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古生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6 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一个地方的好感,有时往往缘自于它的名字。
  
  一进古生村,迎头就见两座相互毗邻的庙子。我们先到北边的本主庙看了看,一群老人正在奏着洞经音乐,全神贯注的样子,让我们不好意思打扰。本主庙里供奉的是托塔李天王李靖。相传李靖曾收伏危害人间的玉鼠精,被村人供奉为本主。李靖在天庭为职雨之神,本主庙所以名为水晶宫。本主庙之南的福海寺,一进两院,前院供奉文殊菩萨,后院供奉老子、孔子,是典型的道、释、儒三教合一之地。佛海寺始建于元末明初,乾隆二十七年重修,距今已有两百四十年历史。水晶宫,因为本主崇拜的由来在白族地区源远流长,建造的年代想来要比福海寺久远得多。
  
  我们在水晶宫里叩拜了李靖本主。算是对古生的保护神行了参拜礼,又到佛海寺里流连照相,感受儒、释、道文化的浸洇。之后,便向村子北头信步走去,来到一座名为“凤鸣”的古桥。桥由苍青的石头所建,桥上长满了酸浆草,这是在大理古建筑上常看到的一种生命力和装饰性极强的草。它们扎根的地方,水分和养料都可以说是极度贫乏,但它们却不衰、不萎,不荒、不乱,紫红的颜色中透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勃勃而有生意,这种隐忍的精神让我油然而生敬意。我问过很多的人,都说不出它的名字。本地人都叫它“酸浆草”,后来一个懂植物的朋友告诉我它的学名叫“戟叶酸膜”。
  
  我对着这座据传为明代白族文人杨黼所建、清嘉庆甲子年(1804年)重修的单孔石拱桥反复拍照,胸间立即氤氲着一种古老文化的气氛。我再次想起了村子的名字,好感陡然而生。
  
  古生者,因古而生也。
  
  虽然我明白,我对古生的理解不过是望文生义,还停留在字面理解的阶段。但我相信我的直觉。
  
  离开两座古寺庙不远,一株古老的榕树迎面而立。古榕树枝干遒劲,高约30米、直径约3米,树冠面积100多平方米,据说有300多年历史,是本主老爷李靖的幡盖。古榕树一年四季枝繁叶茂,很多远道而来的鹭鸶栖息于上,早晚两时,啁啾之声不绝于耳,形成古生村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古榕树后面,是一座典型的白族渔村古戏台,檐下有垂花及浮雕花板装饰,戏台两侧有左青龙、右白虎的照壁式短墙,渲染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古榕树,白族地区叫“大青树”,是一个村子的“风水树”。古榕树的出现,应证了我对古生的理解。有村才有树。古生村的出现自然应该在“风水树”之前。
  
  后来,我遇到了古生村长大的文化人何显耀先生,他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我,古生的历史确实是久远的。据他初步考证,大约始建于南诏末期。
  
  古榕树的存在,使古生村更加古意盎然。道路左侧汩汩流淌的一条溪水,好像也是从历史深处流出,显得意味深长。我注意看水,不觉吃了一惊,这样一条穿过村子流向洱海的水,竟然是这样的干净,每一束水,都透明得让人感动。水底的石纹清清楚楚,水草摇曳多姿。神思恍惚间,便好像回到了童年,置身于童年时的某个洱海边的村庄。
  
  道路两旁的房子,却又与儿时的村庄有些出入,好像少了些什么东西。仔细琢磨,恐怕与村里一律白墙青瓦有关。记忆中,童年时代的洱海村庄,大多是石墙或土墙。“石头砌墙没会倒”是大理“三宝”之一,村里富裕些的人家,自然首选古头砌墙,一面石墙就是一面底色苍青花纹斑驳的美术品;贫穷些的人户造的是土墙,支起夹板用泥土舂墙。红黄色的墙体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白色的螺蛳壳,也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墙里为什么掺进螺蛳壳?有人说,是因为在洱海边取土捎带的;有人说掺上螺蛳壳是增强滤水功能防止墙体积水。我的看法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如无必要螺蛳壳轻易就可从土中筛取出的。
  
  古生是“古”的,但村里的建筑,却又给古生增添了些“新”。在古榕树西北侧路边,安放了一组单、双杠及手臂、腿部、腰部运动器材,蓝色的器材被白墙一衬,更像一个城里的小区。这倒使记忆中的白族古村褪色。静下心来一想,这也并不奇怪,人们的生存条件是要因时而异的,历史也不是静态的。村里的白墙青瓦,有一些是近几年的建筑,自然要采用现代建筑材料。而大多数白墙则是为整治村容村貌村民们出资出劳以石灰粉刷的。在村里走过,水泥、石板、石头铺成的路面,比过去农村的土路更整洁,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路看水,水质始终清冽。“问渠哪得清如许”的疑问还未来得及出口,在离大青树不远处,领路的Z指着临水人家的排污管道,说:“瞧,排污管里淌出的水却是清的。这也是古生近年来搞的一项工程,每家每户都安装了无动力非曝气式的生态农村庭院污水处理设施。形成保护水源的‘梯级污水处理模式’。污水排放从根源上得到了治理,对洱海也是最好的保护。”
  
  对古生的理解瞬间又向前推进了一层:“古”为的是“生”,而没有“生”,“古”也会变为一具木乃伊,缺少了“生”的活力。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身后,隐隐的丝竹管弦声。本主庙里那群盛装老人,正在继续演奏音乐。今天,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是这个村本主老爷的生日。上午十一时,先由村里的老太太们敲锣打鼓,举着彩旗,去接本主老爷的妹妹“金太娘娘”。下午两点,再由老爷子们列队到凤鸣桥北边,接“金太娘娘”回本主庙,据村里人说要供奉三天。
  
  循着古生村的溪水,来到洱海边。清冽的溪水,注入洱海,树影间碧波荡漾、芳草萋萋。芳草地上,有大青树。湿地间人工建造的木制栈桥泛着金黄的光辉。这是古生村建设的生态绿地。因为本主节的缘故,生态绿地以西由南而北新开辟的“放生路”上,摆满了各种摊点,服饰纷然,俨然像个小的集市。
  
  眼前这一片沙滩,古时多有鸳鸯栖息,故名鸳鸯洲。洱海景致古时有九曲、四岛、三洲,古生村所在的鸳鸯洲,应该是洱海的“三洲”之一。鸳鸯已经不在,洱海水质堪忧。古生村近几年在在生态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难道不是在找回昔日的旧梦?
  
  绿地南侧有龙王庙,庙前水边,木鱼声响成一片。庙里自然供奉龙王。让我奇怪的是龙王庙北侧却供奉着唐代高僧玄奘和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塑像。
  
  村里一个长须飘飞的长者告诉我,古生村,白语叫gonghe,即救生之意,每年农历7月23日,佛教放生之日,湾桥镇各村莲池会都要到古生村渡口做佛事、念经、放生,主要是放泥鳅到洱海中去。由于古生村是放生的主要场所,因此,这个村子就叫古生。
  
  呵呵,古生,放生!犹如醍醐灌顶,原来对古生望文生义的理解与臆测,至此被老者的讲述所终结。
  
  相传,唐僧师徒到西天取得真经返回东土广传佛经途中,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这天,准备从古生村渡过洱海。船刚起航,海边棕树上一只乌鸦突然怪叫,龙马受惊,脚下一滑,唐僧师徒、白马和经书纷纷落入水中。下沉的经书有的被鱼吞吃。有的沉入海底。沉入海底的经书被泥鳅发现,它们便齐心协力把经书由海底拱到海面,让唐僧师徒得以收回经书。佛祖知道此事,就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这天,让佛家子弟到洱海边敲打木鱼,让鱼把吞食的经书吐出来,以明因果报应之理,而为了表彰泥鳅抢救经书有功,在这天放生泥鳅,以扬佛祖好生之德。后来,众信徒有古生海边修建龙王庙,作为“放生”场所。
  
  我在密集的木鱼声中走来走去,感受到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氛围。关于什么是文化的问题,在学者与文人间争论不休。其实,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文化说到底不过是一种生命信息、生命现象,它只能在生命存在过的地方发生,没有生命便没有文化。而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对大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一种独到的阐释和理解。
  
  放生,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泥鳅托起的真经,与其说是唐僧师徒从西天取回的真经,不如说一种真正文化的象征。
  
  古生,放生,这个村名瞬间增加了我对古生村的好感。
  
  
2#
发表于 2010-10-16 08:2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张老师质朴的文字里,一方风物鲜活呈现!
3#
发表于 2010-10-16 08:36 | 只看该作者
坐在板凳上认真欣赏。
不愧名为古生村。古香古色,一路游玩,一路悟道。传统文化与现实风景融为一体,仿佛让人进入一个无我的世界。
4#
发表于 2010-10-16 10:40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您的文字,我领略了一片古老而独特的风景,写得轻松随意。
5#
发表于 2010-10-16 11: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候!
6#
发表于 2010-10-16 11:52 | 只看该作者
古生,放生!犹如醍醐灌顶,原来对古生望文生义的理解与臆测,至此被老者的讲述所终结。


   学习,长见识,增学识的好文。有时候我们常常是望文生义,但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问好朋友!
7#
发表于 2010-10-16 12:10 | 只看该作者
介绍古生树详尽而细致.文笔细腻.学习了.
8#
发表于 2010-10-16 1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张乃光 的帖子

我到过古生,为它的古老和美景所叹服,对其文化内涵却一无所知。读过此文,又为乃光对白族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和散文写作技巧所叹服。问好!
9#
发表于 2010-10-16 15:22 | 只看该作者
漂亮,从始至终围绕着“古生”展开,真正的形散而神不散,写景、抒情、哲理交融!
问好张老师!
10#
发表于 2010-10-16 17:17 | 只看该作者
大气磅礴的文字,欣赏学习。
11#
发表于 2010-10-16 21:23 | 只看该作者
紧扣主题,抓住景物特点,在写景中涵盖文化内涵,并将思索和感悟巧妙融入文章,一篇特色鲜明的游记,支持精华,问好。
12#
发表于 2010-10-17 12:07 | 只看该作者
特别值得学习的文字
13#
发表于 2010-10-17 12:32 | 只看该作者
放生,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泥鳅托起的真经,与其说是唐僧师徒从西天取回的真经,不如说一种真正文化的象征。
赞同,问好
14#
发表于 2010-10-17 13:45 | 只看该作者
道法自然。文法的最高境界也是自然。平实之中更彰显功力。学习了!!
15#
发表于 2010-10-18 11:20 | 只看该作者
佛文化融入一个村庄,有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16:28 , Processed in 0.11760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