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售菜”与夜不闭户
□渭水河
15日清晨,老人将几把新鲜青菜摆在水泥台上,在小纸箱上竖一张写有“1元”的纸片后离开。10分钟后,一位居民走来,往纸箱里放了1元纸币后挑选了一把青菜离去。买菜者陆续前来,不到1个小时,水泥台上的青菜就卖光了。只有小纸箱还在水泥台上,周围的人依旧来来往往。又过了半小时,老人终于出现了,把小纸箱捧起,数了数,钱不多不少。而该小区无人看管售菜摊已延续30年,买菜者自助选菜自觉付款。(《京华时报》)
如今菜价不断上涨,市民喊贵,市场喊累。步入商场、菜市场,市民的脚步在菜摊前匍匐,眼睛几乎是发绿,左看右看,上挑下捡,更有一些市民不时将蔬菜上的泥巴剥去,以减少杂质所占斤两;要不有人会与菜贩们讨价还价,目的就是想用最少的钱购买回最多的菜。
于是菜市场前菜贩的眼睛盯梢的很紧,生怕市民顺手牵羊,更是让自己菜摊上的蔬菜折损。看的越紧,市民对菜贩越是不信任。而要是菜贩离开一会儿,至少菜摊前的蔬菜短斤少两,要不会一扫而空。
照这样说,无人看管的菜摊就是乌托邦,更是海市蜃楼,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事实上,就在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宿舍区无人看管的菜摊不但存在着,而且自助售菜延续了30年,市民还感觉到菜既便宜又方便,自助购菜也是按需所取,按价付款。
其实,无人看管的菜摊并非乌托邦,也并非海市蜃楼,而无人看管的菜摊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要实现真的并不难,难的是心态,也是市民,更是环境。当然有人说,这与古人的“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生活有一比,其实只有心里没有私心,市场需求供应充足,小区内大家亲如一家,这样的生活也就在眼前。
当然要实现无人看管的菜摊,必须达到三个必要条件,否则无人看管的菜摊也不会坚持这么久,不到一日,放菜者就不会再来,而无人看管的菜摊也就唱起了“空城计”。
首先是要有相对平衡的市场供应量和较低的价格,市场供应是主要的,市民有所需,市场有所供,保证价格相对稳定,不是一遇到大雪封山,或遇到灾情,供应量稍有变化就会让菜价大涨特涨,保证了供应量,自助菜就会按需论价,市民也就按需所“拿”,没有讨价还价的尴尬,也没有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欺诈行为。
其次是购买者要有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素质,大家生活在一起,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当然在无人看管的菜摊前也不会有私心杂念,更不会有“窃书不算偷”的孔乙己思想,那么在无人看管的菜摊前大家都会自觉遵守诚信,拿菜放钱也是发自于内心,更是自觉行动。
再之是和谐的环境作保证。无人看管的菜摊的存在与这里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环境分不开,良好的环境会影响人,也会培养人的习惯,而在这里正是有着和谐的环境,即便是长生于此长于此的人,还是移居这里的人,受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大家都会自觉自愿地去遵守无人看管的菜摊的约定,这样就保证了菜摊无人看管也照样存在。
无人看管是无为而治,其实是一种自我约束,一种激励,一种信任,是没有监督的一种欣赏,也是没有管理的管理,从而让无人看管的菜摊成为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让无人看管的菜摊有了生存的土壤,这样的无人看管菜摊就会向各个社区不断发展和延伸,让市民也不再觉得其太遥远,而是近在眼前。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0-21 20:4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