲王岳乐和恭亲王常宁早就到那儿了,而且还带来了两万精兵。

  虽然根据康熙的指示,他们应该调集更多的军队扑击登州的。但是一来点集大军需要时间;二来十几万大军的调度动静太大,会失了突然性。

  所以久经战阵的岳乐就让常宁先带一万人来济南汇合,同时再大张旗鼓的调兵,以造成清军大军还在途中的假象。

  当然了,明军那边的细作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搞不清济南那边的状况也就罢了,都在登州府境内的黄县必然在他们的严密监控之下。

  虽然岳乐、常宁一早就安排了从漠南、东道蒙古招募来的蒙古骑兵先期抵达黄县,然后沿着黄水河设防,许进不许出。但是黄县临着大海,明军的细作总还是有办法把清军抵达黄县的消息送去登州的,最多只是耽误些时间罢了。

  知道自己时间有限的岳乐、常宁都显得非常焦急,当黄水河上的浮桥工程开始时,他们就到了河边工地不肯离开了,还走来走去地督工——他们俩当然知道登州不好打,而且他们更知道新大明军队的厉害!

  倒是给他们俩带路的曹寅显得胸有成竹,他跟着父亲曹玺在登州潜伏了可有些日子了,太了解登州城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什么东西了?

  登州当然有能打的人,要不然也不足以在清军的虎视眈眈之下在山东半岛的海边上立足。

  但是那些能打的,不是从通州跟来的漕工就是在山东当地招募的农家子弟。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一定都跟着去辽东了。现在还留在登州的,恐怕都是些混日子、混身份的主儿,或者是那些想在登州留条后路的贵人们的奴仆。

  他们怎么肯和登州共存亡呢?他们的银子大多已经存进了蓬莱银号,有些人还买了辽东土地债......虽然在登州还有房产,但也不至于为了所房子把命搭上。

  看见曹寅那么有信心,岳乐和常宁似乎也没之前那么焦虑了,两人很有默契地看着曹寅,然后一先一后的开了金口。

  “曹寅,你说的有些道理......登州城廓虽坚,如果没有肯与城同亡的死士也是无用的。”

  “曹寅,那本王和恭王就给你个机会,回头你和硕岱一起率领一个参领的蒙古勇士先行,乔装打扮成逃难的农人去混城如何?”

  曹寅现在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当然想要替大清建功立业,一听这话,赶紧就给岳乐、常宁跪了,拍着胸脯保证:“二位王爷放心,奴才就是粉身碎骨,也一定替主子们抢下一座城门!”

  岳乐和常宁都欣慰的点点头——曹寅这样的好奴才,现在可不多了!

  随着天色渐渐放亮,浮桥终于接到了黄水河东岸。大队大队的清军步兵已经在整队,随时准备跨过浮桥,直抵登州城下,去夺取这座充满了私心和私欲的自私之城。

  这些清军步兵也都和康熙带去朝鲜的部队一样,是大量配备了燧发枪,还采取了排队枪毙战术的“半近代步兵”了,而且他们还携带了足以破坏登州城墙的威远将军炮和糖药火器!

  岳乐和常宁骑在马上,两人都站在队伍的前列,目睹着打扮成农夫的曹寅、硕岱领着千把个还算淳朴的蒙古汉第一批踏过浮桥,向东而去。

  岳乐胯下的坐骑仿佛也感到了主人的焦躁不安,不停的低声嘶鸣。常宁看起来就要沉稳许多,他看了看脸色有点阴沉的岳乐一眼,笑道:“皇叔父,您在登州城内不会有什么熟人吧?要不要和下面人说一声?”

  岳乐可是个“身体倍儿棒”的王爷,历史上生了二十个儿子,二十三个闺女......虽然存活率不高,大部分都夭折了,但是这个基数在哪里呢!

  另外,这四十多个还是内务府账上有数的。据常宁所知,这位皇叔父是颇好美色的,在北京外城还置了七八处外宅,所以不上账的儿女有多少,现在都在哪儿,可就是个谜了!

  岳乐听常宁这么一说,也哼了一声,回了一句:“恭王,我熟人多,你熟人也不少吧?还有不少是扬州和朝鲜来的熟人吧?是施琅、傅弘烈和周培公介绍你们认识的吧?”

  常宁呵呵笑了起来,“皇叔父,那您看这事儿......”

  岳乐哼了一声:“咱们终究是爱新觉罗,咱们做事儿得对得起祖宗!

  况且朱慈炯他赚得就是保人平安的银子......”

  常宁点了点头:“皇叔父的话,小侄明白!”

  说完这话,他猛地转头,看着身后排列整齐的大队士卒,忽然扬起马鞭向登州城的方向一指,吼了一声:“出兵,目标......登州城!”

  然后他就狠狠给了胯下的战马一鞭子,率先冲出。岳乐则绷着脸紧紧跟在他身后。随着清军各参领发出的号令,大队大队扛着燧发枪、火绳枪和**的士卒,涌上了桥头,越过黄水河,迎着冬日的晨光,直扑登州城的外墙而去!

  ......

  天色终于大亮的时候,大明坤兴公主已经在登州内城之中,自己的公主府内处理政务了。

  这段时间朱天王都在南京坐镇,所以登州这边真正的老大其实是崇祯皇帝的这位独臂公主。

  而需要她处理的政务还真是不少!

  这些日子登州城已经变成了六万征辽大军的大后方,有不计其数的物资要从登州内城、水城之中的库房里拉出来,再装船运去冰天雪地的辽东。

  另外,辽东那边还需要大量的民伕......那块地皮荒废了太多时日了,所以现在有干不完的大工!

  除了往辽东运东西运人之外,登州城本身也有一大摊子事儿要处理。

  一是源源不断涌入登州的难民!

  这段时间明属登州的四个州县都在传清军将要入侵的消息......还穿得非常吓人,说是有二十万清兵要来登州杀人放火,吓得登州城外的农民们都拖家带口往登州城跑——毕竟登州城的城墙看上去非常靠谱!BIquGe.biz

  而这些人,都得想办法救济,现在是民以稀为贵啊!最好还能把他们管起来,都是宝贵的劳动力。

  二是登州城内谣言四起,人心不稳。

  之前明军没有从登州出发的时候,大家伙都担心平辽债跌成废纸,当时的小道消息都围绕着平辽在传。

  可是当大军出征之后,又有人在担心清军偷袭了!还传得有鼻子有眼,说是登州城内有清军粘杆处的奸细,要里应外合混城门,说的跟真的一样......
49#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5:57 | 只看该作者
“公主殿下,朱总戎和王千户求见。”

  坤兴公主正被有人要来偷袭的传言困扰的时候,她的书房门外已经传来了女官通报的声音。

  是登州镇的总兵朱尚贤和锦衣卫登州千户所的千户王泽辰来了。

  “叫他们进来!”

  坤兴公主赶紧放下手头的一份文书,然后讲到访的二人请进了自己的书房。

  朱尚贤和王泽辰两人脚步匆匆的,一看就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坤兴公主也没等二人照着规矩行礼就先开口问:“朱总戎、王千户,你们听说了没有?四海茶楼中有传言说清妖要来偷袭登州!而且......城中还有清妖粘杆处的奸细要作乱!”

  王泽辰点点头,一脸凝重地说:“这传言属实......清妖安亲王岳乐、恭亲王常宁的确率领数万大军潜行来了登州,马上就要偷袭了。而且登州外城中的清妖内务府粘杆处的细作也在准备作乱!

  其实属下早就发现了清妖儒宗和粘杆处的细作潜入登州了,所以一直派人盯着他们。”

  朱尚贤也点头道:“公主殿下,属下和王千户就是为这事儿来的......您看,咱们应该怎么应对?”

  坤兴公主赞许地点点头:“好,好,你们两人的确会办事儿......对了,这传言是你们故意放出来的?”

  这下朱尚贤和王泽辰都说不出话来了,两人同时摇摇头。

  朱尚贤道:“回禀公主,属下不曾让人放出这种消息。。”

  王泽辰也道:“属下也没有这样做......”

  坤兴公主也愣了愣:“那是谁干的?”

  朱尚贤和王泽辰都摇了摇头。

  他们也不知道!

  登州这个地方鱼龙混杂,他们俩根本管不过来。清廷的儒宗和粘杆处之所以会被盯上,其实是因为儒宗大佬黄植生是大明的特务。所以儒宗在登州的暗堂一开始就被锦衣卫给渗透了!

  而粘杆处因为是内务府的衙门,儒宗根本进不去,所以他们在登州的组织一开始是不为锦衣卫所知的。

  但是曹玺为了在登州搞事儿,拿着康熙给他的圣公令找上登州儒宗暗堂,让他们召集弟子,准备举事。结果把自己给暴露了!

  可是朱尚贤和王泽辰两个人怎么也不会把这个消息传到四海茶楼里去。

  而且锦衣卫登州千户所的缇骑也不会自作主张干出这样的蠢事儿......

  坤兴公主看着眼前的两人,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一会儿,又问:“先不说是谁漏了消息。就是偷袭的事儿......你们打算怎么办?”

  朱尚贤、王泽辰两人闻言又对了下眼神,然后就看见朱尚贤神神秘秘的摸出一个黑色的锦囊,又从锦囊里面摸出了一个小小的卷轴,双手递给了坤兴公主。

  “公主......这是天王离开登州时留下的锦囊妙计。”

  “锦囊妙计?”坤兴公主有点哭笑不得。

  这个新大明的军国大事一点儿也不严肃,一天到晚搞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难道这就是唐王府的门风?

  腹诽了一下之后,坤兴公主就伸手接过了卷轴,然后摊开在了自己的书桌上。

  锦囊妙计的字数并不多,坤兴公主很快就看完了,接着她的秀眉就拧成了一团,低声道:“既要立起天王城的字号,又要黑了人家的银子,还想哄些人去辽东开荒......还想把登州城内的毒蛇都引出来!呵呵,一石四鸟!我那兄弟狠起来还是很厉害的!

  对了,他还不想坏了自己的名声,所以才躲去南京,又把我留在了登州......那就是把我也算计进去了?这天下怪不得让他们父子得了!”

  朱尚贤是杨起龙的心腹,而杨起龙又和坤兴公主是一伙儿的,他们算是一党。于是就一脸正色地对坤兴公主道:“公主......荣华富贵和平稳安逸总是来之不易的!”

  坤兴公主眉头又是一紧,点点头道:“本宫明白了!”

  ......

  登州商埠,四海茶楼。

  这座茶楼大概是登州民间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了!

  至少在大清粘杆处派到登州来的大特务曹玺看来,这座茶楼简直就是个“神仙聚会”的地方,总有各路小道消息汇聚过来,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消息后来会被证明是真的。

  所以这两年他一有功夫就会来四海茶楼坐一坐,然后把在四海茶楼之中听到的一些小道消息写成密折,再派人往康熙皇帝那里一送......基本上就能把潜伏的差事给应付过去。

  这座四海茶楼还真是个好去处啊!

  可是今天,同往日一样在四海茶楼里面的一个角落里面坐着的曹玺,却有一种如坠冰窟的感觉。

  因为他在这里头一次听见了一件和自己有关的重要情报......而且还挺准的!

  “听说了吗?清妖的安亲王岳乐正领着十万大军悄眯眯的往咱们登州过来.......要偷袭啊!”

  “知道,知道,已经传了好几天了......据说还安排了人来混城,还有清妖内务府粘杆处的人当内应!”M.biQuge.biZ

  “真有这事儿?你听谁说的?”

  “都在传啊!这两天都传疯了......一石和尚,你不会光顾着和师太一起念经,都两耳不闻庙外事儿了吧?”

  “瞎说,你别瞎说,贫僧绝对没有和小师太一起念经,贫僧对天发誓......”

  “没一起念经?那在干什么?”

  “贫僧在......对了,你那个小道消息说了没,清妖什么时候来混城?”

  “就这两天吧,大军据说要从黄县那边过来......一石大师,你的一石寺里还有地方吗?能让小弟带着家里人来躲几日吗?”

  “真要躲?真有这事儿?”

  “宁信其有!这段时间明军在辽东、朝鲜接连得手,康麻子输红眼了,没准真会对登州下手啊!”

  “说的也是......不行,贫僧得回寺里去准备一下了!”

  四海茶楼里的人们正在传的消息,几乎曹玺所掌握的消息完全一样!

  毫无疑问,这是有人走漏了消息!可这人是谁呢?会不会是潜伏在登州城内的粘杆处的某个密探?这人会不会已经叛变了?可是粘杆处的人要是叛变了,也不会把消息捅到四海茶楼啊!

  这事儿到底是谁干的?难道......

  想到这里,曹玺的心脏剧烈跳动着,额头上冷汗直冒。

  ......

  登州府这边的雪越下越大了,大雪之中,一支“难民队伍”正推着车子,挑着行李,抱着“孩子”,还搀扶着“老人”,一路疾行,终于赶在黄昏之前,赶到了登州府城之外。

  登州府的内城和水城,是天下有名的坚城,水城边上蓬莱阁所在的丹崖山也非常险要——蓬莱阁其实就是一座山城!但是登州的外城却没有多坚固,它只是看上去高大壮丽,实际上只是普通的却月型城垣,不是棱堡,包着红砖的城墙外面也没有太多的“零碎”,就是两道城壕加上四座城门。城壕中是放了水的,但是这两天登州府的气温暴跌,眼看就要冻上了。而四座城门也没有瓮城护着,就是简简单单的城关、城楼。看着挺漂亮,但是防御能力并不太强。

  而且为了吸纳更多的难民进城,登州外城的四座城门每天一大早就打开,一直到天黑就闭上,城门口的守卫对于入场的百姓也不怎么为难,还是一副来自不拒的“自由市”的气度......
50#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6:00 | 只看该作者
 天色越来越暗,天空已经变成了灰中带黑的颜色,厚厚的云层压在登州府的上空,遮住了日月星辰,飞飞扬扬的雪花,如鹅毛一般飘落下来,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

  这可是个要冻死人的冬日啊!

  登州外城的大东门城楼上,雪花早就积了厚厚的一层。但是进出城门的大路上,却没有雪花积起来,倒是被不断涌入的难民们踩得跟烂泥塘似的。

  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这么烂的路,却丝毫都挡不住大明登州府下蓬莱、福山、宁海、荣成等三县一州,甚至是“清属登州”的百姓涌入登州外城的步伐......因为登州这里的百姓都知道清妖残暴、天王仁义!

  朱和墭的那个“老豆”朱天王显然是个世间少有的仁君了,登州三县一州的田税定得极低,比朱和墭治下的东南六省低得多,一亩之田种上一年只需要交几斤麦子,几乎就是没有啊!

  另外,朱天王也不跟底下人派徭役,也没有免役钱一说。等于给三县一州的百姓集体免了徭役!

  除了薄赋免役之外,登州三县一州的地方官吏也不敢额外摊派征收......朱天王眼皮底下,谁敢这么干?而且他们的官俸不低,足以维持体面的生活了。

  当然了,登州这边的大工还是挺多的,又是修城墙,又是盖房舍,又是铺道路,又是建港口。还需要大量的壮丁来做工,所以朱天王就在登州搞了“雇役法”,花钱雇人干活,而且工钱开得还挺高。

  所以登州三县一州的壮丁每到农闲,都会跑去登州府城赚钱,赚了钱以后还能买回许多价廉物美的松江布、景德瓷、南京铁......总之,自从来了朱天王,登州百姓可就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和过去被顺治、康熙这两位大清“圣君”统治的日子一比,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而且登州三县一州的百姓现在也知道目前还被大清统治的登州六县是什么样子。自打康熙搞了乡贤制,大清治下的登州六县很快就变成了地方豪强的乐土。

  而登州的地方豪强比别处的地方豪强更凶恶,根本不考虑长远,就知道杀鸡取卵,恨不能对底下的百姓敲骨吸髓!

  不过这些登州豪强有一点和登州的小民们是一致的,他们也向往登州外城之内的“天王脚下”之地,而且他们也觉得大清这么个搞法肯定要完。

  所以他们刮了钱后,除了给大清朝廷的一份,剩下都基本上都“转”去了登州城内存了银号或买了债券。而且这帮登州豪强还在登州城内买房置业,许多人还把家眷送到了登州......有些豪强甚至自己都长住在登州城,只是让走狗去替他们压榨百姓。

  因此当清军即将攻打大明登州府的消息传来后,不仅大明治下的登州三县一州的百姓都往登州府城跑,甚至大清治下的登州六县也有不少人在往登州府城跑——也许在登州人心目当中,高大的登州外城和强大的大明天兵,还有朱天王这位世间少有的仁君,可以给他们最大的安全感吧!

  而且大家都相信,仁义朱天王是不会不管百姓的!

  虽然在那么冷的风雪天步行来登州府城避难实在太不容易了,但是当这些来自登州府各地的百姓看见登州外城高大雄伟的红色城墙时,一个个还是兴致高昂到了极点,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扶老携幼的就往城门走去。

  登州府外城的四座大开的城门里面,这个时候都搭起了一长排遮挡风雪的棚子和篱笆。

  棚子和篱笆里面,专门辟出了地方熬着热气腾腾还香喷喷的大米粥......还加了鱼虾和食盐,那叫一个香啊!

  这可不是谁在摆摊做买卖,而是登州府衙让人做了免费给入城的难民喝的。

  凡是入城的百姓,一人都能免费喝上一大碗,先暖暖身子!

  喝完之后,还会有人专门替那些没有登州户册的百姓登记入籍,发给户册,还会给无家可归的难民发下棉衣、棉被、口粮,安排临时的住处。

  如果有百姓在路上受了风寒,登州府衙还会安排他们去病院医治。

  总之,这些冒着风雪来投奔朱天王的百姓,在进入登州外城大门之后,就没有不被感动的。

  有不少人直接就一边放声痛哭,一边山呼万岁了!

  曹寅和硕岱领着的一千名化妆成难民的新八旗蒙古兵丁,这个时候也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正一块儿往登州城的大东门而去。

  曾经帮顺治皇帝抓过刺客,还因此当上了巴牙喇营甲喇章京的硕贷,也算是清军当中为数不多的曾经打过李定国的宿将了。在这一轮的“元明清周”大乱战中,他也跟随着卓布泰和岳乐参加了多场大战。虽然也是“履北履战”的主儿,但是经验还是见长的......积累了许多打败仗的宝贵经验!

  因为连续在吴三桂、吴应麒、朱和墭、诸葛三和等人手底下吃败仗,所以看着威猛无比的巴图鲁硕贷(康熙也给了他一个巴图鲁),现在已经有点怂了。

  他听见城内有人在山呼万岁就是一哆嗦,还凑到曹寅身边,压低声音,很紧张地问:“有人喊万岁......不会是朱和墭来了登州吧?”

  朱和墭是打不过的!

  “不会的,”曹寅瞅了这个看着不大勇敢的巴图鲁一眼,有些无奈地说,“应该是天王朱出面在安抚难民......他这两年就喜欢搞假仁假义的一套,骗到了不少人心。”

  “朱三太子?”硕贷脸色依旧不大好看,“他当年可是匹马单刀挡住了尚之孝的上万精兵,还活捉了武状元吴三畏......据说还是关二爷转生,武功盖世啊!”

  “赛关公”朱天王当然也是打不过的!

  “这这......”曹寅也不知道该和这个巴图鲁说啥好了,心说:“这个巴图鲁不会想跑吧?”

  不过硕贷毕竟是巴图鲁,还没堕落到“误听消息而逃”的地步,他就是要逃也得“见贼才逃”。

  所以他并没有马上拔腿就走,还是硬着头皮向这登州大东门的方向走去。走了一会儿,快到大东门的时候,忽然听见一个挺熟悉的声音:“走快点儿,别堵门口啊......”

  硕贷一惊,这不是紫禁城看大门的李嗣兴的声音吗?连说的话都一样——每回在午门遇上他,他都是这词儿!笔趣阁

  这家伙不是“失踪”了吗?这么跑登州看大门来了?对了,他爸爸是李定国,这是归位了!

  正站在大东门外“指挥交通”的李嗣兴也瞅见硕贷他们了,不过他并没有认出硕贷,但还是被硕贷带着一群蒙古汉子给吸引了,笑嘻嘻的就迎了上来:“你们这些人是哪个山头上下来的?怎那么精壮?都是来投军的吧?你们可来对地方了。现在大明天兵的军饷可高了!最小的小兵每月也有三块银圆的正饷,一块银圆的盐菜钱......”

  听李嗣兴说起军饷的事儿,曹寅知道不能再等了,再让他说下去,那些苦哈哈的蒙古人回头都参加明军去了,还偷袭个毛啊!

  于是他赶紧抽出一把佛山造的燧发**,对着李嗣兴就是“呯”的一枪,然后就是吼声如雷:“大清天兵来也!朱和墭已经在辽东败死,大清天兵已临城下,降者免死!”
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6:04 | 只看该作者
曹寅的一声枪响,总算拉开了登州之战的序幕。

  那负责大东门守备的李嗣兴当场胸口中弹,翻倒在地,不过并没有被打死,还在哪儿大声嚷嚷:“不好啦,清妖真的来偷袭啦......你们别只顾着自己跑啊,快拉兄弟我一把!”

  被他这么一咋呼,原本已经摘下燧发枪准备抵抗的十来个看大门的明军一下子也没了斗志,只好一快儿抢上去,抬手抬脚扛起李嗣兴就往大门内跑去。

  李嗣兴的伤看来是一点都不严重,一边被人扛着跑路,一边还在大喊:“清妖真的来偷袭啦,大家快跑啊!往丹崖山、田横山跑啊!”

  他是大东门的守将,在敌人来偷袭的时候不组织抵抗就算了,居然还带头逃跑,不仅带头跑,还要大家伙一起跑,而且还给大家指明了逃跑的方向......这样的守将也真是没谁了。

  原本还想弄清楚“武功盖世”的朱三太子是不是在城内的巴图鲁硕贷,这下终于知道当初紫禁城是怎么给蒙古人攻破的了,心里的怒火就起来了——他老婆,还有他那个长得又高又壮,马上就要进宫去伺候皇上的宝贝女儿都让蒙古人给掠走了!

  这都是李嗣兴的错!

  想到这里,硕岱嗷的一声怪叫,就抽出一把长刀,大吼一声“逆贼,哪里跑!”,然后就扑向正被人抬着跑路的李嗣兴。

  而那些竖着耳朵还想听听大明这边啥待遇的蒙古新八旗,看见这一幕,都无可奈何地亮出了兵刃,冲向已经乱成一团的登州大东门!

  正在大东门外排队等着进门的难民也都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懵了,全都哭喊着涌向大东门。这下大东门的守军们想要关上大门也不可能了,至于千斤闸什么的,好像也发生了故障,迟迟不见放下来。

  此时此刻,在大东门内大街上的一座看着就不大景气的旅店里面,已经感觉到苗头不对的曹玺正紧张兮兮地握着一支佛山造的燧发**,带着一百数十个内务府粘杆处的勇士,缩在门窗紧闭的屋子里面。

  这些勇士一个个看着都跟曹玺一样,脸色苍白,神色慌张,看上去就跟受了惊吓的小动物一样......他们都已经听说了自己要在城内举兵,配合来偷袭的大清天兵一举夺取一座登州外城城门的传闻。。

  可这是偷袭啊!

  理论上是不应该让敌人知道的。

  可现在大半个登州城都已经知道他们要偷袭了,这样的偷袭还能成功吗?这不是送死是什么?

  但是曹玺却不愿意放弃偷袭计划——他这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他儿子已经去联络岳乐、常宁了,眼看着就要来混城,他如果不当这个内应,那他儿子可就十死无生了。即便不在混城的时候被打死,事后也会被岳乐、常宁当成替罪羊给弄死!

  虽然康熙非常宠幸曹家,但岳乐和常宁是什么人?康熙皇帝当然知道该如何取舍!

  而且曹玺还觉得登州城的锦衣卫肯定已经盯上自己了,是无论如何都跑不了了。既然跑不了,还不如放手一搏,即使不成功,闹上一场也对得起大清朝的厚恩了。如果能再杀死几个逆贼,那多少也算收回点本了。

  而他一殉国,曹家就算保住了。

  可就在曹玺已经准备殉了大清江山的时候,屋子外面突然响起喧闹嚣杂的声音,他赶忙侧耳倾听,居然听见有人在大声呼喊:“清妖来啦,快跑啊......”

  随后就是一阵噼里啪啦的枪响和一阵盖过一阵的哭喊声音!

  奇袭......居然成功了!

  曹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还回过头向身边的几个粘杆处的勇士打听:“你们几个听见了吗?外面这是......”

  “成了!”

  “奇袭成功了!”

  “曹大人,咱们出击吧!”

  曹玺点了点头,举起手里的燧发**,大吼一声:“弟兄们,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杀逆贼啦!”

  吼完之后,他就身先士卒,推开房门大步冲了出去。ŴŴŴ.BIQUGE.biz

  冲到大街上后,曹玺这才发现,登州商埠之中已经乱成了一团,街上到处都是发足狂奔的百姓和难民,还有惊慌失措的登州守军——这些登州守军平时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的,可真遇上了敌袭就泄了底,原来尽是一些乌合,一边跑还一边在大呼:“清妖来啦,快去丹崖山和田横山......”

  曹玺知道登州城内一共有四处险要,都是沿着渤海海边一字排开,分别是田横山、丹崖山、登州水城、登州内城。

  在登州住过一段时间的人们都知道,水城、内城都是禁区,如果遇到敌袭一定会马上封闭。

  外城的百姓如果想避难,就只有去田横山和丹崖山。这两座位于海边的小山头虽然不高,但都极为险要。

  而且在田横山、丹崖山面向大海一边还有滩头和码头,那里还有开往长山岛的渡船。

  长山岛距离登州府城不到二十里水路,坐船过去不过几个时辰,而且岛上的面积不小,还修建了军营、仓库、码头,储存了大量的物资,可以屯兵数万!

  而且岛屿周边的大海终年不冻,只要上了岛就绝对安全了。

  早在登州自由市开张的时候,朱天王就开始经营长山岛,而且还让人在登州商埠中宣传长山岛的避难功用。

  所以商埠之中的百姓都知道有长山岛这个退路,现在真的遇到大难,第一反应就是往田横山、丹崖山那里跑。

  他们这一跑,再加上登州的兵丁官吏一起咋呼,连带着到登州来避难的难民也都一块儿往田横山、丹崖山跑。

  与此同时,登州商埠边上的“篱笆区”也遭到了袭击——负责袭击那里的是潜伏在登州城内的儒宗弟子!

  这伙人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一批火油,刚闹起来就放火,点燃了好几座房屋,还点着了那圈篱笆墙,一时间浓烟滚滚,杀声震天。这场面看着可比商埠这里热闹多了。

  居住在“篱笆区”里面的人大多有几个身价,要不然也买不起那么好的房子啊!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也都听说清军要来偷袭,城内还有内应,于是也做好了跑路的准备,有些人还提前溜到丹崖山、田横山去住店,或是去三仙山海边上的一石寺躲着了——一石寺边上有个渔村,也有码头可以上船跑长山岛!

  当然了,大部分人也不会那么果断的往长山岛跑......他们对登州的城防还是有点信心的,登州外城的城墙看着那么雄伟,不可能被一次偷袭就打破吧?

  而且登州城的守军也不少,不会那么不禁打吧?

  就在大家伙儿还存着幻想的时候,登州西大门、南大门的城楼上突然响起了“咣咣咣”的铜锣声——这是遭遇敌袭时发出的预警之音!

  与此同时,更大的喊声也从西大门、南大门方向传来了。

  “清妖的大军来了,快跑啊!”

  这个时候如果谁站在登州的西大门、南大门城楼之上,就能看见相当让人绝望的场面!

  在大雪当中,一支支人马已经从远处黄水河的方向开过来,出现在视线当中,这些人马都打着清军的旗号,有步兵也有骑兵,已然朝着刚刚被奇袭的登州城疾扑而来!
52#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6:07 | 只看该作者
 “清妖来啦,快跑啊!”

  “清妖来了,快往丹崖山跑......再不跑就没命了!”

  “清妖来屠城了,快往田横山跑!”

  “清妖的大队来了,快往三仙山跑......”

  随着惊慌失措的叫喊声越来越响,登州城中,有不少地方已经是一片末世景象了!虽然混城的清兵只有千余,在城内搞事的粘杆处和儒宗的人马加一快也就数百,而岳乐、常宁率领的两万大军离城还有一二十里。但是登州外城却已经是一副城破人逃的混乱场面了。

  乱起来的只是登州大东门到大西门之间这一段,再加上大小南门街之间的篱笆城。

  登州外城是却月型的,城墙的一头在登州内城西面靠近田横山和登州商港的海边,另一头则在登州内城西面靠近三仙山的海边。而大东门、大西门并不靠海边,而是开在登州外城的“腰部”,两门之间由一条笔直的长街相连。三仙山、登州内城、登州水城、田横山、丹崖山、登州商港都在长街北面。登州商埠则沿着长街展开,长街两边商铺林立,是登州最繁华的地方。

  另外还有两条主干道则从登州外城的大小南门一直延伸到登州内城和登州水城,并且于大西门、大东门之间的长街形成十字型的交叉。。登州的高档住宅区——篱笆城,就在大小南门内长街之间。

  根据曹玺和登州儒宗暗堂堂主刘奉天的约定,他的粘杆处人马负责扑大东门,而刘奉天则领着人去扑小南门。

  可不知怎么回事儿,刘奉天这家伙居然领着儒宗子弟去篱笆城放了把火,还点燃了几十个糖药天雷。这又是放火又是爆炸的,吓得那些在篱笆城内当愚公的“新登州人”全都抛了家业,只带着债券、银票、存折往三仙山、田横山、丹崖山跑......至于有没有人会在跑路途中被儒宗弟子砍死或者跑得太匆忙,忘记一些要紧的东西,那就不好说了。

  这都是清妖不好啊,太太平平的日子不过,干嘛要偷袭呢?一点都不讲武德。

  而在篱笆城这里又是爆炸又是起火的时候,登州商埠这里也乱成了一团。

  登州商埠素来是东冷西热,因为商埠西面靠近登州商港嘛。而曹玺他们扑击的登州外城的大东门,那里明明原来登州商埠的西部,而且曹玺和刘奉天也没安排什么人去那里搞事儿......可不知怎么,登州商埠的西边也乱了起来,不仅发生了火灾,而且到处都有人在喊“清妖来了”,吓得一票大小商家都拔腿就往田横山跑去。

  清兵屠城的赫赫威名,他们都是知道的。

  另外,由于这段时间不断有登州府各州县的百姓跑到登州府城避难,所以登州镇和登州知府衙门就在往三仙山、田横山、丹崖山附近搭了许多帐篷和窝棚供难民们栖息,还给他们发了很厚的棉衣、棉被和不少口粮。而且由于管理上的“疏漏”,昨天登州镇还派人给这些难民发了总数超过一百万张的烤得很硬很干的陕西馍饼......

  而到了今天,当“清妖来了”的消息传来,“办事糊涂”的登州镇立即也不知道组织难民们抵抗,而是“糊里糊涂”的就下达了登船疏散的命令。

  而登州外城的各处码头上,又“碰巧”停满了整装待发的沙船,沙船上的水手也“碰巧”在港,而且还有大批的登州镇官兵也“碰巧”在码头上执行不知道什么任务。于是主持登州政务、军务的坤兴公主就当机立断,下达了疏散令。

  当疏散令传达到各处码头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但是各处码头上却是一片灯火通明,泊在港湾内的船只上也都挂出了写有阿拉伯数字的灯笼,还依着灯笼上的数字轮流靠上泊位,将已经处于登州镇官兵控制下的难民一批一批的送上船只。

  码头上还有专人拿着硬牛皮卷成的喇叭在做宣传:“大家不要怕,天王仁义,不会不管你们的......长山岛上的大营现在正空着,大家伙儿想住多久都行,保管有吃有喝,等登州这边打完了,大家再回来安居乐业......”

  而就在他们喊话的时候,登州外城的大东门附近,还不时响起一阵阵密集的枪声,时不时还有火炮的轰鸣!

  很显然,战事吃紧啊!

  一想到朱天王的仁义,康麻子的凶暴,还有将来还可以再回登州过太平日子,已经跑到码头上的人们也就不再犹豫,全都在登州镇官兵的安排下,拖家带口地上了船。

  当然了,要运走的人实在太多,哪怕只是摆渡去长山岛,也不是一趟两趟就可以运完的。恐怕得连续不断的转运上十天半个月的!

  所以这些难民聚集的码头边上,也早就搭起了可以遮风当雪的篱笆和棚子,还准备好了可以点火取暖的劈柴,数量当然是足足的......真是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岳乐和常年这个时候已经登上了登州外城大东门城楼,看着黑夜当中的那几片灯火通明,都轻轻的松了口气。

  岳乐点点头,笑道:“逆贼这是要跑啊......看来咱们这回是大获全胜了,可以向皇上报捷了!”笔趣阁

  常宁也一脸轻松地说:“咱大清的国运算是回来了......皇上在朝鲜告捷,斩杀了背叛咱大清的朝鲜国王,还掠获人口、财物不计其数!而咱们又在登州大捷,虽然登州内城没那么容易打下来,但是只要抢下外城,就是困住登州的逆贼,那么蓬莱、福山、宁海、荣成等州县的大部分地盘也可以收复了。这也算是空前的大捷了!”

  曹玺、曹寅,还有登州儒宗暗堂的堂主刘奉天三人这会儿也跟着上了城,听见两位王爷在那里自吹自擂,也都大松了口气儿。

  说实话,登州之战一点都不好打!

  且不说登州城坚,就是登州商埠还有登州篱笆城内的那些人那些钱......真打狠了,还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呢!

  现在这样,实在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啊!

  皇上那边好交代,朝中的大佬们应该也能满意,各地的乡贤......他们可能不大满意,不过也勉强可以接受了。

  同一时候,在登州内城的城墙上,坤兴公主看着自己参与经营的登州商埠就这样毁于一旦,心里很不是滋味,轻轻叹了口气:“怪不得天王要躲去南京......他是早知道有这一出啊!”

  朱尚贤跟在她身边,听她这么一说,心里也有点难过,但还是干笑了两声,安慰道:“谁让现在天下人口太少,如果不是这么个搞法,谁愿意背井离乡去辽东?辽东若是一直有兵无民,是没有办法兴旺起来的。现在有了登州迁移过去的二三十万人口打底,不出三年,旅顺口就是新登州了。有了新登州为后援,五年平辽也就有把握了!”

  其实登州自由城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里只是登陆辽东的踏板,现在明军已经登上了辽东,登州自然就不再重要了。

  坤兴公主点了点头:“五年平辽......平完了辽,就该轮到北京城了吧?本宫已经很多年没进过北京的紫禁城,也没去拜祭过先帝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3-29 14:59 , Processed in 0.21026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