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海上传奇》的新表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8 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论与世博会有关无关,《海上传奇》应该是贾樟柯迄今为止最接近官方口味的一部电影。或许,从记忆的意义看,也是一部更为深遂的纪录片。

   这无疑得益于他对光影世界,特别是口述电影的新表述。新感悟。
 
   与以前的《小武》、《站台》等相比,《海上传奇》不再着眼 “草根”。重心已偏移于大风大浪大上海中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物。他们或为名流,或为名流之后。这样的口述,这样的记忆,相比较于一些即将消亡的过去,更加客观,也更加宏大。虽然这不同于《二十四城记》,但他对城市群像生活的喜欢和向往却始终没变。他对城市的影像阐释也越加有力,坚韧。


   影片从忙碌的各色劳动者嵌入, 18位传奇人物粉墨登场。讲述者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经验去呈现上海80年的风云往事。他们大都是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有政客,企业家,艺人,导演。贯穿了风云际会的革命,暗杀,爱情,倾轧,离别。由于和香港、台湾割不断的关联,以及远洋一般的包容性,《海上传奇》从某一程度看,已不止是在讲述上海,更应该是中国近现代生活经验的缩影。再现。

   上海的印象,当然也应该是和建筑相关的。比如小弄堂,粗坊里,大银行,老洋楼,咖啡馆,码头,茶园,高架桥,电视塔。或许因为气候的原因,上海浓烈的色彩,竟然是青灰色。还有流经的河流,比如苏州河,黄浦江,也都是青灰色,青白色。这是底片一样的基调,发旧,但不陈旧。作为城市的底色,自然就呈现出奇异的一面。但在另一层面,也暗合了贾樟柯对底层细节的不舍与嬗变。无疑,影像的触觉已经延伸到城市和生活的某个角落。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个切片。没有过渡,不需铺垫,不宏大叙事,无故事脚本。甚至是信马由缰。信手拈来。

   陈丹青讲述儿时和人在弄堂打架的经历,杨杏佛之子杨小佛讲述他和父亲的血腥永诀,杜月笙之女杜美如回忆上海的帮派争斗。张心漪,简约神秘,一如历史深处的张爱玲。她的外婆是曾国藩的小女儿,父亲是吴佩孚的秘书长。其谈吐,自然有一种生动浪漫的风范,就像汉语版的《简爱》。侯孝贤从十分车站缓缓出发,穿越一条条山间隧道,讲述《海上花》拍摄的花絮趣闻。朱黔生沿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浮现了一段旧日的隐晦时光。黄宝妹,一个旧社会的包身工,新时代的全国劳模,可以见毛主席,可以去维也纳,主要事迹也被搬上屏幕,谈论大有扬眉吐气的豁然。台湾教授李家同讲述一家只能将邻居汤恩伯家门口的哨兵作为观察的风向标,或进或退,听来却给人一种风雨满楼的临危之感。上官云珠的命运,多少有些像雷电,短暂,绚烂。她的一生永远地定格在了缥缈的舞台之上。还有导演王童,一家人在解放前夕被一根绳子牵引着离开了故土。潘迪华,一个过客一样的精明女人,自幼随母亲到香港“跑单帮”。当然还有杨百万,韩寒经典式的叛逆桥段。一人一个角度,都是关于记忆,关于即将逝去的历史。但它们宛如一块块完整的肌理,塑造了大上海百年的丰满形象。

   因着逝去,因着时间,一群群具有意识形态分歧的人们终于可以在同一电影中次第出现。不分彼此。每个人的讲述可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不同立场的讲述者融入同一时空。这是影片的最大意义。百年上海,就像一篇篇精妙的故事,甘醇,味厚。在贾樟柯的光影表述中,口述历史已经堂而皇之地成为表现其“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重要载体。
 
   作为整个影片开场、结束的主题音乐,若隐若现的《梁祝》片段,就像一缕缕轻烟,飘扬在上海的上空。但更多的背景音乐回环往复,绵延轻煦,能够穿越尘埃,呈现出一种关于分离,关于别散的表述,这也暗合了《海上传奇》的主题。比如1949年两岸三地不同人物的命运。从王童导演,到李家同,再到香港三位女性,口述重点是关于1949年的大迁移。《小城之春》女主角韦伟开玩笑说是为了“躲情债”;费穆的女儿费明仪是为了躲避战争;烈士王佩民只能在老照片里和父亲相遇相识。还有“文革”。尽管人们总是试图绕开它,但还是会留下深深的伤痕,就像上官云珠的自杀一样。还有码头上的人群,街头上的骑车人,茫然,无奈。也有穿针引线的赵涛,不停地走,不停地找。这样的离别,这样的追寻,既是现代的,也是远去的。粤语《浪子心声》应该是个例外,它是寓言一样的嵌入。让人忆起香港和上海的联系。不过有一种沧桑,远离后的沧桑。以及个人在历史动荡中的无力感。


   和音乐有关的还有一个旧舞会。张原孙,天厨味精创始人的孙子。他是一个保留很多老上海生活方式的人,喜欢喝咖啡,跳舞,听美国歌,也喜欢好莱坞电影,以及英文歌曲。比如他哼唱的《I WISH I KNEW》。这也是《海上传奇》的英文片名。怀旧,而经典。且依稀有一种希望的成分。这样的细节,缓缓从镜头前滑过,就像是一段古旧的传奇正在远去,让影片更加生动。还有不断起伏的配乐。悠扬,深远,甚至散发着一种古典主义的浪漫情怀。就像拆迁背景之下的两头狮子,既有寓言和象征的意味,又有倾诉的呈现。

   从《二十四城记》到《海上传奇》,贾樟柯一直在和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争斗。他在用影像的方式,口述的方式,记录着,经历着,考量着。让那些即将远去的时代背影变的更加清晰。也让官方的视野变的暧昧。这也应和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给予影片简短而中肯的评语:《海上传奇》通过连串访问及城市景观的描绘,书写出不断演变的现代中国历史篇章。

   传奇终究会远去,留下的还会在城市上空漂浮。尘埃一样,沥沥淅淅。只不过更加真实而已。



   


[ 本帖最后由 何也 于 2010-9-28 11:2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9-28 15:28 | 只看该作者
先留下脚印,稍后来欣赏、学习!问好何也!
3#
发表于 2010-9-28 15:42 | 只看该作者
“这也应和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给予影片简短而中肯的评语:《海上传奇》通过连串访问及城市景观的描绘,书写出不断演变的现代中国历史篇章。”

影像世界展现着一个导演观察世界的视角,贾樟柯的年龄并不大,但却能用特别的视角真实记录和反映百年上海的风云际会和动人的传说故事。何也的此篇新创文章,用不疾不徐的笔调,用质感的短句,用对比的记述、精当的概括和抓住该记录片的内核进行叙述,使得文章文理清晰,内容翔实,解读到位,使鲜活的一部记录片用文字跃然在读者眼前,有了阅读的欣悦。好文章!精华支持!

[ 本帖最后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9-28 15:58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9-28 15:28 发表
先留下脚印,稍后来欣赏、学习!问好何也!


问好娴情斑斑!敬版“失踪”后,你确实辛苦!:handshake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10: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9-28 15:42 发表
“这也应和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给予影片简短而中肯的评语:《海上传奇》通过连串访问及城市景观的描绘,书写出不断演变的现代中国历史篇章。”

影像世界展现着一个导演观察世界的视角,贾樟柯的年龄并不大,但却能 ...


谢过娴情斑斑的悉心阅批!贾氏的手法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最大点是不循规蹈矩。
6#
发表于 2010-9-29 15: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何也 于 2010-9-29 10:19 发表


问好娴情斑斑!敬版“失踪”后,你确实辛苦!


不辛苦,希望你多带些好作品光临天籁哈!:handshake
7#
发表于 2010-9-30 00:19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想看小武和站台而不得,抽空会看。欣赏如此洒脱清细的文笔,让阅读在了解和对比中接近故事的讲述形式,以及对于相关事件的体味和感受。欣赏,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11: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9-29 15:38 发表


不辛苦,希望你多带些好作品光临天籁哈!


娴情斑斑客气了!再祝节日快乐!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11: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0-9-30 00:19 发表
一直想看小武和站台而不得,抽空会看。欣赏如此洒脱清细的文笔,让阅读在了解和对比中接近故事的讲述形式,以及对于相关事件的体味和感受。欣赏,问好:)


谢过万里兄的阅评!顺祝节日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05:29 , Processed in 0.21949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