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字之妙在推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30 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字之妙在推敲


    古人为文是煞费苦心的,往往是“吟妥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斟字酌句,细心玩索,真正把字当作杯中之物,把酒慢品;将句当作手中之宝,握玉静赏。如此谨严推敲词句,不仅让诗文大放异彩,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谓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了出来。可原先这个“绿”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未能准确地写出春风之妙,江南之景。或过浅,或过深,或过偏、或过正。反反复复,伤透脑筋。王安石此时正在回金陵的船上,他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起伏,一片生机绿意。在神清气爽中,绿色贯满了双眼,“绿”字同时也跳上了心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废工夫”。


    这样绞尽脑汁地去思量一个字,也就是所谓的“炼”字。从这个“炼”字可知,要想诗句中字,能用尽其妙,必须千锤百炼,立地生根,换这个嫌肥,用那个嫌瘦。就像古建筑中的榫卯,严丝合缝的。此字只为此句生,换成别的就不行。


        北宋时有个叫陈舍人的,偶然得到一部旧本的《杜甫诗集》,他如获至宝。由于时间久远,保管不善,集子中有许多残字缺页。有一次,陈舍人读到《送蔡都尉诗》时,发现“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句的“鸟”字后面少了一个字,他反复斟酌,始终不能断定那是什么字。他和几位诗友谈论诗文时,希望大家能补上一个最恰当的字。有人写出一个“疾”字,认为“疾”字最能表现蔡都尉轻快迅速的纵跳功夫。有人认为不好,因为“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上句的“疾”字与下句的“急”字,读音相同,意思相近,两度重复,是诗词之大忌。又有人写出“度”字,但陈舍人认为“度”字用在此处显得太生硬,也显不出身轻如鸟的特点。有人更提出用“落”、“起”、“下”等字,但大家都不满意。

    后来,陈舍人在别处找到了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翻到《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那句是“身轻一鸟过”。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眼前飞过一样,确实恰当不过。


    沈德潜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确实如此。


    文人如此推敲词句的轶闻趣事不少,但大多是在唐朝之后。这不得不说“推敲”这词的来历了。


    《辞海》中“推敲”词条的解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自此以后推敲引申为对问题的斟酌研究。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推”比“敲”好。原因是山中孤僧,步月而归,自掩自推,可显冷寂之境;“敲”有喧闹之声,有人情温暖,又略显拘礼。他认为用“推”要表达的境界,比用“敲”所要表达的境界要调和些。


     揣摩作者意图,不仅要知识经验,还要有生活经验,更要有情感体验。可又有谁完全做到与作者思考一致,情感相通呢?因此只能合理靠近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能完全掌握作者的意图。朱光潜先生是从思想情感上来推敲“推”和“敲”的,但仅从情感与情境上去分析,有时也失偏颇。我们先看看原诗,从中也可以找点端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朱光潜先生若从主客角度去分析更有说服力。僧是主人,肯定是“推”,“敲”就多此一举了;僧是客人,月夜访友,不“敲”谁为之开门?但从全诗看,“闲居少邻”不等于无人,也许是曾经的居士,不负前言,短暂离去之后,又趁月夜来访呢?长期“幽居”山中,偶有一次小“躁”,不显得山居更幽吗?何况“敲”字有了动感,“咚、咚”几声,山谷回荡,更显空阔;池塘惊鸟,鸣树一匝,复归平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不仅不损幽寂之境,而且让全诗更富有张力。


    看样子诗词中的字句推敲有些还真不是一“推”到底,一“敲”定音的。关键是在玩味字句时能否生发合理的联想,能否贴合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鉴赏诗歌的角度和切入点,角度不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当然许多字的妙处是不容人置喙的。如上面所讲的王安石诗中的“绿”字,杜甫诗中的“过”字,还有宋代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一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的运用,也令人拍案叫绝。刘体仁称赞之为,“一‘闹’字卓绝千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赞道:“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也。”这些话自然是读者推敲后评语了。


   “推敲”自是贾岛始,此后炼字佳话多。任翻在题台州寺壁诗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走出几十里路后,觉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贴切,更符合现实。忙返回寺院修改,谁知到了寺院,他发现早有人把“一”字改为“半”字了。明朝张岱在他《夜航船》中记载:张咏曾写有诗句“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楚见了,说:“恨字未妥,应改幸字。”天下太平,家国祥和,不是正好吗,又有何恨?


    到了现代如鲁迅的诗句: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将“眼”改成了“忍”, 写出了被压抑的满腔愤恨;将“刀边”改为“刀丛”,使严酷斗争环境在程度和气氛上得到了强化。再如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腊象”,让臧克家将“腊”改为“蜡”。一字之别,诗境全变。


    这些都是“炼”字,炼得炉火纯青,那“字”犹如一把刀上的钢口,浑然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但也有许多字词的推敲,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各有其妙。如陱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读“现”还是“见”。当然字形虽同,读音不同,其意境也是不同的。时下倾向于读“现”,说“现”字将陶公的悠然闲适之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陶公采菊,不经意时,南山呈至眼前。被看到南山,可见悠然至极了。


     但我认为这样的炼字有失偏颇,悠然的情态不是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陶公之所以辞官归隐,是因为寄情于山水,联系陶公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诗句,可见陶公对山的喜爱到了骨子里,一个钟爱丘山的人,对南山的的云卷云舒、山青花黄的关注是太正常不过了。“悠然”不是心无旁骛,专心致至。更不是闭目塞听,非菊勿视。恰恰相反,一边欣赏着南山的美景,一边哼着小曲或哼吟着诗词,一边采着菊花,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谁说这不是“悠然”?所以我的意见是,不管你如何推敲,言之成理,皆有可能。


   “推敲”是一种谨严的态度。“推敲”是一个品味文字的过程。古诗词中的某一字,也可能就是诗“眼”,一字之妙,就在推敲之中。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安徽省示范高中东至县三中(247200

[ 本帖最后由 张铭 于 2010-10-30 20:3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0-31 10:0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饱满,写得丰富。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1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0-10-31 10:07 发表
文章写得饱满,写得丰富。

谢点评。你博客要链接嘛
4#
发表于 2010-10-31 19:22 | 只看该作者
写作体现了一个人的处事态度,所谓文如其人。炼字是个苦差事,当今网络文学的盛行之下,一些写手的文字更是随意。别说检查词语用得是否精当,连最基本的错别字都懒得改的比比皆是。看先生的文章既可以学习写作的认真态度,还可以欣赏古诗词的美妙。特别赞同最后一段:“推敲”是一种谨严的态度。“推敲”是一个品味文字的过程。古诗词中的某一字,也可能就是诗“眼”,一字之妙,就在推敲之中。
温馨提示:该评论就事论事,有错别字的文友不要对号入座!
5#
发表于 2010-11-1 08:38 | 只看该作者
今人可不推敲啊!只看谁的文章长,谁下载的功夫高。
6#
发表于 2010-11-1 09:2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富于知识性,值得细读。

由推敲引发议论,至少可以给我们两点思考:
1:写作的严谨性
2:过于琐碎的推敲是否值得提倡


无论如何看法,这样的思考是值得的,当然,每一篇能流芳百世的精品都是经得起后代读者反复推敲玩味的,但作者的写作过程则有不同,有贾岛的反复推敲写就,也有《铜雀台赋》的一挥而就,不一而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5:49 , Processed in 0.05645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