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写及周作人,无论怎样都是不能绕过他“落水”的那段事实,而这也是走近周作人的关键。
过分地珍视生命,这是周作人内心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情结,温和儒雅的周作人,本就是一种“士人”风度。他傲岸民众,不相信民众,他也不会有那种慷慨激昂和宁为玉碎的激烈果敢,而只是温和小心地表述自己的反抗。
他苦住北京,一方面是其绝望虚无的思想所致,后期的他对世事淡然反观、是消极遁世。从西山下来,周作人一直就以凡人的姿态示人,他早已放弃了对时代、历史、社会的责任,更有意识到回避了各种政治势力的纠缠,他苦住北京也便是基于自己的“凡人”的自视和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客观的现实所致,他以一人之力养活着12口人,其中包括母亲、嫂子朱安、还有岳父山本及妻弟羽太重久,举家南迁,这笔费用也是相当大的。加上他认为自己不过一介知识分子,文章与学问乃其根本,于是也便是躲进苦雨斋,苦住北平了。他以读书写文章来抗拒那些虚无,那些闲适与平和正如他自己对叶公超所说:“十几口人举家南迁困难太大,在北平每月有二百元就可以维持生活,不必到昆明了。”
他的文字中,也无不透露出其为文的冷峻和苛刻,这只不过轻易不为人察觉罢了。当然,说到底,他留居北平的真正力量是骨子里的那种悲观和虚无的思想底蕴,他独立决定一切,没有什么能够改变他的决定。他抗拒外界胁迫与诱惑,疏于应酬,以韬晦冷静示人,但掩盖不住内心的灰暗、苦闷。
他留居北平,为他“下水”创造了条件,至少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假设他举家南下,他的一生定然又是另外一种写法,但历史是容不碍假设的。假设只是后来者的一种遗憾,或者无可奈何的爱怜罢了。
在他留居北平时,有一件事是应当提及的,便是那次刺杀事件,当然周作人侥幸地躲过了,仅是擦破了一点皮,尽管没有理由说他“下水”是由这一枪所致,但是却彻底打破了他闭散平静的苦住生活,他必顶迅速地寻找自己的安全了。而景为现实的便是生活的困顿了,在无奈之余,他接受了伪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职务,结束北平的苦住生活。当然他没有立即上班,依然在家苦住,当时他在日记中写:“下午收北大聘书,仍是关于图书馆事,而现实上不能不当”,这里面包含了他对个人、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权衡和梳理。
活着永远是很现实的,它不是束之高阁和空洞无物的东西。只有解决了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才能谈得上学问、人格,甚至于更高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地理解周作人。
周作人他已经了解五四前期的那种积极进取,其至跨越了他骨子里士大夫气节概念,他把“事功”看得比“节操”更重要得多,他用道义的事功化来取代传统知识分子遵循的道统,并以此跨越一般知识分子难以跨越的气节问题。在他认为,气节是统治拿来哄人的东西,面对落后的国家,腐败残忍的政府,败局已定的现状,他又怎么可能为那个虚名守节呢?他“下水”事伪,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并不是一味的获得与保障.这是他的目标和出发点。
他本质上依然表达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善良和天真,如果我们能够足够地重视和理解这些的话,那么能尽可能对周作人有一个中肯的评价。我永远都不相信,象他那样的渎书人,会对“下水”的后果没有考虑过?况且,他本来就不缺乏审时度势的能力。
(八)
在找的感觉中,历史是最残酷的东西,它往往将许多圆润而复杂的东西表述得过于整伤和单薄,让人一看就显得脆弱和虚伪,那怕是一些盖棺论定的东两。掺杂太多的情绪化的无知色彩,是历史猝不忍读的原因,正如半个多世纪前,周作人就说过,天下最残酷的学问是历史。
在走进周作人的的过程里,许多表述他的文字让人感到一点淡淡地失望,许多的论述全然没有接近他真实而本质的东西,如他的文学成就的定位,接受伪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职务等,其实这些才是理解周作人的关键。
在文章就要结束的时候,我想起尼采说的那句话:“我的思想100年后才能为人所知”。由此,我坚信那些曾被人所湮灭的东西终将在未来光芒四射。
最后我要说的是对异端在现实生活中的苛薄和不理解,自以为是的浅薄和无知,是无情的人类最多情的时候。
(6508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0-8-13 08:46 编辑 ]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0-8-12 08:21
坐沙发,慢慢细品!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10-8-12 08:31
知堂老人不易写,他是个复杂人物,身上既有熠熠的光环,又有耻辱的烙印。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2 08:59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0-8-12 08:21 发表
坐沙发,慢慢细品!
谢谢支持啊。
作者: 天下为公 时间: 2010-8-12 09:05
先顶起。
回头学习。
作者: 若荷 时间: 2010-8-12 09:08
书架上就有几本他的专著,喜欢他的散文,读来很舒适,想来是一个做事扎实的人。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10-8-12 09:37
很是扎实丰厚,佩服。我不喜欢他的地方,在于日伪时期,老弟忽略了?学习问好!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2 09:51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10-8-12 09:37 发表
很是扎实丰厚,佩服。我不喜欢他的地方,在于日伪时期,老弟忽略了?学习问好!
我没有忽略啊,写到了啊。哎!
作者: 皖川情 时间: 2010-8-12 10:07
写的好!离他老人家不远了!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8-12 10:24
周作人的散文我也很喜欢,王老师解读周很客观周到,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一些人的沉沦,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走过那段历史,后人不必太苛刻,学习问好。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2 10:38
原帖由 皖川情 于 2010-8-12 10:07 发表
写的好!离他老人家不远了!
:) :handshake
作者: 周施梅 时间: 2010-8-12 10:51
周作人,一个离我们已经有些距离的人,要想走近他,已不是意见很容易的事。我们唯有心怀敬意,去看他的那些文字。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2 10:56
原帖由 芬芳五月菊 于 2010-8-12 10:24 发表
周作人的散文我也很喜欢,王老师解读周很客观周到,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一些人的沉沦,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走过那段历史,后人不必太苛刻,学习问好。
谢谢很好的理解。
他,只是读书人做了读书人的事情,无非是保护了书籍或者文化啊,周作人怎么不接受别的职务啊?我们有时自己想一想啊。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2 14:35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0-8-12 10:51 发表
周作人,一个离我们已经有些距离的人,要想走近他,已不是意见很容易的事。我们唯有心怀敬意,去看他的那些文字。
惟愿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8-12 15:12
先来学习了,受益。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2 15:49
:handshake :handshake
作者: 连云港陈武 时间: 2010-8-12 16:00
周作人太厉害了,他的散文无人能及,汉语文学第一把交椅,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了。看出来,楼主也喜欢周氏啊。我手里有十卷本《周作人散文类编》和二十卷本《周作人散文全编》,随便拿一本在床头翻翻,感觉,都够自己吃一辈子的。读过周氏的文章,自己常常深感失败。
楼主的文章也极妙,写出了周氏的基本风采。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0-8-12 17:08
一篇卓有见识,文字丰厚的力作。
作者从周作人生前的琐事和文字轶事,文笔洒脱深沉厚重,彰显出作者对新文化运动和近代史的学识博远,是难得的佳作!
作者: hgz0819 时间: 2010-8-12 18:46
为什么你写的都是这样?那叫一个次,下次别发了,留着自己欣赏吧。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2 20:39
原帖由 hgz0819 于 2010-8-12 18:46 发表
为什么你写的都是这样?那叫一个次,下次别发了,留着自己欣赏吧。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把浅薄当成深刻。
作者: 素手调冰弦 时间: 2010-8-12 2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青夏 时间: 2010-8-12 22:22
老早看过周作人的散文,很多,现在已经忘了,独有一段,记得很清。
关于写字的。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0-8-12 23:53
这篇关于周作人的文章论坛的理性而深刻,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显然对周作人这个敏感的历史人物作了详实的资料收集分析了解并作出自己的智慧的深刻的认识。而且见地也显示出了作者宽阔的视野、正确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客观的理性的评介历史人物。
作者: 天下为公 时间: 2010-8-13 00:14
这一篇看了几次。
很深刻。
学习了。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07:35
原帖由 素手调冰弦 于 2010-8-12 22:20 发表
周作人与周树人唯一的区别或者就在于这座塔该怎么建,建在何处吧。
谢谢你的阅读。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07:36
标题: 楼主的文章也极妙,写出了周氏的基本风采。
原帖由 连云港陈武 于 2010-8-12 16:00 发表
周作人太厉害了,他的散文无人能及,汉语文学第一把交椅,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了。看出来,楼主也喜欢周氏啊。我手里有十卷本《周作人散文类编》和二十卷本《周作人散文全编》,随便拿一本在床头翻翻,感觉,都 ...
谢谢你很好的评价。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07:37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0-8-12 17:08 发表
一篇卓有见识,文字丰厚的力作。
作者从周作人生前的琐事和文字轶事,文笔洒脱深沉厚重,彰显出作者对新文化运动和近代史的学识博远,是难得的佳作!
谢谢支持啊,太难了。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07:37
原帖由 青夏 于 2010-8-12 22:22 发表
老早看过周作人的散文,很多,现在已经忘了,独有一段,记得很清。
关于写字的。
谢谢你的支持啊,周作人是一流的散文家。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07:43
标题: 谢谢你的理解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8-12 23:53 发表
这篇关于周作人的文章论坛的理性而深刻,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显然对周作人这个敏感的历史人物作了详实的资料收集分析了解并作出自己的智慧的深刻的认识。而且见地也显示出了作者宽阔的视野、正确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有 ...
每次都让你点精华实在不好意思,这也是我的无奈。其实,我多么希望通过这样的散文回归一点散文的本质色彩:才气、才情、书生气、文化色彩、历史意蕴的。尽管散文有很的写法,但却有深刻和浅薄、思想和无聊、大气和卑俗;就像文章没有好坏,但有高下,一如人。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07:43
原帖由 天下为公 于 2010-8-13 00:14 发表
这一篇看了几次。
很深刻。
学习了。
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
作者: meng20042004200 时间: 2010-8-13 07:54
对周作人的解读很到位。这是建立在阅读周作人大量作品的基础之上的,佩服!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08:13
原帖由 meng20042004200 于 2010-8-13 07:54 发表
对周作人的解读很到位。这是建立在阅读周作人大量作品的基础之上的,佩服!
谢谢你很好的理解。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0-8-13 08:15
拜读朋友的好文,很深刻,有味道。学习了。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0-8-13 08:19
这篇文化散文写得很厚实,确实感觉走近了周作人。从文学作品里来解读和分析一个人,比从政治角度或者历史资料中认识一个人,更实在,更客观,更直接。楼主这篇文章的取材和审视角度我十分欣赏。之外,楼主采用文化散文的体裁来叙述,无疑是注重了大意境和深刻性的写作,反映在散文上就有了相应的重量。至少对我而言,散文的重量就是深刻、沉静、个性、内敛、从容、理性等元素的集体纠合与呈现,而并非在文化的快餐时代被我们曲解成的那种类似老婆婆闲话形式的所谓通俗易懂所形成的点击阅读数量。环境有多样性,生物有多样性,人的思想有多样性,自然反映在散文写作上也是有多样性的,文化散文就是多样性之一。可以这样认为,什么时候当文字在表述上趋于大同的时候,就是文字悲哀到来的时候了。
读这篇文章,唤起了我的许多想法,罗嗦了几句。呵呵。精华无愧!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08:28
标题: 可以这样认为,什么时候当文字在表述上趋于大同的时候,就是文字悲哀到来的时候了。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8-13 08:19 发表
这篇文化散文写得很厚实,确实感觉走近了周作人。从文学作品里来解读和分析一个人,比从政治角度或者历史资料中认识一个人,更实在,更客观,更直接。楼主这篇文章的取材和审视角度我十分欣赏。之外,楼主采用文化散 ...
、
我能得到你这样肯定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无比的高兴。就从这短短的评价来看,你无愧于中文系老师的身份。你的很多看法很深刻,任何一个人都是复杂的,我们应该从性格、学识、时代、环境等诸多因素解读,而不是人与亦云。一个人并不单纯的是好是坏,无法清除的划线,我们只有耐心理解。真的从文学作品里来解读和分析一个人,比从政治角度或者历史资料中认识一个人,更实在,更客观,更直接。就像周作人“落水”,他仅仅接受了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职务,难道他没有资格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职务,而他为什么又没有接受,这值得我们思考,这也是理解他的一个角度啊,不要老是有人说汉奸(其实有资格当汉奸也是能力,我们想当汉奸还当不了啊,算笑话)。
谢谢你,敬先生,一句话,我在乎你的评价。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0-8-13 08:29 编辑 ]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0-8-13 08:37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0-8-13 08:28 发表
、
我能得到你这样肯定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无比的高兴。就从这短短的评价来看,你无愧于中文系老师的身份。你的很多看法很深刻,任何一个人都是复杂的,我们应该从性格、学识、时代、环境等诸多因素解读,而不是人 ...
愿多交流
作者: 山外山 时间: 2010-8-13 08:53
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一个很有才情的人。其实,自己肚里有几分货,真的是没有自知之明。你上一篇的那个赋,也叫才情,模仿了多少古人的格式和风格,无病呻吟,夜郎自大。作为一名写手,应该谦虚做人、作文。你的此篇文字,有你自己的吗?仅仅是将周作人的过往换一种形式表述而已。什么是真正的才情,你知道吗?
作者: 堡垒 时间: 2010-8-13 08:56
说实话,你的散文写的还可以,但裁缝的技艺表现的更家精彩。你的这篇所谓的文化散文,写的“洋洋洒洒”还有个别严重叫好声。唏嘘!文章里有不少地方是照搬或挪用《解读周作人》一书内容(刘绪源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6月版,20.00元)。我为什么关注此文,是因为熟读了这本书,很简单地看了看你的文,就发现你的技艺不错!
作者: 堡垒 时间: 2010-8-13 08:58
原帖由 山外山 于 2010-8-13 08:53 发表
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一个很有才情的人。其实,自己肚里有几分货,真的是没有自知之明。你上一篇的那个赋,也叫才情,模仿了多少古人的格式和风格,无病呻吟,夜郎自大。作为一名写手,应该谦虚做人、作文。你的此篇文 ...
对于这样的所谓散文,不止一人发现他有剽窃、照搬行为了。请管理注意了。
作者: 堡垒 时间: 2010-8-13 09:00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8-13 08:19 发表
这篇文化散文写得很厚实,确实感觉走近了周作人。从文学作品里来解读和分析一个人,比从政治角度或者历史资料中认识一个人,更实在,更客观,更直接。楼主这篇文章的取材和审视角度我十分欣赏。之外,楼主采用文化散 ...
请你看看他以前的文章和最近的几篇,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还叫好呢!
作者: 堡垒 时间: 2010-8-13 09:05
抽空,我将书上的一些内容翻拍出来和你文章的内容对照下。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09:15
标题: 回答你们这些人
1、你说的“你上一篇的那个赋,也叫才情,模仿了多少古人的格式和风格,无病呻吟,夜郎自大。”其实,按照你说的,只要是我们今天写赋,都是“模仿了多少古人的格式和风格”,因为赋讲究的就是"古人的格式和风格”,我错在何处?
2、我真的不知道《解读周作人》(刘绪源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6月版,20.00元),假设有我可能在以前就“剽窃”了,何止现在啊。你也可以剽窃啊。(这篇文章中基本的资料出自10年前我上学时整理,现在以此梳理和思考)大家想想,如果这样的批评成立的话,那么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很多的历史载体也是转述的前人的,那他也是“剽窃”了?如果在再说的苛刻一点,我们每个人写的字也是“剽窃”了?因为那些字不是你的????
3、如果什么都不说的话,我用的是真名,你用的是假名,就凭这一点比你真切。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0-8-13 09:18 编辑 ]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10-8-13 09:30
文章能认同周作人,本身就是水平。
感到 引文过于多一点。写周,最好细读之后只谈自己的体会。其他的,不用多说。
一般人,还真难把他读好。
陈武的感受不错,值得一生琢磨。
间有误字:无路称道?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8-13 09:34
我说一句,首先你这个人一点都不谦虚,自大,张扬。以前,我当版主时不止一次对你经常翻出发表过的文章提出建议,你根本不虚心接受。对于一些会员和版主的看法,我认为不是空穴来风,是对你负责。一个人,写自己真实的东西比什么都强。这也就是一篇文章要经得住阅读的检验。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0-8-13 09:37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8-13 08:19 发表
这篇文化散文写得很厚实,确实感觉走近了周作人。从文学作品里来解读和分析一个人,比从政治角度或者历史资料中认识一个人,更实在,更客观,更直接。楼主这篇文章的取材和审视角度我十分欣赏。之外,楼主采用文化散 ...
好文和精彩评论一起学习!
[ 本帖最后由 薄暮 于 2010-8-13 09:39 编辑 ]
作者: 山外山 时间: 2010-8-13 09:58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0-8-13 09:15 发表
1、你说的“你上一篇的那个赋,也叫才情,模仿了多少古人的格式和风格,无病呻吟,夜郎自大。”其实,按照你说的,只要是我们今天写赋,都是“模仿了多少古人的格式和风格”,因为赋讲究的就是"古人的格式和风格”, ...
其实,我还是敬佩你的.以后再发文章时,在文末注明一下:本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11:49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0-8-13 09:30 发表
文章能认同周作人,本身就是水平。
感到 引文过于多一点。写周,最好细读之后只谈自己的体会。其他的,不用多说。
一般人,还真难把他读好。
陈武的感受不错,值得一生琢磨。
间有误字:无路称道?
能说这句话本身就是水平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11:49
原帖由 薄暮 于 2010-8-13 09:37 发表
好文和精彩评论一起学习!
谢谢你啊。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0-8-13 12:07
这个题目出自周作人的一篇散文《十字街头的塔》,便做作的借用了,要说出其中的缘由,也许便是由于其中的那一段话:别了离了象牙的塔走往十字街头,我却在十字街头造起塔来往,未免似乎取巧罢?我本不是任何艺术家,没有象牙或牛角塔,自然是站在街头的了,然而又有点怕累怕挤,于是只好住在临街的塔里,这是自然不过的事。
非常独到的眼光。先提上。收藏学习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15:03
原帖由 川媚 于 2010-8-13 12:07 发表
这个题目出自周作人的一篇散文《十字街头的塔》,便做作的借用了,要说出其中的缘由,也许便是由于其中的那一段话:别了离了象牙的塔走往十字街头,我却在十字街头造起塔来往,未免似乎取巧罢?我本不是任何艺术家,没 ...
谢谢你的阅读。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15:21
我点一下啊。
作者: zfx875206 时间: 2010-8-13 15:41
过分地珍视生命,这是周作人内心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情结,温和儒雅的周作人,本就是一种“士人”风度。他傲岸民众,不相信民众,他也不会有那种慷慨激昂和宁为玉碎的激烈果敢,而只是温和小心地表述自己的反抗。
客观地来评价和走近周作人,不错的功底,此外,文中有些错别字,不利于阅读,问好。
作者: 洪涓 时间: 2010-8-13 16:13
深刻、客观。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了。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3 20:40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0-8-13 15:41 发表
过分地珍视生命,这是周作人内心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情结,温和儒雅的周作人,本就是一种“士人”风度。他傲岸民众,不相信民众,他也不会有那种慷慨激昂和宁为玉碎的激烈果敢,而只是温和小心地表述自己的反抗。
客 ...
谢谢新的版主。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4 11:40
原帖由 洪涓 于 2010-8-13 16:13 发表
深刻、客观。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了。
谢谢朋友阅读。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0-8-16 10:30
欣赏!
作者: 立青 时间: 2010-8-16 17:48
原帖由 芬芳五月菊 于 2010-8-12 10:24 发表
周作人的散文我也很喜欢,王老师解读周很客观周到,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一些人的沉沦,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走过那段历史,后人不必太苛刻,学习问好。
来读问好!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7 09:31
原帖由 立青 于 2010-8-16 17:48 发表
来读问好!
来了,干什么啊?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18 08:57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8-16 10:30 发表
欣赏!
谢谢你啊。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0-8-20 07:51
原帖由 连云港陈武 于 2010-8-12 16:00 发表
周作人太厉害了,他的散文无人能及,汉语文学第一把交椅,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了。看出来,楼主也喜欢周氏啊。我手里有十卷本《周作人散文类编》和二十卷本《周作人散文全编》,随便拿一本在床头翻翻,感觉,都 ...
周作人太厉害了,他的散文无人能及,汉语文学第一把交椅,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