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32|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归程】插曲4:玉米香(外一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4 1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玉米香
    友的父亲从甘肃老家来银川看她。带来一大袋子玉米,友煮熟了,趁热给我送了些过来。啃嚼之时,那一缕玉米香从唇齿间氤氲到心肺,从遥远的北方追随着成长的岁月氤氲到云之南的故乡。

      
这些日子上班,一出小区的门,在小区门口,亦见三两农人,一辆旧旧的自行车,驮了一尼龙袋子的熟玉米,袋口敞开着,尚冒着袅袅的热气,轻风微荡,浓浓的玉米香飘了满街满道,勾引着行人的嗅觉和遁香而寻的眼球。可无论玉米香如何地诱惑,我却是很少买。因为,越吃越是怀念家乡,怀念家乡那成片成片的玉米地。

    南方山多且高。玉米也不叫玉米,叫苞谷。苞谷地多在山坡上。成片成片的生长着。有有心的人家,间或在苞谷地的边缘种些向日葵。苞谷秆从夏初到秋末,节节攀高,苞谷也由最初的嫩穗头逐渐丰润,颗粒饱满,沉甸甸地挂戴着紫红的缨子立在苞谷秆中央,于时起的风中沙沙着响,浸着农人们丰收的喜悦,招招摇摇。

    地里的苞谷无人看守,但是,从苞谷成熟到秋收完成,没听说谁家的苞谷地里少几个。即使有农人上山砍柴饿了,掰下来几个烧了吃也不会寻找主家,言说一声。就那么大一个寨子,哪块是谁家的地,心中自是明了。

    掰苞米,在土家山寨里,从来都不各自为阵,而是相互帮衬。你家掰完掰他家,通常有十天半月,满山满岭的苞谷都各归各家。

    苞谷成熟的季节,恰逢暑假。偶尔我也帮忙。苞谷叶子上有茸密的细齿,我久在外读书,没经历过风吹日头晒。每次从苞谷地里走一圈浑身就长密密的小红点,奇痒难忍,如此几次,母亲就不再让我上地掰包米了。即使我坚持要去,也只是在地头,等大家掰完,帮我装在背篓里,只管背。

    从山上下来,一路汗水滴落黄土。心中,更是知恩。知道父母的艰辛不易,知道农人年年的辛劳。

    这时候的农家堂屋中,满满堆放着尚带着缨子的苞谷。乡邻的脸上,盛开着喜悦。东家串串,西家瞅瞅,比比谁家的苞米颗粒饱满,交流交流心得,为来年的选种和伺弄存贮经验。

    父亲和母亲,也开始忙碌了。苞米不能就那样堆放在堂屋中,时间久了会捂坏的。父亲精挑细选出一些籽粒饱满无虫眼的,剥好壳,用绳子串起来,一串一串地挂在吊脚楼的阁楼上。晾干。那些不怎么好的,父亲边剥壳边把苞米籽撸下来,挑好太阳的日子在院子里摊开晒干,碾成粉面,喂猪,喂鸡,喂鸭子。

    于是,土家山寨夏末的夜,有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几户人家,在同一个院子里,端了大大的簸箕,或者箩筐,边聊天边撸苞米。身边不远,是刚刚剥下来的燃烧着的苞谷壳,用来驱蚊,袅袅的烟雾在寨子的上空漂浮,偌大一个寨子都笼在着苞谷玉米秸杆叶的清香里。

    火堆边上,围了一圈苞谷,那是大人们挑拣出来稍嫩些的,烤着吃。还没有熟呢,香味已经散出来了,稍带些糊味,引得娃娃们停止了躲猫猫的游戏,从房前屋后的柴草垛、犄角旮旯跑了出来,守在火堆边,只等母亲用柴火棍扒拉出来,也不嫌烫,左手倒右手,用嘴“噗噗”地吹着,急不可耐地撸下籽来往嘴里送。甜软的玉米香,就这样,在一个个丰收的夜晚,飘满山寨。

    娃娃们喜欢的,还有苞谷缨子。羡慕电影电视中梳着长辫子的女孩子罢,用苞谷缨子一缕一缕地接起来,编成长长的辫子,用皮筋扎在头发上,头甩来甩去,彼此炫耀着,看谁编得长编得顺。

    心一漾,记起小时候,因为母亲忙,没时间天天给我梳头,剪了我本来的长发,我又哭又闹不去上学,母亲扬起巴掌才抽抽噎噎着蹭到学校,迟到了,在教室门口怯生生地不敢进去,还是当教师的叔叔看见了我,送我进的教室。呵,那长长的苞谷缨编的辫子,像一个梦,在童年的梦里悠来荡去。如今,终于长发及腰。

    掰完玉米,该砍苞谷秆子了。砍完,因为湿沉,暂时不往家背,等到晾干了,才一捆一捆地捆好,背回家,堆满屋前房后,当柴火烧。有些人家人口少,苞谷秆子不要了。邻居谁家想要,言会一声就可。

    小娃娃的任务在后面呢。等苞谷秆子背回了家,地里剩下许多长长短短的苞谷根。下了学,放下书包,背起背篓到地里,拔苞谷秆的根。多是蓬松的沙土,拔起来并不费劲,一会就是一背篓。背回家,以赢得大人的一声夸张的赞许。地里,常常会碰到蚂蚱蝗虫,捉了把翅膀折一部分,把最锋利的那只腿掰断,拿回家,关进自己编的笼子里,或者烧了吃。呵,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那东西能吃,居然还吃得挺香。

    兴许,是叔叔带来的玉米不够嫩罢,也兴许,是曾经沧海对味觉的挑剔。友送来的玉米在我的手上,还剩下一半,已经难以下咽。迷蒙起来的,是旧山水老光阴。


                                             霉豆腐
    在北方,不叫霉豆腐,叫腐乳。而且,门牌响亮:王致和腐乳、阿香婆腐乳等等,且中有香辣的,玫瑰的,等等名谱。弄得我每次买,都不知道要买哪一种好。不管买哪一种,一瓶腐乳总是会吃到扔掉,其中的味道儿,总也没有包装那么让人有胃口。由此每每,就怀念娘做的腐乳。土家山寨里,叫霉豆腐。

    不管王致和也好,阿香婆也好,存放在玻璃罐子里的总是水淋淋的,而娘做的霉豆腐,却是干爽爽的。

    没人了解王致和、阿香婆腐乳的制作过程,至于卫生与否,有没有防腐剂之类的化学添加物,那就更未可知了。而娘做的霉豆腐,每一道工序,都是看得清楚明白的。

    黄豆是自家地里产的,选个大粒满的,颜色黄澄澄的,用自家的小磨磨了,自己做成豆腐。然后将豆腐打成两厘米左右的四方块,一层一层地码放在爹编的竹萝中,盖好萝盖。放在灶上的中号锅里,每天用微火熏熏锅,以便给放在锅里的豆腐加加热,火不能太旺,稍微热一下就行,这个过程,是催菌。等菌生得差不多了,拿出来,放在凉快的地方,过上一阵子,霉豆腐的第一道工序就算完工。然后,娘再一块一块地用筷子拣出来,码放在一个大口的坛子里。一层霉豆腐一层盐和辣椒粉。一直码到坛口。这就可以吃了。不过,霉豆腐的味道儿是越放的时间久长越好的。盐也浸透到了豆腐的内里。

    我喜欢吃白米饭的时候放霉豆腐,娘用筷子从坛子里拣出十来块被辣椒染红的霉豆腐,放到一个玉白的碗里。我盛上满满一碗米饭,挑一块霉豆腐,放到碗旁边,一点一点地挑了,和白白的米粒揉一揉,才塞进嘴里。那味道儿,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记忆犹新。想起来就舔舔嘴唇,咽咽唾沫。尤其,在异乡。


         


[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0-9-27 14: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9-24 11:39 | 只看该作者
晰说的这两样我都爱吃,有机会凑在一起吃个够。 :hug: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1:42 | 只看该作者
肯定有机会的,有几位老朋友,是一定要见见的。要不,这辈子,多遗憾,是不是,玲?
昨天还和长征说起你的青楼女子系列,真的很有特色,玲玲的特色。:)
4#
发表于 2010-9-24 11:42 | 只看该作者
晰子的文字,总是镀上一层轻柔的月光。
质感、婉约、灵动、深刻。让我一次次忍不住地赞叹和感慨。
问候你,双节快乐!
:hug: :hug: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10-9-24 11:42 发表
晰子的文字,总是镀上一层轻柔的月光。
质感、婉约、灵动、深刻。让我一次次忍不住地赞叹和感慨。
问候你,双节快乐!
:hug: :hug:

荷,双节快乐。:hug: 。看到你剪的短发了,很清爽怡人。不过,我喜欢荷的额前,再留一些齐齐的刘海,肯定,更漂亮。
6#
发表于 2010-9-24 11: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0-9-24 11:45 发表

荷,双节快乐。 。看到你剪的短发了,很清爽怡人。不过,我喜欢荷的额前,再留一些齐齐的刘海,肯定,更漂亮。
呵呵,谢谢晰子那份对荷的用心,幸福死啦。晰子,你知道小暖的近况或者联系方式吗?她不言语一声就走了,很是想念她 。
7#
发表于 2010-9-24 20:45 | 只看该作者
文字质感细致,情感真挚。“玉米香”这章字写得生动形象,把那些场景描绘得有声有色,充满了乡村气息,呈现出一种淳朴的欢乐氛围,极具感染了。“霉豆腐”写得简洁精致。
欣赏!问好!
8#
发表于 2010-9-24 22:08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有熟呢,香味已经散出来了,稍带些糊味,引得娃娃们停止了躲猫猫的游戏,从房前屋后的柴草垛、犄角旮旯跑了出来,守在火堆边,只等母亲用柴火棍扒拉出来,也不嫌烫,左手倒右手,用嘴“噗噗”地吹着,急不可耐地撸下籽来往嘴里送。甜软的玉米香,就这样,在一个个丰收的夜晚,飘满山寨。

晰子的这两章字描写得生动翔实,充满了亲情的润泽和乡土的气息,行文自然纯朴,能引起共鸣的文字,精华鼓励,问好。
9#
发表于 2010-9-25 09:05 | 只看该作者
两章文字,都富有生活底蕴,读来是一种享受。原先养的花,我还拍照,现在依然还养,却好像没了拍照的兴致。我采了商陆花籽,如果要养我可以邮寄给你。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0-9-25 09:07 编辑 ]
10#
发表于 2010-9-25 15:00 |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晰子,你笔下的这些与玉米或是腐乳有关的往事,对于我们生在农村的孩子,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你是云南的?故乡的人
11#
发表于 2010-9-25 15:05 | 只看该作者
晰这两节,极是亲切,不过那烧蚂蚱蝗虫,我是没勇气吃的,呵呵
问候晰子!
12#
发表于 2010-9-25 15:51 | 只看该作者
那味道儿,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记忆犹新。想起来就舔舔嘴唇,咽咽唾沫。尤其,在异乡。

   在异乡,品尝来自他乡的玉米和腐乳,倍感亲切,学习,欣赏!
13#
发表于 2010-9-25 15:5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全家都喜欢吃玉米,很甜,腐乳也很喜欢,不过很还是喜欢我母亲亲手做的,谢谢你的文章,欣赏了!
14#
发表于 2010-9-25 19:34 | 只看该作者
晰子家乡的饮食习惯倒与我北方人相似呢,呵呵。小时候俺可常烧蚂蚱吃,香着呢。
15#
发表于 2010-9-25 19:34 | 只看该作者
吃的不是美食,是思念,是乡情。问好晰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1:57 , Processed in 0.05134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