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12|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精神地图上的钱塘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2 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地图上的钱塘江

           敬一兵

  钱塘江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只流淌过一次,时间是1986年的农历818日。就是这一次,还是出差路过杭州时老同学欧阳拉我去的。去就看见了涨潮,江潮和人潮一起涨跌,一起涌动。

  早几天迟几天到杭州,我都看不到涨潮的景象,这里面多多少少都有点神的旨意吧。

  不要说杭州人,就是对欧阳这个长在红土高原上,半道加入到出门就可以与西湖和钱塘江发生亲密关系的生活行列里的南蛮子来说,看江水流淌简直就如同闻放在茶几上的隔夜茶,散发出来的是没有一点陌生感的熟悉味道。站在护堤的高处,先是看见江水曲折地延伸,宁静地反衬着一切细小的声音,然后我的视线就顺着浑浊的江水流淌,被海潮来的那个方向拉得又细又长,跟蜘蛛丝一样。欧阳的视线也被拉得又细又长,不是海潮来的方向,而是美女,撑着天堂牌雨伞的美女。

  在有风的日子里,黑色长裙或者花裙被风吹贴在身上,可以映衬出只有在如水般风情的杭州的女人身上才有的风韵和档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而在欧阳的眼睛里,杭州的天堂,就是充满了卡萨布兰卡里克酒馆的那种情调暧昧的西湖,还有让美景能够飘飞起来的美女诱人曲线。白娘子是西湖接纳的一位可爱的女子,她是妖,又是仙,可她的最大愿望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就让西湖多了阴柔和贤惠的女性气质。长堤上行走的苏小小终于走了,只把浅吟低唱的音线和玲珑的身影留在了水里,从此西湖就染上了婉约的诗意和玲珑的韵致。是说在看不到潮汐逆流而上的日子里,去钱塘江边的人总是没有去西湖的人多,原来钱塘江的水里没有女人的影子,没有诗歌的轮廓,有的只是在水里招摇的泥沙,不可能像西湖那样让男人有沉入温柔乡的感觉,让女人有因了滋润变得更自恋的味道。

  西湖与钱塘江毗邻,同一个水系被一片桃树和柳树隔成了两半边,但湿润的空气和水波潋滟的景象还是一样的。在这片桃柳林下的泥土深处,那些被埋葬在了钱塘江和西湖水底淤泥里的灵魂,依旧会如同昔日大宅院里打麻将的戏子二管家之类的人物和姨太太少奶奶,脚和脚在桌子底下暗中试探互通款曲。互通款曲的结果是私通,再严重点也就是私奔,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之间的地位意识和伦理关系。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情形里也就算了,一个钱塘江和一个西湖,却也因为人的认识流传而有了地位及其伦理上的天壤之别,这应该是悲剧还是喜剧,我说不清楚。

  等待海潮的来临让我有点激动,就像等待和一个陌生的女子即将在一个私密的地方做私密的事情那般。用视线抚摸女人的长裙,还有隐藏在长裙里面的圆滑曲线,也让欧阳在钱塘江边变得激动起来。看海潮和看女人的曲线,都是没有结局的,甚至就连私通的一点点希望都没有,有的仅仅就是感官刺激。生活中的人都是这样,至少我和欧阳就有这个感受,一生都在想入非非寻找感觉,直到死亡。

  海潮还没有涌来,先期涌来的是欧阳对钱塘江的介绍,里面充满了想入非非的味道。

  他指着右边的钱塘江大桥说,大桥的设计和建造主持者是桥梁专家茅以升。我以为理科毕业的高材生,现在又在杭州大学教生物工程学的他,一说到茅以升就相当于是说到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索的核质,触类旁通的惬意和被学究氛围燃起来的惺惺相惜的情感,肯定会如同钱塘江水一样从他的嘴巴里面滔滔不绝奔涌而出,没想到他老兄只把茅以升当成了开场白的引子。引出来的是迎着列车飞奔而上,奋力抱起铁轨上那根大木头,为保护旅客生命和大桥安全而献出了生命的蔡永祥烈士。

  蔡永祥在他的嘴巴里也只是一个过场。走过这道过场,才是他要说的中心思想——野营训练的军人沿铁路行军,行至湖南衡山车站南峡谷时,满载旅客北上的列车迎面急驶而来,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窜上铁道,横立双轨之间。就在火车与惊马将要相撞的危急时刻,一个叫欧阳海的战士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自己却被卷入列车下壮烈牺牲。

  说完他很是自豪,让人一下子就感到了夏天里细菌在招摇的境况,摇头晃脑对我说,知道吗?这就是《欧阳海之歌》,读过这本书吗?写我老哥的书。

  除了姓氏相同外,欧阳海是不是和他同吮一个母亲的奶头长大的他老哥,没有人知道。我的家门里没有英雄,我招摇不起来。暗暗从我心里滋生出来的这个认识,显然不会对他的招摇形成扼制性的威胁。钱塘江大桥成了他走近他老哥的一道桥,自然而然,钱塘江就成了能够让他想起他老哥的一个精神上的影子了。我得出这样的判断,一方面是来自他把钱塘江大桥使劲往欧阳海的身上引申,另外一个方面是来自他分配在钱塘江、六和塔上面的语言,远远不如分配在西湖和西湖边上那条南山路的语言多。欧阳对六和塔不太感兴趣。六和塔里面供奉的是佛像,还有乾隆这个男人的题字,塔下面埋的灵魂,估计也是写《四十二章经》的老和尚,里里外外都散发出了清心寡欲的气息,一点不像雷峰塔和西湖,它们下面埋的是女人,随时都有可能伸出妖里妖气的钩子钩住欧阳的魂。

  欧阳海的英雄核质被他掏空了,只剩下了一个壳。他把自己的身子放进这个壳里,他就成了替欧阳海从湖南衡山车站活到了杭州的一个人了。

  我到杭州的头天晚上,欧阳选了南山路的一个氛围优雅的馆子给我接风。这是我开始接近钱塘江的一个最初准备。

  即使是在晚上,夜色也不能够阻止这条街上的小资味道,集体降落在我的身上。从临湖靠窗的位置看出去,那些走在街上的小资女人,在灯光和月光的共同沐浴下,个个都变得湿润和妩媚,像刚刚出浴的新娘。新娘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词汇,尤其是在西湖边的夜色里。我就在想,走在这条街上的女人中,肯定有几个是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玄机的人,说不定在夜色中从窗口数过去第三个电杆下路过的女人,走着走着,命运就决定了她一生的走向,不是走向她要去的地方,而是走进了我的心里,驻足,然后成为了我的记忆,甚至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会成为我在冬天梦里意淫的对象。没有办法,青春期里的男人,碰到西湖就会想起水做的女人,更何况我亲自看见了这样的女人。

  不用说欧阳绝对晓得我此刻看女人的背影时,心头在想些什么龌龊的事情。欧阳的英明就在这些方面,一个男人远道来看他,这只是友谊的象征和延续,如果在这个未婚男人看他的同时不能够看见漂亮的女人,友谊的琴弦就会因为得不到滋润而干燥甚至断裂。欧阳为我,当然这是一个借口,专门邀请了两个杭大漂亮的未婚女教师来作陪,一个陪他,一个陪我。欧阳不喜欢想象,只喜欢感性的交际,陪他的那位女教师一口一个欧阳海大哥,就是佐证。我喜欢想象不喜欢过多的言说,这就决定了我不可能成为一个社交家,而只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一个孤独的文字客。我和身边的女教师说话不多,只是一个劲把没有穿衣服才显得鲜香扑鼻的鱼块送进她的碗里。她的话也不多,比较腼腆,特别是喝了几口红酒后,脸上飘出来的红晕,美得让人心痛。我的心痛,还有她代替西湖滋润我心田的那种滋味,以及她像东方戏剧里的女主角的气质形象出现,满足了我对繁复艳丽的全面要求的惟一形式,我都不想说出来。朦胧是美,距离是美,留白也是一种美嘛。

  南山路的那个夜晚,钱塘江成了一个留白的符号。

  欧阳的述说,已经从钱塘江发展到了昨天晚上吃饭的南山路。我的回忆,却从昨天晚上的南山路,伸到了现在的钱塘江边。他说得再多,我回忆得再仔细,还是无法把一个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城市的一个局部端倪呈现出来。更何况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变数,会在瞬间把我们的感官认识彻底颠覆,比如正在进行的城市改造,是不是可以把杭州弄成《北非谍影》里的卡萨布兰卡,让人带着虔诚的情感,从各个角落跑到杭州来而不是去摩洛哥寻找新的里克酒馆?比如先前风平浪静的钱塘江,还有在阴柔的氛围里我和欧阳的述说与回忆,顷刻间就被暴涨的潮汐取代了。

  人群骚动中,我看见远处一条白线舞动着向我冲来。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浑浊的江面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推波,浪迭浪,奔腾咆哮。江水迅速上涨,它的情绪和脾气也迅速上涨,淹没了人工砌成的河堤。河堤被淹没,水就没有了固定的边界,想怎么流就怎么流,自由自在,很像我家乡的岷江发大水的情形,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木,还有一些肚子胀鼓鼓的牲畜尸体在我的眼前漂过的时候,我还能够清清楚楚感到水的力量掀动我眼帘的霸道劲头。听人说岷江涨水的时候鱼最多,但没有人敢下江去捉鱼,除了一个当时正在江边“劳动改造”的老头,他是一个老干部而不是老渔民。他下江后再也没有上来。是遇见了江里的李白和陈子昂的灵魂,还是碰到了从更远的上游来的那些信奉佛教的老和尚的魂魄?只有他自己才晓得了。

  岷江是长江的上游,换句话说,就是钱塘江的上游。难怪我一看到杭州女人,就觉得她们的相貌、身材、敏锐和审美都与成都女人差不多,原来她们都是喝一条江的水长大的人。

  钱塘江潮水涌进的时候水里面的鱼多不多,也没有人敢下水去探个究竟。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谁都不敢下去的,但这丝毫不会阻止所有人都想把盐、粮食、石块、草料、布匹、啤酒和所有与生活相关的东西,还有我们的愿望及其想象,驮在钱塘江这匹不断奔跑的马背上去的想法。

  没有人敢下水,但却有很多东西从水里面爬上岸来。甩在岸上和溅在我脚上的泥沙就不说了,海水才有的腥味也不提了,那些被水淹了脚杆的桃树和柳树,给人的感觉就是从水里向岸上走的情形。透过树梢向更远的地方望过去,夏天和冬天所有的成分,像高温,低温,高亮的色彩,还有光线里带着的炫耀或者招摇的锋芒,都是江水漂浮造就出来的力度和状态。人的视线从钱塘江往南山路的方向走,就是楼宇路桥从水里爬到高处的一个过程。只有在江边真正呆上过一段时间的人才知道,夏天在城市的傍晚中纳凉,然后吃烧烤,喝酒,打牌,搓麻将或者看电视熬夜的方式,其实就是从水里向岸上爬的一个过程。没有人愿意成为夏天菜板上的一坨肉,任由高温的锋利刀口切割。这个经验表明,灵魂更适合住在江水里。

  杭州是从钱塘江里爬上来的一座城市。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已经离开钱塘江几十年了。

  钱塘江涨潮,情形不说都晓得是很壮观的。每一朵掀起来的浪花,每一次发出来的闷雷般的声音,都是它们行动或者姿态或者轮廓的一个细致的展现。它们的行为不是单纯的本能反应,而是有着复杂的、深邃内在力量的牵引,这就跟我的视线被海潮拉得又细又长的同时,欧阳的视线不仅被美女的曲线拉得又细又长,还和那些曲线纠缠在了一起的情况是一样的。即便就是在不涨潮的时间里,水的流淌也是被行动这个词汇所贯穿的。当一个人肩挎包包反复走在同一条上班的路上,以头顶的天光和身边的钱塘江作为自己行动的背影时,他行动的意义就不渺小了。人的行走和江水流淌是一样的,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具体的信念在支撑。无数个具体的信念从无数个具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就成了杭州的精神核质。

  吾心即宇宙。听见这句话,我都会钦佩王阳明,不是因为他的哲学家身份,而是他这句话体现在先知先觉上的预测性。钱塘江观潮,也是这般一个情形。明明是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产生轰鸣,可我们硬是要用一个钱大王的神话故事来想象。很多时候,人一想象,事情就变了味道。我们想象要把春天的舒适惬意留住,超市里就有了不同季节的蔬菜,居室里就有了空调,结果是春天虽然留住了,但我们对季节判断的敏感性却发生了混乱。我们按照想象建立我们的城市,结果是想象变成了现实,但我们却离自然更远了。想象,剥去穿在它身上的所有衣服,就会看见裸露出来的肌肤和体毛上,全都粘满了背叛环境、背叛身体的污垢。说到这个问题,我就会觉得蔡明亮比汪家卫的电影更接近王阳明的气味。汪家卫喜欢搬一段纳京高的爵士音乐来渲染情节,而蔡明亮干脆就不用背景音乐,甚至整部电影的台词还不到100句。

  在钱塘江边观潮,一对昔日的老同学,站着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也完成了一次非正式的叙旧,心里都有点自己才是最男人的感觉。

  离开钱塘江几天后,我的生活又重新回到了手掌上那条生命线规定好了的境况里。按部就班工作、吃饭、写字和思考。眼睛里曾经看见的钱塘江,逐渐瘦成了一根线,在我的精神地图上,一头连着我家乡的女人,一头连着杭州南山路上的女人。线条虽然消瘦了,但还是潮湿的,没有因为肩负了太多的神话和想象的责任而发生断裂。





[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10-12-12 09:1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08:51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12-12 09:16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地图,钱塘江的感官想象和视觉上的冲击糅合成电影一样的画面层现在读者的面前。老师就是部经典影片的执导人,连台词都是自己背自己演的。 一头连着我家乡的女人,一头连着杭州南山路上的女人。线条虽然消瘦了,但还是潮湿的,没有因为肩负了太多的神话和想象的责任而发生断裂。

问好老师,欣赏佳作,坐坐你的沙发真惬意。
4#
发表于 2010-12-12 09:21 | 只看该作者
赏一兵老师的美文,观钱塘大潮壮观景,如临其境.
5#
发表于 2010-12-12 09:2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09: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10-12-12 09:16 发表
精神地图,钱塘江的感官想象和视觉上的冲击糅合成电影一样的画面层现在读者的面前。老师就是部经典影片的执导人,连台词都是自己背自己演的。 一头连着我家乡的女人,一头连着杭州南山路上的女人。线条虽然消瘦了, ...
你的评点很有味道,让我流连!
7#
发表于 2010-12-12 10:46 | 只看该作者
杨诚斋所谓“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是也。但老敬似乎欣赏的并不是钱塘潮,而是人事哦。问好。
8#
发表于 2010-12-12 16:59 | 只看该作者
眼睛里曾经看见的钱塘江,逐渐瘦成了一根线,在我的精神地图上,一头连着我家乡的女人,一头连着杭州南山路上的女人。线条虽然消瘦了,但还是潮湿的,没有因为肩负了太多的神话和想象的责任而发生断裂。经典!
9#
发表于 2010-12-12 17:09 | 只看该作者
敬兄真是精骛八级,神游万仞,从钱塘潮开始说起来就滔滔不绝,最终还是把缰绳挽在了钱塘潮的柱子上。妙极!美女和英雄,是钱塘潮的灵魂!
学习并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2 2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百味人生 于 2010-12-12 09:21 发表
赏一兵老师的美文,观钱塘大潮壮观景,如临其境.

谢谢提读。
11#
发表于 2010-12-12 21:56 | 只看该作者
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有关钱塘潮的具象与精神素描。
12#
发表于 2010-12-12 22:26 | 只看该作者
深厚扎实,欣赏。
13#
发表于 2010-12-13 07:30 | 只看该作者
离开钱塘江几天后,我的生活又重新回到了手掌上那条生命线规定好了的境况里。按部就班工作、吃饭、写字和思考。眼睛里曾经看见的钱塘江,逐渐瘦成了一根线,在我的精神地图上,一头连着我家乡的女人,一头连着杭州南山路上的女人。线条虽然消瘦了,但还是潮湿的,没有因为肩负了太多的神话和想象的责任而发生断裂。

:handshake :handshake
14#
发表于 2010-12-13 08:42 | 只看该作者
动感,让人置身其境.问好敬版.遥握!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08: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会和 于 2010-12-12 09:25 发表
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还请多提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8:59 , Processed in 0.05210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