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7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 村夫学易之——自求口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9 1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村夫学易之——自求口实

  

  闲读《周易》,每每读到“颐”卦的《彖词》时,心里都会觉得不大舒服。因为其中说道:“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固然,笔者也承认“天地养万物”,也承认“颐之时大矣哉”,但若说是“圣人养贤及万民”,相信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试看当下官员,有多少人念叨着“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样口头禅,既然老百姓是“衣食父母”,那么就应该说“万民养贤及圣人”才对,哪里会是什么“圣人养贤及万民”呢?
  
  不过,毕竟《彖词》及《象传》都是后人解《易》的著作(据说是孔子所做),属于“易传”,所以,还是回过头来看看最原本的易经吧!
  
  颐卦,下震上艮,震为动,艮为止,下动上止,正和人的上下颌一致;纵观全卦,先贤“近取诸身”(《系辞上传》),以口取象,实在是太形象不过了。而这个“颐”字,也即脸颊的意思。看一个人的脸颊的胖瘦,便可知道该人的营养情况,所以,“颐”就有了“养”的含义,成语“颐养天年”即源于此。
  
  试看颐卦的卦辞:“颐,贞吉,自求口实。观颐,自求口实。”一般认为,“贞”即是“正”的意思,那么,“贞吉”则可以理解为,要养活自己(以及家人)就一定要走正路,可千万别想什么抢劫犯法、偷税漏税、贪污受贿之类的歪门斜道,否则非但不吉,还会是“小人逆之则凶”的。而“观颐,自求口实。”则更形象地告诉人们:快看看你的那张脸吧,(都瘦成什么样子了,)还不快点儿找些吃的来?其实“自求口实”四字颇有深意,《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自求口实”四字就是明白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还是大到一个国家,在真正穷困之时,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是唯一的出路。
  
  可是作为平民百姓,只依靠自己真的就能改变生活的窘境吗?柳青的《创业史》就是一部形象的教材,书中的梁家父子苦熬数十年仍然创业无成,可见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要想“自求口实”还是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至少需要政策上的“颐养”才能保证正常的生活,才能保证安居乐业。可是对于政府部门的官员们,他们的劳动乃属于管理及服务性质,本身不会创造价值,总要依靠纳税人的税款去开支,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还是要那些“衣食父母”们来“养”活的。于是,矛盾就产生了,究竟要“损上益下”(《益·彖词》),还是“损下益上”(《损·彖词》),不同的选择便造成了不同的吉凶结果。
  
  试看一下各爻的爻词: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初爻在下,用来代表最底层的老百姓是最合适不过了。老百姓向来是有着隐忍坚持、不畏艰难的美德的,就如同灵龟一样。据说,乌龟可以连续数月不必进食也不会死亡。苏轼解释说:“初九以一阳而伏于四阴之下,其德足以自养,而无待于物者,如龟也。”这即是“灵龟”的寓义。那么“朵颐”呢?古来易家对“朵”字的解释多有不同,朱熹解释为“垂”,那么“朵颐”无疑就是下垂的下颌肉,看啊,肉都垂下来了,可以想见该人胖到了什么程度。王弼则将“朵颐”释为“嚼也”,也就是正在吃东西的样子。不管怎么说,无论是正在嚼,还是已经胖出了双下颌,总之都是有的可以吃,而且还吃得不错。这就和要靠“龟息大法”来“自养”的“灵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针对此爻,项安世认为是出自高高在上的“上九”爻的口吻,这就如一个中饱私囊而致心宽体胖的官员对着衣食无着而致面黄肌瘦百姓高声喝斥:看什么看?你们别看我吃得有多肥多胖,更应该想想要怎样节衣缩食,渡过难关!可是如果老百姓不听话,非要“舍尔灵龟,观我朵颐。”那么不用说,其结果必“凶”无疑了。
  
  同样地,处于下卦的“六二”、“六三”爻词也都有一个“凶”字,至于凶的原因则解释得更为清楚。“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颠颐”,即本来老百姓应该是“自求口实”自己养活自己的,可是却要颠倒过来反求“上头”来养活,这样“求养于上,则往而得凶。”(朱熹《周易本义》)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拂经”即与常经相悖之意,而“丘”有高象,即反求养于上之意。)“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拂颐”即违背“自养”正道的意思,程颐说:“自养则成其德,三(爻)乃拂违正道,故戒以‘十年勿用’。”看来,如果老百姓违背了“自养”的“正道”,为了一点儿事情就要抱怨,就要叫屈,甚至请愿、上访,非但结果会“无攸利”,甚至还可以被关进“安元鼎”以至于“十年勿用”的。
  
  如果说下卦三爻代表了普通民众,那么上卦三爻则无疑代表了上层官员。同样在这个“颐养”的问题上,下卦三爻无一不“凶”,而上卦三爻却无一不“吉”,差异就是这么明显。
  
  六四爻词“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与六二爻同是“颠颐”,以下求养于上则凶,以上求养于下则吉。就如那些把百姓称为“衣食父母”的官员们,在他们心里,父母养育他们是天经地义的,可是要他们出点儿血反哺一下那么些衣食父母”们,就会觉得“经费紧张”而心疼肝疼了。且看一下他们贪婪的嘴脸吧:他们一个个“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恨不得把所有搂钱的手段全都用上恨不得榨干百姓的每一滴血,连救灾的善款都敢侵占,更何况其他合情合理的“办公费用呢?然而,他们非但不会受到制裁,反而个个“无咎”,一点儿事情都没有,真是法理何在?天理何在?
  
  同样地,六五爻词也有一个“拂经”,结果却仍然是“居贞吉”,只要在办公楼里轻易不出来(“不可涉大川”),或是出来时有大批的保安跟着,就不会有危险的。上九爻的爻词则进一步说明了他们可以安危享受“颐养”的原因乃是“由颐”,朱熹《周易本义》中的解释是因为上九爻“位高任重”。左思《咏史》诗曰:“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可见乃是由于其所处地位的缘故。所以,即使他们做得不够好,即使他们颇受物议,甚至闹得民怨沸腾,其结果也仍然是“吉”而无害。更进一步说,有着国家财政的支持,有着不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巨额财政资金(参见《村夫学易之——小人剥庐》中对“硕果不食”的解释。),而将其用于公车公食甚至公费旅游自然都无不可,就算出点乱子也不成问题,自然可以“利涉大川”。对此《象词》的解释是:“由颐厉吉,大有庆也。”孔颖达《周易正义》疏则进一步将上九爻解释“为养之主,无所不为,故利涉大川而大有庆也”。当然了,财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没有制约机制,还不是可以“无所不为”而“大有庆也”吗?
  
  纵观整个颐卦,无论是卦辞还是爻词,讨论的都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所谓“民生问题无小事”,看颐卦卦象,正如一张饥饿待哺的嘴巴,怎能不叫人怦然心动?可是古来的当政者们非但不思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却往往以高压手段来禁止民众的呼声。颐卦下为震,为动,上为艮,为止,便形象地寓意着,下层刚刚有了一点儿风吹草动,上层马上就要调动一座大山将其压制住(艮为山),将“不安定因素”消灭于无形之中,于是,整个社会就显得“和谐”了。先贤面对此情此景,亦无力回天,只好无奈地归劝民众:还是忍一忍吧!《象传》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分明就是告诉我们:咱们还是少说两句话,少吃两顿饭吧,忍一忍,终究都会过去的。
  
可是百姓的隐忍和官员的妄为真的就可以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依《序卦》的卦序,颐卦的下一卦是“大过”卦,《序卦》说:“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王肃的解释则是“过莫大于不养。”看来,“不养”才是最大的过失。而“大过”的下一卦是“坎”,《序卦》说:“坎者,陷也。”韩康伯《周易正义》解释为“过而不已,则陷没也。”先贤告诫,言之谆谆,可不为后世之戒乎?(水如空20101015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8:04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来了,挺想大家的 ……

近日由于搬家,网线一时无法连接,不能上网,文字也较少时间去写,只有这一篇,帖过来与朋友们共享,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3#
发表于 2010-10-29 18:1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看不懂,只怪自己笨啊!
4#
发表于 2010-10-29 21:00 | 只看该作者
原本也是在灯下啃一本杂书,看如空兄弟发文上来,就过来读了。这一读不了得,便也动了“民生”之感情。仔细过后,拍案称奇。实在说,我读文是很挑拣的,“宁缺毋滥”,象兄弟这般好文,哪怕每月只一篇,也算饱了眼福,消了心中读之“块垒”!

认真读了两遍,检了一些过去读易之皮毛,心得便来了。我遂想起孔子“学易”之用心所在:“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以兄弟这般年龄,坚持下去,是可成为“易”之民用大家的,我这是诚实鼓励之言。

我虽心仪古哲圣贤,也做无聊之见贤思齐,但无论以年龄的角度还是为学的态度,均做不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能真正深入到“易理”之中怕也需时日。以孔子整个人生哲学自述中,“五十而知天命”则深入一层,归于使命或命运,及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来亦不离此,体恤过后该当实践,否则就是空话了。最近读有所悟,人生个阶段之使命和达观,体现孔子教育便是“三十而立”是知道了有什么该做,“四十而不惑”是知道了有什么不该做。我们其实没有太多的时间花俏于无聊的历史“口水”之中,明明白白看点书做点事便也欣然了。

兄弟所云:毕竟《彖词》及《象传》都是后人解《易》的著作(据说是孔子所做)——文王演易,孔子韦编三绝,以我目前所接受的教育和对“易”的认知角度,在感情上我是给予肯定的答复的。

问好如空。
5#
发表于 2010-10-30 00:15 | 只看该作者
本想赖着一水的光儿亲切叫声问好如空兄弟,见此厚重的文章硬是不敢嬉皮放肆了,先问候一声如空老师:)
易经玄秘深奥,如空解构到如此生动现实,真是深入浅出,且逻辑严密的,就算看不懂易经,直接读你的解说词就很够味,信服。学习!
题外:
我本是愚钝又懒学,喜欢轻松的东西,易经看到开头就觉得辛苦,没有读下去的。早先请人用易经为我算卦,两次,一次喜欢和期盼,一次心中耿耿,索性不再信了。呵呵。
先人绝非无聊,研究此等高深玩意儿,自有其道理,按说古人讲究发现总结和自然规律,结合天人合一等思想,那易经所说岂不是应该尊重?易经所说诸事都有些由头,也就是诸事因此而矛盾相生相克地发生发展。这就为难了。宿命吗?又不能。对易经来说,咱们都是后人是该尊重规律还是怎样,依你此篇应该还有后话,“剧情发展”有待更新,呵呵,此一时彼一时,人无千古事无千古,那么也许每一时所发生的也都是有它所处时代的必然依据了。
还有,倘若这样是有理的,那么上头和下面的关系是注定不会平等的。即便知道吉凶转化福祸相倚,人们还是愿意为利益而冒险飞蛾扑火也是趋之若鹜。再有,地位也不是绝对因素,古来为官者许多还是文人,高位而体恤底层者从不乏其人。
同等条件下,勤劳简朴、自食其力者更能过得好些,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同村的懒汉别人种田他睡觉,就不可能富有,除非他偷盗抢夺,还有读书,孔子研读到韦编三绝,如空也已近烂熟于心,而我对易经肯定就两眼一抹黑不学也不懂。
呵呵,另外至于官员的德行,单从德行上指望似乎真是希望不大。且不说上下关系,就算同等身份地位,两个行业之间,明明也是互为服务的关系,却也在各自利用职务便利牟利。比如,卖肉的以次充好坑害来买肉的卖药者,卖药的以假冒伪劣坑害来买药的卖肉者;他们每天都要通过市场的大门,而看门的本来是服务工作不创造价值,却时常有“权力”对卖药卖肉的说,你们各自给我点钱,我就能让你们便于偷些对方的东西带回家去,或者,我会对你家的东西比别人的更尽些心力照顾。
若真是以德来期待和要求,或许孔子还是太少了,甚至可能影响还不够深刻吧。
看此篇感想多多,啰嗦到这里,自己也糊涂了不知所以。晚安:)

[ 本帖最后由 云端 于 2010-10-30 00:21 编辑 ]
6#
发表于 2010-10-31 15:50 | 只看该作者
明代有一个大儒,经义纯熟,自己极少作文。他说道理都让古人说尽了,我还再说什么?他的话,他的行为虽然有点绝对,但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得到一个信息:古人的文章,涵盖面是极广的。我们如果在他们的基础上有所阐发,与现实有所结合,便可以形成新的文章。
如空文章,当做如是观。
也是“古为今用”的实践。
7#
发表于 2010-10-31 16:0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8#
发表于 2010-10-31 18:56 | 只看该作者
跟在一水和云端的后面,来看看师父的文章。看了半天,才弄懂个大概。当然那些深奥的义理还是不懂,在师父的解释之下略知一二。收了我这样没有慧根的徒弟,师父心里不定怎么后悔呢。是不是要摇着扇子说:“儒女不可教也!” :lol
9#
发表于 2010-11-1 09:34 | 只看该作者
易学是很深奥晦涩的学问,如空写易,一贯本着通俗易懂并结合社会时弊的写作方式。

当然,人各有所好,喜欢易经者一定会觉得通俗易懂的。反之,会仍然觉得深奥难懂。

这都是很正常的,对文章表达的本身有兴趣者才会有进一步深入的要求。其他文章也是如此。


所以,我觉得如空的这个系列还是非常通俗的。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1-1 09:36 编辑 ]
10#
发表于 2010-11-1 21:07 | 只看该作者
恭喜空空师父出续集了啊。那个,您给我算的卦算得怎样了啊?
11#
发表于 2010-11-1 23:54 | 只看该作者
过而不已,则陷没也
深奥的义理
12#
发表于 2010-11-3 16:43 | 只看该作者
“不养”才是最大的过失。而“大过”的下一卦是“坎”,《序卦》说:“坎者,陷也。”
说得好!既然那些个官们,都把民当成了衣食父母,那么,他们怎么着也得“反哺”,也就是“养”,如“不养”,那么,只有“陷”在等着他们,也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好久不见,问好!
13#
发表于 2010-11-11 11:0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读此文明目养性。
14#
发表于 2010-11-11 13: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呀,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5:32 , Processed in 0.08409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