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狮子
家乡的年俗里,要说热闹,还要算烧狮子。烧狮子是陇上之渭水源头独具特色的民俗,是社火的形式之一。我们常见的社火的有八面鼓、彩灯、狮子、舞龙、皮影、旱船、高跷等,这些形式的舞姿、体态,各地大同小异。但是说起渭源的夜社火,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特别是烧狮子的风俗,它尽显着北人的粗犷与豪爽,是陇上民俗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北方的舞狮和南方的不同,南狮稳,北狮灵,南狮多由“灯色扎作”工艺制成,漆画得色彩斑斓。上有铜铃般的突眼,头顶有短独角,血盆大口下挂有髭须,十分威武。狮面造型拟人化,一般分为三种:红面白须的“关公面”;黑面黑须短眉的“张飞面”;黄面白须的“刘备面”。狮身是一张“狮被”,宽四尺,长丈余,上面绣有象征性的一道道斑纹,不是完整的狮体。而北狮则是狮体完整,浑身披毛,狮身上的毛多由大麻编制而成,舞狮者一头一尾,全身裹在狮体中。北狮活泼而调皮,和善可亲,聪明伶俐,能通人性,是人化了的狮子而且很有特点个性。它的表演强调表情,能表现狮子各种瘙痒、舔毛、打滚、抖毛等生活形态,也能表现狮子受惊、愤怒、愉快、亲昵、生气等各种表情。当然烧狮子用的狮子是特制的,它首先必须耐火,在上场表演被烧之前,还必须喷上水淋湿,只有这样才会更安全。
从正月初六开始,社火就相继出马并走街串巷表演传统节目,每到一处,锣鼓暄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一般在正月十七、十八“降妖”、“倒灯”之后,社火才告结束。夜社火,指的是白天表演完之后,晚上接着表演的社火,它的表现形式除了白天同样有的耍狮子、跑旱船、舞长龙、扭秧歌、走灯舞、高跷、跑毛驴、海婆娘、八面鼓等,最主要的就是火龙和烧狮子。值得一提的是社火脸谱,它忠实的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审美心理和对历史人物的好恶褒贬,他们通过社火脸谱,夸张、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火龙和烧狮子都是那烟花喷射向舞龙或舞狮的身上,惊险刺激,热闹非凡,会给夜色中的小城增添许多亮丽和欢快。社火无论到那里,都要燃放鞭炮,焚香表示欢迎。“狮子”还要到主人房间里跑一趟,以示驱邪,带来好年景,保一年吉祥安康。舞龙,是社火中的重头戏。龙身大体分为九节,用布缝制,彩色绘身,最前面的龙头引路,后有九人掌身,缠绕回旋,开四门,啃绣球,翻滚飞舞,霎时振奋。当然也有火龙表演,也就是夜社火中的烧龙,夜社火中最后的重头戏就是少狮子了。
夜社火一般是晚7时左右开始出动表演,社火每到一处,都要放炮迎接。先是唱大旗,所谓的唱大旗,也就是社火的开场,无非唱一些吉祥的祝福的话。旗为两面或四面,走在队前,鼓钹、号、唢呐响起时唱:“初三、十三、二十三,我们的社火来拜年!”之后是灯笼舞,灯的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双八卦、西瓜、五星等种类。灯歌有“放风筝”“绣荷包”“四季歌”“十二月调”等曲调;歌曲大多是描写自然风景的,农业生产的,也有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唱罢灯歌,便打八面鼓,八面鼓是称谓,实则不限八面,有十二面的,也有十六面的。打鼓者全是青一色的帅小伙,干练潇洒,舞姿遒劲,锣鼓开道,舞步变化多端,彰显着青春活力,燃烧着生活激情。他们用自己的质朴和豁达在太平鼓上敲出一曲曲赞歌,前跳如绞龙,后跃似猛虎,用震天的气势宣泄着逝去的苦涩,迎接美好明天。八面鼓打毕,接着耍旱船,船长约一丈,布绫围成,前有纸扎龙头,后有龙尾,船前有门,左右为窗,四角悬挂宫灯,船身描画绘图,绚丽多彩,美观大方,擎船者扮装成姑娘,解放以前都是男扮女装,解放后大多由姑娘扮演。划船者大约为一老一少两个艄公,手执桨板,老在前,少在后,一左一右。鼓钹响后唱船曲。船曲歌词多半是触景生情,歌颂本年生产发展的好形势。船歌也有以唐诗作词的,每句首用“哎嗨哎嗨哟呀”作为语气词,句尾用“哎嗨哟呀”作助词,每唱完一段曲,划船跑场。三起三落,船迂风浪,摇晃旋转,卧在地上停下,二船工相互使坏,抬船不起。最后,齐心协力,抬起船,划动下场。
耍罢船,接着是小推车、纸马、海蚌的表演,推车造型简单,长约六七尺,前后有盆灯,下有布围,上敞无轿,掌车者为女郎,前有一老婆按车,后有一老人推车,车旁一妖婆打诨助兴。妖婆都是男扮女装,推车耍法与旱船耍法相似,具有异工同曲之妙,纸马为纸扎骏马四对,也有两对和三对的,演者扮成戏剧人物,如三国、岳飞传中人。也有扮装少数民族赛马的,乘马驰骋、边舞边唱。海蚌亦为竹扎纸糊而成,蚌内为一姑娘掌持,一男童牵绳钩蚌,蚌壳一张一合,跳跃而舞,海蚌舞罢,接着是玩龙灯。龙灯首尾在内,计有九节。每节内皆点灯。龙身为布缝制,麟甲用彩色画成,耍时,前有一人擎球灯引路,后有九人擎龙灯,绕场旋转,开四门,啃绣球,左盘右绕,翻滚飞动,舞毕,收步停立,执灯左右翻滚,支应烧龙,烧龙用火花,间用爆竹,为了防被烧,舞前用水喷湿龙身,舞龙者皆用毛巾围颈,都是清一色的精干机智的小伙子。当然,为防被烧,舞龙者还是得有一定的技巧的。
各种“纸火”耍毕,便是“烧狮子”,“烧狮子”在县城盛行,行地不过十里,独具一格,别处无此风俗。狮子上场前,先用水将狮身喷湿,以防被烟花烧着。狮子上场后,欢呼声和尖叫声会随着烟花被点燃而开始涌动。狮子腾跃蹦跳,左躲右闪,观众点燃烟花,直扑狮子。一时间,一束束烟花映红了人们笑意荡漾激动惊喜的脸颜,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伴随着浪笑喝彩欢呼尖叫,烟花接二连三的被点燃,人潮如涨潮时的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前呼后拥,热闹非凡。火药的香味很诱人,热闹的场面更吸引人,烧狮子只要一开烧,就把社火活动推向高潮。狮子跳蹿躲避,持烟花者穷追不舍。狮后两人头戴面具,名曰:“木连和尚”手执牛尾蝇刷,保护狮子。如若将烟花烧向狮子口或下身,“木连和尚”立即用蝇刷击落火花,一刹时,烟花万点,火花喷射,火焰飞腾,狮跃花飞,煞是壮观。狮子由社火队人员轮换顶替,看哪家狮子能支持下来,方为雄狮,有荣誉之感。烧毕,狮子坚立起来,顶狮头者将顶狮身者架在肩上绕场一周,以显得胜之姿,煞是豪气,煞是威风。可以说,看社火的人们,大多是冲着“烧狮子”而来的,而且“重在参与”来和狮子互动。有时有几个小伙子会同时点燃手中的小筒烟花,双手举花从几个方向“围攻”,而这时的狮子似乎也对人类的“不友好”行为进行反击,会用张开的血盆大口掀去你手中正骤急喷火的花筒。烧狮子进入到狂热阶段,舞狮早已乱了阵脚,所有的人都沉迷于炽热的狂欢之中。一场下来,舞狮人个个大汗淋漓,精疲力尽,偶尔还会被烧得“焦头烂额”,但为了所有的人都能尽兴,小小的牺牲换是值得的。有现在年轻人的话说,玩的就是一个刺激。对于舞狮来说可真的是极尽煎熬,但他们坚持着与家乡父老和来客一同尽兴玩耍,把个小城的春节氛围闹得浓浓烈烈,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乡俗如此,西北人的豁达与豪爽也正体现在这里,这也是正真属于他们自己的狂欢节。民间的欢乐始终对我有一种强大的诱惑力,因为我热爱着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同时我也认为欢乐就是自己轻松愉快和把好心情也转让给别人的豁达馈赠。
当然,“烧狮子”也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就是无论什么人,也不能将花火对着狮子口喷射,因为人们应该知道,顶狮人靠“口”看路奔走,倘若对着狮口烧,就会直接烧到舞狮人的脸上。所以,若有哪个楞头青或“不懂规矩”的新来客人“失手”,马上就有护狮者围拢来给上一顿小拳,“狠狠”地教训一番。长年生活在这里或度过几个春节的外来客人,宁可站得远一些,把手中的烟花举得高高向空中喷洒金星银花,也不会对舞狮人、烧狮人、围观人非礼的。大家图的是个乐趣,要的是个喜庆,追求的是平安吉祥。
只可惜,现在年俗的味道是越来越淡了,像烧狮子这种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民俗,正在慢慢地从人们的视野之中淡出。关于民俗文化,我们该保护一些什么,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人就说,像烧狮子这种民俗,有点粗糙野蛮,但我看到的却是人性的豪爽与真情流露。劳作了一年,辛苦了一年,到头来也该轻松一下,释放一下,总不能对着春晚发一通牢骚,简单的吃一顿年夜饭或者放几挂烟花鞭炮就算完事了。年俗既然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俗,就得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特色,耍一耍社火,扭一扭秧歌,磕头作揖拜拜年,多好。
(图片场景文字由民俗学家杨小冰先生提供)
\
(图片场景文字由民俗学家杨小冰先生提供)
[ 本帖最后由 一丁 于 2011-3-7 09:1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