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8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想象与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4 1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象与体验



武俊岭

  前段时间,我与一个小说家通电话,他说他写了半部反映鲁西细菌战的小说。我问他在哪里搜集的材料,他说只在网上找了点。他进而说写抗战用不着像你写明代那样广泛的搜集史料,不就是打仗吗,看看电影电视也就行了。

  放下电话,我略有所思。近来,看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之后,对想象与体验,认识似乎有点深化了。

  想象与体验在创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虽然,把二者绝对地分开不太科学或者不太符合创作实践(在创作中,想象与体验常常纠结成一团);但是,通过对文学实际的考察,还是可以大致地把小说分成想象性与体验性两类的。

  想象性的,可举出苏童早年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我的帝王生涯》等小说,残雪的小说,卡夫卡的大部分小说(虽然他的体验独特而深刻,但小说创作出来,想象的成分仍然极大)。体验性的,像张贤亮的《牧马人》、西方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等等。

  想象的作用,历代文论家都有描述;刘勰说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黑格尔认为“想象是最大的艺术本领”。

  对体验(用观察代替也可以),作家们更是十分重视。左拉认为这是比创造还有难度的事情。我国的古人们认为观察是写作文章的重要基础,提出了观察应“至毫末”的要求。

  说清了想象与体验,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呢?这要回到文章的开头了。创作抗战小说,要不要搜集史料?如果可以把体验分成直接与间接两种的话,搜集材料就是一种间接的体验。

  我的观点十分明确,要,而且还是必须要。

  中国没有像样的战争小说,抗战小说也不例外。对那场伟大的战争,我们拿不出能与西方人见面的作品来,实在是一种耻辱。我们自幼听着、看着郭澄清的《大刀记》,入迷、激动,但是现在我们还能看得下去吗?山东的抗战小说,比较有名的还有《苦菜花》、《铁道游击队》两部。如果我们用一种稍微挑剔的眼光再看一看的话,便会有深深的失望。周而复费了那么大的劲写的《长城万里图》,最终也没有跳出毛泽东思想的视野。在此作的研讨会上,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前田利昭特意当众将日本作家大冈升平的《莱特战记》呈送给周而复;用意可谓深矣。

  只有承认自己不行,才能奋起直追;知耻而后勇嘛。

  我也承认,后来的写作者可以从影视、甚至于前人的小说中汲取创作的滋养。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观看过一些反映抗战(当然也有反映内战)的影视剧,不无悲哀地发现:编剧们都在低能地进行复制——从前人那里拾得一鳞半瓜之后,便匆忙地拼凑自己的文字。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场面难以出新,二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根本无法挖掘。

  托尔斯泰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写的《战争与和平》,反映的是他出生前二十多年前的历史。可以想象,托翁肯定对那段历史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了解。不然的话,他再天才,也不会写得历历如绘。举一段描写军人住所的文字:“土窑是用当时流行的方法建成的:先挖一条沟,宽一俄尺,深二俄尺,长三俄尺半。沟的一头做成台阶,这是入口和门廊;沟本身就是房间。沿着沟的两侧,挖去一俄尺深的土,就是两张床与两张沙发。”显然,这样的文字,只靠想象是无所措手足的。另外,托翁写战争中人们的恐惧感,写战争的残酷,都很到位。同样,如果没有对战争中的人物内心有所了解的话,他手中的笔是不会生花的。

  有鉴于此,我们如果想写好抗战小说的话,就必须对那段历史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两国国情,研究民众生活,研究军队生活,研究军事知识,研究战役过程…..

  虽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但是,前进的脚步却不能停下。

          

[ 本帖最后由 武俊岭 于 2010-12-4 11:54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2-4 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武俊岭 的帖子

  同意版主的见解。写战争题材的小说还是要有所体验,虽然当初的战争背景、场景已不可能重现,但种种材料、资料、影视作品,都可成为作者间接体验的对象,这样写出来和东西总比那些单凭想象写出来的东西要实在一些,可信一些。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08: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12-4 12:45 发表
  同意版主的见解。写战争题材的小说还是要有所体验,虽然当初的战争背景、场景已不可能重现,但种种材料、资料、影视作品,都可成为作者间接体验的对象,这样写出来和东西总比那些单凭想象写出来的东西要实在一些 ...

谢谢朋友点评。
4#
发表于 2010-12-5 19:5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非常喜欢!
5#
发表于 2010-12-5 20:17 | 只看该作者
  道出了小说创作带规律性的东西。很有指导意义。
  对于抗日战争,我们不知道写了多少部小说,但有一部写得真实、大气、深刻吗?前天看政府军对日军的22次大战役,很有感触。为什么我们不能从正面来写这些战事呢?
  我们在一种误导之下,总认为日本是我们用游击战、地道战与地雷战打败的。当然,这些战术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要大批大批地消灭敌人,那还是要靠大规模战役的。可是,我们的小说能真实地反映过那段历史吗?
  我们的创作口号是真实性,但创作环境不允许真实。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牟敦乐 于 2010-12-5 19:53 发表
拜读,非常喜欢!

问好了,一向忙什么呢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10-12-5 20:17 发表
  道出了小说创作带规律性的东西。很有指导意义。
  对于抗日战争,我们不知道写了多少部小说,但有一部写得真实、大气、深刻吗?前天看政府军对日军的22次大战役,很有感触。为什么我们不能从正面来写这些战事 ...

谢谢李兄点评!
我们最好试一试。
8#
发表于 2010-12-7 1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0-12-6 07:51 发表

谢谢李兄点评!
我们最好试一试。


你有这个能力,我相信!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9: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10-12-7 17:10 发表


你有这个能力,我相信!

要先做一番材料整理的搜集的工夫。
10#
发表于 2010-12-7 20:56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武版见解。当前抗战文学缺乏真实有两个因素:作家们还难以接触到真实的历史,另外还和作家的写作态度有关。虽然因为言论气氛限制,但是还有有不少作家写出相对接近史实的作品。如电影剧本《喋血孤城》
11#
发表于 2010-12-7 21:4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武版的意见,在体验、生活或者是对真实历史的调研的基础上才能写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路遥写平凡世界几乎读遍了当年所有报纸,只有这样的认真,才能有伟大的作品出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12-7 20:56 发表
赞同武版见解。当前抗战文学缺乏真实有两个因素:作家们还难以接触到真实的历史,另外还和作家的写作态度有关。虽然因为言论气氛限制,但是还有有不少作家写出相对接近史实的作品。如电影剧本《喋血孤城》

相对而言还是少。喋血孤城,马马虎虎吧。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8: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鲜衣怒马 于 2010-12-7 21:46 发表
支持武版的意见,在体验、生活或者是对真实历史的调研的基础上才能写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路遥写平凡世界几乎读遍了当年所有报纸,只有这样的认真,才能有伟大的作品出现

谢谢朋友!路遥的事迹,我也知道一点。
14#
发表于 2010-12-8 08:38 | 只看该作者
有鉴于此,我们如果想写好抗战小说的话,就必须对那段历史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两国国情,研究民众生活,研究军队生活,研究军事知识,研究战役过程…..

现在有许多作品犯常识性错误的屡见不鲜。支持武版观点!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4: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辛文 于 2010-12-8 08:38 发表
有鉴于此,我们如果想写好抗战小说的话,就必须对那段历史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两国国情,研究民众生活,研究军队生活,研究军事知识,研究战役过程…..

现在有许多作品犯常识性错误的屡见不鲜。支持武版观点 ...

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23:18 , Processed in 0.28731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