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qm4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格律诗,想说爱你不容易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1-1-25 18:35 发表
也有这样的感觉,所以现在基本不敢写旧体诗词了。也赞同用新韵,但不反对用旧韵。新学者应该用新韵,因为花费大量时间去学旧韵毫无意义,人学知识总该学些有用的东西,比如用那些时间学韵,还不如用同样的时间去读读 ...


  谢谢水版的评论。
  旧体诗词确实难写,主要是格律不好掌握,有些人望而生畏。我并不主张格律诗消亡,那毕竟是中国最正统的传统文学形式,至今喜爱的人也很多。我主张改革一下。现在人写现在事,不要太严谨了,“政策”放宽一点为好。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1-1-25 21:03 发表
李兄把诗词格律这个问题思考得比较透,阐发得极好!


  谢谢武版好评。对格律诗,我知道一些,写过几百首,每首都尽量地合律。但我内心却主张对别人的要求不要太严了。稍微放宽一点为好。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1-1-25 21:23 发表
放心不下
  出门的时候 ,别忘记带钥匙;下雪了,一定要把那条白色围巾披上;风沙来临,请一定提前闭上眼睛;还有过马路要左右看、要慢 。对我们的儿女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她打碎了水杯,一定要柔声细语地安慰。我 ...


  这样的新诗,我是不看的。新诗异化得太厉害了。一个字都可以成一首诗,而且还是名诗,可以看出我们的诗人与读者处在了怎样的一种状态之中。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1-1-26 07:06 发表

呵呵,我曾在一位朋友的博客上善意地把他的诗像如空这样加上标点。当然是匿名的。一天后他看看见,删去了。诗人们说有什么内在节奏。我不十分懂。
自然,新诗也不是没有好的,只是不好的太多。


  过去没有标点符号,诗歌是不加标点符号的;后来,人们给历史上的诗文都加上了标点符号。可是现在,有些人就是不要标点符号,你给加上倒是好心干了坏事,他才不爽呢。当然,我们也看不出不加标点符号的好处在哪里?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老庄主 于 2011-1-26 09:56 发表
嘿嘿,自从被碧天教训了一通后,鄙人只能作打油诗了。不过,反响还不错,强烈建议开个新格律体版块,让大伙自由发挥


只要写得好,庄主就自由写作吧。有清规戒律是写不好诗文的。
21#
发表于 2011-1-27 09:48 | 只看该作者
天哪,原来做首古诗这么多讲究啊,以前,自己还胡诌过呢,幸亏只有自己“欣赏欣赏”,如若捧出来,牙早掉了。
我也觉得,先生所头痛的那些个韵,该改改了,写诗如果都非得“捻断须”,就不好玩儿了。
问好!
22#
发表于 2011-1-27 09:49 | 只看该作者
“饿死你,狗日的诗人”。
如空从哪里看到的这句诗,呵呵,好!
23#
发表于 2011-1-28 1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11-1-25 12:53 发表
,“三寸金莲”是过去的现象,现在应该解开裹脚布,让美人恢复到自然状态为好。当然,有人想裹自己脚,那也是他的自由。象我,有时也想裹一下才觉得舒服……


赞同这种对待 格律诗和新诗的态度。新诗是时代必然趋势,但真正经典的新诗太少,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仍然属于唐诗宋词的范围。

新诗自由,但也很难评价,比如赵丽华的梨花体,褒贬不一,很难服众。
24#
发表于 2011-1-28 12:47 | 只看该作者
曾想附庸风雅,也学写几行诗,硬是给韵压住了。
这一辈子韵不了了,说起话来一口家乡土腔土调
25#
发表于 2011-1-29 20: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暖玉 于 2011-1-27 09:49 发表
“饿死你,狗日的诗人”。
如空从哪里看到的这句诗,呵呵,好!

这是河南作家谈歌在一次访谈上说的,他说是一个无名诗人发表在一张油印文学报上的。那个时候,谈歌的《大厂》刚刚发表,很火的,与他齐名的还有河南的另两个作家,并称“三驾马车”《所以全国作家的一个什么会议就在河南召开,这就是他在会议期间做访谈时提到的。
26#
发表于 2011-1-29 22:55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

看来我们都遭遇到学腐们的挑剔。贴上一首旧作,算作交流。

满庭芳
雪幕横窗,枯兰送夜,廖涂天际朦朦。凭高远眺,冷雾侵寒城。又是长街酒肆,微醉饮,暂抚茗筝。豪情起,荒人气度,最是寂鹏程。
厌朱光阔顶,骚人寻梦,故里梧桐。幔帐里,醉人漠怵西风。远客应酬即令,但斗胆,散魄津中。
曾知遇,约年应到,枫叶染长虹。

2008年2月14日
山野居士
27#
发表于 2011-1-31 23:48 | 只看该作者
407的一篇文章,把问题严重扩大化了。照你这么一说,谁还敢来染指格律诗?作诗填词,了解《诗韵》、《词韵》的规矩,这是必须的,这就比如打球,必须要知道规则,还要不断地勤学苦练一样。
    所谓贪多嚼不烂,你写诗按诗韵,填词按词韵,干嘛还要又是《平水韵》、《切韵》、《唐韵》、《集韵》、《广韵》、《佩文诗韵》韵的,成天拿着这么多的东西去背,不把自己搞糊涂才怪!再说,格律只是他的一种形式,其实也是规则,要想不守规则,那就去写新诗好了,信马由缰,想走到哪就走到哪,何必做这苦行僧?愿打又不愿挨,岂不自相矛盾?
   格律诗写到现在,过多的繁文缛节已经逐渐被摒弃。现在实行新韵古韵双轨制,其实就是一种改良,一种进步。任何一种存在的事物都由社会的需要来决定。文革期间把一切的一切都革了去,但一切的一切现在又都回来了,这说明了什么?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毛泽东当年不提倡年轻人写格律诗,那是他的偏见和专横,他自己为什么写?
   当然,诗词的改革也将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在不断改变,而你的意见,也许给它的改革助着一把力。因为我对新韵代替古韵也和你有着相同的看法,毕竟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不是唐宋,更不是魏晋南北朝。
   了解格律并不难,20分钟可以搞定,要熟悉,就看你在不断写的过程中的运用了。其实诗的高格是意境,起承转合也是很容易驾驭的形式,它有着规范文章层次段落的作用,是必须存在的,否则诗的骨骼脉络就不存在。也许当年古人所欣赏的平仄(声调)的音乐感,如今早已不复存在,所以 如今吟唱的人全国寥寥无几,也不可能推广发扬,这也说明了不需要也就不存在,这也会促成更多的人可能用其它的音乐形式代替吟唱。
    总之,写诗填词,喜欢就是学成的前提,爱好诗词的朋友,千万不要被407的这篇文章吓倒哦!
28#
发表于 2011-2-1 12:41 | 只看该作者
又读了一遍,包括回复中的评论。
从有话要说,到有很多话想说,到后来却发现无言以对。如今,无话可说了。
祝春节愉快!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暖玉 于 2011-1-27 09:48 发表
天哪,原来做首古诗这么多讲究啊,以前,自己还胡诌过呢,幸亏只有自己“欣赏欣赏”,如若捧出来,牙早掉了。
我也觉得,先生所头痛的那些个韵,该改改了,写诗如果都非得“捻断须”,就不好玩儿了。
问好!:hands ...


难是难点,但认真学习也是可以掌握的。别让我的文章给吓住了啊!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11-1-28 11:59 发表


赞同这种对待 格律诗和新诗的态度。新诗是时代必然趋势,但真正经典的新诗太少,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仍然属于唐诗宋词的范围。

新诗自由,但也很难评价,比如赵丽华的梨花体,褒贬不一,很难服众。


我并不是否定格律诗,而是希望格律诗改革一下,与时俱进,与时代合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4:45 , Processed in 0.05158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