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96|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木乡读树之:柳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12 1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柳树

文/杨汉立


  自小对柳树有一种特别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源自柳树是一种报春树。冬天尚未撤退,鲜嫩的柳芽就布于枝条,在寒冷肃杀里一眼看见星星点点的绿,让人有怦然心动,心中欣喜油然而生。

  此正所谓春到柳先翠,柳成为春天的象征。

  稍长后,读书读到文人们用柳代表春天的词汇,觉得很有意思。比如,用柳绿花红柳绿桃红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用柳烟花雾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用柳风表示春风,用柳思表示春心和像春天一样的情思。让我乘着这些有景有色的词语,进入到一种情境,有时不免呆 呆想象和思索。恐怕这也是书呆子的另一种情状。

  柳树除成为一些表达春天的词语,还衍生出代表其他一些美妙景象的词汇。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叫柳黄,柳叶那样的青绿色叫柳绿,柳树枝叶茂密似笼了烟雾叫柳烟,垂柳枝条细长如丝叫柳丝,柳丝飘拂的情韵叫柳意。这样韵致十足的词汇实在是多。

  这样的词语,用具体代表抽象,给人以画面感,是典型的诗歌手法。见到这样的词语,自然就有了诗情画意的享受。我不得不感叹,中国古代文人是很有情趣和创造力的。

  那舞动春风的垂柳,其婀娜、其妩媚令人心醉。试想那些河池、那些江湖如果没有垂柳,将失却血肉和诗意,西湖也就不会美丽,人们不会向往,西湖也就不是西湖。

  见柳而喜,那些大诗人、大人物与我们小人物有着如此一样的情怀。“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惯于写严肃、苦难题材的杜工部,在这里用明快的手法,借写垂柳,来写看见春天到来的喜悦。白居易对垂柳更是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说柳枝更胜于金与丝,可见诗人对之何等喜爱。李世民见到春池之柳时想必心情很好,赋诗曰:“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诗里有天子的干净利落,却又不乏细致的情节,足见他对这个春天、对这池春柳细细赏过,然后大发感慨。贺知章是修辞高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新奇的拟人,把咏柳短诗写得无人能出其右,这四行对春天和柳树喜爱的诗成为千古名句。毛泽东写柳树只是一种比兴手法了:“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用杨柳烘托作起笔之后,第二句就转入正题,洋溢着伟大领袖的冲天豪气,让世人不得不敬仰。

  与小人物不同的是,帝王和大文人所喜所恨必留青史。隋炀帝爱柳更甚,御赐垂柳姓杨,并张榜告示民众:种活柳树一株,赏细绢一匹。百姓闻之,争而植种,使柳得宠一时。陶渊明既嗜菊如命,又十分爱柳。他在自家宅前栽柳五株,自称为“五柳先生”。蒲松龄在淄州满井庄时临泉而居,并在宅前泉边植柳,自号“柳泉居士”。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既亲自种柳,又力倡百姓植柳树,他作诗自嘲:“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苏东坡知杭州疏浚西湖时,在长堤上栽植柳树若干,终成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欧阳修爱柳如宝,任扬州太守时在平山堂所栽垂柳,被誉为“欧公柳”。丰子恺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时,曾在居室墙边栽种柳树一株,并为其居室题名为“小杨柳屋”。这些行动举止,换成小人物自然无人提起,在历史中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大人物如此这般,在历史上烙下深深的印记,必然为柳增加了文化内涵。只是柳活在诗文与图画中,更实实在在地活自然之中,有着其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因有诗画而不再落叶,也不因无诗画而不再扬絮。

  老柳多瘤节,古人以“柳”通,如《庄子·至乐》:“俄而,柳生其左肘。”这里的“柳”即“肿瘤”之义。我们中国人造字造词是讲形象的,往往以形象生字词。中华饮食文化里,像肿瘤这样大块的肉也叫“柳”,如 牛柳就是指牛的里脊肉,鸡柳是指附著在鸡胸上的肉,而鱼柳、蟹柳的柳之义进一步引申,指拿鱼或蟹之肉加工的条状肉。

  人类毕竟有着太多的苦难,柳树人类苦难的见证者。我父亲曾跟我说过这样的故事——不知是我的哪一辈祖妣,有孕在身时,遇上大饥荒,家里早早断了粮。她常常饿得晕倒过去,实在没办法,便将屋边的柳叶采来煮食。她居然凭此活了下来,并保住了胎儿。多亏这柳叶护佑母子平安,才有了我们家族的延续兴旺。因此,老祖宗传留下来敬柳重柳的习俗,族中家家户户在房屋旁栽插柳树,每年至少要煮一次柳叶吃。

  “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人类不光有饥寒等类的肉体痛苦,还有离别之类的心灵苦痛。当人走上荒芜之路,面对“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境,“羌笛何须怨杨柳”呢?当获赠柳枝之时,自然在伤感中有了亲切和更多的思念:“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佳节思亲,可是“新年垂柳色,袅袅对空闺”,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只能望柳而叹。离别的恋人有什么办法寄托相思?“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不仅多情文人离别以柳相赠,古代的封建统治者也有此雅情。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亲自从长安带去柳树,栽植于拉萨大昭寺门前,这些柳树被后世称为“唐柳”。柳树成为恋情、亲情、乡情的象征,柔弱的柳枝有了千钧重量。伤心离别的确让人肠断,但人总要活下去,人总得面对现实,总得向前看、朝前走。我的祖先以柳叶充饥来活命,许多离别者以柳来缓解相思苦,这都是毅力和信心的胜利。

  其实,柳是一种平常的落叶乔木或灌木,就算没有诗文、图画称颂,它也在平凡中有着不朽的精神。柳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多种用途, 除作观赏遮荫树木外,还用树干作木材,用柳条编筐编篮,用树皮鞣皮。我在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时,读到一些有关陶器史资料时,发现陶器发明出来得到了柳枝等有细长条枝的植物的帮助。远古人类发现泥巴烧过后会变得坚硬,他们觉得用泥巴可以烧制器具,于是用柳枝等编织出器具模型,然后将泥巴糊上去,放到火里去烧,陶器雏形便诞生了。柳树参与了人类首次以化学方法制造器皿的重大发明,功不可没。人类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自远古时期就因其重大贡献植入了人类基因。怪不得那么多诗歌和语词献给柳树。

  柳树参与发明的陶器,高居庙堂,力可通神,又进入人类的平常生活,而其药用功能又使之有着下里巴人的亲切、实在。柳叶有清散、利尿、袪湿、消炎、解毒作用,所以可以治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膀胱炎、化脓性腮腺炎、乳腺炎、咽喉炎、黄胆型肝炎、口舌生疮、脚气都有良好的功效。由于柳叶中还有丰富的碘,它是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良药,如与海带交替使用,疗效更佳。柳有着高贵血统,也有着平民精神,所以不光文人达官钟爱,普通百姓也喜欢。

  汉语真的是奇妙,柳可以是美好的词,也可以代表恶俗的东西。后来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语言的发展竟使柳树蒙羞。大概人们太爱柳,到处都栽种,以致“无心插柳柳成荫”,以致街市也柳树成荫(这样的街道叫柳市);柳的形象与女子有着太多的相似,太多的带着柳字的语词给予了女子,比如:文人多用垂柳枝形容女子腰肢,以柳夭桃艳形容女子貌美,以柳弱花娇形容女子苗条妍美,以柳眉形容女子秀美的眉毛,女子有才则称为“柳絮才”。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当事物发展到极致,就走向了反而。一些“红灯区”以美好的柳来掩饰龌龊,在设立妓院的里巷植上柳树,这就有了代表寻花买笑之妓院的柳陌花街、柳户花门、柳市花街、柳巷花街一类名词。龌龊之地必生龌龊之病,柳巷是性病传播之源,所以性病也要拉柳来垫背,叫花柳病。柳无辜地被捆绑到恶俗的内容之上,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这不怪柳,只怪人对柳施给了过多的东西。

                   2010年8月12日

Email:yhanli@126.com
http://blog.sina.com.cn/yanghanli




[ 本帖最后由 官舟寨 于 2010-8-12 15:5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8-12 15:43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还在小排排,我先记着号,等会再看
3#
发表于 2010-8-12 16:2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柳树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人赋予了它太多。
4#
发表于 2010-8-12 16:22 | 只看该作者
柳树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树类了。在农村就更多了。柳树的一生,必要拼着命的织一方绿荫,洒向大地;亮一处风景,送给人们绿色的祝福。读作者的文章长了很多的见识,相对其他写柳文,此文里嵌入诸多的诗文典故,显然大气独特而更具哲理意味。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23: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连云港陈武 于 2010-8-12 15:43 发表
看来还在小排排,我先记着号,等会再看


先谢你!希望您直率批评:)
6#
发表于 2010-8-12 23:13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夏天里读到官人的“柳文”,真是一种清爽和惬意。
7#
发表于 2010-8-12 23:24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贺知章的《咏柳》,那是一种纯自然的柳;也喜欢曾巩笔下的柳,那是文化的柳。
8#
发表于 2010-8-12 23:37 | 只看该作者
很全,内涵丰厚,文化散文。顶一把
9#
发表于 2010-8-13 00:0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关于柳树的散文文字简明、生动,富有文化内涵。理性的认识和作者延伸的视角,让本篇文字获得了丰厚的人文内涵。既形象也很深刻。
10#
发表于 2010-8-13 00:03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的内涵很丰富,欣赏学习。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0: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雨 于 2010-8-12 16:20 发表
呵呵。柳树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人赋予了它太多。


愿柳给您带来清爽!
12#
发表于 2010-8-13 06:05 | 只看该作者
读来清新扑面,有杨柳岸,晓风舞衣之感。
13#
发表于 2010-8-13 0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官舟寨 于 2010-8-12 15:42 发表
柳树
文/杨汉立

  自小对柳树有一种特别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源自柳树是一种报春树。冬天尚未撤退,鲜嫩的柳芽就布于枝条,在寒冷肃杀里一眼看见星星点点的绿,让人有怦然心动,心中欣喜油然而生。

  此正 ...


读到一篇好文,散文写此类的题材,已经是很熟道了。
能出新意不容易。拜读。
14#
发表于 2010-8-13 08:10 | 只看该作者
柳树是婀娜多姿的,是春天来临时的初绿,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舟寨写出了柳的种种风姿,读来令人心情舒畅。欣赏,问好!
15#
发表于 2010-8-13 08: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怪柳,只怪人对柳施给了过多的东西。-----经典啊。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0:41 , Processed in 0.0949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