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2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饱了说事[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27 0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来看到北京资深作家张驰编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西红柿炒自己>,书中云集了近年来最走红的专栏作家,比如沈宏非.赵赵.黄集伟.大仙.黄爱东西.阿坚.刘仪伟.虹影等,写 吃。

  民以食为天。我曾经看过一本菜谱,介绍鲁菜,有上百样之多,光是鲁这个菜系,恐怕花个几年时间都研究不全,更何况 比它复杂多了的粤.潮等菜系,中国人在吃上光的功夫太多,自然,吃也成了一种可以混下去的职业,过去,有人靠做菜为生,现在有人靠写做菜为生。

  比如沈宏非,他曾在很多时候接到读者电话,问炒菜时该怎么放糖放 盐什么,但其实这个大腹便便的家伙从来就不会做菜,他不过是见多识广强闻博记而已,你要仔细看他的文章,其实没有多少是讲烹饪技法的,它多是借题发挥,利用一个四喜丸子 或是王致和的臭豆腐什么的说事。

   用吃说事,这已经成了专栏写作者的时尚。与以类同的还有刘仪伟,熟知他的人都以为他通晓天下菜事,其实此君是学两晋文学的,他是个作家,一不小心成了美食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他很亲和,很机敏,很博学,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本不是一个厨子,如果是, 每天面对着各种菜码和无数个嗷嗷待哺的胃,恐怕脸上的表情就不会那么轻松。

  什么事一旦成为工作,就少了些情趣,而多了些责任和压力。于是大多数作家干脆就不工作,在家一呆,编造为生。作家通常都是好吃懒做的,注意这个词在这里面是个中性词,正因为好吃懒做,作家们才有了闲情逸志,于是,才把 吃饭变成了写食,让老饕们也上了一个档次。
  
  几千年前,孟子就说过:食色,性也。吃饭问题,是人与生俱来的大问题。几千年后,中国有个作家刘震云也说了名言:肚子吃饱了再上街,心踏实。(大意如此)。把吃特当回事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文人。清末,中日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天皇为了节省资金扩充军备,每日只吃一餐,且是素餐。与此同时,北京的老佛爷在过生日,每日里上的是满汉全席,光凉菜就三十六道,老佛爷说了,祖宗留下的排场是不能丢的。两个国家,都把吃做为一种旗帜性的精神象征了。这方面也是亚洲人的专利,西方人在当时视之为蛮夷,他们在吃上粗糙简陋,最好的伙食也不过是两块饼夹一块肉,要不就是炒那种特难吃的鱼子酱,你让他省,能省到哪去?

  我喜欢看与吃有关的文字与电影,当然因为自己也是个老饕的缘故。这么多年来,写字数百万,没几篇上得了台面,但是好做懒做的文人性格却越来越有。吃是一个典型的多吃多得的事,我在吃上的得到的效果明显的比别人多的多,体重三年上扬五十斤,如同海湾战争前的道琼期指数。但我对此倒从没有什么后悔的心态,不知是谁说过这话,人与烹饪的关系,也是人对生活的表态。人还有食欲,还有胃口,还可以在吃上发现很多美好,我姑且也把这算做是青春期仍在保留的一个标志。当然,暴饮暴食就不好了,中国人凡事讲度,越度以后都会走向崩溃之边缘。怪只怪我们的老祖宗太把吃当成了一个精巧的细活,他们发明了那么种吃法,喝法,饮法,却忘了人的人胃是有极限的。任何事情一到极大丰富,就有盛不下爆裂的可能。这一点西方人很狡猾,他们在吃上的简单化和弱智化却也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人的越度,不信比比看,很多人可以吃两斤涮羊肉犹有胃口,但在同等状态下他一定吃不下五个汉堡。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3-12-1 14:50 | 只看该作者
吃饱了说事,率性的文字~~~~~~~~~~~~鼓励一下:)

还是希望你的文章多一点深入~~期待中,是否做副刊的,写文章都这个味道:)
3#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09:17 | 只看该作者
谢阿凡提醒。

深入的我有。近年来写专栏写的。
文风比较浮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2 11:05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这篇稿子为什么在计酬公告上找不到名字。

请查一下。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2 21:24 | 只看该作者
版主有没有查?
6#
发表于 2003-12-24 13: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不在,所以回复迟到了
精华和计酬是两回事,我标上宝石代表的只能是我个人的看法,最终能否计酬,还得通过超级斑竹他们的共同意见
计酬与否,并不是最重要,不是吗?朋友
7#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4 15:52 | 只看该作者
但是你们通常的做法不是加了精即付稿酬的吗,这次怎么不同了?
8#
发表于 2003-12-24 16:3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以前跟现在也是一样的呀,只是有时候我们与班竹的意见较一致,而有时候差别大一点;仅此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06:31 , Processed in 0.05198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