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94|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高山每周一评之十三:别出心裁写中秋,兼评雪落梅花的近作《中秋月的隐喻(外一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9 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雪落梅花是我的老乡,老家是湖北荆门的,属于原来大荆州的范围,现居湖北武汉。学着古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做法,今天就大胆地推荐评析一下老乡的作品。记得雪落梅花曾经在中财论坛的浮光掠影版任过版主,我不知道一个喜欢写小说和诗歌的作者为什么会选择那个版块,对我来说至今还是个谜。在诗歌方面,雪落梅花是现代诗与古体诗词兼修,两者都有一定的造诣,这是很少见的,并且难能可贵。其实尽管我们是老乡,我对雪落梅花的了解也很有限,仅此而已,而对她的诗歌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在家乡的论坛里,在我还没有涉足诗歌领域的时候,她就曾经用晓吾的笔名做过东湖新诗版的版主,不仅让我羡慕不已,而且让我学习有了目标,努力有了方向,对我后来的诗歌写作起到了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在做了中财论坛的诗歌版主后,她发在中财的作品我是每首必读的,每读一首都会有很多心得和体会,都能够从中悟到点什么,都能够从中汲取营养,对自己写作的提高也是相当受益。雪落梅花的博客名为晓吾惘思录,背景是一个水龙头在不断地滴水,你看那水龙头滴下的水滴,多像博主泉涌的诗思,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滴终能石穿,相信假以时日,雪落梅花在诗歌的道路上定会走得更远。

  中秋节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更是文人骚客们抒发情感的一个缘起和借口,古往今来写中秋的名篇佳作可谓浩如烟海,要想用这个古老的话题写出新意,还真是不容易,必须有独到的眼光和别出心裁的诗思,但雪落梅花做到了,用独特的视角和自然的切入,用新颖别致的手法,写出了一个独立特行的中秋,让我们日渐麻木的审美疲劳感由此得到了复苏,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由此,便形成了本诗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别出心裁写中秋。当然,继承传统是不会错的,如果你有足够的功力也可以把传统的东东演驿得美轮美奂,也能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但如果在继承的基础上没有突破的话,那充其量只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不会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也不会让人眼前一亮,更不会让人有瞬间震撼的感觉。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断定传统就是四平八稳的,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样,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接受传统的教育,我们的整个身心都被传统的氛围所包裹,这不仅有一个审美疲劳的因素,更有一种视而不见和熟视无睹的惯性思维在作怪。当然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走向纯粹为了吸引人的眼球的那种急先锋写作,那只能取悦一时,更有甚者会走向口水乃至沦为低级趣味,让人们所不齿,口水终究会被口水所淹没,低级趣味的终究走不上台面,会被历史的浪潮所淘汰。如果把传统比作是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的话,那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升便会出落成一个沉鱼落雁的美人,而对传统的颠覆和沦落,只能成为东施效颦的笑柄。

  本诗的第二个特点是用极具张力的语言营造出了一个阔大的空间,这个空间里有作者的感悟,更多的是引领读者思考。在这个空间里,作者的感悟只起引导作用,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吧,在农村呆过的朋友都见过那种老式抽水机,一台老式抽水机必须要灌进足够的引水才能抽出水来,在这里,作者的感悟就是作者利用诗歌这种载体为我们灌进的引水,把我们的思绪不断地引发出来,当作者的感悟与读者的思绪达到水乳交融的时候,抽水机水筒里的水就开始喷发了,作者和读者的情绪就达到了和谐共振的最佳效应。而这语言的张力和空间的营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到的,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尺寸的把握,这个尺度把握得过紧,作品会显得朦胧,显得含蓄,显得耐人寻味,让读者摸不到头脑,找不到头绪,这样便会显得很晦涩,不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尽管语言很优美,意象很新奇,但很难达到与读者的共鸣,久而久之就会走进一个怪圈,这个怪圈里的作者会认为读者很无知,没有欣赏水平,甚至会有一种千里马遇不到伯乐的失落感,最终由自怨自艾到怨天尤人,再到孤芳自赏后便觉得高处不胜寒了。这个尺度如果放得过开,但会想方设法把一切都说透,恨不能把自己感悟到的一切一股脑儿全部灌输给读者,似乎把读者都视为一种没有思想的白痴,于是站在家长的高度对作者进行说教,殊不知,大家每天都处在一种说教的包围之中,对说教天生就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你在那儿自卖自夸,读者却不买你的帐,最终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无非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即使偶尔有几个过客,也只是到此一游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诗歌语言的张力和空间可是诗歌作品的生命线。

  本诗的第三个特点在于结尾对主题提升得不错,达到了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无论对于任何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而言,虎头龙尾当然是最佳的,这是一种极致的境界,虎头蛇尾是最忌讳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之作。如果我们达不到极致的境界,我们可以自然的切入,然后在结尾适当地有所提升,让作品在起伏中呈现出一种曲线的美,形成一种昂扬的气势也未尚不是一篇佳作吧。当然这样的提升是一种灵气的体现,是一种灵感的凸显,作品回味的空间也在这样的提升中得到了更好地呈现,提升得恰到好处的作品往往会让读者也会灵光一现,达到一种醍醐灌顶式的顿悟。由此,诗歌的魅力也在这一提升中发挥到了极致,古人所说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神奇效果,我想也是通过对作品的提升来实现的吧,提升后的作品自然就会有了余韵,不说三日绕梁,也会让人回味无穷哦。牛羊通过反刍的功能,就能吸纳整个草原的精华,诗歌通过回味,自然就会彰显整个人生的精髓,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诗歌的第一节就跳出了俗套,用有没有月亮和来不来赏月没有区别形成了一种逆向思维的格局,由此,视角独特的一面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在传统的模式和定式的思维中,月圆的中秋都会让人伤感,何况没有月亮的中秋呢,岂不是让人伤感到了极致,这时我们看到天空的乌云就是一朵一朵的愁绪,看到的雨水就是各种各样的眼泪,看到的灯光也是一种惨淡的情绪在向我们挤眉弄眼,听到的蝉鸣也是一种呼唤,让我们倍加思亲。当然这样的情绪也会有很强的感染力,但这样的情绪太多太浓之后,会让读者更加压抑,作者巧妙地用了一个没有区别,既把自己的感悟独特地呈现了出来,又用一种沉稳甚至冷酷的笔法把读者从伤感和情绪中拉回了现实。这让我们想到一个人伤心时,旁人劝说的方式,一种是同情式的轻言细语,顺着伤心人的情绪来迎合,有时会令伤心人更加伤感,而别一种方式是当头一喝,让伤心者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得到醒悟和缓解,后一种方式尽管有些不近人情,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首诗的开篇,便达到了这种效果。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劝说的方式来解读,捧喝之后作者便开始进行耐心的劝说了,大家都知道,劝说最好不要说理,因为理是说不清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更何况在亲情面前是没有道理可以说的,前面我们提到了,说教只会让人反感。看来作者是深暗其道,所以作者用了现身说法,通过自身的感悟来让读者一颗忧郁的心情得到缓解,通过云雾和目光的意象让这种现身说法更加鲜明,通过沉重且圆满的心底的月亮让这种自身的感悟很融洽地传达给了读者,在读者情绪得到基本稳定之后,作者通过巧妙的提升让读者去回味,在回味中让这种伤感的情绪得到极大地释放。“如同瞬间了悟/一个多年前埋设的隐喻”,其实在我们的心里每个人都有这种认知和领悟,只不过隐得过厚,埋得过深,我们没能及时发现而已,通过作者的一再提示,通过作者灵气的点拨,只不过让我们埋设在心里的秘密显现了出来,而这一只妙手,便是诗歌的灵气,让我们如醍醐灌顶,在顿悟中如释重负,如梦方醒,读这样的诗句,我们不仅口服,而且心服,当奔腾的小溪归于大海的平静的时候,我们的心胸也就自然而然地开阔了,既然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嘛。

  第二首《借月之名》我们可以理解为另一个角度的感悟,既可以看成是第一首的延续,又可以看成是另一个侧面。(在我理解,外一首是组诗的一种形式,因为组诗要求三首以上内容相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诗歌组合,所以两首诗只能标外一首了,但外一首也应该是内容相关联的独立诗歌,不相干的两首只能是诗二首或其他形式出现。尽管这是常识,但有些人不太明确,所以借此机会稍稍提一下。)这一首写的是有月光的中秋节,既然没有月光的中秋节我们都无须伤感,那么有月光的中秋节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作者开篇就给了肯定的答复,中秋是属于月亮的,而作者通过第一首的感悟,已经是相当冷静和清醒的了,但在这个传统节日面前,在属于中秋的月亮下面,沐着如水的月光,还是让我迷失一回吧,这种迷失是自愿的,尽管毫无意义,但作者通过这种迷失却能“回归本真/失去形体与重量”,从而达到一种超然之境,这就是传说中的“难得糊涂”吧。这也是这一节的亮点,依然很独特,依然跳出了俗套,依然彰显了别出心裁的个性。

  《借月之名》的第二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觉,在这里也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的内心独白:“其实,我只是一粒与月无关的尘埃/借月之名/陶醉或者伤感”,我觉得这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去了,月亮每天都有圆缺,与我何干,月亮再圆对我又有什么好处,说到底,我们都是在借月之名,伤感我们自身的伤感,快乐我们自身的快乐,而这些,又与月亮何干呢。为赋新词强说愁也好,寓情于景抒情怀也罢,都只是借了月亮之名而已,我们为什么要把原罪归于月亮呢,我们为何不找找我们自身的圆缺呢。而这些,都是人性自身的弱点,所以诗歌的通感艺术也就由此产生了,诗歌的最后几句更是让这种艺术得到了加强:“你看,那些对月唱歌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月依然还在/莹润光洁,且微微发凉”,读到这里,尽管我们心无杂念,莹润光洁,但此情此景,怎么不让我们的心微微发凉呢。其实作者只是道出了事实的真相,有时这些真相是我们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的,就如一块伤疤,揭开了,会让我们疼痛,作者正是利用了人性的这一个特点,让我们在疼痛的感觉下达到一种震撼的效果。而正因为大家在思维定式的情况下都不愿去揭开,并且想方设法用善意的谎言加以掩盖,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大胆的举措了,这也是别出心裁的另一种体现吧。

附原作:中秋月的隐喻(外一首)

文:雪落梅花

中秋的夜里
有没有月亮又有什么区别呢
或者,你来不来赏月
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都是一个人
坐在浩渺的时间里
云雾聚拢了又散去
目光开合之间
那枚捂得发蓝的月亮已由心底缓慢地升起来
沉重而且圆满
如同瞬间了悟
一个多年前埋设的隐喻

《借月之名》

中秋夜,这是属于月亮的夜晚
月光如水,幻化出迷一般的光与影
流光倾泻,成河,成无垠之幻域
微漾的摇篮曲
是深深浅浅的蛊惑与安抚
请容许我迷失于毫无意义的迷失
回归最初
失去形体与重量

其实,我只是一粒与月无关的尘埃
借月之名
陶醉或者伤感
你看,那些对月唱歌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月依然还在
莹润光洁,且微微发凉




[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10-9-29 23:5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9-29 22:35 | 只看该作者
先占个沙发,明天再来细细欣赏学习!
3#
发表于 2010-9-29 23:08 | 只看该作者
评得很好。
写评论没有必要担心“避仇、避亲”的,想写就写哦!
4#
发表于 2010-9-29 23:08 | 只看该作者
椅子也挺舒服。坐下细细品尝。
评与诗,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5#
发表于 2010-9-30 00:33 | 只看该作者
好的诗歌催动解读的热情和耐心,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共鸣与联想之处。好的解读同样拓宽想象,打开理解的一扇扇门扉。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03: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古月灵秋 于 2010-9-29 22:35 发表
先占个沙发,明天再来细细欣赏学习!


谢谢灵秋。
7#
发表于 2010-9-30 05:50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很喜欢读你的诗歌评论,远握
8#
发表于 2010-9-30 08:25 | 只看该作者
诗评,让人心悦。国庆快乐
9#
发表于 2010-9-30 08:44 | 只看该作者
而这语言的张力和空间的营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到的,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尺寸的把握……诗歌语言的张力和空间可是诗歌作品的生命线。
外一首是组诗的一种形式,因为组诗要求三首以上内容相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诗歌组合,所以两首诗只能标外一首了,但外一首也应该是内容相关联的独立诗歌,不相干的两首只能是诗二首或其他形式出现。
赞同高版的观点。高版的诗评,是赏读好诗的一把钥匙,对写诗也大有裨益,谢谢高版的辛勤劳动!问好!
10#
发表于 2010-9-30 10:15 | 只看该作者
诗歌评论切入诗人现实和情感以及诗意追求的境界,整体的把握和亮点的评论,细致入微,又能宕开深层的理解和诗意展现的微妙之处,确实有着写作和引领阅读的魅力!体会学习 !
11#
发表于 2010-9-30 12:21 | 只看该作者
诗评切入了作诗者的要害,解读深刻而明晰
12#
发表于 2010-9-30 16:42 | 只看该作者
一块丝绸,经过裁剪缝制,就是一件绝好的时装.喜欢这样的质地和款式.问好两位.
13#
发表于 2010-9-30 22:02 | 只看该作者
高版的评每期必读,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来,每次都能有所收益。
对组诗及外一首之类的,还真不清楚。谢谢高版。
14#
发表于 2010-10-2 07:46 | 只看该作者
仔细悦读,认真学习,有劳高斑了
15#
发表于 2010-10-2 14:20 | 只看该作者
受益非浅,祝中秋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22:42 , Processed in 0.14543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