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57|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浅谈当代新诗创作技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0 1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弹性•现实性•日常性

——浅谈当代新诗创作技法

杨汉立



    【摘要】当代新诗创作技法有诸多方面有了新的明显变化,通过设喻远、多隐喻和少抒情、多展示及口语入诗等手法,增强诗歌的弹性、现实性和日常性,使诗歌更加具有多维感、亲切感和现实感,强化了诗歌的语言张力和艺术感染力。这是一个需要诗坛和文艺理论界都来认真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当代诗歌 技法 变化


    美是多种多样的,审美观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美是丰富多彩和不断被发现的。中国新诗走到现在经历了众多流派的先锋实验和许多成功与失败,发展到现在,一些技法逐渐成熟,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共识,获得大家的接受,使诗歌呈现出新颖的美。



设喻尽量远,常见用隐喻

    打比方是人类语言的一种重要的修辞,就近打比方即就近设喻是相当常见的。以往的诗歌大量运用了这种修辞,而且大量是明喻。比如: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艾青《太阳》)

    “给我一瓢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余光中《乡愁四韵》)

    显然,“太阳”与“火轮”,“水”与“酒”,“红”与“血”,是太相近太相似的事物,太容易让人想到,也就是说很多平常人也想得到,如此设喻之近,且如果大多是这种模式,就很难让人产生新鲜感。所以,评论家们常常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如果写诗,甚至是写其他文体,设喻太近,弄不好你是第N个这样设喻的人了。所以,设喻要远已经成为当今诗家的共识。请看李少君的《偶过古村落》:

    “村头,鲜艳的凤凰花在枝头招摇//回首处,一扇小门春风外/满院绿荫红杏生//来时是蝴蝶引路,如入迷宫/去时则黑狗相送,走出花丛//村庄仍然掩映在老榕树的庇护下/窗口的青山,也越来越远//古井里的那一潭幽绿/是此地最迷人的古董

    此诗结尾让人十分惊奇,“古井幽绿”与“古董”实在关联甚远,但这样比喻却十分贴切而独具神韵。诗中所描绘的一切都是古村之宝,而古井更甚。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语言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更受到诗人和文学家的青睐,在诗歌上的应用尤为突出。隐喻是诗歌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诗人在理智和情感方面的经验和体验的形象化。诗歌这种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文学方式正式通过大量的隐喻体现其魅力和激情的。“诗歌所表达的根本对象是某种情感体验,所以说抒情性是诗的本质属性,诗歌情感能得以生动地体现,主要是通过隐喻的功能。”(华滋华斯《抒情歌谣集序》) “关于诗歌,我自己说过很多,但是最重要之点在于诗是一种隐喻。”(罗伯特弗罗斯特)可见,隐喻是诗歌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诗歌的基本构成方式。且看:

    “莫名其妙,黄花/开了……北方的六月初,乱了分寸/明天,就乘风而去/门是空的,走进去仍是空的//院子里,槐树的花开出了一匝/开在六月,有些语无伦次/槐树的身上带着刺,黄色的花还开的鲜艳//其脚下满地的绿草/踩上去,看不出鞋印来/像一阵风吹过,可怜的黄花,已落//走出来,门是空的/一场小雨,冷了一本书/打湿了书上的文字//六月走了,恐怕/不会再回……”(千书《莫名其妙的六月》)


    此诗反复强调“门是空的”。这里的“门”,就是一个隐喻。使用隐喻,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这就是诗不把意思挑明意思所产生的魅力。黄花开后,“门是空的”;走进去,“门是空的”;走出来,“门是空的”。显然,作者在强调某种隐含的意思。诗中,除了空的门外,其余都是一种渲染,以使其所强调的“门是空的”之意味更浓。那么,这个门代表的究竟是什么呢?作者自述如下:“‘空’而不空,道,非常道。‘空’对应了季节,对应了心绪,对应了一切事物,有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莫名其妙’。‘空’留给读者去思量,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角度、认知有所不同,可以联想、想象,一旦失去了机会,‘六月走了,恐怕/不会再回……’”在佛学里,“空”是至高无上的境界,是代表一种洞悉一切的能力,一种超越现实物的思想。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门里进进出出,也许感觉就是“门是空的”吧?

    施叶丽在《隐喻早期诗歌中的运用》说:“隐喻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段,是诗歌创作的基础砌块,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可以说诗人是用隐喻来看待生活,用隐喻进行思考的,并把普通的事物转变成象征性的财富。诗人常常使用隐喻避免诗歌的平淡和单调,使诗歌显得更美、更吸引人。诗人用隐喻使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图像化,即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图像化使诗歌变得清晰、明白、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含义,使读者透过外在的表象深入到诗歌的内在结构从而获得更深层的意义。诗人往往通过A就是B这种隐喻模式给人以惊奇,引起读者关注,促使读者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并且激起他们的各种情感,或怒或喜。正是因为隐喻的运用,一首诗才显得意义深刻,充满魅力和趣味。”当然,诗歌隐喻不能孤立存在,它必须同诗歌特定的语境相结合。


生活皆入诗,口语出诗意

    关于生活入诗,早在1922年梁实秋、周作人等大家就已经进行了争论。梁认为:“艺术是为艺术而存在的”,“诗的内容只应是美的”,“无论如何我们绝不肯令艺术薄弱的民间的诗在诗国里称霸”,把像什么“电报”、“如厕”、“北京电灯公司”、“军警弹压处”等词句都用在诗简直就是糟蹋诗(《读<诗的进化还原论>》)。而周说:“诗人自己既然是人,为什么不能在人间求出诗来,而且仙人何以又是诗的源泉?”(《丑的字句》)周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皆可入诗,甚至连“小便”这样的词句也可用在诗里。这样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过,只是没有梁、周之争那样激烈和影响大罢了。
这些年,许多诗人在生活入诗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看一首《糖果》:

    “爱我的人儿,你送过糖果/收下了。请原谅/我至今没有吃:糖果好吃/我也爱吃。我没有丝毫的舍不得/爱我的人儿,你至今也没有发现/我的牙早已经被虫蛀了”(王彦明,《诗选刊》 2006年01期)
此诗很生活化,甚至口语化,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对语言的运用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正是这样看似浅显、平白的诗句,却含蓄而张力十足,让不同的读者看此诗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糖果是一种爱情的象征?一边是爱“我”的人,而“我”的内心里还有所爱的人,“我”正为情所困,陷入了复杂的情感矛盾,所以“我”的牙已经被虫蛀了,所以爱“我”的人给的糖没吃。“我”一个十分自恋的人?“我”不吃他人送的糖,只吃着自己的糖,为自己而陶醉,而已经“我的牙已经被虫蛀了”。或者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二者兼有,或者都不是,而是其他?尽管我们不是诗人本身,无法完全参透他内心的秘密,但正是因为这样巧妙的表达,使此诗有了更多的神秘感和阅读诱惑。再看:

    “向一片树叶致敬,五千公里江山得做多少贷款/小本生意,不赊不欠,九十平米足够我读书,写诗,偶尔缠绵”(大卫《八行:给刘邦》)

    “小本生意,不赊不欠”,这也是口语入诗的典型案例。这一口语式的诗句与上下文联系起来,颇具张力,使之有一种意外的惊喜。

    我在诗歌创作中也大量尝试了对日常生活的写作。“我开了一个粥店’电话那头她还是那样阳光/穿过火一样的阳光和两年的长度/我来到了她们的小店,‘不上班了?’/‘儿子美国读书去了,我们贷款几十万’/美国佬真狠。她们夫妻短衣短裤/没了知识分子的外衣/忙一下又招呼我一下,拿这拿那/‘我刚吃了饭。’老年斑提前爬上了她们的脸/离开500米,我回首一望,在热浪里喃喃/高温下,什么都可以熬成粥”(杨汉立《伏身于低处之:粥店》我觉得这样的尝试是有益的,诗歌这样写是有力,因为这样的生活场面或者是情感场景,谁都熟悉且谁都有自己的感悟,用诗写出来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是强大的。


多做展示,少作抒情


    先来比较两首诗: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闻一多《红烛》)

      “厂房的脚趾缝/矮脚稻/拼命抱住最后一些土//它的根锚/疲惫地张着//愤怒的手/想从你泥水里//抠出鸟声和虫叫(杨克的《在东莞遇见一小块稻田》)

    显然,前者有着更多更直接的抒情,后者的感情是内敛、隐忍的,但这种隐忍着的感情可能本质更为强烈,让人更加震惊。杨克为我们勾画了这样的场景:在城市边缘,工业文明一点一点地驱逐了村生活,“矮脚稻”已经差不多没有自下而上的空间。那么,人类也已经无法靠近大自然,无根的漂泊感油然而生,所以内心充满着苦闷、绝望和愤怒。诗人尽管几乎全部只是用冷静客观的“展示”,看不到直接的抒情,而这种无声的画面却蕴涵着强大的冲击力,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心情,一生不能忘怀。

    正因为如此,我在诗歌写作中特别注意多展示,少抒情,如:“溪坪上的绿毯子,松软,凉爽/躺下,白云入怀,溪声润心/几只蜻蜓从我的梦里飞出/这是世上最好的毯子啊//牛们不急不慢地舔食,像磨牙一般/牛渴了会牛饮,饿了会狼吞/此时很小资,在悠然享受生活/磨牙草一定很鲜很甜//磨牙草紧贴地面,走一步扎下一把根/扎下一些根长出细小的牛耳朵叶子/自然的法则,自然的编织/织就天然之毯,覆盖了整个溪坪//因为伏身太低,许多脚踩在上面/我和小伙们也把夏天和秋天压在上面/因为紧贴地面,拥有太多的力量/脊梁不断,绿叶常新/鱼不死,网也不破//磨牙草需要细细咀嚼/牛是磨牙草的忠实爱人,白天慢慢采撷/晚上认真反刍,甜从白天开始/到夜晚还没结束”(杨汉立《乡村溅草之:磨牙草》

    可以说,抒情永远是诗歌的本质特征,自古至今诗歌都是这样,以后也会是如此。在当代新诗写作中,抒情性虽然还是诗歌不变的特色,但抒情的方式已经在逐渐改变。过去,诗人习惯于直抒胸意;当代,诗人们开始注意借助客观景物的细致描写去呈现抒情性,绝少抒情主人公直接的表达,更多的是一种“展示”,让读者去感受去领会、去完全地进行情感的“二度创作”。当然,作者在不直接明了地表明诗意的情况下,这为当代新诗的阅读带来了难度,如果习惯了从字面上去读诗意,肯定不知所云。这主要求读者需有较好的诗歌修养,较强的文学领悟力。

    我们再来看看伊沙的《车河》:“列车正经过黄河/我正在厕所小便/我深知这不该/我应该坐在窗前/或站在车门旁边/左手叉腰/右手作眉檐/眺望 像个伟人/至少像个诗人/想点河上的事情/或历史的陈帐/那时人们都在眺望/我在厕所里/时间很长/现在这时间属于我/我等了一天一夜/只一泡尿工夫/黄河已经流远”

    这首诗将内心情感隐藏得很深,看起来像叙事诗一样,却仍然是一首抒情小诗。其情感隐藏得再深,仍然可以看到蛛丝马迹。那么要表达什么呢?怕是各人的看法,由大家去悟吧。


2010年10月6日






Email:yhanli@126.com
http://blog.sina.com.cn/yanghanli



[ 本帖最后由 官舟寨 于 2010-10-10 11:5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0-10 12:19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收藏了。
3#
发表于 2010-10-10 13: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4#
发表于 2010-10-10 15:13 | 只看该作者
在诗航中,寻这样的灯很久了。十分感谢。希望能再见。
5#
发表于 2010-10-10 15:4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读后很有裨益。
我本人对最后一部分,最近在我的诗歌表达中,有所注意。
推荐给文友欣赏。
6#
发表于 2010-10-10 17:59 | 只看该作者
学了 收藏了
7#
发表于 2010-10-10 18:42 | 只看该作者
也来学习了,很受裨益!
8#
发表于 2010-10-10 20:4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评论有极高的含金量,推荐!
9#
发表于 2010-10-10 21:14 | 只看该作者
慢慢欣赏,诗无定论,但遵循一定的意境和技巧乃是关键。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3: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洪涓 于 2010-10-10 12:19 发表
好东西,收藏了。


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3: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邱天 于 2010-10-10 13:55 发表
学习了。


您谦虚了,请直批之。
12#
发表于 2010-10-11 13:56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很有道理。还有,跳跃性也是诗歌的重要特质,不可或缺。
13#
发表于 2010-10-11 15:04 | 只看该作者
先收藏了,慢慢学习,问好
14#
发表于 2010-10-11 15: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问好!
15#
发表于 2010-10-11 16: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受益。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17:03 , Processed in 0.12262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