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2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站在丝绸之路的交汇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7 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站在丝绸之路的交汇处
                                              乔举平
       临洮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路,也是漫漫历史长途驿站上的膏腴之地。

       今天,我站在公元二00年临洮初冬的十字街头,看那车流如梭、人潮涌动、百业兴旺的盛景,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丝绸之路”这个美丽动人的词汇。仿佛看到了昔日古道驼铃、商队逶迤、驿骑星流、使节往还一幕幕繁忙动人情景。临洮作为这条远古文明大道上的重镇,就让我倍感自豪和激动了。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希霍在《中国》一书中,把“中国与河中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以后中外学者把古代丝绸贸易所到达的地区,都包括在丝绸之路的范围内。丝绸之路也就成为古代从长安出发,经中亚、西亚、南亚到欧洲、非洲等道路的通称。丝绸之路不仅成为古代主要的陆上贸易通道,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初冬的阳光不失温暖的光芒,照耀着临洮这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那些历史的气息正穿越千年的时空,弥漫在我的身旁。我在宽敞繁闹的街头走着,许多的车流、无数的行人擦肩而过、迎面而来,带给我朝气蓬勃的力量,这是一片古老而全新的土地,发展和机遇在这里演绎着更大的辉煌。

       这是一片有着悠久历史的故土。在古代,临洮属于九州之一的雍州,自周安王十八年秦献公灭西戎族建制狄道县始,它就成为西北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之一。秦昭王二十七年设陇西郡,郡置为狄道,即今临洮。汉代沿袭了秦治,狄道仍为陇西郡置所在地,北魏时狄道改为武始郡郡置,唐代复改为临州,狄道升格为熙州。元、明、清以来一直为临洮府治,直至乾隆五年临洮府迁到兰州,临洮才结束了断断续续将近两千年作为郡、府、州治的历史。

       作为连接中西文化的汉唐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由于在临洮交汇而成为当时最忙碌的路段。遥想远古浑荒、长路漫漫、驼铃叮咚,一队队商贾远道而来,穿过临洮高大的城门,投宿歇息。如山的货物就卸在了当院,那是长安鲜亮的丝绸,南方珍贵的茶叶,还有琳琅满目的货物,一时就点亮了临洮人的眼睛,开阔了好多人的眼界。

       那驼队中年轻风流的首领,也是好多次路过这里了,看好了这里的风水,暗中瞅上了这里貌若貂蝉的女子,一来二往自然就生发了爱慕之情。那女子也就穿上了绫罗绸缎,戴上了金银首饰,袅袅婷婷从养在深闺无人知的深宅小院走上了大街,顿时成了古城人们眼中鲜亮的明星、茶余饭后评头品足议论的话题。

      丝绸之路的南路和中路都是从临洮穿境而过的。南路从长安出发,过陇山,沿渭河谷地西行,经天水、秦安、渭源到临洮,越过洮河或沿洮河西去,从临夏积石山临津关出扁都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霍去病击匈奴、隋炀帝西巡河西、唐玄奘西天取经等,都走此路。中路是从长安出发,过六盘山经华家岭、定西、临洮、兰州,入河西走廊。

      如此看来,两条路都是从临洮经过,这里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也带来了繁华和热闹,商人行旅络绎不绝,茶马互市一派繁荣。洮河岸畔的古城在历史的深处骚动着,思索着,尝试着,是丝绸之路给这片民风淳朴、勤劳骁勇的大地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滚滚财源。

      古老的临洮看到了希望、抢抓着机遇,一时间,古旧窄小的街巷在拓宽、在延伸,边城在激动中扩展、膨胀。秦砖汉瓦的老街客店灯笼高挂,拱手而立的伙计笑迎着远路的客人。一家家客栈爆满,处处都是高朋满座。无数家店铺,早早的打开了一页页木板门,身穿长袍马褂的长柜笑盈盈招呼着顾客,生意一派兴隆。

       据史料记载,远在西汉之前,中西已有商贸文化交流。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记述西周的第五个君王周穆王,乘坐马车,离开镐京,过今宁夏、甘肃、青海后,进入新疆,登昆仑山,又继续西行,途径崦嵫山时,会见了西王母。说明西周时代,人们对西域的环境,已有所了解。

      西德考古学家在发掘一座公元前五百年的德国古墓时,从人体骨骼上发现中国丝绸衣服的残片,说明当时丝绸已有贸易。公元前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印度时,见到了又轻又软的绢,也是从中国传入的。说明丝绸之路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就已存在了。只是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才畅通,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汉武帝为了联合月氏人共同抗击匈怒,于是他就公开招募出使西域、寻找月氏国的使臣,最后选中一个叫张骞的年轻人。汉武帝对张骞的勇气和胆识很欣赏,其他应募的一百多个勇士作了随从,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他这次探险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预期目的得到了更大的收获。

      张骞是一定到过临洮的吧?他一定住过这里的客栈、看过滔滔不息的洮河、逛过繁荣兴旺的街市、欣赏过貂蝉样貌美如花的女子。临洮也因来到过这位豪杰而沾沾自喜,试图挽留他急匆匆的脚步。张骞是个不辱使命的好男儿,再美的温柔之乡也不能留住他的心,他一路历经千难万险,穿越了丝绸之路,来到了西域,把临洮的声名远扬四面八方。

      张骞之后,临洮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成为商旅交易住歇和军队驻防的要地。隋炀帝西巡,沿着丝绸之路,曾经过临洮。他是从渭源经过武街驿,过临洮长济桥进入狄道古城东门,穿城西过,出古城西门,达丝路狄道古城的要津洮水古渡,再经三岔河口西去。

      悠悠洮河奔流不息,孕育了千古文明,也为丝绸之路增添了更加柔美浪漫、神秘绮丽的色彩。当我漫步到洮河岸边的时候,只见阳光下的流水波光粼粼,在古城临洮的身旁缓缓流过。这涣涣流水一定记得当年的丝路盛况,陶醉过,欢呼过,为路过的客人绽放过激情缤纷的浪花。

      由于丝路的兴盛临洮处在交叉点上,商贸逐渐繁荣,牧区需要的粮食和生活日用品,农区需要的耕畜和畜产品都在这里交易,因而临洮成为农产品和牲畜产品的集散地,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工艺品和西域各国的珠宝、美玉、药材在这里互相流通。这里商贾云集,僧侣、军人和使节往来,再加上茶马互市,驿站邮传,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商贸的发展,民族的融合。

      立于高处,远望欣欣向荣的临洮古城,耳畔回荡着从历史深处传来的诗句: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至陇山头这是盛唐诗人岑参的诗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是张籍的诗。波斯老贾渡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是元朝诗人马祖常的诗。

      这无数歌咏丝绸之路、描绘丝路盛况的诗章,飘然而来,汇入今天洮河的涛声,化作新时代激情澎湃的合唱。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乔举平 于 2010-12-27 15:1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2-27 16:07 | 只看该作者
文史资料丰富,文笔娴熟,收益匪浅。
3#
发表于 2010-12-27 16:5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新年快乐
4#
发表于 2010-12-27 16:53 | 只看该作者
对“膏腴之地”的挖掘深刻丰富,有史家风格。
5#
发表于 2010-12-27 17:29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人文知识丰富。笔力老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9: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最后一头战象 于 2010-12-27 16:07 发表
文史资料丰富,文笔娴熟,收益匪浅。
谢谢,问好!
7#
发表于 2010-12-27 19: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22: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蒲永天 于 2010-12-27 16:51 发表
问好,新年快乐
谢谢,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08: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赵国宝 于 2010-12-27 16:53 发表
对“膏腴之地”的挖掘深刻丰富,有史家风格。
谢谢,问好
10#
发表于 2010-12-28 10:52 | 只看该作者
回望丝路重镇临洮当年的繁华盛景,看历史上在临洮留下盛名的人与事,叙述自然,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4: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百味人生 于 2010-12-27 17:29 发表
历史人文知识丰富。笔力老到。
谢谢,问好
12#
发表于 2010-12-28 14:57 | 只看该作者
知识丰富啊。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7: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0-12-27 17:40 发表
这无数歌咏丝绸之路、描绘丝路盛况的诗章,飘然而来,汇入今天洮河的涛声,化作新时代激情澎湃的合唱。


曾经的帝国兴旺的象征。
谢谢斑竹评点,祝好!
14#
发表于 2010-12-28 17:23 | 只看该作者
由于丝路的兴盛,临洮处在交叉点上,商贸逐渐繁荣,牧区需要的粮食和生活日用品,农区需要的耕畜和畜产品都在这里交易,因而临洮成为农产品和牲畜产品的集散地,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工艺品和西域各国的珠宝、美玉、药材在这里互相流通。这里商贾云集,僧侣、军人和使节往来,再加上茶马互市,驿站邮传,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商贸的发展,民族的融合。

欣赏拜读朋友丝绸之路美文,问好朋友!
15#
发表于 2010-12-28 21:0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挖掘的好,有深度厚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19:21 , Processed in 0.17033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