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89|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有一种福叫吃亏(修改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2 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种福叫吃亏(散文)



                  文/于文华



   乡下的堂哥打电话给我,说有人要大包村子偏远地带的土地,我家闲置的十几亩地,看来有些收入了——风烛残年的老爹老娘手头可宽裕些,无疑会大大减轻我的负担。

   到底是信息时代,沟通起来十分快捷方便,我要堂哥密切关注,随时来电。仿佛商量好了似的,爹的电话“接踵而至”,说原来承包我家地块的户主,扬言此次的承包费用由他们使,与我家毫不相干,要我找国土局或者律师咨询一下。怎么能这样?我心中不觉有些气愤。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所有的亲情,都撕去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我们家弟兄四个,十几口人,家里现在只剩下风烛残年的老爹老娘在苦苦坚守,他们像破旧、衰败的老屋一样,见证了风雨荣华,目睹了沧桑岁月,至今仍呵护、疼爱着家人。老大的我在县城工作。老二夫妇双双在05年死于非命,留下三个孩子,由我送往市社会福利院生活。老三爱好画画,自北京自费进修完毕,眼界与心境渐高,常年居留首都,早不屑于耕种乡下的一亩三分地。而老四从小学毕业后就浪荡天下,终年以打工为生,如今在贺兰山脚的银川,和一有夫之妇生活在一起,离家乡20多里地13亩土地,年迈的父母根本无力也无暇顾及,通通交给本乡本土的宗亲兄弟们耕种,且不要一分钱、一颗粮食的报酬。

    我问父亲:凭什么他们白种了几年土地,还强词夺理,占有本属于我家的承包款。回答说是06年维修机井,全村人均分摊230元,父亲以家里无钱拒绝付款,口头答应让他们随意耕种。钱是他们几个分摊交付的,现在每亩地的470元承包款理所应当有他们使。走了几个地方,都说这不是打官司的事情,承包款理应有我家使,至于牵扯到原来的维修款,可有村委会调解。即或官司打赢,人家不予理睬,也无可奈何。我据实相告,电话那头的父亲沉默不语。我知道,父亲害怕撕破面皮,会破坏兄弟情谊。况且,我们几个都在外面,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还得依赖本乡本土的他们。就像年老多病的五奶奶,摔倒在地几天了,被家里的鸡啃吃了脸和手,邻居借东西才发现已经气息奄奄,毙命多时。要是有人及时发现,或许还可苟延残喘几年也未可知。

    有一直福气叫吃亏。有一种行善叫积德。多年来,父亲一直告诫我们:吃亏是福!没有享不了的福,只有吃不了的亏。想起他老人家说过的话,仔仔细细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有一个从不大相信到逐步醒悟到完全信服的过程。刚迈步人生路,认为吃亏怎么是一种福?人性的特点是谁不想占便宜,只有傻子心甘情愿吃亏。可生活中,有些人占了便宜,注定了有些人就必定要吃亏。占便宜的自然是那些捷足先登者,那些强势阶层或者强势之人,吃亏的绝对是弱势群体。但造物与命运不会将所有的好处、好事全给予那些强势者。得到与失去,吃亏与占便宜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时间长河的跨度长远来看,吃亏者未必永远吃亏!占便宜也并非长久占便宜。什么都是相对而言。什么都不可能永远绝对。

     就我父亲而言,他一辈子活得轻松,乐观,完全是身体力行了忍让,谦和的处世哲学,自始至终践行着宁愿吃亏也不肯占便宜的至理名言。这种理念贯穿于他的一生,且影响到儿女的生活。年轻时,他求情下话,好不容易成为了当时人们以为吃香的煤矿工人,但为了无媳妇兄弟的前途,好不犹豫选择了一辈子吃苦受累,种田为生。当工人的兄弟虽生活无忧无虑,但如今得了中风病,半身瘫痪,行动不便……生产队时人口多,劳力少的我家,年终决算年年是超支户,为了活命与过年,陆陆续续从会计手中借了队里的100元,还款时会计说借条我撕去,你放心好了。父亲信以为真,相信了那人的信誓旦旦,结果一年后清账时发现借条还在,父亲找会计理论,他矢口否认还款一事,只得忍气吞声,吃了哑巴亏。后来全家省吃俭用,总算还清了欠款。时隔多年后,自感心虚理亏的会计给父亲当面赔情道歉,归还了那些钱,但那些岁月的创伤却难以泯灭,那些受过的苦又岂能一笔带过。

    村里有位退伍军人,仗着年轻体壮,说话强词夺理,做事歪歪把把,且得理不饶人,父亲尽量和他少打交道。可生活中总有绕不过去的河川。总有些无法逾越的沟坎。有些人,有些事,心里老大不大愿意碰到,但命运总爱捉弄人,最不愿意碰到的,常常碰到;最不想遇见的,总鬼使神差遇见。我家的耕地与他家紧邻,浇水、打坝、拉粪、运麦,免不了产生摩擦与冲突,每次父亲总是和和气气让过去。那次浇水,我家的春苗刚刚淹过地皮,时间尚有几分钟,负责卡表的人还没有发话,他看了看手腕上的电子表,高声说:时间到了,挨到我浇了。说着,提起铁锹,几下子铲开土坝,而此时我家田埂的水口尚未堵住。顷刻间,水坝的水和我家地里的水,倾泻而下,几乎全倒进了他家的麦田。二弟气不过,抡起铁锹要和那人拼命。父亲见状,拉开二弟:算了,算了,少浇几分种,无非他们吃稠些,我们吃稀些,老天不会亏待人,赶紧堵口子要紧。那一阵子,我大伯也和他产生过冲突,要强的大伯提了礼行包包,请了会些功夫的聂刀,教导他三个儿郎一些拳脚功夫。那时,放了学,我也常跑到大伯家闲置的空房子里,在吊起的沙袋上练拳头。虽刀、剑、棍、棒地耍了几个月,都是三脚猫功夫,尚未练成套路就半途而废了。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想练好拳、唱好歌,除非勤练、流汗、吃苦,他们都不是唱段的走手(不是练家子)。但有天放学,村里人大声疾呼:快去麦场上,你大伯家在打架。我撒腿就跑。眼见几个小子想擒拿鳌拜一样,和退伍军人撕拉在一起,抱腿的抱腿,卡腰的卡腰,抓胳膊的抓胳膊,而那人双腿像铁柱一样,直插在地上,硬是憋足劲儿直立着。我一向胆小怕事,那时那刻,见如此场面,平添了勇气和信心,上前一脚,踢中那人的脚髁,立马像口袋一样倒在地上……几年后,争强好胜的他,气不过妻背地里给他戴绿帽,年纪轻轻就去了另一个世界报到。

    父亲常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万年之忧”。我家门前有一条水渠,渠边生产队栽植了白杨树。伐的伐,卖的卖,大集体解散后已所剩无几。有年春天,渠对岸的邻居,将沿渠两岸包括我家门前都绿化了。我妈气不过,扬言要拔去树苗。谁家门前谁栽树,这原本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哪有走到对岸栽树的,岂不是眼睛里无人了?父亲劝阻说人家已经栽了,谁栽不是栽,我们再往上走走,多栽几棵不就得了。六七年后,那家人翻修房屋,不好意思、自知理亏的他们全部伐了树,当了椽子,没有继续绿化,由我家填补了树苗。

   吃亏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处世哲学,一种自律大度,一种人格升华。世人谁不想多占些便宜。能吃亏,肯吃亏并不是轻易能做到的,需要有宽容大度、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雅量与胸怀。有人说:德不高者不甘吃亏,心不诚者不愿吃亏,品不正者不肯吃亏,行不端者不能吃亏!诚哉斯言。

   不知是我秉承了父亲基因中柔弱、老实的成分,还是耳濡目染父亲的吃亏理论,总是凡事顺其自然,信奉忍气吞声地息事宁人,从来不想和人正面交锋甚至发生冲突,也不想事态扩大化,以至于常常受到人的欺负,总是产生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吃亏的总是我!人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说软处好挖窝窝。硬处太硬了,无法下手,不找软处找哪里?上小学时,怕被人打,每天早早去叫上同伴,平时拿些小吃,尽可能小恩小惠巴结他们,借机让他们保护我。有此借了身高马大同学尹的小人书,不料想不小心丢失了,深怕挨揍,吓的我一放学就跑。有次还是被他半路上截住,恶狠狠撕住我的红领巾,骂骂咧咧:还是红小兵,不知道借东西要归还的道理,说怎么办?我吞吞吐吐说:我照价赔偿。后来虽赔清了书款,见他面还是没来由地打冷颤。上高中学生灶上排队打早餐,刚刚打了一饭盒热热的稀饭,生怕被人挤翻,高高举起来,谁知还是被几个人挤翻。一饭盒稀饭全部扣在脸上和身上。擦把脸,回头望望,谁都不言语,找谁理论,又理论什么。连骂都不敢。一个人到市里上学,谁会帮我说句好话。只得流几滴泪,擦洗一番,换了衣服,重新排队打饭。上班时,曾和小姨子同处一校,她屡次给其姐告状:姐夫太囊了,常被人呼来唤去。妻说:他就那柔性格,就是吃亏的命。温柔、软弱导致我处事的不强硬,谁都可以随意欺负我。但忠厚老实的我博得好人缘,谁都愿意和我相处,打交道。做女婿,我丈母娘那个村的人都夸我。做丈夫,每次吵架,妻跑去给岳母诉苦,反被岳母呵斥:都是你的错,我相信我的姑爷没错。还当面给我支招:她再惹你,放心捶(打)。气的妻直说她妈偏心眼。哪有这样的人,不护女儿护女婿。其实,这正是我岳母的高明之处。这年头老实人被当做窝囊废,被人瞧不起!幸亏我有心爱的文学,幸亏我孜孜以求创作且小有收获,屡屡发表文章,让我赢得了一些名声,提高了我的声誉,腰杆才直了起来。

   盘点这些年的生活,细细算来,其实,父母健在,家人和睦,儿女懂事,生活安逸,就是吃亏对我最好的回报与馈赠!在数次吃亏经历中,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心态,自得其乐;在屡屡被人欺负的日月里,我逐步提升自我修养与学识,明白只有自己有所建树,就是对那些对我有微词之人最好的回击;在一年又一年的吃亏生涯中,我丢失的只是暂时的小亏,得到的确是身心安然……

    而一辈子吃亏的父亲如今仍快乐生活,每天要是无事,骑着电动自行车去街上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伴儿,喝几杯小酒,挖半天纸牌,黄昏醉醺醺回家,吃老妈给他准备的晚餐,活的逍遥自在。祖先大都寿命不长,最长的大伯仅有60来岁,父亲今年已70有余。我多次给父亲宽心:这样的心态与身心,加上现在国家的好政策,肯定会长命百岁,活成家族的寿星!前几天,父亲又一次来电话,说事情已由村委会和村里的人调解。他们答应每亩地给我家70元的承包款……我一听,仅有区区一千元钱,与理应得到的六千元差几千块钱。“这恐怕不行吧,他们白白种了五年的土地,”“娃,这亏咱吃了,咽进肚中,留下钱财让后人们花”……

   其实。有些累是心累,有些烦恼是自找。凡事想得开,吃得透,才会活的心平气和。忍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柳暗花明,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想不开的事。

[music]版权[/music]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1-3-13 09: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3-12 09:05 | 只看该作者
“有些累是心累,有些烦恼是自找。凡事想得开,吃得透,才会活的心平气和。”
很多事情,其实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看,都是有另一番道理的,这或许就不是吃亏不吃亏的问题,所有的人,心里都一根容忍的底线,这底线,一旦能真正闪现一下,就是一份温馨。
问好于老师,咋没排好版啊?
3#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09:05 | 只看该作者
向各位版主和文友问好,祝福各位朋友周末快乐!
4#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09: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会和 于 2011-3-12 09:05 发表
“有些累是心累,有些烦恼是自找。凡事想得开,吃得透,才会活的心平气和。”
很多事情,其实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看,都是有另一番道理的,这或许就不是吃亏不吃亏的问题,所有的人,心里都一根容忍的底线,这底线, ...


   谢谢会和朋友第一时间提读及欣赏,请多提宝贵意见……问好朋友!
5#
发表于 2011-3-12 11:48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是这样。
6#
发表于 2011-3-12 12:38 | 只看该作者
吃亏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处世哲学,一种自律大度,一种人格升华。可世上有几人能做到呢?善良的老人,纯朴的性格。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4: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百味人生 于 2011-3-12 11:48 发表
有道理。是这样。


   谢谢百味人生朋友欣赏,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4: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青河边 于 2011-3-12 12:38 发表
吃亏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处世哲学,一种自律大度,一种人格升华。可世上有几人能做到呢?善良的老人,纯朴的性格。问好!


    谢谢青青河边朋友提读,问好!
9#
发表于 2011-3-12 17:00 | 只看该作者
能分50%的东西,拿其中的49%就够了。很有意义的文字。说梦人前来回访!
10#
发表于 2011-3-12 17:1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有些累是心累,有些烦恼是自找。凡事想得开,吃得透,才会活的心平气和。忍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柳暗花明,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想不开的事。



人生感悟真切体会深切.问好老友.
11#
发表于 2011-3-12 20:44 | 只看该作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有柔性,也得大容大量才可以做得到。相信好人总会有好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3 07: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说梦人 于 2011-3-12 17:00 发表
能分50%的东西,拿其中的49%就够了。很有意义的文字。说梦人前来回访!


     感谢朋友欣赏,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3-13 0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11-3-12 17:10 发表
其实。有些累是心累,有些烦恼是自找。凡事想得开,吃得透,才会活的心平气和。忍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柳暗花明,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想不开的事。



人生感悟真切体会深切.问好老友.


    谢谢玉琴文友提读及问候,祝福祝福周末快乐!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3-13 0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1-3-12 20:44 发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有柔性,也得大容大量才可以做得到。相信好人总会有好报!


    谢谢迎春朋友的鼓励和厚爱!
    问好朋友!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3-13 0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1-3-12 23:38 发表
其实。有些累是心累,有些烦恼是自找。凡事想得开,吃得透,才会活的心平气和。忍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柳暗花明,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想不开的事。

吃得小亏,就会有更大的好处。


    谢谢太阳神版主的提读及欣赏,谢谢品读,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19:34 , Processed in 0.13331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